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08年秋学期期末
初二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相应序号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刘强同学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看到题为“虎门销烟”的浮雕时,深深地怀念福建省一位近代民族英雄,这位民族英雄是( )
A.郑成功 B. 林则徐 C. 左宗棠 D. 邓世昌
2.下列历史题材的影片,主要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史实的是( )
A.《义和团》 B.《鸦片战争》
C.《火烧圆明园》 D.《甲午风云》
3.1895年—1945年,台湾曾离开祖国怀抱50年,造成这种状况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瑷珲条约》 D.《辛丑条约》
4.他是20世纪初走在中国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是( )
A. 孙中山 B. 谭嗣同 C.毛泽东 D.邓小平
5.某地计划建立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在辛亥革命期间首先发动的反清起义等事件。这一地点应该是( )
A.延安 B.天津 C.南京 D.武昌
6.如果老师让你查阅有关新文化运动的资料,下列刊物中你应首选( )
A.《中外纪闻》 B.《时务报》 C.《新青年》 D.《民报》
7.“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诞生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8.历史知识竞赛活动中,依据周恩来、第一枪、建军节三个信息,可得到的正确判断是( )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9.“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革命年代,毛泽东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来形容当年革命的大好形势。这里的“星星之火”指的是哪一革命根据地( )
A.井冈山根据地 B.陕甘宁根据地
C.左右江根据地 D.中央根据地
10.小明假期选择到遵义游玩,如果让你选择一个与该地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的主题词,下列哪项最准确( )
A.开天辟地 党的诞生 B.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C.革命圣地 延安精神 D.抗战胜利 举国欢庆
11.长征是一次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伟大远征,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井冈山会师
C.红军强渡大渡河 D.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12.漫画“东北军脚上的镣铐”形象(镣铐上写着不抵抗)地揭示了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我国就丧失了一百多万平方千米河山的主要原因是( )
A.日军突然发动袭击 B.抗日义勇军力量弱小
C.东北军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D.英美等国纵容日本侵华
13.“背负国耻家仇东北易帜无愧少年风范,建党民族大义西安事变堪称中华英雄。”上面是国民党撰写的挽联,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 )
A.叶挺 B.张学良 C.李宗仁 D.孙中山
14.“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这首悲壮的《卢沟桥歌》反映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百团大战 C. 台儿庄战役 D.七七事变
15.人民解放军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是( )
①广大人民的支持 ②解放军英勇作战 ③正确战略战术的运用 ④解放区在军事、经济上的实力一直强于国民党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6.为使课堂内容生动丰富,老师要求每学习完一个单元后,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互相推荐影视作品。学习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一单元后,他们推荐的下列四部作品有错误的是( )
A.《重庆谈判》 B.《大决战》
C.《渡江侦察记》 D.《西安事变》
17.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今天海峡两岸还未实现统一。这一问题是哪一次战争的历史遗留问题( )
A.解放战争 B.抗日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抗美援朝
18.清末有一个状元,面对民族危亡,毅然弃官还乡,走“实业救国”之路。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赞扬说,轻工业不能忘记他。他就是( )
A.詹天佑 B.康有为 C.张謇 D.严复
19.2008年热播的电视连续剧《闯关东》中有一个宣传队到关东村镇宣传,并当场为青年剪辫子的情节。该故事情节发生的历史背景应是( )
A.辛亥革命爆发 B.五四运动发生
C.新文化运动兴起 D.九一八事变发生
20.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
A.唐胥铁路 B.京张铁路 C.平汉铁路 D.滇越铁路
二.材料题。(7分)
21.材料一: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的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中共代表团的来临,使整个山城重庆为之沸腾,许多人感动地流下了热泪。
材料二: 漫画《沉重的铁锤连续地搭在蒋介石的脊骨上》(下左图)
材料三: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决战示意图。(上右图)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毛泽东赴重庆的目的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沉重的铁锤”开始敲向蒋介石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3,说出战略决战时期的三大战役。(3分)
三.问答题。(8分)
22.中国近代史不仅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同时还是先进中国人的探索史。
请回答:
(1)请列举近代化探索的例子(至少举三例)。(3分)
(2)中国近代革命分成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
(3)在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战争中,我们取得了一次完全胜利。是哪场战争吗?在这场战争中又有哪位爱国将领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分)
(4)从爱国将领身上,你学到了哪些精神。(2分)
2008年秋学期期末
初二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A D C B B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B D C D A C A B
二.材料题。(7分)
21. (1) 重庆谈判。(1分)
争取和平,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1分)
(2)刘伯承、邓小平率军队挺进大别山。(2分)
(3)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3分)
三.问答题。(8分)
22. (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任意三个即可。(3分)
(2)五四运动。(1分)
(3)抗日战争。(1分)
杨靖宇、张学良、佟麟阁、赵凳禹等在抗日战争中抵御外来侵略的任意一位将领。(1分)
(4)如:学习他的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爱国精神。学习他在抗日中坚持不懈,视死如归的精神。(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
PAGE
5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