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 推力和拉力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冀人2017课标版(部审)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推力和拉力》。 【教材分析】 ??本课围绕学生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推和拉,从观察、体验、制作等方面入手,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1“感受推和拉”,通过体验、交流和讨论等探究过程,让学生认识推力和拉力这两种力的方向和结果是不同的;活动2“推拉纸蝙蝠”,通过小制作帮助学生体会推和拉的用力方向和结果;“应用与拓展”环节,通过寻找生活中“推”、“拉”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推力和拉力可以帮助人们做很多事情。 【学习背景】 ??人类观察到物质世界的各种自然现象,都是在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着的。虽然我们看到的是单个物体的移动或形变,但其实质都与其他物体作用在这个物体上的力有关。 由于力并不可见,因此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不易理解。但是力可以通过其作用效果被感知到,比如推门、拉抽屉、关窗户、推车等都要用到力。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身边的实例真实地感受力的存在,了解力其实就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力的概念,为理解更多更复杂的力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科学探究目标: 1、能从观察、比较“推”、“拉”的现象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2、能用多种方法完成“推”、“拉”的探究活动。 3、能用简单合适的语言描述自己在推拉物体是的感受和发现。 4、能从同学描述的感受中归纳出什么是力。 科学态度: 1、积极进行推拉活动,兴趣浓厚。 2、能从多个角度发现推拉物体时产生的现象。 3、主动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倾听他人的描述,合作完成任务。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生活中经常用到推力和拉力,利用推力和拉力可以帮助人们做很多事情。 教学重点:认识并感受推力和拉力。 难点:用自己语言描述对推和拉的认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正方形的纸、做好的纸蝙蝠、小剪刀、彩笔、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走过去把教室门打开。请看老师在干什么?(打开门)怎样才能把门打开或关上呢? 师:关门时要用到推力,开门时要用到拉力,推力和拉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力,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推力和拉力。(板书课题??推力和拉力)关于推力和拉力你想探究它的哪些知识?学生回答。 二、新课探究 1、认识推力和拉力 出示课件:他们在做什么?(推购物车、拉行李箱、推拉自行车充气筒给自行车轮胎充气) 判断推拉 推开门——推???拉开窗户——拉 回家开门——推??离开关门——拉??? 开抽屉——拉?? 关抽屉——推 开窗户——推???关窗户——拉 小结: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 2、感受推和拉 我们知道推和拉都是力,他们是什么样的力呢?你们是不是也想试一试? (1)小游戏:推手掌、拔河 学生推选班内的“大力士”上台参加“比赛”,师讲解动作要领,注意玩中要注意安全。 说一说玩完游戏后的感受。 (2)学生小组活动体验推和拉。 如推门、拉窗帘、推桌子、拉凳子 交流推和拉的方法,学生演示自己做了什么推和拉。 发现共同点——推拉物体时需用力 如推门的位置不同,所用力的大小也不同。推门的外沿感觉省力,推门靠近转轴的一侧感觉费力。 3、纸蝙蝠 出示做好的纸蝙蝠。关于蝙蝠你知道它的哪些知识? (蝙蝠夜间活动,以昆虫为食,视力弱,靠本身发出的超声波引导飞行,科学家从它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 仔细看老师玩蝙蝠你发现了什么? 你想做一只吗? 照图做纸蝙蝠。 小组合作:对折——剪切——勾画眼睛——推拉翅膀 提问:当你用一只手握住纸蝙蝠的身体,用另一只手推或拉它的两个翅膀时,会发现什么现象?怎么解释呢? 学生玩纸蝙蝠并回答问题。 交流。只有推或拉它,它才会动,用力拉它的翅膀,耳朵向下;用力推它的翅膀,耳朵向上。用力大小不同,它的运动也不同。蝙蝠的耳朵跟着张或合,这是因为他的耳朵受到了拉力和推力的原因。 总结:推拉物体时需要用力。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三、应用拓展 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了推力和拉力? (升旗、拖地、推车、拔河、打太极等)学生上台做动作。 出示课件练习把推和拉分类。 推力和拉力可以帮助人们做很多事情,同学们平时要善于观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四、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给大家分享一下。 板书设计: 1、推力和拉力 推拉物体时需要用力 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