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次月考试卷(2008.9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次月考试卷(2008.9

资源简介

九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第一次月考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D B C B D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B C B B B A C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C C A C C B D C C
二、非选择题:(4大题,共40分)
31、(8分)
(1)开始的标志性事件:1946年3月“铁幕演说”和1947年杜鲁门主义。(2分)
  结束的标志性事件: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2分)
(2)(3分)A阶段:东西方两阵营的对峙 B阶段:美苏争霸 C阶段:多极化趋势
(3)基本态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乱。(1分) 标语:言之有理即可(2分)
32、(10分)
(1)(2分)略
(2)重要原因是: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和某些国外的反华势力。(2分)
(3)愿望:强烈盼望祖国早日统一(2分)
(4)不能,因为台湾不是主权独立的国家,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分)
(5)可从经济 政治 文化 科技 教育等角度(2分)
33、(10分)
(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面临的和平问题。(1分)
材料二反映了当今世界面临的发展问题。(1分)
(2)造成材料一反映问题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2分)
造成材料二反映问题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2分)
(3)略(4分)
34、(12分)
(1)表格一反映了我国的经济结构:由私有制经济为主体变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1分)
表格二反映了我国的经济结构:由单一的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分)
(2)表格一反映的变化缘于对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2分)
课本中与我国农村有关的另外历史事件:如土地改革、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2分)(举两例即可)
(3)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分)会议后我国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时期。(2分)特点是:改革开放.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次月考试卷(2008.9)
一.选择题(本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对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形成影响最大的会议是 ▲ 。
A、 雅尔塔会议 B、开罗会议 C、波茨塔会议 D、德黑兰会议
2、下列各项能体现和平与发展这一主题的是 ▲ 。
①巴以冲突造成流血事件 ②中国与东盟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定
③2004年2月6日,莫斯科地铁发生严重恐怖事件 ④六国平等协商解决朝鲜核问题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死亡人数超过了500人,伊军民死亡人数超过万人,伊战后重建估计要1000亿美元,从这一侧面说明了 ▲ 。
①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 ②当今世界还很不安宁
③国际局势总体趋向紧张 ④世界人民应维护和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下列哪一个城市,既是清政府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城市 ▲ 。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5、下列属于受到“冷战”影响而产生的是 ▲ 。
①古巴导弹事件 ②越南战争 ③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 ④修建柏林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2007年10月19日凌晨,刚刚结束海外流亡生活归国的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娜齐尔·布托所乘车辆在卡拉奇市内行进途中遭遇两次爆炸袭击。爆炸造成至少124人死亡、近400人受伤,贝·布托本人安然无恙。巴基斯坦内政部长阿夫塔卜·谢尔帕奥说,这两起爆炸显然是自杀式袭击。这一事件是 ▲ 。
A、 霸权主义的新表现 B、强权政治的新表现
C、恐怖主义的表现 D、贫富差距的拉大所致
2008年8月8日凌晨,在奥林匹克休战日中,格鲁吉亚军队向南奥塞梯地区进攻,冲突进一步升级,冲突已造成当地居民死亡1000多人,俄军随后展开反击。当伊朗一波未平之时,南奥塞梯一波又起,世界和平再蒙阴霾。格鲁吉亚与美国关系密切,并希望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据此回答7-9题:
7、北约组织建立于 ▲ 。
A、1945年 B、1949年 C、1955年 D、1990年
8、北约组织的性质是 ▲ 。
A、政治集团 B、军事集团 C、政治经济集团 D、军事政治集团
9、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出现,标志着 ▲ 。
A、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B、世界政治新秩序的建立
C、两极对抗的结束 D、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形成
10、居民消费从以前的“旧四大件”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彩电、冰箱、洗衣机和空调“新四大件”,其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的发展 B、对外开放的扩大 C、财政收入的增加 D、消费观念的转变
11、奠定中国外交事业基础的是 ▲ 。
A、周恩来总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毛泽东提出的三条外交原则
C、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 D、与苏联等26国建立外交关系
12、1964年,在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发表了宣言,要求改变不平等的国际地位经济秩序,这个宣言指的是 ▲ 。
A、《七十七国集团联合宣言》 B、《上海合作组织宣言》
C、《七十五国集团联合宣言》 D、《七十三国集团联合宣言》
13、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自己召开的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盛是 ▲ 。
A、雅尔塔会议 B、亚非会议
C、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D、“七十七国集团”会议
14、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正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时间是 ▲ 。
A、1949年10月 B、1949年底 C、1956年底 D、1952年底
15、标志着我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是 ▲ 。
A、文化大革命结束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 D、1949年新中国成立
16、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 ▲ 。
A、内地展开 B、农村展开 C、城市展开 D、沿海地区展开
17、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的是 ▲ 。
A、经济特区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 D、农业合作社
18、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 ▲ 。
A、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立 B、我国政权建设和法制建设进入新阶段
