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课 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一、改革开放的年代课前热身1.1978年召开的 是中国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从此中国进入了 的新时期。2.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是指广东的 、 、 和福建的 。3.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 ( )A.实行改革开放 B.优先发展教育事业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4.我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 ( )A.孙中山 B.毛泽东 C.邓小平 D.江泽民5.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的是 ( )A.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B.设立经济特区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课内深化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 )A.文化建设 D.政治建设 C.经济建设 D.阶级斗争7.中国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始于 ( )A.“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中共十二大的召开8.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 ( )A.内地展开 B.农村展开 C.城市展开 D.沿海地区展开9.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土地等生产资料属于 ( )A.国家所有 B.集体所有 C.个人所有 D.家庭所有10.我国设立经济特区意义十分重大,表现为 ( )A.久可以照搬国外实现现代化的模式 B.实现经济制度的根本转变C.引进国外一切东西为现代化服务 D.以多种方式引进境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11.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首先是在农村展开的。据此回答:(1)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的是指什么 这一创造始于哪一重大事件 (2)上述创造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你还知道中国农民其他的创造吗 看了这些创造,你有何感想 课外拓展1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思想上重新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这条路线是指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通过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D.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3.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这是因为 ( )A.它在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 B.它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C.它满足了农民对土地所有权的愿望 D.它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4.下列有关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时间是在1980年 ②它是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的表现③它为中国经济走向世界提供了更大舞台 ④它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大的舞台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②③15.“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春天的故事》中的这句歌词歌颂了邓小平同志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项丰功伟绩,那就是 ( )A.在深圳、珠海等地建立经济特区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D.提出“一国两制”构想16.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 ③农村合作社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③①④②1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城乡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C.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D.允许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18.下面是漫画“一位农民朋友的足迹”。发生这一足迹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已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B.我国已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C.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D.我们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19.材料一:“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承担起艰苦的任务,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时期。”材料二:(1)材料一中的“全会”是指何时召开的会议 实现了伟大历史转折是指什么 它对我国经济发展起了哪些积极作用 (2)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何联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