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08—2009年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测试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答题卡
(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题号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答题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分数
二、非选择题。
26、问题一: (2分)
(2分)
问题二: (1分)
(1分)
问题三: (2分)
(1分)
问题四: (1分)
(1分)
27、问题一: (2分)
问题二: (2分)
问题三:
(2分)
(2分)
28、问题一:
(4分)
问题二: (1分)
(1分)
问题三:
(4分)
29、问题一:
(2分)
(3分)
问题二:
(2分)
问题三: (1分)
(3分)
30、问题一: (2分)
问题二:
(3分)
问题三:
(2分)
问题四:
(3分)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能 答 题…………………………………………………………………
第 2 页(共 2 页)2008—2009年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测试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答案
(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答题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 C D C D D C C C A C D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分数
C C C B A B C A C A D D
二、非选择题。
26、问题一: 铁幕演说和杜鲁门主义 ; (2分)
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 (2分)
问题二: “冷战”政策 (1分)
遏制共产主义(或反共反苏) (1分)
问题三: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2分)
东西方对峙格局(冷战格局)形成 (1分)
问题四: 冷战格局结束 (1分)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1分)
27、问题一:民富国强(描述改革开放的作用方面的横批都可以) (2分)
问题二:十一届三中全会 (2分)
问题三:改革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从沿海开始,设立了经济特区,开放了沿海开放城市。
(4分)
28、问题一:世界和平将长期存在,科技革命突飞猛进,这是我国面临的机遇;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大,国际竞争力弱,这是我国面临的挑战。
(4分)
问题二: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1分)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分)
问题三: 改革科技教育体制;培养创新人才;加强产学研结合,研制具有自我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加大资金投入 ,发展科研 。 (4分)
(意思相似,即可得分)
29、问题一: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资金,学习外国先进的管理经验
(2分)
珠海,汕头,厦门 (3分)
问题二:土地有限,能源水资源短缺,人口多,环境问题严重
(2分)
问题三:发展循环经济 (1分)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意思相似可以得分) (3分)
30、问题一: 电力短缺 (1分)
问题二: 电力本身供应不足,人们节约用电意识薄弱,电器设备技术含量低造成浪费,等等。 (3分)
问题三: 一水多用,使用节能灯具,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等
(2分)
问题四: 深圳市可以发展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发展核电等等
(2分)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能 答 题…………………………………………………………………
第 1 页(共 2 页)2008—2009年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测试
九年级历史试题
(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说明:1.全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共8页。第一卷为选择题,第二卷为非选择题。
2.答题前,请将姓名、考生号、科目代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在答题卡上;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和姓名写在第二卷密封线内。不得在答题卡和试卷上做任何标记。
3.第一卷选择题(1—25)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果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凡答案写在第一卷上不给分;第二卷非选择题(26—30)答案必须写在第二卷题目指定位置上。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1、殖民主义统治在非洲和中国结束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
A、纳米比亚的独立和香港的回归 B、埃及的独立和澳门的回归
C、纳米比亚的独立和澳门的回归 D、埃及的独立和香港的回归
2、美军司令克拉克说 “我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将军。”这里的“战”是指的是下列哪一次战争? ( )
A、解放战争 B、朝鲜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越南战争
3、“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 标志我国开始工业强国的历史事件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 C、大跃进运动 D、一五计划
4、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判断,当时我国正在开展 ( )
A、大生产运动 B、三大改造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 红卫兵运动
5、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在我国与这一事件相似的是 ( )
A、新中国的建立 B、一五计划的完成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完成
6、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到“孔家店”,与此相似的历史事件是 ( )
A、“大跃进”运动 B、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 D、文化大革命
7、当今世界的主题是 ( )
A、贫困与战乱 B、人口问题与环境问题
C、和平与发展 D、资源问题与环境问题
8、2008年8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门看望为我国科技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97岁的钱学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钱学森为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作出了贡献 ②两弹一星精神仍有现实意义。
