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南浔区初一《历史与社会》期末样卷[上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州市南浔区初一《历史与社会》期末样卷[上学期]

资源简介

湖州市南浔区初一《历史与社会》期末样卷
2004.1.
我们生活在世界上,多彩的世界给了我们无限的暇想。在走近这块神秘宝殿的同时,我们思考、学习、探索与追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成长了。放眼未来,我们满怀信心面对
一切机遇和挑战。让我们带着信心去揭开神秘“宝地”的“神秘面纱”吧!
说明:1、本试卷由卷一和卷二两部分组成,共五大题。2、其中卷一部分设选一选,填一填,猜一猜、连一连三大题,答案写在卷二答案卷上。3、卷二部分设综合探究、知识冲浪,学期小结两部分。4、本试卷题量多,地图多,请各位同学仔细看图、审题,认真答卷,并注意时间。5、考试实行闭卷形式,本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0分钟。
卷一部分 试题卷
选一选:(单项选择题。其中1—10题每题2分,11—25题每题1分,共35分)
1、我们的祖国领土辽阔,面积约有多少平方千米?
A.960 B.960万 C.690 D.690万
2、中国是由多少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A.50个 B.55个 C.56个 D.58个
3、在一堂体育课上,体育老师正在进行队列训练,现在同学们朝正南方,体育老师喊:“向左转”。这时同学们朝:
A.正西方 B.东南方 C. 正东方 D.西北方
4、“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这首中国民谣里面的西北风和东南风指的都是:
A.龙卷风 B.台风 C.飓风 D.季风
5、信息时代的来临,使我们的地球成了“地球村”。这不,每天晚上南浔的小张同学都会通过可视电话或上网同在美国工作的父亲联系,这是不是很方便?其实他们之间隔着一个洋,它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6、下列国旗中,哪面是加拿大的国旗?


A B C D
7、在新疆绿洲上居住的人民利用的一种古老的灌溉系统是:
A.自流井 B.坎儿井 C.滴灌 D.都江堰
8、我国迄今为至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是:
A.隶书 B.甲骨文 C.楷书 D.金文
9、我国将送国宝大熊猫一只给澳大利亚,你认为应选择什么交通方式?
A.海洋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公路运输
10、我们把地球称为“蓝色的星球”是因为海洋的面积占据了地球表面总面积的:
A.29% B.79% C.21% D.71%
11、下列四幅图中,属于丘陵的是


A B C D
12、有一个民族的人民居住在平均海拔高度达4千米的高原上,喜食糌粑和青稞酒,献“哈达”是他们最常见的一种礼节,。这个民族是:
A.回族 B.藏族 C.维吾尔族 D.哈尼族
13、观察下表,你认为哪个国家的人口密度最大?
俄罗斯 加拿大 中国 美国
面积(万平方千米) 1700 997 960 936
人口(亿) 1.48 0.26 12.9 2.6
A.俄罗斯 B.加拿大 C.中国 D、美国
14、假如你是湖州城市建设的设计师,为了给湖州居民营建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你可以借鉴日本哪个城市的建设经验?
A.东京 B.大阪 C.名古屋 D.筑波
15、西汉的时候,大臣东方朔向汉武帝上了一个奏章,要两个人抬进宫去,汉武帝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才看完。想一想,这个奏章应该是写在什么材料上的?
A.龟甲、兽骨 B.丝帛 C.竹木简 D.牛皮纸
16、与世界其他古代文明相比,中华文明的特点是:
源远流长、绵延不断 B.起源早、衰落早
C.盛极一时、中有间断 D.起源迟、衰落早
17、下面年代尺上四个时间反映的事情按顺序排列,正确的答案是:
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建立—改革开放开始—十六大召开
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开始—十六大召开
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成立—十六大召开—改革开放开始
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开始—中国共产党建立—十六大召开
18、小胡同学假期和同学一起去北京旅游。他们参观了故宫博物馆,看到了许多明清十的物品和照片,还通过导游的讲解,了解了很多关于故宫的故事。小胡还买了一本介绍故宫趣闻逸事的书。关于小胡同学此次参观中接触到的资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照片属于文献资料 B.物品属于文物
C.介绍趣闻逸事的书不可信 D.导游的讲解是原始资料
19、小李暑假时去了一座世界著名的城市旅行,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也是引领现代时装潮流的世界时装之都,众多的古迹再加上凯旋门、艾菲尔铁塔等世界著名的建筑,使他留连忘返。请问小李去的是:
A.东京 B.伦敦 C.巴黎 D.纽约
20、猜一猜:下面四图中,哪一张是北京的圆明园遗址?
