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七中2008学年第一学期初三社会第二次月考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宁波七中2008学年第一学期初三社会第二次月考试

资源简介

宁波七中2008学年第一学期初三社会第二次月考试卷(08.11)
卷一(闭卷:时间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准确答案,每题2分,共32分)
1、标志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历史事件是( )
  A. 西藏和平解放  B.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C.三大战役的结束  D.新中国的成立
2、奠定中国外交事业基础的是( )
A、周恩来总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美正式建交
C、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 D、与苏联等26国建立外交关系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个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 )
A、进行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B、建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C、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D、改革开放
4、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是( )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B、依靠国外的先进技术C、互利互赢 D、利用国外的资金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 )
A、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B、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C、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D、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6、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整体。其中的关键因素和本质分别是:( ) A、人口 资源 B、人口 环境 C、资源 环境 D、人口 发展
7、一个社会好比一艘轮船,应当配备数量适当的船员,才能发挥轮船的最高效率。如果船员太少,人手不足或船员过多,人浮于事,轮船都很难达到最快行驶速度。这段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人口过多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B、人口过少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C、人口数量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 D、人口应适度发展
8、我国是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今年6月9日,我国又成功发射了“中星九号”广播电视直播卫星,使我国边远地区也能接收到广播、电视信号。请问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是哪一年成功发射的( ) A、1964年 B、1966年 C、1970年 D、1978年
9、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是:( )
A.总量丰富 B.总量多、人均少 C.资源分布不平衡 D.资源浪费损失严重
10、党和政府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家心”送温暖工程体现了: ( )
A、人民当家作主 B、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主要特点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D、近代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
11、我国是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人民生活水平哪怕是很小的提高,加在一起就十分可观。如每人每月增加半公斤肉食,全国一年就要解决近900万吨。类似的难题还有很多,如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就业难等。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
A、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 B、提倡艰苦奋斗,尽量降低群众的生活需求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D、保护生态环境
12、党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下列事件中能直接体现“一个中心”的有:( )
A、江苏铸就抗战“警世钟”,以警示国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B、“十五”期间,我国加快实施西电东送工程建设
C、国家禁毒委员会在全国开展大规模的禁毒专项斗争
D、雅典奥运会上中国选手取得辉煌成绩
13、目前,世界上打着各种旗号的恐怖主义组织有几千个,各种恐怖主义行动每年都要发生数百次,鲜活的生命化为冤魂,宝贵的财富化为灰烬。这一严酷的现实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①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紧张 ②恐怖主义是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公害 ③打击恐怖主义必须加强军事同盟 ④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共同制止恐怖主义( )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14、下列关于“四项基本原则”的正确说法是:( )
①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②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 ③四项基本原则是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政治保证 ④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15、下列短语是按一定的联系组合在一起的。请选择组合完全正确的一组( )
①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②各种票证——计划经济时代
③南水北调工程——解决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④一国两制——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上海合作组织”对我国具有的意义是( )
①它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是我国综合国力提高的标志
②是我国改革开放开始标志
③组织的成立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联系
④有利于改善中美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卷二(开卷:时间70分钟)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共48分)
17、2008年4月18日,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开工。这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投资规模最大的建设项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京沪高速铁路示意图
材料二:京沪高速铁路修建过程中将突出以下两大亮点:
亮点一: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加大自主创新投入,70%以上的技术将依靠技术创新,从而形成完全独立的技术标准和自主知识产权。
亮点二: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重视保护生态环境、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重视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敏感区的保护。
(1)京沪高速铁路在技术创新上投入很大。对此,有人说,发达国家在高速铁路建设上已有很多成熟的技术,我们再花大力气去创新,意义不大。你赞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4分)
(2)你认为要提高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要做到什么?(2分)
(3)根据亮点二提供的信息,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问题。(2分)
答(1)朝鲜,抗美援朝,中朝取得胜利。3分
(2)台湾岛内分裂势力和外国反华势力的影响。2分
(3)可以从历史、人心所向、根本利益等任选三个角度回答。3分
18、材料一:2008年9月19日,巴基斯坦首都的万豪酒店遭受恐怖袭击,造成60多人死亡,200多人受伤。国际社会对此表示强烈谴责。
材料二:美国《华盛顿邮报》消息:美国政府计划将伊朗革命卫队定性为“国际恐怖组织”,从而对其实施严厉制裁。这是美国首次把某个主权国家的武装部队与“基地”组织等一起列入黑名单,伊朗为此亦作出强烈反应。
(1)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根据材料分别说说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各是什么?(3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简要谈谈这些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危害。(2分)
(3)请你为消除材料一、二所反映的问题分别提一条对策。(2分)
答(1)、共同反映了和平问题,当今世界并不太平。(1分)
材料一:恐怖主义的威胁; 材料二:霸权主义(4分)
(2)、危害世界和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等(答出2点即可)
(3)、材料一:加强国际社会在反恐领域的合作,共同对付恐怖主义等;材料二:反对霸权主义,推动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4分)
19、九年级的小亮同学就1949~1978年的这段历史,画了一个年代尺子,并根据这段历史的特点,提出了如下的问题,请你参与回答。
(1)请说出第①阶段中我国经济建设方面采取哪些措施(至少两项)。(2分)
(2)说说第②阶段中,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的挫折。(2分)
(3)请你对第③阶段的十年作一个简要的评述。(2分)
(4)1978年后我国的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怎样的历史新时期(1分)
(5)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2分)
答(1)一五计划。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土地改革。(2)挫折: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
(3)文化大革命十年,那是一场内乱。(2分)(4)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1分)
(5)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2分)
20、材料一:
材料二: 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报告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
联系热点材料,结合课本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国情探寻:建设生态文明的客观依据是什么?(2分)
(2)政策探究: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必须在全社会推行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3)行为意识:结合材料一,我们中学生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应该树立哪些意识和实际行动?
