资源简介 2020年中考冲刺--化学考点特训(六)技巧性化学计算专题精讲方法1极值法极值法是针对混合物组成成分判断的题。解此类题时,先假设恰好为某一成分,然后将计算结果与题意相比较,得出结果。例1 (2019德阳)80 g Fe2O3和CuO的固体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与足量的CO充分反应后,得到金属的质量可能是( )A. 50 g B. 60 g C. 70 g D. 80 g【答案】B【解析】假设混合粉末全是Fe2O3,用一氧化碳还原可得铁的质量是x3CO+Fe2O3 2Fe+3CO2 160 112 80 g x= x=56 g假设混合粉末全是CuO,用一氧化碳还原可得铜的质量是yCO+CuO Cu+CO2 80 64 80 g y= y=64 g所以80 g Fe2O3和CuO的固体混合物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得到金属的质量应在56 g至64 g之间,故选B。即时练习1. 6 g某金属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得到0.2 g氢气,则该金属混合物可能为( )A. 镁、铝 B. 锌、铜 C. 锌、铁 D. 铁、镁2. (2019天津)现有不纯的氧化铜样品16 g,所含杂质可能是氧化铝、氧化镁、木炭粉、氯化钠。向其中加入2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没有固体剩余。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原固体样品中肯定不含木炭粉 B. 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氯化钠C. 反应生成3.6 g水 D.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方法2守恒法守恒法:主要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和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例2 取一定量Fe2O3与Al2O3的混合物,加入73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 )A. 0.8 g B. 1.6 gC. 3.2 g D. 6.4 g【答案】B【解析】Fe2O3与Al2O3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即为生成物水中氧元素的质量;盐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即为生成物水中氢元素的质量;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盐酸中氢元素的质量为×73 g×10%=0.2 g,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8×0.2 g=1.6 g。即时练习3. 镁粉、铝粉、铁粉组成的混合物8 g与一定质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含22.2 g溶质的溶液,则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A. 1.6 g B. 0.4 gC. 0.2 g D. 0.8 g4. 在点燃条件下,2.2 g丙烷(C3H8)和6.4 g 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O2、CO和H2O。则H2O的质量为________g。方法3差量法(1)分析反应前后各数据的关系及每个数据的意义。(2)确定差值和具体的物质质量的比例关系,最终通过差量法求解。例3 CO和CO2混合气体共12 g,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得到CO2的质量为18 g,原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为( )A. 87.5% B. 13.5%C. 66.7% D. 78.5% 【答案】 A【解析】设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为x CO+ CuO Cu +CO2 差量28 44 44-28=16x 18 g-12 g=6 g= x=10.5 g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为×100%=87.5%。即时练习5. 向20 g纯碱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中,加入1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将滤液蒸干,得到固体21.1 g,则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A. 37% B. 47% C. 53% D. 63%6. (2019达州)现有Fe2O3和CuO的混合物W g,在高温条件下用足量的CO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2.4 g,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全部吸收后,产生白色沉淀5.0 g,则W的数值为( )A. 7.4 B. 4.6 C. 3.2 D. 3.8方法4 转化关系法 (1)化学式转化法:将几种由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的化学式化为最简式。(2)关系转化法:对应多步反应的计算,将各个反应中不同物质的关系联合在一个关系式中。例4 现有Na2S、Na2SO3、Na2SO4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其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则该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16% B. 22% C. 32% D. 46%【答案】B【解析】因为Na2S、Na2SO3、Na2SO4的组成中钠原子和硫原子的个数比均为2∶1,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所以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46%,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2%-46%=22%。即时练习7. (2019湘潭)某同学取8 g ZnO、Al2O3和Cu的混合固体,与73 g 20%的稀盐酸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混合固体中金属元素的百分含量为( )A. 70% B. 40% C. 30% D. 60%8. (2019衡阳)已知FeSO4、Fe2(SO4)3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1-a% B. C. D. 无法计算专题综合训练1.根据如图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可知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第1题图A. 44% B. 46% C. 54% D. 64%2. 工业上,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现有一包CaCO3和CaO的固体混合物,已知Ca元素和C元素的质量比是5∶1,则此混合物中Ca元素与O元素的质量比是( )A. 15∶16 B. 15∶14 C. 5∶4 D. 15∶83. 在光照条件下,AgNO3可分解为Ag、O2和某种氮的氧化物X,取一定质量的AgNO3固体充分光照,测得反应后生成Ag、O2、X的质量分别为21.6 g、m g、9.2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gNO3固体应密封保存在无色细瓶口中B. m=3.2C. X的化学式为NOD. 该反应方程式中Ag与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24. 若将6.5 g锌皮(含有少量的铁)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则生成氢气的质量________(选填“<”、“>”或“=”)0.2 g。5. 将10 g表面生锈的铁钉(杂质已忽略)浸泡在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观察到铁锈已完全消失。反应停止后,取出光亮的铁钉洗涤、干燥、称量,质量为3.6 g。则原生锈铁钉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6. 2.2 g可能含有Mg、Al、Cu的金属样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放出H2的总质量为0.2 g,以下对该样品组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 一定有铝 B. 一定有镁C. 一定有铜 D. 