③钱学森和邓稼先、钱三强等科学家被称为“两弹元勋” ④国家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9、2008年9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考察,并同同村民们亲切交谈,共商农村改革发展大计。关于小岗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岗村改革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开始 B、小岗村农民首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小岗村改革在政府的领导下进行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直接结果。
D、小岗村改革是农民自发进行的,体现了创新精神。
10、香港回归后,“舞照样跳,马照样跑,股照样炒 ”它反映了香港 。( )
① 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② 体现了“一国两制”精神
③ 原有的生活方式不变 ④ 仍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下列关于我国外交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我国奉行和平的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的外交政策
C、改革开放以来,提出了不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外交战略。
D、中美关系的变化告诉我们,外交关系由国家利益决定,不受国际局势影响
12、我国的基本国情是 …………, 这主要是因为………… ( )
A、我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
B、我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民族文化素质低,还处于不全面的小康社会
C、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文化素质低,还处于不全面的小康社会
D、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
13、下列关于发展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也称“南北”问题,发达国家都在北半球。
B、发展问题产生的历史根源是不平等的国际贸易。
C、“77国集团”集团的成立表明南北对话得到了加强。
D、解决发展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发展中国家自身经济的发展。
14、80年代以后,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中损失高达1500亿美元。引起这一结果的主要因素是 ( )
A、综合国力差距大 B、经济、科技力量差距大
C、不平等的对外贸易关系 D、军事实力差距大足
15、“第三次科技革命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这种“差距”从根本上说是指 ( )
A、经济基础 B、科技水平 C、教育水平 D、军事实力
16、中央电视台的一则公益广告说: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缺乏的国家,如果不节约用水,任意破坏,那么最后看到的将是自己的眼泪。这句话表明 ( )
A、淡水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要加倍珍惜和利用
B、我国淡水资源分布不平衡
C、过度开发资源将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严重挑战
D、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不充足
17、《不堪重负》这幅漫画的寓意是 ( )
A.人口众多会带来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B.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压力
C.人口数量越少越好,增长越慢越好
D.人口众多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某林场原来靠大量砍伐树木赚钱,每年的效益却很低,后来林场领导改变思路,通过开发生态旅游项目来发展,两年下来,一棵树没砍,却实现综合经济效益近千万元,据此回答18、19两小题。
18、该林场的举措体现了 ( )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法制意识增强 C.资源人均意识增强 D.科教兴国战略
19、该林场没有砍树,综合效益却反而更高,这说明 ( )
A.经济发展无须开发利用资源 B.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将更加促进经济发展
C.生态旅游绝不会给当地带来不良影响 D.其他林场都应全部模仿这个林场的做法
2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代诗人杜甫的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这样的情景。 ( )
A、人们闭门读书 B、人们不关心大自然
C、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D、人类与自然互无关爱
21、下列示意图告诉我们 ( )
①人类不合理地利用改造自然,会引起生态平衡失调 ②要切实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③经济建设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④要先发展经济,后保护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从本质上讲是 ( )
A、人与自然关系问题 B、全球性问题
C、发展问题 D、经济问题
23、目前,我国正在实施一些重大的工程,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目的是为了解决我国资源中的 ( )
A、我国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 B、我国资源结构短缺
C、资源利用不够科学,资源损失严重 D、资源人均占有量
24、某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关于“方便“筷子和生日贺卡进行了讨论。下列观点中错误的是 ( )
①“方便“筷子和生日贺卡的制造都导致森林资源的减少,
②使用同样的木材情况下,“方便“筷子和生日贺卡的生产对环境破坏一样大。
③“方便“筷子和生日贺卡的使用只能逐步减少,不可能立即杜绝。
④关闭生产“方便“筷子和生日贺卡的工厂,会导致工人失业,税收减少,不能关闭。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5、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爱护我们的共同家园,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爱护自然,可以从小事做起,以下生活方式中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①购物使用布袋 ②拒绝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 ③多吃冷冻食物④在节假日买贺卡送老师和同学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其中26题11分,27题8分,28题10分,29题11分,30题10分)
