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课 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第二课时 口述资料 分辨史料的价值)一、学习目标1、理解口述资料的作用及如何利用口述资料。2、理解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的不同价值和不同特点。3、尝试通过不同的渠道,运用多种方法收集、处理、分析不同的资料。二、学习重点重点:理解口述资料、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三、课前准备回忆和搜集你所了解的民间故事、历史传说。四、自主学习1、口述资料包括 和 。2、传说中有关于人物、事件的,也有关于 的,大多是人们长时间 的产物。虽然有 的成份,但也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请说说它的历史价值是什么?3、人们讲述自己 的事情,然后记下来,这就是 。它对我们了解历史的作用是 。4、人们了解历史,必须依靠历史史料,它包括: 、 、 。5、万里长城被视为 ,在抗日战争时期被当作 ,还有关于长城的故事至今流传,即 。在这些关于长城的描述中,你能说出有哪些不同种类的史料么?试着加以分类。6、什么是第一手资料?也叫什么?它的表现形式有哪些?7、什么是第二手资料?它的表现形式有哪些?五、课堂助学从事历史研究的李教授对巴比伦文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深入研究巴比伦文明,她决定借助的资料有:巴比伦城琉璃墙及其墙上的浮雕、出土的人脸形状的金瓶、乌尔王出土的金制山羊、《吉尔伽美什》、西欧历史学家的研究著作、关于巴比伦文明的传说等。⑴上述提到的资料中,哪些是文献资料?那些实物资料?那些是口述资料?⑵其中哪些是第一手资料?那些是第二手资料?⑶如果按照资料的可靠性来选择,李教授会如何选择?六、交流与体验我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有:经过小组合作,我还存在疑惑的问题有:七、释疑解惑全体师生一起讨论解决小组合作中仍未解决的问题。八、巩固与检测1.下列属于第二手材料的是( )A、档案 B、回忆录 C、文物古迹 D、后人的研究成果2、下列关于民间口头传说与历史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民间口头传说就是历史本身 ②民间口头传说反映了老百姓是怎样看待历史的③民间口头传说是历史文献的一种必要补充 ④民间口头传说能使人们更加全面了解历史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新中国曾经长期使用过的一些票证,如粮票、油票、布票等,在上个世纪未陆续退出了生活舞台。现在一些家庭还珍藏着这些票证。这些票证已成为我们研究新中国历史的( )①文献资料 ②实物资料 ③第一手资料 ④第二手资料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4、下列属于口述资料的有( )①文献资料 ②文物资料 ③传说 ④口述历史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5、小胡假期和同学漆器去北京旅游.他们参观了故宫博物馆,看到了很多明清时候的物品和照片,还通过导游的讲解,了解了很多关于故宫的故事。小胡还买了一本介绍故宫趣闻轶事的书。关于小胡同学此次参观中接触到的资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照片属于文献资料 B、物品属于文物C、介绍趣闻轶事的书不可信 D、导游的讲解是原始资料6、下列关于口述资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口述资料也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 B、口述资料除了传说还有口述历史 C、“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同大槐树”的说法反映了当时的一些社会情况 D、口述历史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这些记载全部都是真实的7、连线题①开国大典录像资料②圆明园遗址③梁祝的故事 a、文献资料A、第一手资料 ④中国百科全书⑤二战老兵口述战争感受 b、实物资料⑥茅盾写的《我的小传》B、第二手资料 ⑦《清明上河图》 c、口述资料⑧秦始皇陵兵马俑⑨一块刻有甲骨文的兽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