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试卷[下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末考试试卷[下学期]

资源简介

西安行知中学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将所选答案字母填在下面表格,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会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D、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2、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中国现代史开始的标志是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从此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我们的国歌中为什么还保留着时“中华民族到了用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呢?用一个最恰当的成语来表达是
A、学以致用 B、知耻后勇 C、居安思危 D、励精图治
5、美国司令官克拉克在回忆录中写到“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文中所说的战争指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侵略越南的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进攻伊拉克的战争
6、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产生于
A、1951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4年
7、“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什么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一五计划具体实施过程
B、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
建国以后土地改革过程
D、三大改造过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过程
8、我国为处理好民族关系而实行的一项基本的民族政治制度是
A、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D、先汉族,后少数民族的制度
9、“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是指
A、1956年—1966年 B、1966年—1976年
C、1976年—1986年 D、1965年—1975年
10、我国建立的省级民族自治区有
A、二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11、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邓小平 D、江泽民
12、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是在
A、1970年 B、1971年 C、1972年 D、1973年
13、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什么方针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 C、平等互惠 D、互不侵犯
14、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时间是
A、1964年 B、1966年 C、1967年 D、1970年
15、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 D、三大改造的完成
16、第一次明确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并把它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确定下来的会议是
A、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7、歌曲《春天的故事》歌颂了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指的是
A、开放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广州
C、建海南省作为最大的经济特区 D、开放沿海港口城市上海
18、我国的经济特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最大区别在于
A、主权归属不同 B、外交政策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 D、经济政策不同
19、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是指
A、扫盲阶段 B、小学六年级阶段
C、从小学到初中九年教育 D、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教育
20、实现了中国人在奥运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的年代是
A、1984年 B、1971年 C、1985年 D、1979年
二、连线题(每空1分,共10分,注意将所选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左侧数字的括号里)
1、 ( )①焦裕禄 A、“杂交水稻之父”
( )②邓稼先 B、“中国原子弹之父”
( )③袁隆平 C、“两弹元勋”
( )④王进喜 D、“铁人”
( )⑤钱三强 E、“党的好干部”
2、 ( )①社会主义建设的严重失误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②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B、“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 )③亚非首脑会议 C、“一化三改”
( )④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简单概括 D、万隆会议
( )⑤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 E、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西安行知中学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答题纸
一、单项选择题(将所选答案字母填在下面表格,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连线题(共10分,注意将所选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数字左侧括号里)
1、 ( )①( )②( )③( )④( )⑤
2、 ( )①( )②( )③( )④( )⑤
三、列举题(每题五分,共10分)
1、列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说出我国现有的五个经济特区。
四、材料解析题(共20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84年2月24日,邓小平同志会见美国乔治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代表团时指出:“世界上有许多争端,总要找个解决问题的出路。我多年来一直在想,找个什么办法,不用战争手段而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这种问题。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澳门问题也是这样。”
(1)、我国收回香港、澳门的方式是什么?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4分)
(2)、请你简要解释“一国两制”的概念。(5分)
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1)“跨过鸭绿江”的军队名称是什么?(2分)这支军队的战士被中国人民称为什么?(1分)
(2)根据材料分析说明抗美援朝战争的目的是什么?(2分)
(3)你能说出两个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人物吗?(2分)
(4)结合自己的理想与当前的学习谈谈你准备如何“保和平,为祖国”?(4分)
五、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2、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强国之路,请你结合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写一篇小短文,谈一谈改革开放前后人们日常生活的变化。
西安行知中学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将所选答案字母填在下面表格,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D D C D B B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A A D B A C C A
二、连线题(共10分,注意将所选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数字左侧的括号里)
1、 ( E )①( C )②( A )③( D )④( B )⑤
2、 ( B )①( E )②( D )③( C )④( A )⑤
三、列举题(每题五分,共10分)
1、列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说出我国现有的五个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四、材料解析题(共20分)
1、(1)、我国收回香港、澳门的方式是什么?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4分)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归,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
(2)、请你简要解释“一国两制”的概念。(5分)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坚持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设立特别行政区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2、(1)“跨过鸭绿江”的军队名称是什么?(2分)这支军队的战士被中国人民称为什么?(1分)
中国人民志愿军、 “最可爱的人”
(2)根据材料分析说明抗美援朝战争的目的是什么?(2分)
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提高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3)你能说出两个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人物吗?(2分)
黄继光、邱少云等
(4)结合自己的理想与当前的学习谈谈你准备如何“保和平,为祖国”?(4分)(答案略)
五、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主要内容: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历史意义: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中国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
2、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强国之路,请你结合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写一篇小短文,谈一谈改革开放前后人们日常生活的变化。
(答案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