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下)第三次月考试卷(社政学科)(6、6)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浩瀚的大自然中,生活着无数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人类在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文明奇迹。可见,世界因 的存在而生机勃勃,五彩缤纷。( )
A、人类 B、动物 C、植物 D、生命
2、据报道,云南某地的农民非常苦恼,他们种的庄稼都被附近的山里跑出来的大象给破坏掉了,他们准备组织人员将大象打掉,可又听说大象是国家级保护动物;如果不将大象打掉,自己的庄稼又被破坏。假如你是国家的领导人,你的做法是( )
A、为了保护人类的利益,只好将大象打掉 B、为了保护动物的利益,只能牺牲农民的利益
C、采取有力措施,如在山的周围围上防大象的铁丝网等
D、为了保护珍稀动物,只能强制将农民迁移
3、下列做法不能体现珍爱生命的是( )
A、骑车路过一个十字路口,看见红灯马上停下来 B、外出游玩时,遇到意外伤害能及时自救
C、遇到落水者,马上下水营救 D、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陌生人诱骗时,学会拒绝
4、有价值的人生的共同之处是( )
A、源于劳动创造 B、源于个人智慧 C、过程轰轰烈烈 D、结果灿烂辉煌
5、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这句话让我们感受到造就成功者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
A、具备超常的智力 B、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C、拥有突出的才能 D、有良好的机遇
6、一个人的生命要有价值,就要( )
A、使自己生活得无忧无虑,丰衣足食 B、对社会作出特别巨大的贡献
C、让别人瞧得起自己,使自己的荣誉感得到满足 D、对他人、对社会有所贡献
7、古代有一位少年,志向远大,可他自己住的房间却是又脏又乱。一天,他父亲的朋友来访问这个少年为什么不将自己的房间打扫干净,这个少年胸脯一挺,说:“大丈夫当横扫天下”。他父亲的朋友立即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少年无言以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青少年要讲究卫生,经常打扫房间 B、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的理想
C、实现人生的理想,追求生命的价值,要从小事做起 D、青少年学生要尊重长辈的建议
8、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生命价值的具体体现是( )
A、寿命越长,价值越大 B、挣钱越多,价值越大
C、学问越高,价值越大 D、对社会所作的贡献越大,价值越大
9、人们常说“青春是短暂的”,这是在告诫我们( )
A、青春是幸福的,我们要细细品味 B、青春是宝贵的,我们要倍加珍惜
C、青春是美好的,我们要尽情享受 D、青春是欢乐的,我们要努力寻找
10、 200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徐本禹。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优越的城市生活,坚持到贵州贫困地区支教,这一行动说明( )
A、想磨炼坚强的意志 B、有追求名利的目的 C、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D、有团结互助的精神
11、在当今美国1300多名百万富翁怎样获得成功的调查中,被调查者没有一人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才华,而是认为“成功的秘诀在于诚实,自我约束力……”。这说明( )
A、诚信的人不可能上当受骗 B、诚信已经成了一种财富
C、诚信是成功的唯一条件 D、市场经济与人的才华没有关系
12、一个人如果能把为别人解决困难作为自己的快乐,他一生都会快乐。伟大的诗人歌德曾说过:“你若要人喜爱你的价值,你就得给人创造价值。”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要对别人、对社会负责 B、对自己可以不承担责任,但对社会要承担责任
C、我对他人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 D、要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
13、下列选项中,属于自强精神的有( )
①小苗同学患有小儿麻痹后遗症,但仍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②小王同学从不做家务,不参加学校活动,只一心一意地搞学习 ③小李同学从小娇生惯养,后因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于是一蹶不振 ④小曹同学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勇于克服困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14、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发射成功,担任“神舟七号”航天员任务的是( )
①景海鹏 ②费俊龙 ③聂海胜 ④刘伯明 ⑤翟志刚 ⑥杨利伟
A、①②③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②③④
2004年9月,某市四名未成年人因没钱上网玩游戏,短短9天时间持刀抢走他人钱物共计价值1万多元。当地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了不公开审理,依据我国刑法判处四人有期徒刑。据此回答:
15、四名未成年人的行为是( )
A、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一般违法行为 D、应受行政处罚的行为
16、人民法院对此案不公开审理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 )
A、学校保护 B、家庭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17、胡长清在担任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副局长、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长助理和副省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先后87次收受、索取他人财物共计人民币544、25万元。此外还有161、77万元人民币的巨额财产不能说明来源,最高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判处胡长清死刑。这一事例说明( )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②任何公民不论职位高低,权力大小,只要违法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③法律对全体公民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④权力大于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是因为( )
①未成年人尚不成熟,缺乏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 ②未成年人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③现实生活中侵害青少年的不良因素还存在 ④未成年人单纯、活跃,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⑤未成年人都是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
19、下列各项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学校保护的是( )
①某学校只开设中考统考科目 ②某教师对成绩差的学生处以罚款 ③某教师对违纪学生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 ④某初级中学强迫一调皮学生转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下列选项中,违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社会保护规定的是( )
