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教材实验目录粗盐的提纯(必修1,P5-P7)02粗盐中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必修1,P6)……03检验蒸馏前后自来水中的氯离子(必修1,P8)04碘水的萃取与分液(必修1,P9)05电解水(必修1,P13)06配制100mL1.00 mol/L Nacl溶液(必修1,P16)…07胶体的性质和制取(必修1,P26-P27)08离子反应(必修1,P31P33)09钠与氧气的反应(必修1,P47-P48)10铝与氧气的反应(必修1,P4822334556778811钠与水的反应(必修1,P49P50)12铁与水蒸气的反应(必修1,P50P51)13铝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必修1,P51)14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必修1,P55)15碳酸钠、碳酸氢钠溶解性的探究(必修1,P56)16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对比实验(必修1,P56)17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对比实验(必修1,P56)00118焰色反应(必修1,P57)19氢氧化铝的制备(必修120氢氧化铝的两性(必修1,P58)21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必修1,P60)23三价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转化(必修1,P61)24铝盐和铁盐的净水作用(必修1,P62)25硅酸的制备(必修1,P76-P77)26硅酸钠的耐热性试验(必修1,P77)27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必修1,P82-P83)1628氯气与氢气的反应(必修1,P83)29氯气的漂白实验(必修1,P84)30氯离子的检验(必修1,P85-P86)31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探究(必修1,P90)……32*二氧化硫的实验室制法与性质实验(必修1,P90)33二氧化氮被水吸收的实验(必修1,P92)34氨气的喷泉实验(必修1,P97)35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必修1,P99)36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必修1,P101)7浓硫酸与铜的反应(必修1,P101实验名称|01粗盐的提纯(必修1,P5P7)实验装置12mL水实验原理先通过溶解、过滤等操作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再依次用Bacl2溶液、NaOH溶液、NaCO3稀盐酸除去可溶性杂质,最后蒸发得达纯净的NaC实验用品粗盐、水、BaC2溶液、NaOH溶液、NaCO3溶液、稀盐酸;漏斗、烧杯、铁架台、滤纸、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托盘天平、坩埚钳、石棉网溶解:称取约4g粗盐加到盛有约12mL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②过滤: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玻璃棒倒入漏斗中,漏斗中的液面不能超过滤纸的边缘。若滤液浑浊,再过滤一次实验步③除可溶性杂质:向滤液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2溶液、NaOH溶液、NaCO3溶液,用玻璃棒搅拌使之充分反应,然后过滤。最后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至没有气泡冒出为止④燕发:将上步所得溶液倒入蒸发皿中,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液,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①固体食盐逐渐溶解而减少,食盐水略显浑浊。实验现象②不溶物留在滤纸上,液体渗过滤纸,沿漏斗颈流入另一个烧杯中。③水分蒸发,逐渐析出固体①在进行过滤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a.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b.二低: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边缘;液体的液面略低于滤纸的边缘;C.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尖嘴应靠到玻璃棒上:玻璃棒的底端应轻靠到漏斗三层滤纸一侧;漏斗颈的末端应靠到烧杯的内壁上②在进行蒸发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a.在加热蒸发过程中,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由于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b加热到蒸发皿中剩余少量液体时(出现较多晶体时)应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C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取下,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或引起蒸发皿破裂。如果实验说明一定要立即放在实验台上,则要放在石棉网上。③加试剂的先后顺序:为使杂质离子完全除去,要加入过量的试剂。后续试剂要能够将前面所加过量的试剂除去,由此可知Na2CO3溶液要在BaCl2溶液之后加入,通常加入试剂有3种顺序④沉淀的洗涤:a洗涤沉淀的原因:过滤完毕,过滤器中的固体表面总是残留部分母液。b.洗涤沉淀的方法:沿玻璃棒向过滤器中注入少量蒸馏水,使水刚好浸没沉淀,让水自然流下,重复2~3次,直到固体表面洗涤干净为止。c.沉淀是否洗涤干净,检验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相关试剂后观察现象。实验名称02粗盐中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必修1,P6)实验原理SO4+Bacl2=BaSO4++2NaCI实验用品粗食盐、水、盐酸、BaC溶液:烧杯、试管、胶头滴管实验步骤取少量粗食盐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盐酸酸化,再加几滴BaCl2溶液。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加盐酸无明显变化,加BaC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实验结论粗盐中含有SO。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