答(1)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如土地荒漠化、环境污染加重、生态失衡等;我国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2)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意识:资源意识、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等;行动: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资源,爱护社会上的一草一木等。
21、关注环境
我们能飞得更高吗?
图一乘客太多了 图二 中国水资源 图三 有害气体
仔细观察上述三幅图,请回答:(本题9分)
(1)分别说出它们各反映了我国哪方面的问题?(3分)
(2)针对图一、三所反映的问题,我国政府分别施行了什么国策来加以解决?(2分)
(3)针对三幅图所反映出的问题,我国政府提出了什么发展战略?在施行该战略时又需遵循哪些基本原则?(4分)
答(1)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3分)
(2)计划生育、保护环境 (2分)
(3)可持续发展战略(1分) 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3分)
22、阅读下列材料:(7分)
材料一: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中国历史上曾遭受六次大规模的外敌入侵,侵略中国的国家达到11个。
材料二:“……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材料三:
注:居民人均收入到800美元基本达到小康标准(人民币与美元兑换率为8:1)
(1)根据材料一,探讨中国目前落后于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说出中国人民“站起来”和进入建设中国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富起来开始的时间。(2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我国目前人民生活总体达到什么水平(1分)21世纪头20年,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更高目标是什么?(1分)
(4)你作为中学生能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做些什么具体的事?(1分)
答(1)答:历史上曾经遭受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掠夺。(2分)
(2)答:“站起来”的时间:1949年(2分)富起来开始的时间1978年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3)答:进入21世纪,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2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分)
(4)答:a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文化素质;
b宣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意义;
c行动:政治、经济、文化、环保的实际行动均可。(答2点即可)
宁波七中2008学年第一学期初三社会第二次月考答案(08.11)
题目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A D A C D D A
题目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C C B B B A B
17、(1)朝鲜,抗美援朝,中朝取得胜利。3分
(2)台湾岛内分裂势力和外国反华势力的影响。2分
(3)可以从历史、人心所向、根本利益等任选三个角度回答。3分
18、(1)、共同反映了和平问题,当今世界并不太平。(1分)
材料一:恐怖主义的威胁; 材料二:霸权主义(4分)
(2)、危害世界和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等(答出2点即可)
(3)、材料一:加强国际社会在反恐领域的合作,共同对付恐怖主义等;材料二:反对霸权主义,推动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4分)
19、(1)一五计划。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土地改革。(2分)
(2)挫折: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
(3)文化大革命十年,那是一场内乱。(2分)
(4)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1分)
(5)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2分)
20、(1)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如土地荒漠化、环境污染加重、生态失衡等;我国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2)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意识:资源意识、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等;行动: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资源,爱护社会上的一草一木等。
21、(1)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3分)
(2)计划生育、保护环境 (2分)
(3)可持续发展战略(1分) 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3分)
22、(1)答:历史上曾经遭受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掠夺。(2分)
(2)答:“站起来”的时间:1949年(2分)富起来开始的时间1978年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3)答:进入21世纪,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2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分)
(4)答:a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文化素质;
b宣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意义;
c行动:政治、经济、文化、环保的实际行动均可。(答2点即可)
左图:人民大会堂内一处照明灯开关旁贴着“请尽量利用自然光”的提示。类似的提示随处可见。
右图:人民大会堂供会议使用的、以废旧报纸为原料制造的铅笔。
初三社会试 卷第 1 页 共 5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