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二学期社会政治期中测试卷(问卷)[下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第二学期社会政治期中测试卷(问卷)[下学期]

资源简介

八年级第二学期社会政治期中测试卷(问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你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5×2=50分)
2005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稳定和良好的宏观经济发展条件。据此回答1~3题。
1、非公有制经济 ( )
A.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B.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
C.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D.在我国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 ( )
①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 ②繁荣市场经济,促进经济增长
③方便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④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的主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胡锦涛同志在2005年5月27日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把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的认识,错误的是 ( )
A.它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B.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
C.在有少数民族的地方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它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
5、“代表代表,权力不小,依法履职,各方叫好。”这一顺口溜表达了群众对人大代表的信任。这说明 ( )
A.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能正确表达和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
B在我国,人民代表统一行使全部国家权力
C人大代表都能够代表人民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
D人大代表都能够模范守法
6、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少数人为达到个人企图,经常在网上窃取他人的电子邮件。这种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  )
A.荣誉权 B.名誉权 C.人身自由权 D.隐私权
7、某街道办事处市容卫生检查员王某等三人在执行任务时,发现居民许某家的临街阳台悬挂杂物,有碍市容,便攀入阳台进行清理。许某此时回家,见状大为不满,便找办事处领导,要求对此事严加处理。而办事处领导答复是:市容卫生检查员三人以上可以直接进入无人的居民家中进行清扫,这是办事处领导集体作出的决定。从这一事例可以看出  (  )
A.进入居民家中清理是市容卫生检查员的权利
B.办事处领导的答复维护了检查人员的合法权益
C.卫生检查人员维护市容是为了大家的利益,许某的要求是不讲道理
D.市容卫生检查人员侵犯了许某的合法权益
8、某公司未征得小强本人同意,就在广告中使用其肖像做广告。这种行为 ( )
A.是侵犯小强肖像权的行为 B.是侵犯小强名誉权的行为
C.是侵犯小强姓名权的行为 D.是侵犯小强隐私权的行为
9、九月的一天,潜江市老新镇文安村五组发生了一件大事。当地一名63岁的老人李某在行窃时,被村民发现。由于当地几乎所有村民家都被盗过,李的“偷名”在当地无人不晓,村民们将平时积压的愤怒都发泄出来,李遭到村民集体殴打致死。对于这个案例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将一个小偷打死,这是村民在行使正义,并没有违法
B.将小偷打死是违法行为,如果只殴打小偷没有导致小偷死亡便未违法
C.村民不能将小偷打死,而警察可以
D.村民们侵犯了小偷的生命健康权,将受到法律制裁
10、关于小康目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逐步实现小康是我国建国之后就提出的目标
B.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小康目标曾经得到实现
C.我们要达到的小康,主要是经济方面的指标
D.我们要追求的小康,是在实现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11、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作坊→工厂→手工工场
B、作坊→手工工场→工厂
C、手工工场→作坊→工厂
D、工厂→手工工场→作坊
12、在16世纪的西欧,以下哪两个是新诞生的阶层-----------------( )
A、工人、农民 B、贵族、国王 C、商人、农民 D、手工工场主、工人
13、在各国统治者中,下列非常重视工商业,重用商人的是-----------( )
A、富格尔 B、西班牙公爵 C、英国伊丽莎白女王 D、罗马教皇
14、“天赋人权”思想的提出是在-----------------------------------( )
A、文艺复兴时期 B、宗教改革时期 C、科学萌芽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15、巴黎人民的三次起义取得的成果有------------------------------( )
①颁布了《人权宣言》②最终确立了共和国政体 ③实施了一系列革命政策④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议会通过了许多法令来限制王权,其中最重要的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拿破仑法典》 D、《人权宣言》
17、在明清经济相对繁荣的同一时期,西方各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有( )
①、手工工场逐渐取代手工作坊②、文艺复兴③、向海外拓展殖民地④、建立了资本主义共和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8、清代中国的疆域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相比--------------------( )
①基本版图相似 ②东北的外兴安岭、库页岛等地已经不在现在疆域范围内
③现在疆域更为辽阔、广大④台湾等地一直就是中国的领土
A、①② B、 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9、17世纪初,荷兰人逐渐占领了台湾,建立殖民统治,1661年,率领军队横渡台湾海峡,沉重打击了荷兰殖民者到的明末抗清将领是----------------( )
A、郑和 B、郑成功 C、黄宗羲 D、徐光启
20、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技术发明层出不穷,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最突出的特点是------------------------------------------( )
A、电力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B、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C、机械运动转为热能 D、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二、非选择题(50分)
21、(2×5=10分)材料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
年份 1978年 1986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国内生产总值 3624亿元 1.02万亿元 10.24万亿元 11.67万亿元 13.65万亿元
材料二、我国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表(单位:元)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1978年 2000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1978年 2000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343元 6280 7703 8472 9422 34 2253 2476 2622 2936
⑴结合所学知识,你能分析表一中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长的原因。
⑵材料二中数据说明了什么?
22、(3×5=15分)班主任李老师发现本班学生张小明最近一段时间学习成绩突然下降,上课经常不注意听课,就想了解出现了什么问题。李老师趁一节体育课学生都在操场上课而教室里无人时,翻看了张小明的书包并查看了日记。从张小明的日记中,李老师了解到张小明家中有困难,这影响了他的学习。之后,李老师想方设法帮助李小明解决了家中的困难,李小明的学习成绩也慢慢好起来。但有一天,李小明不经意间了解到李老师曾偷看了自己的日记,并通过自己的日记了解到自己的情况,他陷入了矛盾之中……
⑴请你推测:李小明在知道自己日记被李老师偷看后,他会怎么办呢?
