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第一课 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学案一、阶梯训练(一)基础知识达标训练1.我们国家素有“礼仪之邦”之称,( )时期,我国确立了礼乐制度。2.周朝有许多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 )制确立了周王的权威,扩大了周朝的区域;( )制是周代分封制的基础。3.商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是( );周朝的第一个国王是( )。第一课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新教材新学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4.东周时期,包括了( )和( )前后两个时期。5.中国古代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究其原因是( )和( )技术的使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6.春秋五霸中,第一个称霸的是( ),他任用管仲为相,打出( )的旗号,在诸侯中树立了威信,并最终确立了霸主的地位。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空前统一的中央集权大帝国是( );都城设在( )。8.秦统一后,把( )作为全国的标准文字,后来又演变成笔画更为简单的( )。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9.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A.《尚书》B.《春秋》C.《诗经》D.《离骚》10.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的思想家是( )。A.老子B.墨子C.孔子D.孙子11.下列思想家中,( )的学说在秦帝国得到了应用和发展。A.墨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12.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和巩固郡县制B.加强思想统治C.为使秦国史书广为流传D.打击神仙迷信活动13.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西起陇西,东到长平B.西起咸阳,东到大海C.西起临洮,东到辽东D.西起辽东,东到临洮14.列举周朝受封诸侯的权利和义务。15.列举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16.将下列思想家与思想观念连接起来。孟子克己复礼为仁孔子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孙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老子知彼知己,百战不殆17.以下是秦朝行政系统简表,请将表中空缺的官职名称填写出来。(二)综合能力训练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古代文献上记载,铸钟时,耗铜常逾千万斤,这就决定了大型编钟不易为平民百姓所持有。王公贵族各等层次在家里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的,所谓“王宫悬(四面悬挂),诸侯轩悬(三面悬挂),卿大夫判悬(两面悬挂),士特悬(单面悬挂)”。哪个布衣百姓若是挂起四面(宫悬)编钟,想领略一下立体声效果,在那个时代可是要招致杀身之祸的。当时,编钟的拥有规模、悬挂的方式,就是王权等级的象征。后世虽然没有严格的悬挂排列铜鼎的规则,但应用仍限于大型宗教礼仪及王公贵族宴飨的场合。张衡《西京赋》里说“击钟鼎食,连骑相过”,形容了封建贵族家庭的豪奢排场,王勃的《滕王阁序》里称这类家庭为钟鸣鼎食之家。(1)根据材料,你知道在古代,什么人家才能拥有这种乐器?说说它们都是在举行什么活动时才使用的?(2)它的悬挂和摆放有什么严格的规定吗?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19.看战国形势图,回答问题。(1)图中A、B、C、D、E分别是哪个诸侯国?(2)请你给大家介绍一种记忆方法:记住战国七雄的名称及所处的地理位置。20.读图回答问题。(1)查阅有关资料,说说这些都是战国时期哪国的货币?(2)你认为秦的货币比较其他各国货币有何优点?(3)秦统一货币对当时中华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21.以下是我国古代诸子百家的一些名言佳句,欣赏并回答有关问题。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水》(1)你能说说这些名言佳句的意思吗?(2)将下列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所处的时代、所代表的学派及主要思想观点填入下表。 代表人物 所处时代 代表学派 主要思想观点老子 孔子 孟子 墨子 韩非子 孙子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秦朝结束了西周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起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它把全国划分为郡县,郡守县令都由朝廷任免,中央对地方有很大的控制权。定疆域,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中国开始成为伟大的统一国家。秦始皇过度使用民力,虽然很多措施有利于统一,但人民也确实疲惫不堪了。……农民被迫大起义,迅速地推倒了秦朝的统治。秦朝是短促的朝代,但又是极重要的朝代。秦始皇是暴虐的皇帝,但又是对历史有巨大贡献的皇帝。秦是文化的摧残者,但在某些方面又是先进者。 ──摘自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二册(1)根据材料,说说秦朝在哪些方面的统治措施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你认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作者是如何评价秦朝和秦始皇的?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说说你的看法。二、课外探究阅读下面的一段解说词。曲阜位于山东中部,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都城,也是儒家学派始祖、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孔子的故乡,他曾在此著书讲学。“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曲阜之所以享誉全球,是与孔子的名字紧密相连的。