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期末复习之综合题
1、读中国地图,回答以下问题:(23分)
(1)、邻国A ,该国是位于中国与 (填国名)之间的内陆国。
(2)、2008年奥运会将在 举行,这个城市是我国的 。 哈尔滨在该城的 方向,图中的F是我国的 (省级行政单位)。
(3)图上实线D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和 两个城市的连接线,线的东西有什么特点 , 。
(4)、图中虚线E是什么线? 。该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我国哪四个省级行政区? 、 、 、 。我国E以北地区属于 ,E以南地区属于 (五带)。
读东西半球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西半球 东半球
⑴、填出上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大洋名称:A 、B 、C 、D 、E 、F 、G ;
H 、I 、J 、K 。
⑵、其中面积最小的洲是 ,纬度最高的洲是 ,面积最大的洋是 ;L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
⑶、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就南北半球来说,海洋面积广阔的半球是 。
⑷、沟通海洋H和K的海峡a叫 ;EF大洲的分界线b叫 。
3、读下图回答:(8分)
(1)黄河发源于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北麓,注入_____________海,是中国第_______长河。
(2)该图表示的是黄河_____________河段(上、中、下游),被称为“_____________”。
(3)该河段多灾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根治黄河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本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天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 (每空0.5分,共5分)
(1)、把图中的字母和下列的自然带对应起来①、冰雪带②、山地草原③、高山草甸④、云杉林⑤、荒漠带。
A B C
D E (填序号)
(2)、夏季牧场在图中字母 处,春秋牧场在图中字母 处,冬季牧场在图中字母 处。
(3)、牧民们在季节交替的时候,从一个牧场转向另一个
牧场,这被称为“ ”。
(4)、天山位于 自治区。
5.读下图,完成下面问题(13’)
(1)邻国名称:A. 海域:B. (2)岛屿:D. 群岛:E. 河流:F. (3)省(区)名称、简称、人民政府驻地名称:① 自治区 ③ 省 ④ I省⑤省区的简称 ②省人民政府驻地 (4)山脉:⑥____________ ⑦盆地:
6、下图是某动物园导游图,请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金丝猴馆在熊猫馆的 方向?(2分)
(2)如果从南门进去参观,请选择观看老虎的最近路线。(画在图中)(4分)
(3)地图中基本的三个语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还缺少了什么地图语言?(各1分,共4分)
7. 读西亚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地理的名称:
A是__________半岛
B是__________国家
C_______洲
(2)该地区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属于__________气候的,居民主要是____________人种,大多数为__________人。
(3)该地区拥有丰富的地下宝藏___________________,其开采后大部分供出口,主要输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区。
(4)在该地区,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资源,为此请你对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提两点建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诗词和“沿我国北纬32°地形剖面图”,结合已学知识,回答问题。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李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1)图中①所代表的高原是 ,地势 ,适合种植 ,特有的牲畜是 。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诗词描写了红军长征时曾渡过的长江水系的两条河流。它们都位于长江的 游;诗词中的第一条河流经我国地势第 级和第 级阶梯交界处;诗词中的第二条河流经 盆地,汇人长江水系。这一河段是长江 资源丰富的地区。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请结合所学知识和你对剖面图的理解,说说一江春水为何向东流?这一原因还对气候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读早期文明中心分布图回答
在图中相应的位置填出四大文明中心所在的地区(流域或平原)
四大文明中心的分布有何共性?文明表现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说说这四个地区没有发展成为当今最发达地区的原因?
10、阅读下列材料,分析相关问题:
1990年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显示,我国东部地区(11个省、市)人口密度为392.0人/平方公里,中部地区(8个省)为241.4人/平方公里,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为52.5人/平方公里,与此相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在东、中、西部地区分布情况,由多到少为东部4.9亿人、中部4.2亿人、西部3.6亿人,而东、中、西部地区面积大小排序恰好倒置,依次为108.6万平方公里、158.5万平方公里和692.7万平方公里。
(1)、计算第五次人口普查中东部、中部、西部的人口密度分别是多少?
(2)、写出我国人口分布的分界线。
(3)、与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东密西疏的状况有何变化?为什么?
1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季风区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以北是温带气候,比较干燥。1月平均气温低于0度,年降水量少于800毫米;以南是亚热带气候,比较湿润,1月平均气温高于0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1)、请问:秦淮线南北的气候差异造成南北方的农业生产有哪些差异?
(2)、请问生活在秦淮线南北的人们在居住、饮食和交通等方面有哪些区别?
K
a
A
C
E
J
H
B
b
F
D
I
G
A
B
C
D
E
A
B
D
F
⑤ = 1 \* GB3 ①
④ = 1 \* GB3 ①
③ = 3 \* GB2 ⑶ = 3 \* GB3 ③ = 1 \* GB3 ① = 3 \* GB3 ③
② = 1 \* GB3 ①
①
⑥ = 1 \* GB3 ①
C
⑦ = 6 \* GB3 ⑥ = 1 \* GB3 ①
E
希腊
罗马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