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化学必修2期末复习基础提纲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1、原子的组成,质量数、原子序数分别与原子结构的关系;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 3、元素、核素、同位素:清楚三者的区别二、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①周期:清楚横行数、周期数、每周期的元素种类数和短周期、长周期是哪几个周期②族:清楚纵行数、族总数、主族和副族的表示符号及数目、1到8的罗马数字写法注意:周期数等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主族序数等于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还等于元素的最高正价。三、元素周期律1、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元素性质的递变:①涵义 ②实质 ③核外电子排布 ④原子半径⑤主要化合价 ⑥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2、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3、注意:要会默写主族下列化合物通式(用R表示元素符号)ⅠA—ⅢA: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化学式ⅣA—ⅦA:氢化物的化学式、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化学式4、比较粒子(包括原子、离子)半径的方法:(1)同周期原子从左到右 (2)同主族原子、离子从上到下(3)电子层排布相同的不同离子 (4)对于同一种元素的离子与原子5、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⑴同周期(左→右):①原子半径②电子层结构③失电子能力④得电子能力⑤金属性⑥非金属性⑦主要化合价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碱性的递变规律⑵同主族(上→下):①原子半径②电子层结构③失电子能力④得电子能力⑤金属性⑥非金属性⑦主要化合价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碱性的递变规律四、化学键1、化学键定义 2、化学反应的实质3、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比较:①概念 ②成键方式 ③成键粒子 ④分类 ⑤成键元素共价键又可以分为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怎样判断极性键和非极性键4、如何判断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熔融态能导电,共价化合物不能)5、电子式:①定义 ②常见物质要会写电子式例如:CO2、CH4、H2 、N2 、Cl2、、HF 、H2O 、KCl 、Na2S 、MgCl2 、NaOH 、Na2O2 、NH3 、NH4Cl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一、化学能与热能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2、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的高低)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怎样从①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能量②物质断键和形成键这两个方面解释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4、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常见的吸热反应5、中和热的定义(生成1molH2O)二、化学能与电能1、原电池:(1)概念 (2)工作原理(3)原电池的构成条件(4)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电流的方向,电子移动的方向,阴阳离子移动的方向(5)原电池的两极电极反应式的书写2、原电池的设计:根据电池反应设计原电池:(三部分+导线)三、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1、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计算公式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内因); (2)外因(如何影响):a. 浓度 b. 温度 c. 催化剂 d. 压强3、化学反应的限度 (1)可逆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2)绝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有可逆性,只是不同的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同;相同的化学反应,不同的条件下其限度也可能不同; a. 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 b. 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c. 怎样判断一个反应是否达到反应限度(化学平衡状态)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一、烃类1、烷烃代表物:甲烷⑴分子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空间构型⑵物理性质⑶化学性质:①氧化反应:燃烧(注意现象);能否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②取代反应:注意实验现象以及反应产物烷烃: ⑴通式 ⑵结构特点 ⑶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⑷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⑸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注意区别这两个概念,给出物质要会判断它们是互为同分异构体还是同系物,能快速写出丁烷、戊烷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2、乙烯⑴分子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空间构型、官能团 ⑵物理性质⑶化学性质:①氧化反应:燃烧(注意现象);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②加成反应:例如与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与氢气、与卤化氢、与水反应 ③聚合反应:乙烯的自身加聚反应3、苯⑴分子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空间构型 ⑵物理性质⑶化学性质:①氧化反应:燃烧(注意现象);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②取代反应:a、与液溴反应(注意:苯不与溴水反应,但可以发生萃取) b、硝化反应 ③加成反应二、烃的衍生物(注意:怎样判断有机物是烃的衍生物,清楚每种烃的衍生物的官能团是什么)1、乙醇⑴分子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 ⑵物理性质⑶化学性质:①与金属钠反应(置换):注意现象上与水和钠的反应作对比 ②氧化反应:a、燃烧 b、催化氧化 ③酯化反应(取代反应)2、乙酸⑴分子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 ⑵物理性质⑶化学性质:①弱酸性:与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氧化钙反应 酸性与碳酸比较 (比碳酸强) ②酯化反应: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一些问题三、基本营养物质1、糖类(分类依据)⑴单糖:葡萄糖和果糖①分子式、结构简式、结构式 ②是否互为同分异构体 ③是否是还原性糖(通过什么实验判断还原性糖)⑵二糖:蔗糖和麦芽糖①分子式 ②是否互为同分异构体 ③是否是还原性糖 ④水解反应(书写反应方程式)⑶多糖:淀粉和纤维素①分子式 ②是否互为同分异构体 ③是否是还原性糖 ④水解反应(书写反应方程式) ⑤怎样验证淀粉存在2、油脂⑴了解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⑵了解植物油与动物脂肪常温下状态不同的原因(油为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含碳碳双键)⑶化学性质 水解反应:①酸性条件下的水解 ②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皂化反应)3、蛋白质化学性质:①特征反应(与硝酸的颜色反应,灼烧时有特殊气味) ②水解反应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1、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2、金属的冶炼的基本原理3、金属的冶炼方法(1)热分解法:适用于冶炼哪些金属 (2)电解法:适用于冶炼哪些金属(3)热还原法:适用于冶炼哪些金属①常用的还原剂有碳、一氧化碳、氢气②铝热反应:实验操作、现象、方程式,镁条和氯酸钾的作用,什么是铝热剂(4)其他冶炼方法:例如湿法炼铜和火法炼铜(方程式书写)(5)物理方法:Au、Pt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游离态存在,利用密度进行水洗法。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1、海水水资源的利用(直接利用与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的常用方法:2、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①海水提溴(原理及操作,Br2在水中和在有机溶剂中的颜色)②证明海带中含有碘元素(原理及实验操作、I2在水中和在有机溶剂中的颜色)三、从煤、石油和天然气中获得基本化工原料1、煤的组成元素; 2、煤的干馏(原理、得到的组分)3、煤的气化(化学方程式)4、煤的液化(直接与氢气作用、先转化为CO和H2,再合成甲醇)5、天然气是清洁的化石燃料 6、石油的组成(C、H,混合物,一般不含烯烃)7、石油分馏(原理)8、石油的催化裂化和裂解(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的区分)四、以煤、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材料1、聚合反应: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 2、单体 3、链节 4、聚合度五、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1、什么是环境污染? 2、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哪里?2、酸雨、水体富营养化(水华现象、赤潮)、臭氧层空洞、光化学烟雾、温室效应是怎样产生的?3、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什么?怎样计算反应中原子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