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学业考试总复习六
中外近现代史2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新文化运动的斗争锋芒指向 ( )
A 袁世凯 B 封建制度 C 帝国主义 D 封建儒家思想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
A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B 《新青年》迁往北京
C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D 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口号
3.宣传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刊物是( )
A 《民报》 B 《新青年》 C 《天朝田亩制度》 D 《革命军》
4.右边历史图片所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 辛亥革命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新文化运动
5.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警告国民》一文,指出“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为了挽救民族危机,随后在北京爆发的爱国运动是( )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护国运动 D 护法运动
6.在五四运动中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是( )
A 知识分子 B 农民阶级 C 民族资产阶级 D 工人阶级
7.下列有关五四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是北洋政府同意了在巴黎和会上无理要求
B 五四运动中,农民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 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D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8.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为惨烈的战役是 ( )
A 凡尔登战役 B 纳西比战役 C 太平洋战争 D 莫斯科保卫战
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首次使用坦克的国家是 ( )
A 德国 B 法国 C 美国 D 英国
10.下列哪一次会议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中共三大 D 中共七大
11、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若要实地考察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些重大事件的历史足迹,他们出发去的地方应包括( )
①深圳 ②北京 ③南京 ④沈阳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毛泽东点燃“星星之火”,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位于 ( )
A 广东地区 B 井冈山地区 C 浙南地区 D 延安地区
1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对时局发展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 )
A 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B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C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D 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14.下列战役中,既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的是 ( )
A 莫斯科保卫战 B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 诺曼底登陆战 D 列宁格勒保卫战
15.中华民族全面抗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
A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 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
C 北平学生举行反日救国示威游行 D 卢沟桥事变爆发
16.中华民族抗击日军侵略的中流砥柱是 ( )
A 国民政府的正面抗战 B 中共领导的敌后军民顽强抵抗
C 美国投掷原子弹 D 苏联红军进攻东北日军
17.日军侵占南京后,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其杀害的中国平民和俘虏至少有( )
A 3万 B 10万 C 20万 D 30万
18.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相同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 B 为了摆脱经济危机而进行的
C 事变后中国政府都进行了积极抵抗 D 中国内战给日本提供了时机
19.1938年,中国军队取得的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的战役是 ( )
A 黄海海战 B 平型关大捷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20.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
A 正面战场的抗战 B 敌后战场的抗战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民族的抗战 D 美国和苏联的援助
非选择题(6小题,共60分)
21.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开始了近代化的艰难起步。请以“近代化的探索”为主题再现近代化的历程。
要求:包括四次重大探索活动名称及其相对应的代表人物各一位;关于对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你有什么感想?(8分)
22.简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条件和历史意义。说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两个新变化。(10分)
2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材料二:“学生一日不放,本店一日不开。”
“国家将亡,无心营业。”
(1)根据材料一回答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对联说明五四运动得到了哪一阶层人民的支持?(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五四运动取得了哪些成果?(4分)
(4)五四精神指的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发扬五四精神?(4分)
24.胜利是值得庆贺的,胜利却又是让人伤怀的。即使时光已经流逝60个年头,这场空前浩劫带给人类的灾难,仍然让今人心悸。在中国,被日军屠杀和作战牺牲的民众、军人有3500余万,日本侵略给中国造成直接财产损失达1000亿美元,间接财产损失达5000亿美元……
(1)让今人心悸的灾难指的是什么?(2分)值得庆贺的胜利指的是什么?(2分)
(2)中国人民为什么能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3分)
(3)你是如何理解不能忘却的创痛。(3分)
25.材料一:有着辉煌农耕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在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过程中,备受西方列强的欺凌。
材料二: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可是在历史上日本曾多次伤害中国。其中对中国造成严重伤害的是在近代史上曾两次发动战争侵略中国。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日本侵华战争的名称与结果是怎样的?(4分)
(2)有人说,台湾对这两次战争有特殊的感受。你是如何理解的?(2分)
(3)导致两次战争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有何启示?(4分)
26.200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重大转折,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争取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迎来了新的曙光,开辟了光明前景。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红军长征途中在何地召开了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2分)
(2)红军长征途中克服了哪些困难?(至少答出2种困难)红军三大主力在何地会师?(4分)
(3)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用血肉之躯筑就的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 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当前,我们开始在新长征的征途上,“新的长征”是指什么?(4分)
卷六
一、选择题:
1AD2A 3B 4D 5B 6D 7D 8A 9D 10B 11A 12B 13B 14B 15B 16B 17D 18C 19C 20C
二、非选择题:
21.活动:洋务运动、奕訴(或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戊戌变法、康有为(或梁启超、谭嗣同);辛亥革命 、孙中山;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或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感想: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
22.(1)成立条件:①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②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③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的变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4、(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商人。(3)释放被捕学生、免去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4)“五四精神”:爱国、民主、科学、和平、自由、追求真理等。怎样发扬五四精神: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等。
24.(1)日本的侵华战争, 抗日战争的胜利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2)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中国军民顽强抗战,海外华侨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
(3)要以史为鉴,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前车之鉴,所以我们要远离战争,热爱和平等等。
25. (1)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前者失败,后者胜利。
(2)甲午战争后台湾被割给日本;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归中国。
(3)甲午战争失败主要是清政府腐败,抗日战争胜利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与全民族抗战。启示:必须坚持共产党领导;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26.(1)贵州遵义。(2)恶劣的自然环境;少粮食给养;敌人的围攻堵截,沿途的民族问题等。甘肃会宁会师。(3)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