一定有镁和铜7. (2019烟台)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灼烧一定时间,测得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8.8 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则反应放出CO2的质量为( )A. 1.1 g B. 2.2 gC. 4.4 g D. 5 g8. 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共4.4 g,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8.8 g,则混合气体中甲烷和一氧化碳的质量比为( )A. 8∶3 B. 4∶7C. 1∶1 D. 无法计算9. 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样品,由如图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可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约为( )A. 47.5% B. 21.2%C. 70.7% D. 85.6%10. (2019哈尔滨)将炉甘石(碳酸锌和杂质)与木炭粉的混合物51.2 g隔绝空气加热到约800 ℃,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固体质量38 g(杂质不含锌元素,也不反应,碳元素完全转化成二氧化碳),则炉甘石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25.4% B. 32.4%C. 26% D. 50%11. 向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生成气体的质量是生成沉淀质量的12.21倍,则混合溶液中氯化氢和氯化钙的质量比是( )A. 73∶4 B. 73∶25C. 4∶73 D. 73∶11112. 实验室有一包含杂质的碳酸氢钠样品100 g(杂质不含钠元素,受热不变化)其中钠元素质量分数为23%, 180 ℃时,将样品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87.6 g,则分解的碳酸氢钠占原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2NaHCO3 Na2CO3+H2O+CO2↑)( )A. 33.6% B. 40%C. 47.3% D. 60%13. 在某铁的样品中,含有Zn、Mg、Al、Cu等金属杂质中的两种,取56 g样品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得到2 g H2,则此铁的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金属杂质是( )A. Cu和Mg B. Mg和AlC. Zn和Al D. Al和Cu14. 10 g碳酸钙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4.35 g,则样品中可能混入的杂质为( )A. 碳酸镁 B. 碳酸氢钠C. 碳酸钠 D. 碳酸镁和碳酸氢钠15. (2018荆州)将乙酸(CH3COOH)和葡萄糖(C6H12O6)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测得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1-9a B. 1-8aC. 12a D. 8a16. (2019河南)向某氯化钡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硫酸溶液,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原氯化钡溶液的质量相等。则所加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A. ×100% B. ×100%C. ×100% D. ×100%17. 向20 g碳酸钠和硫酸钠的混合物中,加入100 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将滤液蒸干,得固体23.6 g,则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18. 在15 g Fe、CuO、Fe2O3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300 g,反应完全后无固体剩余;为了中和过量的硫酸,且使金属阳离子恰好完全转化为沉淀,共耗去了24%的NaOH溶液100 g,则原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Ⅱ.有关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专题精讲1. 答题模板(以计算加热31.6 g KMnO4可制得O2的质量为例)计算步骤 答题模板 答题细则设:根据题意设未知数 解:设加热31.6 g KMnO4可制得O2的质量为x 细则1:设未知数时不带单位写: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KMnO4 K2MnO4+MnO2+O2↑ 细则2:化学方程式要配平找:找出已知量、未知量的关系 316 32 31.6 g x 细则3: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乘以化学计量数;已知量应为纯净物的质量且应带单位列:列出比例式 = 细则4:等式两边化学意义应相同求:求出未知数 x=3.2 g 细则5:计算结果要带单位答:简明地写出答案 答:31.6 g KMnO4分解可得到O2的质量为3.2 g。 细则6:答案不能漏写 【注意】(1)化学方程式必须要书写正确。(2)相对分子质量必须计算准确且与相应的化学式对齐。2. 不纯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杂质不参加反应)(1)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纯度(2)纯度=×100%=×100%(3)纯度=1-杂质质量分数3.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100%=×100%专题分类精练类型1 文字叙述类1. (2019山西)碱式碳酸铜是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俗称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受热可分解生成CuO、水和二氧化碳。试计算:铜绿分解生成22 g的二氧化碳的同时,生成CuO的质量是多少?2. (2019云南)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到化学实验室,用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来制备氢气。同学们取了3 g纯铝片和40 g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铝片有剩余,称得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42.7 g。试计算: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提示: 2Al+2NaOH+2H2O=== 2NaAlO2+3H2↑】3. (2018连云港)为了测定加入的NH4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30.00 g NH4Cl溶液于烧杯中,加入稍过量的AgNO3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14.35 g白色固体。通过计算确定该溶液中NH4Cl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4. (2019宿迁)学习小组为了测定某钢铁样品(杂质只有碳)中铁的质量分数,取5.7 g钢铁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60 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称得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65.5 g。求:(1)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g。(2)计算该钢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并判定该钢铁样品属于“生铁”还是“钢”(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1%)。类型2 坐标曲线类5. 某同学取100 g水进行电解,为了加快电解速率他加入了7.2 g硫酸钠以增强其导电性,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上产生氧气的质量如图所示。请回答:(1)停止通电时产生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g。(2)停止通电后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第5题图6. (2019聊城)向200 g NaCl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滴加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1)m的值是________g。