⑵围绕李小明日记一事,班上有些同学认为李老师为了帮助李小明才偷看日记的,所以李老师并没有过错。你认为呢?
⑶如果你是该班的班长,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你会怎么办?
2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诉诸武力的办法是由英王选择的,北美大陆已经接受了这个挑战。”
材料二:“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诉诸武力的办法是由英王选择的”指的是哪一件事?其发生标志着什么? (4分)
(2)、材料二出自何文献?该文献是何时发表的? (4分)
(3)、该文献的发表标志着什么?(2分)
2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1405年到1433年的几十年里,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共访问了30多个国家,加强了中国人民与亚非人民的友好关系,显示了中国人在造船、航海等方面的高超技术,证明在当时,中国在世界航海事业中居于领先地位。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中国作为一个封建大一统的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所取得的成就。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代表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最高峰。郑和船队有宝船六十二艘,满载丝绸、瓷器、金银、铜铁、布匹等物。
材料二:15至17世纪,为了满足欧洲和亚洲直接贸易的需要,许多欧洲航海者进行远洋冒险,开辟了一条条新航路。主要有:1487梍1488年,迪亚士沿非洲西海岸航行,绕过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1492年,哥伦布横流大西洋抵达美洲;1497梍1498年,达·伽马开辟绕过好望角通往印度的航路;1519梍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新航路开辟的结果扩大了世界市场,开始了殖民掠夺,引起西欧发生“价格革命”,从而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回答下列问题:
(1)、从航海动机上来讲,郑和下西洋和西方新航路的开辟有什么异同?(4分)
(2)、郑和下西洋的功绩和新航路开辟的意义。(6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时间(18世纪) 发明 动力 效果和影响
60年代 珍妮纺纱机 人力 可同时纺出十几根纱,但纺出的纱较细,而且易断
60年代末 水力纺纱机 水力 纺出的纱结实,但比较粗。这种机器不用人力就能转动。此后,英国第一家棉纺厂出现,用水力带动纺纱机运转。
70年代末 骡机 水力 吸取了以上两种纺纱机的优点,能同时转动几百个纱绽,纺出的纱既细又结实。
80年代中 水力织布机 水力 提高织布效率40倍,大规模的织布厂很快出现。
(1)请指出上述材料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并写出这一事件起止时间。(2分)
(2)这一事件的发生、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20分别为:DAACA DDADD BDCDA AABBA
二、非选择题
21、(1)、可以从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制定党的基本路线、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坚持党的领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等方面来分析原因,观点正确,言之成理即可。
(2)说明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都有了很大提高,但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还很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任重道,还需要继续努力。
22、(1)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李小明认为老师偷看日记是为了帮助自己,所以不会追究老师偷看日记的行为;第二种可能是李小明认为老师偷看日记是侵犯自己的隐私,从而找老师追究责任,或产生悲观情绪。言之成理即可。
⑵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虽然老师为了帮助李小明才偷看日记,但这种行为却是违法行为,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同时可能给李小明带来伤害。老师应该增强法律意识,给学生做守法公民起表率作用。
⑶一方面安抚李小明,要李小明放下思想包袱,说明老师的动机是为了帮助他;另一方面与李老师交流自己的看法,指出老师的行为是侵犯隐私权的行为,会给学生带来伤害,希望老师不再采取这种方式。言之成理即可。
23、(1)答: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2分)
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2分)
(2)答:〈〈独立宣言〉〉。(2分)1776年7月4日。(2分)
(3)答: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2分)
24、答: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还有一种观点是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2分)(说出两个原因)
西方新航路:直接目的在于寻找黄金。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欧洲对东方贸易的需要。也有人认为,掠夺土地是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2分)(说出两个原因)
答:郑和下西洋的功绩:郑和下西洋加强了明朝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和友好往来,但是,它所采取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造成巨大负担,最终导致航海壮举悄然结束。(3分)
新航路开辟的意义:西洋人开辟了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2分);但同时也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灾难(1分)
25、(1)、反映的是英国的工业革命,其起止时间是: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40年代(19世纪中期)(2分)
(2)、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1分)巩固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1分)引起了社会结构和东西方关系的变化,(1分)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八年级第二学期社会政治期中测试卷(答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你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5×2=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非选择题(50分)
21、(2×5=10分)
⑴结合所学知识,你能分析表一中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长的原因。
⑵材料二中数据说明了什么?
22、(3×5=15分)
⑴请你推测:李小明在知道自己日记被李老师偷看后,他会怎么办呢?
⑵围绕李小明日记一事,班上有些同学认为李老师为了帮助李小明才偷看日记的,所以李老师并没有过错。你认为呢?
⑶如果你是该班的班长,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你会怎么办?
2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材料一中“诉诸武力的办法是由英王选择的”指的是哪一件事?其发生标志着什么? (4分)
(2)、材料二出自何文献?该文献是何时发表的? (4分)
(3)、该文献的发表标志着什么?(2分)
2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0分)
(1)、从航海动机上来讲,郑和下西洋和西方新航路的开辟有什么异同?(4分)
(2)、郑和下西洋的功绩和新航路开辟的意义。(6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1)请指出上述材料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并写出这一事件起止时间。(2分)
(2)这一事件的发生、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3分)
学校: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
PAGE
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