A.图一 B.图二 C.图三 D.图四
21、人们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居住在东海小岛的人们的生活过去主要靠什么为生?
A.开采石油 B.砍伐木材 C.下海捕鱼 D.开采煤矿
22、关于澳大利亚草原的牧业生产和生活,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羊比人多 B.骑在养背上的国家 C.机械化程度非常高 D.游牧生活
根据以下等高线地形图,回答23、24两题:
23、湖州市登山协会组织登山探险爱好者来登含山,为了达到登山探险的目的,你认为他们从哪处攀登最理想?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4、量得学校到长超山的图上距离是是3.2厘米,那么两地的实地距离为:
A.3200米 B.3.2千米 C.320米 D.32米
25、恐龙生活在人类出现以前,它的神秘消失成了一个自然之谜。现在我们对恐龙的研究,主要的依据是:
A.传说 B.史书记载 C.化石 D.口述资料
填一填:(每空格1分,共12分。)
1、有这样一个城市:它位于地中海边,船是主要交通工具,有大型的“公共汽车”—交通船,也有各家的“小汽车”—汽艇······这个城市是 ▲ 。
2、有这样一座山:它位于炎热的赤道附近,但山顶却终年积雪不化。这座山是 ▲ 。
3、有这样一个人:他率领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环球航行;为了纪念他的壮举,世界上有一条海峡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这个杰出人物是 ▲ ,这条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海峡位于 ▲ (填洲名)的南端。
4、有这样一个民族:他们生活的地方是“山有多高,水有多高”,他们那里流传一句俗语:“梯田是小伙子的脸”。这个民族是 ▲ 。
5、有这样一条河流:它是中国最重要的内河航运大动脉,有“黄金水道”之称。这河是 ▲ 。
6、有这样一种地形:四周群山环绕,中间低。这种地形是 ▲ 。
7、强强向远在法国的网上朋友介绍他家乡的气候时这样说:“我们这里全年很温暖,夏季经常下雨,冬季比较干燥”。强强主要是从 ▲ 和 ▲ 方面描述气候的。
8、有这样一首歌:歌名是《春天的故事》,歌词是这样的:“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个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崛起座座金山······”。这个“圈”里崛起的城市就是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 ▲ ,这个老人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 。
9、有这样一条管道:它西起新疆轮南,东至上海,经过中国9个省市,全长4000多千米;有一种资源通过这条管道源源不断地从新疆输送到东部。这个工程是 ▲ 。
猜一猜,连一连:(每连对一线得1分共5分。)
在某民族中学七年级同学的联欢会上,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同学用歌声来赞美自己的家乡,根据歌词请你猜一猜这些唱歌的同学分别来自右边的哪个地方?确定后用直线连起来。
南浔区初一《历史与社会》期末样卷
卷二部分 答题卷
题次 一 二 三 四 五(附加题) 总分
(一) (二) (三)
得分
阅卷老师
选一选:(单项选择题。其中1—10题每题2分,11—25每题1分;共3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填一填:(每空格1分,共12分)
1、 2、 3、 、
4、 5、 6、 7、 、
8、 、 9、
三、猜一猜、连一连:(每连对一线得1分,共5分)
四、综合探究、知识冲浪:(48分)
关注家乡:读小张同学通过调查撰写的一篇介绍家乡的报告中的部分内容及下面三
幅图,思考以下问题:(10分)
我的家乡—南浔
南浔位于杭嘉湖平原北部,湖州市东部。地理坐标:北纬30’52,~30’53,,东经120‘25,一120‘26,。
南浔于南宋淳祜季年(1252年)建镇。明万历至清代中叶为南浔经济繁荣时期。……
