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独立自主,和平共处教学目标: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国际形势的新格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新中国与苏联等26国建立外交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的改善;改革开放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新内涵;进入21世纪中国外交的新成就。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事业经历的几个阶段,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概貌。重点: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基本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国外交取得的重大突破;中美关系的改善。难点: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基本方针;中美关系的改善。教学过程导入:由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图片导入新授:一、新中国的外交1、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外交三原则(毛泽东):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含义见课本)3、建国初期同苏联等26国建立外交关系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思考: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了哪些外交活动 取得了哪些突出的外交成就 中国同苏联等国建立外交关系、中苏友好关系的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等二、70年代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1、中美关系让学生观察图1-39至图1-42,阅读图片说明。然后,提出以下问题。○ 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出图片反映的核心内容。50年代:美国在外交上孤立并遏制中国,中美关系敌对、紧张;1971年:美国代表团访华,双方开始接触,关系出现转机;1972年:关系改善;1979年:中美建交。○ 为什么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华态度有所转变?中美关系出现好的势头?从美国方面看,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已经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尼克松在一份报告中曾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从中国方面看,与美国关系正常化可起到牵制苏联,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的作用。因此,改善两国关系是双方的共同要求。【活动答案】○ 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说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周恩来总理的外交才能赢得了对手的尊重;同时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两大制度的对立逐渐为美苏争霸替代,所以才出现了中美关系史上的这一难忘的镜头。○ 可指导学生从国际局势和二战后的中美关系两方面来考虑(可参考上文内容)。2、重返联合国(1971.10.25,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中苏关系中苏关系恶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中苏关系的恶化完全是由苏联对中国奉行大国沙文主义造成的。4、对外政策的新发展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了解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主要体现在哪里?我国提出了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赋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新的内容。三、21世纪的重大外交成就1、上海(APEC)会议(2001.10)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是亚洲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政府间经济合作组织、区域性经济论坛,成立于1989年。自1993年11月在美国西雅图举行首次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后,各成员国的领导人每年都要举行一次非正式会议。其宗旨是“为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保持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促进成员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贸易与投资壁垒,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1991年中国加入APEC后,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01年10月更是成功举办了上海APEC会议,这是中国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到目前为止,亚太经合组织共有: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中国、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中国台北、泰国、美国和越南。这21个成员的总人口占世界人口的45%,生产总值占世界的55%,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46%,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上海合作组织1996年4月26日,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会晤,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此后,五国元首每年轮流在各国举行会晤。会晤内容也由加强边境地区信任逐步扩大到五国在政治、安全、外交和经贸等各个领域开展全面互利合作。由于五国元首首次会晤在上海举行,因此这一合作进程后来被冠之以“上海五国”的称谓。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同学思考、讨论如下问题:○ 这一组织的成立对国际形势产生了哪些影响?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有利于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 “上海合作组织”对我国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它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是我国综合国力提高的标志;组织的成立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联系。【活动答案】○ 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上海召开;每年一度的博鳌亚洲论坛;2003年世界财富论坛;2004年世界遗产大会。○ 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1972年中美建交;同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接着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课堂小结: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开拓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新中国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国际舞台,结束了旧中国“弱国无外交”的屈辱历史,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声望大大提高,展望未来,我们更加信心倍增!作业布置:完成《课时训练》本节课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