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一册)期末考试卷(2008.01)题号 1—25题 26题 27题 28题 29题 总分得分说明:1、全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2、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第5页的答题表上。3、本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第 Ⅰ 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当代世界的主题是A.贫穷与战乱 B.和平与发展C.人口问题与环境问题 D.资源问题与环境问题2.“以前是给地主老财干活,现在咱有了自己的地了,等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回家好好种田,娶个老婆生个大胖小子。”中国贫苦农民实现此愿望与下列哪件大事直接有关A.新中国成立 B.解放战争胜利C.土地改革完成 D.抗美援朝的胜利3.右图是一支军队跨过鸭绿江的情景,这支军队最有可能是:A.八路军B.新四军C.国民革命军D.中国人民志愿军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是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C.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 D.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5.“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类口号出现在A.三大改造中 B.“大跃进”运动中C.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中 D.抗美援朝中6.今年5月16日是“文革”爆发纪念日,《历史与社会》科代表计划到时候请一个亲身经历过“文革”的老师开个专题讲座。这位老师的年龄应该是:A.24岁 B.28岁 C.31岁 D.48岁7.中国当代的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开始,其标志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实行农村股份合作制C.兴办乡镇企业 D.农民大量进城打工8.右图所示的“嫦娥工程”卫星绕月成功,是在我国下列哪一项技术基础上的进步?A.原子弹B.氢弹C.人造卫星D.航天飞机9.被人们誉为“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和“一个名字创造了1000亿元价值”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他敢于冲破经典遗传学的理论禁区,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取得历史性突破,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要树立崇高理想 B.要有长期扎根农村的思想C.要有艰苦奋斗精神 D.要具有创新精神10.右图中所反映的是下列哪一个历史事件A.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B.中英关于贸易问题的谈判C.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谈判D.中美关于双边问题的谈判11.最近,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劳动合同法》,并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这体现了全国人大是:A.司法机构 B.行政机构 C.立法机构 D.劳动监察机构12.某初三学生借口上网查阅资料,多次在互联网上发布虚假信息。为此,他受到了网管部门的警告。针对这一事件,正确的认识是:A.李某依法行使了言论自由权 B.网络限制初中生自由发表言论C.公民言论自由还未得到充分体现 D.言论自由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13.下列人员依法享有我国公民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是:①在外语学校任教的美籍华人王老师 ②行走不方便的李爷爷 ③已满18周岁的高中生小陈 ④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罪犯张某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14.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生态文明”的理念,体现了:A.科学发展观的思想 B.计划生育的国策C.节能减排的措施 D.国际环保合作的趋势15.鲁迅先生说:“挖出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使用数百年,但是数百年后呢?数百年后,我们当然是或上了天堂、或下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后代,却是要生存的……”鲁迅先生是要告诉我们 ①资源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②煤是一种可再生资源,要尽量开发和利用 ③资源具有数量有限的特点 ④资源的开发还应考虑后代人的需要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6.下列示意图告诉我们① 人类不合理地利用改造自然,会引起生态平衡失调;② 要切实重视环境保护工作;③ 经济建设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④ 要先发展经济,后保护环境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17.沙尘暴的频频发生使我们想起恩格斯的一句话:“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经济发展必须以改革为动力 B.发展生产力是我国的根本任务C.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D.经济发展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18.下列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A.对深圳东部沿海地区进行保护性规划B.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C.用耕地开发工业区D.利用海湾水域开设海上餐厅19.下列标志中为节水标志的是A B C D20.根据右边“经济特区示意图”,将我国五大经济特区按地理位置由东向西排列,正确的是:A.汕头、厦门、深圳、海南、珠海B.厦门、深圳、汕头、珠海、海南C.汕头、厦门、深圳、珠海、海南D.厦门、汕头、深圳、珠海、海南21.2007年12月1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唐英年与深圳市许宗衡市长在香港会展中心签署了深港“1+6”合作协议。这表明:A.深港合作刚刚开始 B.深港合作还在协议中C.深港合作推进到一个新的纪元 D.深港合作已经完成22.并列为国际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之一,又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组织是A.世界贸易组织 B.国际货币组织C.国际合作基金会 D.世界银行23.下列各项中属于联合国宗旨的是:①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②制定欧洲宪法③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④制定多边贸易规则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④24.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会徽以印章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地结合起来。这事例启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应该:①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②吸收健康的外来文化③独尊中华文明 ④全盘接受西方文化A.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25、从2008年起,我国恢复清明、端午、中秋传统节日作为公共假期,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A.