26、材料一:“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条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铁幕后面,座落着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所有这些名城以及居民无不一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苏联势力的影响,而且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材料二: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国会咨文,阐述了“杜鲁门主义”——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美国对外政策的总原则是:帮助自由民族保持他们的自由制度和国家完整,对抗想把共产主义强加给他们的侵略活动。……美国对受到共产主义威胁需要援助的国家给以金钱、原料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材料三:
问题一: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材料二中的“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各指什么?(2分)
问题二: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你认为二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总原则”实质上反映了它战后推行的哪一政策?(1分)其目的是什么?(1分)
问题三:这一政策在政治、军事上表现为哪两大集团的建立?(2分)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1分)
问题四:材料三反映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
27、阅读下列对联,回答问题:
开放潮流涌九州口岸 改革浪花溅四海国门
问题一:请你根据对联所表达的意思设计一个横批。(2分)
问题二:开辟对联中的历史新时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
问题三:对联所反映的国策最早在哪里施行?(2分)其基本内容有哪些?(2分)
28、材料一: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是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
材料二:第三次科技革命仍在继续,从1973年研制成功第一台微处理器(CPU)到目前,微处理器已经更新了十代,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材料三:在科学人才方面,发达国家从事研究和开发的人数一般为国民总数的0.2%,而我们中国约为0.01%。在资金投入方面, 2006年我国研究开发的投入约占GDP1.4%,这是我国研发经费最高的年份,而发达国家的研究开发费用占GDP都在2%以上,如美国和日本是3%。据中国海关统计,2004年高新技术产品在中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的比例仅为27.9%,2006年,这一比重上升到29%。表面上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很快,但其实是中国技术产品出口的一个幻象,因为90%以上都是外资企业的出口。国内自主创新的高技术产品仅占外贸总额的2%。同时这些所谓的高新技术产品中还绝大部分使用国外的核心零部件或者关键性技术。
材料四:我国国际竞争力位于世界31位(2002年),我国人均GDP1702美元,世界排名第110位。(2006年)
材料五:截至2007年底,深圳中兴通讯拥有发明专利已超过1万件,其中手机专利申请1239件、国际专利100件,居中国厂商之首。依靠持续的自主创新和强大的研发投入,中兴通讯在中国TD市场稳居行业领导者地位。此外,截至目前,中兴通讯还加入了ITU、3GPP、3GPP2、CDG等40余个国际标准化组织,并获得NGN、光传输、信息安全、网关及3G终端等多个领域的国际标准起草权和编辑者席位。累计提交国际标准文稿400余篇,其中在多个领域都是中国企业首次在该领域牵头起草国际标准。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问题一:由材料一、二、三、四,你如何看待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4分)
问题二:由材料三、材料五,你认为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什么?(1分)为此,我国要实行什么战略?(1分)
问题三:你认为怎样实行这一战略,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4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
材料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5年12日至13日到深圳考察,他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圳等经济特区要继续发挥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作用。
材料二:速度,带给深圳荣耀与辉煌;速度,也让深圳付出代价与伤痛。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南岭以四个“难以为继“来概括深圳在发展中遭遇的资源尴尬,“一是土地空间有限,按传统的速度是难以维继;二是能源、水资源难以维继;三是实现万GDP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投入,我们这个城市人口已经满负荷;四是环境承载力已经严重透支难以维继。”
材料三:南海风起,潮涌深圳。循环经济高高升起的桅帆,让深圳看到了新大陆的边际线。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为核心的循环经济,彻底改变了“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流动的传统经济模式,创造出经济、生态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绿色GDP”,开辟出一条新型发展之路。
材料四:2006年3月14日,深圳出台全国首例《深圳经济特区循环经济促进条例》。
问题一:材料一中说深圳是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国家为什么要设立“窗口”和“试验田?(2分)还有哪些“窗口”“试验田”?(3分)
问题二:深圳面临的四个“难以维继”的问题是什么?(2分)
问题三:当今时代,深圳开辟出的一条新型发展之路是什么?(1分)为什么要开辟出新型发展之路?(3分)
30、材料一:记者昨日从广东电网公司年中工作会议上获悉,受多种因素影响,下半年广东电力供应形势依然紧张。下半年广东电力预计最高用电需求将达到6300万千瓦,最大缺口600万千瓦左右。
材料二: 2007年6月5日,市长许宗衡率相关部门负责人前往深圳供电局调研。针对当前我市电力供应出现的紧张局面,他要求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开源节流、共渡难关,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和居民生活稳定有序,确保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顺利实现
问题一: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
问题二:试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至少三个)(3分)
问题三:“节约是解决我国资源问题的关键。”在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节约资源的好习惯?(2分)
问题四:结合深圳市的自然环境,你认为深圳市还有哪些途径开发电力?(3分)
过度放牧
地表裸露
沙尘暴
重大损失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