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名言警句释义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名言警句释义序号 页码 名句 出处 释义1 第一单元引语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 李大钊《“晨钟”之使命》 一个人的青年时期,是整个人生阶段的王者时期,就像人生四季的最美好的春天,实属一生中最为宝贵的年华2 P27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己亥杂诗》 我奉劝天帝(这里指朝庭)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3 P27 言有物而行有格也 《礼记·缁衣》 说话要有根据,实实在在;行事要有原则,循规蹈矩4 P27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5 P28 行己有耻 《论语·子路》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6 P28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朱熹《朱子语类》 一个人有了羞耻心,就能不做那些不该做的事7 P28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孟子·公孙丑上》 全句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意思是: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羞耻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辞让心就是施行礼的开始;是非心就是智的开始8 P29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 《礼记·大学》 《大学》的主旨在于使人的美德得以彰显;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在于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9 P29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蜀志传》 不能因为坏事小而去做,也不能因为好事小而不做。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之大善,而小恶积多了则足以乱国家10 P30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见到贤德的人就要作为自己的榜样,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以他为戒)反省自身11 P31 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学而》;朱熹《集注》 每天都反省自己,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没有,就用来提醒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12 P31 慎独 《礼记·大学》 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13 P32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礼记?大学》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14 P32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少年聪明我国家就聪明,少年富裕我国家就富裕,少年强大我国家就强大,少年独立我国家就独立,少年自由我国家就自由,少年进步我国家就进步15 P43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我常常仰天长叹痛哭流涕,哀叹百姓生活的艰难辛苦。表达了屈原关注百姓生活,悲悯百姓艰辛的忧国爱民情怀16 P4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意思就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17 P43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在黄沙莽莽的疆场上,将士们身经百战,磨穿了铁甲衣裳衫,但是不彻底消灭入侵的边贼,他们将誓死不把家园回还。表现将士捍卫祖国、誓灭强敌的英雄气概18 P4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诗句表达了诗人高尚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19 P43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这两句词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可贵得多20 第三单元引语 人者固非可孤立生存于世界也,必有群然后人格始能立 梁启超 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自生存,必须先融入群体才能独立。这说明集体对个人的重要作用,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成长21 P55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淮南子·兵略训》 千人同心就能发挥千人力量,万人异心则抵不上一个人的作用。这句话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22 P56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 《雷锋日记》 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服从服务于集体才会实现自己的价值23 P71 和而不同;周而不比 《论语·子路》和《论语·为政》 和而不同: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周而不比: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不徇私护短,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24 P81 自放弃其责任,则是自放弃其所以为人之具也 梁启超《呵旁观者文》 自己放弃自己的责任,其实就是放弃了自己作为一个人的资格。一个人要真正要有所作为,就必须践行自己肩负的责任25 P88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韩非子·有度》 执行法制坚决,国家可由弱变强;执行法制不坚决,国家会由强变弱。这表现了韩非的法家思想,其重法思想有可借鉴之处26 P90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孟子?离娄上》 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现实意义来讲,从整个国家来说,必须遵循依法治国,推进法治建设;从个人角度来说,必须遵循行为规范准则,才能更好地塑造人生27 P93 木受绳则直,人学法则慎 《增广贤文》 木料打上墨线就能取直,人学习了解法律做事会更加谨慎小心28 P101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 不依法办事,国家就不可能安定团结;不遵纪守法,人民就不可能安居乐业。强调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