①网吧向未成年人开放 ②某单位招用14周岁的未成年人做工 ③某摊点向未成年人出售黄色书刊 ④父母给未成年子女订立婚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1、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首先要看他的行为是否( )
A、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损失 B、对他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C、对社会造成危害性,受大多数人的反对 D、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22、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先后制造5起爆炸案,造成108人死亡的被告靳如超等4人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一材料说明我国刑法的任务是( )
A、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 B、消灭一切犯罪分子
C、维护社会管理秩序,维护公共场所秩序 D、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一切违法行为
23、法律是靠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下列选项中,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
①全国工会和全国妇联发出“人人行动起来,营造绿色家园”的倡议 ②某市一违章驾驶车辆者拒绝检查被拘留 ③12月4日被定为全国“法制宣传日” ④震惊全国的“皖豫鲁冀特大系列杀人案”的罪犯杨新海被执行死刑
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24、某中学学生马某,在校读书期间曾多次偷配同学家里钥匙,经多方教育仍不悔改,终因闯入同学张某家盗窃未遂后行凶杀人被公安部门抓获。此事例说明( )
①道德教育对于人们没有约束力 ②违背道德规范不可能违法犯罪 ③道德水平低的人,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④对于违法犯罪必须给予国家强制力的打击
A、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25、“吸毒一口,掉入虎口;贪图一时痛快,毁掉一生幸福。”这一戒毒格言告诉我们( )
①吸食毒品,危害极大 ②依法律己,决不吸毒 ③要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④要勇于同毒品犯罪作斗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26、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对青少年来讲就要做到( )
①自觉抵制社会不良影响 ②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③自觉加强自我教育,提高自我修养 ④要处理好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7、勇敢的人敢于战胜不良诱惑,聪明的人总能想出抗拒不良诱惑的好办法。如果你在考试中遇到不会做的题目,而这时有同学将该题的答案递给你,你会( )
A、感到很羞耻,拒不接受这位同学的“帮助” B、感到很高兴,认为这位同学很够哥们儿
C、接过答案,当做废纸丢进垃圾袋中 D、很犹豫,面对同学的“雪中送炭”不知如何是好
28、在成长中我们渴望成功与荣誉,期望有鲜花和掌声,这也是我们要求进步的表现,但当我们身边的同学获得了这些,而自己却没有,我们应该( )
A、为了避免同学们看不起自己,疏远那些成功的同学
B、通过正当途径,另外还需要我们自身的刻苦努力来获得
C、不管怎么样,争取一切手段超过比自己强的人 D、看他们不顺眼,总是要不断去挖苦他
据媒体报道,至少10%的中小学生沉迷于电子游戏。专家指出,青少年一旦沉迷于电子游戏,就会产生越来越强烈的心理依赖和反复操作的渴望,不能操作时便出现情绪烦躁,抑郁的症状,严重影响学习。据此回答29~30题:
29、青少年面对游戏机的诱惑和学习压力,正确的做法是 ( )
①适当的、有节制的娱乐并不是坏事 ②当我们休闲时,可以用它来放松自己,但不能沉迷于此,更不能为此耽误学习 ③要以丰富的学习、健康交友等活动抵制这种诱惑 ④玩一玩没有坏处,不必太约束自己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0、未成年人到营业性游戏厅玩电子游戏,应( )
A、任何时候都可以去 B、在家长陪同下才能去
C、几个人一道去,否则会被欺负 D、寒暑假才能去
二、综合能力检测
31、匈牙利有位诗人曾说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你认为,为了“自由”,可以放弃生命吗?
32、八年级学生小霞,今年14岁。两年前父母离了婚,法院把她判给了爸爸。从此,她便和爸爸社会在一起。今年,小霞的爸爸又结了婚。于是,她爸爸便要求小霞跟其生母一起生活,但其生母也不愿意收留她,理由是法院已判给了爸爸。这样,小霞只好到亲戚家暂住。由于社会没有保障,她便辍学到一家私营企业当了工人。请问:
案例中的哪些人的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请你说出他们违法的法律依据(4分)。
33、联系你的实际生活,说一说漫
画中反映的社会问题对我们未成年人
有什么危害?(4分)
34、(12分)材料:王某,17岁,九年级学生,原来在学校表现良好,后来由于结识社会青年,开始变得无心学习、经常旷课,沉迷于网络游戏。时常无钱上网,一次,王某在公共汽车上行窃时被抓,公安机关依法对王某给予了拘留10天的处罚。然而,他恶习不改,为达到勒索钱财的目的,竟然发展将邻居家10岁男孩子李某骗至山湾偏僻处。李某不愿前行,王某遂卡其脖子,见李某呼救,又用石块猛砸其头部数下,致李某当场死亡。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王某得哪些行为属于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1分)
(2)王某得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2分)
(3)王某得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2分)
(4)王某由旷课开始,发展到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从中说明了什么?(3分)
(5)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怎样才能避免类似王某的悲剧重演?(3分)
七年级(下)第三次月考试卷(社政学科)(6、6)
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单项选择题
1—10、DCCAB、DCDBC 11—20、BBDCA、DBDDD 21—30、DAAAD、BABBB
二、综合能力检测
31、观点一:生命不可放弃。因为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也是脆弱的,人生短暂,生命弥足珍贵。同时没有了生命,“自由”便成了无根之本,无源之水。
观点二:生命是可以放弃的。因为“自由”的获得是要付出代价的,甚至要牺牲自己的生命。同时,牺牲自己的生命,可以获得大众的“自由”。
32、A.案例中的父母违反了未成年保护法中的有关家庭保护的规定;
B.案例中的私营企业老板违反了未成年保护法中有关社会保护:不得招用童工的规定。
33、参考答案:当前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受利益驱使,胡乱编造和公然销售色情书刊和音象制品,甚至建立色情网站、经营色情场所。我们未成年人由于缺乏辨别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在涉“黄”后,轻者会想入非非,精神委靡,无心向学;重者会诱发性犯罪及与之联系的暴力犯罪和经济犯罪,对我们危害极大。
34、答:(1)王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的行为是违法校纪校规的行为。(2分)
(2)王某在公共汽车上行窃是一般违法行为。(2分)
(3)王某用石块猛砸其头部数下,致李某当场死亡是犯罪行为。(2分)
(4)“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勿以恶小而为之。无数事实说明,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2分)
(5)我们青少年应认真学法,不断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