制造商机、促进消费B.增加公共假期C.满足人们复古的愿望D.弘扬中华民族热爱祖国、崇尚和谐的传统精神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一册)期末考试卷(2008.01)第 Ⅰ 卷答题表(每题2分,共5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第 Ⅱ 卷(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美国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咨文:“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美国对外政策的总原则是:帮助自由民族保持他们的自由制度和国家完整,对抗想把共产主义强加给他们的侵略活动。……”材料二:1991年12月21日,前苏联的俄罗斯等11个独立国家领导人在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举行独立国家首脑会议,会议通过了《阿拉木图宣言》和《关于武装力量的议定书》等文件,正式宣告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1922年12月30日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不复存在。问题一:材料一中杜鲁门所说的“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各指的是什么国家?(4分)问题二:杜鲁门的讲话发表以后世界进入了一个什么时代?(2分)这个时期的主要表现是哪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2分)问题三:材料二描述了什么事件?(2分)问题四:材料二中的发生的事件标志着什么时代结束?(2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2005年到2007年间,广东等地屡闹“油荒”。小加油站关门,成百辆车昼夜排在加油站附近等候燃油运输车的到来。有数据显示,中国40%的石油需要依赖进口,其中进口原油的30%用于新增汽车的消耗,这种状况日益严重。材料二:2006年深圳的阴霾天气持续了150多天,创历史新高。环保部门介绍,目前深圳大气污染物中,尾气排放物占到70%。材料三:我国与发达国家每万元工业产值耗水及工业用水重复率比项 目 中 国 发达国家用水量(立方米) 225 10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55% 75—85%材料四:在美国,有半数以上的州制定了资源再生循环法规。像化工巨头杜邦公司在废塑料中回收化学物质,开发出了耐用的乙烯材料等新产品;杜邦公司还把化工厂的废水经过生物净化处理向电厂输送,使工业区每年减少25%的用水量。问题一: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 (4分)问题二:造成材料一、二中问题的原因各是什么 (6分)问题三:结合材料三、四,说说发达国家的哪些做法值得我们鉴借?(4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右图这栋孤零零耸立在蔡屋围金融中心工地上的楼房,产权属于蔡珠祥、张莲好夫妇。因为蔡、张夫妇坚持开发商要给予合理的拆迁补偿,被称为深圳最牛“钉子户”。经过漫长的协商,2007年10月,户主蔡珠祥、张莲好夫妇两人共获拆迁补偿总额为1258万余元。材料二:今天我们发现“钉子户”越来越多,……之所以各地频繁出现“钉子户”事件,正是因为现有法律司法制度存在问题。材料三: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物权法》,物权法规定在财产归属依法确定的前提下,作为物权主体,无论是国家、集体、还是私人,对他们的物权都应予平等保护。问题一:蔡、张夫妇用行动维护了公民的什么权利?(2分)问题二:各地频繁出现“钉子户”事件,反映了什么问题?(5分)问题三:《物权法》体现了我国法律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是什么?《物权法》的实行再次表明了中央政府什么样的执政理念?(4分)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温家宝总理在美国访问谈到台湾问题时,引用了台湾诗人的诗句:“浅浅的海峡,是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材料二: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中国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两岸同胞理应携手维护好、建设好我们的共同家园。 ——摘自中国共产党“十七大”的报告材料三:2007年9月15日,陈水扁在民进党举行的游行集会上,继续大肆煽动“入联公投”、“申请入联”,再次鼓噪“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材料四:2007年11月13日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表示,中方已就美国国防部拟向台湾出售3套“爱国者-2”反导设备升级系统及相关附属设备向美方提出强烈抗议和严正交涉。材料五:漫画《螳臂挡车》问题一:材料一中“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表达了中华民族一个怎样的情感和愿望?(2分)问题二:自1997年以来,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哪些成就?(2分)问题四:为实现祖国统一,我国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是什么?(2分)问题四:从材料三、四中可见,目前阻碍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的政治因素主要有哪些?(4分)问题五:材料五给你的启示是什么?(3分)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一册)期末考试卷参考答案第Ⅰ卷答题表(每题2分,共5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B C D C B D A C D A C D B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A A C D A B D C A A D 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26\(12分)问题一:“极权政体”是指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2分)“自由国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2分)问题二:“冷战”时期;(2分)北约、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对立。(2分)问题三:苏联解体。(2分)问题四:“冷战”时代的结束。(2分)27\(14分)问题一:材料一:资源问题(石油资源短缺)(2分)材料二:环境问题(空气质量差,大气污染严重)(2分)问题二:石油资源短缺的原因:①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所需的资源量增加;(2分)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小汽车量增加,耗油加大。(2分)大气污染的原因:小汽车数量增加,废气的排放量增加。(2分)问题三:依靠立法,加强对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依靠科学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环保、节约意识;从小事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回答其中2项即可)(4分)28\(11分)问题一:财产权(人权)(2分)问题二:公民的维权意识增强和现行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5分)问题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国(4分)29\(13分)问题一:盼望祖国早日统一。(2分)问题二: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2分)问题三:一个中国的原则。(2分)问题四:台湾岛内的“台独”分裂势力;国外反华势力。(4分)问题五:祖国统一大业是历史的潮流,谁也阻挡不住。或台独分子就像螳螂挡臂一样,阻挡不了祖国的统一。(3分)过度放牧地表裸露沙尘暴环境损害、经济损失PAGE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一册)期末考试卷 第 1 页 共 9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