(2)原混合溶液中BaCl2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第6题图7. (2019永州)为探究CuO和C反应的最佳质量比(忽略副反应), 化学兴趣小组取CuO和C的混合物17.2 g ,按不同的质量比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混合物中CuO所占的质量分数,纵坐标表示生成物中Cu的质量。 (1)分析可知,CuO和C的最佳质量比对应图中的________点。 (2)计算a点时,产生CO2的质量(写出详细计算过程)。第7题图 8.为测定某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第8题图1第②步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当加入a g NaOH溶液时,与NaOH发生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加入b g NaOH溶液时产生的沉淀是________;字母m、a、b之间的关系为:b=________;若b=160,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第8题图2类型3 实验图类 9. 欲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假设其它成分可溶于水但不参与反应)。第9题图(1)该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对测定结果_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2)计算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10. 兴趣小组同学为测定某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设计如图实验:向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二氧化锰固体和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反应后称得1.6 g干燥的氧气。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第10题图11. (2019临沂)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末,该粉末可能是铜粉和氧化铁(Fe2O3)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同学们对该粉末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研究。(2)定量实验:取该粉末4 g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先通CO,然后再用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至装置冷却。实验装置如图:①实验时,先通CO再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该粉末全部是氧化铁,在硬质玻璃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B装置是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并收集CO,其中盛放的试剂最好是________。A.NaOH溶液 B.稀盐酸 C.水如果该实验没有装置B、C,实验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③若该粉末为铜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待装置完全冷却至室温,称量硬质玻璃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 g。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2. 质检员为了检测某品牌发酵粉中碳酸氢钠的含量,设计了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装置回答问题(已知: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发酵粉中其他成分受热不分解):(1)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2)充分反应后,测得B装置中质量增加1.8 g,C装置中无水硫酸铜不变色,请计算该品牌发酵粉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3)若C装置左侧的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则用实验所得数据计算出的碳酸氢钠质量分数会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型4 流程类13. (2019齐齐哈尔)向10 g大理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分两次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烧杯内物质总质量变化如图所示。第13题图请计算:(1)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2)计算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14. 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并对反应后固体剩余物进行回收、利用,实验操作流程及数据记录如下:第14题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滤液可作化肥使用,你认为它属于________肥。(2)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________g。(3)计算滤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15. 另取一定量CuSO4溶液,完成下列实验。利用数据,计算无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滴入的酚酞溶液质量忽略不计。)第15题图拓展类型16. (2019绥化)为测定硫酸钠和硫酸镁固体混合物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固体混合物26.2 g,向其中加入219.6 g水,使其完全溶解配制成混合溶液。将200 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成5等份,依次加入到上述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次数 1 2 3 4 5氢氧化钠溶液质量/g 40 40 40 40 40产生沉淀质量/g 1.45 2.9 m 5.8 5.8试分析计算:(1)m的值为________。(2)固体混合物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0.1%)(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7. (2018贵港)某盐酸中混有少量的MgCl2,小明为了测定该盐酸混合液中HCl的质量分数,进行如图实验:第17题图请结合上图实验数据,完成以下计算:(1)HCl中氢、氯元素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2)坐标中a的数值为________。(3)所加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4)该盐酸混合液中HCl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参考答案专题精讲【即时练习】1. C 2. D 3. B 4. 3.6 5. B 6. C 7. D 8. B专题综合训练1. A 2. B 3. B 4. > 5. 92% 6. A 7. B 8. B 9. A 10. C 11. A 12. B 13. B 14. C 15. A 16. B 17. 47% 18. 9.8%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1. 80 g 2. 10% 3. 17.8%4. (1)0.2 (2)0.03%<1.8%<2%,该钢铁样品属于钢5. (1)6.4 (2)7.2%6. (1)5.91 (2)3.12%7. (1)b (2)2.2 g8. H2SO4 Cu(OH)2 10m+a 9.8%9. (1)无 (2)79.5%10. 3.4%11. (2)①排尽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②红色粉末全部变为黑色 A 会造成环境污染 ③2.8<m<412. (1)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2)67.2% (3)偏小 B装置中质量偏小,导致碳酸氢钠质量偏小13. (1)75% (2)7.3%14. (1)钾(或K) (2)4.8 (3)14.9%15. 2.84%16. (1)4.35 (2)45.8% (3)7.1%17. (1)2∶71 (2)2.9 (3)10% (4)14.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