C、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D、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束缚
19、为巩固新生政权,我国采取的措施有 ▲ 。
①抗美援朝战争 ②和平解放西藏 ③开始改革开放 ④实行土地改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我们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历的重大失误和巨大挫折 ▲ 。
①“大跃进”运动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文化大革命 ④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功绩有 ▲ 。
① 恢复了马克思主义路线 ②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邓小平成为我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④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2、“上海合作组织”对我国具有的意义是 ▲ 。
①它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是我国综合国力提高的标志
②是我国改革开放开始标志 ③组织的成立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联系
④有利于改善中美关系
A、①② B、②④ C、 ①③ D、③④
2008年8月8日——24日在北京召开第29届奥运会。北京奥运会的宣传主题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2008年9月25日,“神七”上天,其标志性的特点就是航天员出舱。据此回答23—24两题:
23、我国下列哪一政策能够充分体现以上主题的是 ▲ 。
A、一国两制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改革开放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4、中国能取得如此举世瞩目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 。
A、国民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外交策略的运用 D、西方国家对华态度的转变
25、彭德怀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省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任何帝国主义的侵略都是可以依靠人民的力量而击败的。它也雄辩的证明,一个沉醒了的、也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彭德怀所说的“它”是指 ▲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镇压反革命的圆满结束
26、对“大跃进”运动不正确的评价是 ▲ 。
A、忽视经济规律,违背基本国情 B、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破坏自然资源
C、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D、是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次失误。
27、非洲 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奴役非洲历史的终结,而中国 的顺利收回,标志着殖民统治在中国的结束。 ▲ 。
A、纳米比亚 香港 B、纳米比亚 澳门 C、埃及 香港 D、埃及 澳门
28、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外交上坚持“一边倒”的原则。“一边倒”是指 ▲ 。
A、坚定地站在亚洲国家的一边 B、坚定地站在亚非国家一边
C、坚定地站在发展中国家一边 D、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国家一边
29、下列外交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
①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中美建交 ④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30、200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会上,福建.台湾的代表联合给全国人民送上了这样一副春联:“品铁观音,两岸飘香;拜妈祖庙,情系一家。”这生动地反映了 ▲ 。
①两岸人民血脉相连 ②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
③我们一个国家有两种制度 ④中华民族有共同的风俗习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4小题,共40分)
31、战后世界格局变化:(8分)
  A B C
二战结束后————20世纪50年代末———— 20世纪90年代初————→
(1)A、B被称为“冷战”时期,请分别写出其开始与结束的标志性事件。(2分)
(2)写出上年代尺中各个阶段世界格局的主要特点:(3分)
A阶段: B阶段: C阶段:
(3)当今世界已经进入C阶段,该阶段的基本态势如何?请你设计两条呼吁世界和平的宣传语。(3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从2000年陈水扁上台宣示“四不一没有”,到今年终止“国统会”,6年来一直把“台独”意识形态作为施政纲领。据中国外交部网站2006年7月21日消息,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对美国同意向台出售66架F16战斗机提出严正交涉。
材料二:2005年5月5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亲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西安祭拜黄帝陵。宋楚瑜说,我们此行目的就是“三个解、三个共”,那就是我们要真正能够了解,然后谅解,更重要的是和解。然后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共识,能够共生、共荣。我说我更重要的是把‘第四通’做好,那就是两岸要心灵相通。只要心灵相通,一通百通。
材料三: 新快报讯 台湾“总统”当选人马英九日前接受《联合报》专访时说,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过去我在“陆委会”规划两岸谈判,就是先从事务性开始,就像在海峡开启了一座桥,这只是一条线,但很多线合起来就是面,海峡就变成一个康庄大道
(1)台湾问题是怎样由来的?(2分)
(2)从材料一中可看出台湾问题一直悬而未决的重要原因是什么?(2分)
(3)从材料二宋楚瑜的讲话表达了两岸人民的什么愿望?(2分)
(4)请问能把台湾“总统”上的双引号去掉吗,为什么?(2分)
(5)“很多线合起来就是面”,请你替马英九再说出几条“线” (2分)
33、材料一:阿拉法特曾说:“我带着橄榄球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请不要让橄榄球从我的手中落下。”只是直到他临终前还始终没有实现这个愿望。
材料二:2006年发达国家人口只占世界的1、7﹪,却占有世界总产出的83﹪;63个发展中国家拥有世界人口的60﹪,而其产出仅占6﹪。
(1)从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当今世界面临的什么问题?(2分)
(2)造成材料一、材料二反映问题的最主要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3)针对上述材料反映的情况,你认为我国政府应该如何应对? (4分)
34、阅读表格,请回答:(12分)
表格一:
国有经济 合作社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
1952年 19、1﹪ 2、2﹪ 6、9﹪ 71、8﹪
1956年 32、2﹪ 60、7﹪ 0、0001﹪ 7、099﹪
表格二: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1978年 77、6﹪ 22、4﹪ 0
2007年 24﹪ 36﹪ 40﹪
(1)表格一、二分别反映了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表格一反映的变化缘于哪一历史事件?(2分)请举出课本中与我国农村有关的另外几次历史事件?(2分)
(3)表格二反映的变化缘于我党历史上的哪一次会议?(2分)会议后我国进入了一个什么样的新时期?(2分)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 (2分)
PAGE
1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次月考试卷答题卷(2008、9)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非选择题:(4大题,共40分)
31.(1)


(2)A阶段:
B阶段:
C阶段:

(3)
32、(1)
(2)
(3)
(4)
(5)
33、(1)
(2)
(3)
34、
(1)
(2)
(3)
(4)
学校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