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这是山东的李哲同学介绍家乡的关于“世界文化遗产山东·曲阜·孔庙孔林孔府”的一段解说词。他从曲阜所处的地理位置、世界文化名人孔子、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等方面把家乡的“世界文化遗产”介绍给了大家。请选出你所在的家乡具有代表性的一位历史名人或一处历史文化遗迹,查阅有关资料,仿照上面的模式也写一段解说词,介绍给大家。 三、资料下载阿房宫究竟有多大相传,秦始皇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每征服一国,就绘制该国宫殿图,在秦国京城咸阳的渭水南岸仿造宫殿,称作“六国宫殿”,共有宫室一百四十五处,著名的有信宫、甘泉宫、兴乐宫、长扬宫等宫殿。当年,咸阳真是宫殿林立,楼阁相属,曲廊幽径,花香景深。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征发刑徒七十余万人伐运四川、湖北等地的木材,开凿北山的石料,在渭河南上林苑中开始兴建更大规模的宫殿──朝宫。朝宫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阿房宫。阿房宫号称“秦川第一宫”。“阿房”二字,是“近旁”的意思。秦始皇的建宫计划是以阿房宫为中心,建造众多的离宫别院。谁知,前殿尚未竣工,秦始皇便死了。他死后,秦二世即位,继续营建阿房宫前殿,后来又修建了后宫。阿房宫究竟有多大?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史记·始皇本纪》中说,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殿中可以坐一万人,殿下可以树起五丈高的大旗。四周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在南山的峰巅建宫阀,又修复道,自阿房宫渡过渭水直达咸阳。秦代一步合六尺,秦尺约0.23米。如此算来,阿房宫的前殿东西宽690米,南北深115米,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容纳万人自然绰绰有余了。相传阿房宫大小殿堂七百余所,一天之中,各殿的气候都不尽相同。宫中珍宝堆积如山,美女成千上万,秦始皇一生巡回各宫室,一天住一处,至死也未把宫室住遍。《汉书·贾山传》记载阿房宫整个规模“东西五里,南北千步”。如今在陕西西安西郊三桥镇以南,东起巨家庄,西至古城村,还保存着面积约六十万平方米的阿房宫遗址。可见,阿房宫宫殿之多、建筑面积之广、规模之宏大,是世界建筑史上无与伦比的宫殿建筑。阿房宫的命运和秦王朝一样,被秦末农民起义军付之一炬,变成了废墟。然而,阿房宫宏伟壮观的建筑规模和高超无比的建筑艺术是永远不会被忘记的。第一课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1.西周2.分封制,宗法制3.商纣王,周武王4.春秋,战国5.铁农具,牛耕6.齐桓公,“尊王攘夷”7.秦朝,咸阳8.小篆,隶书9.C10.C11.D12.B13.C14.权利:从周王手中获得土地、人口等。义务:服从国王命令;交纳贡品;守卫疆土;管理地方事物;保卫周王室等。15.(1)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劳役;(3)奖励军功,立了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4)建立县制,把原来的居民聚落合并为县,由国家直接任命官吏管理;(5)编制户口,规定一家犯法,其邻居必须告发,否则予以处罚等。16. 17.18.(1)王公贵族家庭使用;供大型宗教礼仪及王公贵族宴飨之用。(2)“王宫悬(四面悬挂),诸侯轩悬(三面悬挂),卿大夫判悬(两面悬挂),士特悬(单面悬挂)”,它所反映的是我国古老的礼乐文明制度。19.(1)A──齐,B──楚,C──秦,D──燕,E──赵(2)提示: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20.(1)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为:魏国和赵国的铲币、齐国的刀币、秦国普遍使用的圆形方孔钱、楚国的蚁鼻钱和流通于楚国地区黄金铸币,最后统一为秦国使用的圆形方孔钱。(2)体积小,用线串起,便于携带。(3)秦统一货币,便利了商品的交换和物质交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21.(1)①任何事情都要从身边的细小之处做起,点点滴滴,不断积累。②对自己每天都要多次反省:为别人做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时是不是很诚实?有没有温习老师传授的东西?③一个道德高尚、有节操的人,要做到在富贵的时候,不骄奢放纵,在贫贱的时候不改变节操,在威势和武力面前不能屈服。④高尚的人交往虽平淡却很纯洁,品德低下的人交往虽充满了甜言蜜语,却很脆弱。(2) 代表人物 所处时代 代表学派 主要思想观点老子 春秋 道家 主张“无为”,让人们顺其自然,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孔子 春秋 儒家 提出“仁”的思想;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孟子 战国 儒家 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标准。墨子 战国 墨家 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韩非子 战国 法家 主张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的权力,用严酷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以维护国家统治。孙子 春秋 兵家 著有军事著作《孙子兵法》,主张“知彼知己,百战不殆”。22.(1)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实行郡县制;确立统一的疆域;统一文字;统一车轨等。(2)秦的暴政,导致秦末农民战争的爆发,秦朝由此而亡。(3)提示: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一定要把他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全面、客观地去分析、去评价,既不能因为秦始皇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就否定他对人民残暴的一面;同时也不能因为秦始皇统治的残暴,就否定他对中国历史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总的来说,秦始皇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是功大于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