南浔—水乡孕育的城镇。这里有水晶晶的田野,水晶晶的寺院,水晶晶的宝塔,水晶晶的池塘,水晶晶的园林……古往今来,许多诗人对水乡旖旎景观作了描述,诸如:“港汊纵横入水乡,菱歌隐隐起迥塘”、“浔溪溪畔遍桑麻,溪上人家傍水涯”、“人在水上住,舟在窗下行”……。 水是南浔的脉络,水是南浔的血液,水是南浔的灵魂,水是南浔的柔情。二千五百年的小河水依然清澈地流淌,沉浸着历史岁月风雨洗礼的南浔水乡,依然如一位纯洁秀丽的小家碧玉,淡淡洋溢着清秀、典雅、端庄的非凡气质,令人赏心悦目,留连忘返。……图一 图二 图三
(1)、南浔位于 。(填低纬度、中纬度或高纬度)
(2)、南浔建于 世纪 年代,至今已有 年。
(3)、图三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
(4)、从材料中我们看出:南浔因水而建,因水而美,因水而富;水是南浔的血液和灵魂。为防止我们家乡由图二的“年年有‘鱼’”变为图三的一览无“鱼”,你能做些什么?(4分)
游历华夏:(共25分)
1、以下是发生在南浔区某中学《历史与社会》课堂上的一个情境:老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小鲍在讨论过程中指着图(图一)向同组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内蒙古的牧民这么强壮?”你能回答吗?(5分)
图一 图二
2、读中国地图,回答以下问题:(20分)
(1)、邻国A ,该国是位于中国与 (填国名)之间的内陆国。
(2)、2008年奥运会将在 举行,这个城市是我国的 。有人说该城市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城市,你认为对不对? 。哈尔滨在该城的什么方向? 。
(3)、图上连接两个城市的实线D是( )
A.东西部分界线 B.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C.人口分布界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4)、图中虚线E是什么线? 。该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我国哪四个省级行政区? 、 、 、 。
(5)、图中B为 (山),C为 (河)。我们习惯上把这一山一河的连线做为
哪两大区域的分界线,该线的年降水量大致为多少毫米?( )
A.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1500毫米 B.东部与西部的分界线, 800毫米
C.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1000毫米 D.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800毫米
(6)、把我们家乡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用字母“F”在上图中表示出来。
(7)、有一位同学出门旅游,出发时仅带一空包,到目的地时,包里已装满了他脱下来的衣服。你认为他的旅游路线是( )。
A.乌鲁木齐 北京 B北京 乌鲁木齐 C.哈尔滨 广州 D.广州 哈尔滨
你认为他出门旅游时的季节是 (夏季或冬季),你这样选择的理由是:
(2分)。(可从我国冬夏气温的特点去分析)
(三)走向世界:(共13分)
1、请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中的景观,然后回答以下问题:(6分)
(1)、下面两图分别反映的是热带和寒带地区的景观,请你选一选:图A反映的是 地区的景观,图B反映的是 地区的景观(填热带或寒带)。
(2)、观察两图,我们可以发现两地的房子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也有相同的地方,如屋顶的坡度都很大,请问:两地的人们在造房时都选择了尖顶,目的一样吗?请说出理由。(4分)
2、读西亚地图,回答以下问题:(7分)
(1)、图中A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
它是世界上主要的干旱地区之一,长期以来,这里的
人们因缺水而贫困,现在则靠地底下丰富的
资源而脱贫致富。当然,该资源为他们带来财富的同
时,也带来了战争,如B (填国名)今年三
月份就遭到美国的攻打。算一算,选一选:该战争是当
地时间3月20日5点33分全面打响的,则此时北京时
间是多少?提示你:两地的时差为5小时。( )
A.3月20日0点33分 B. 3月20日10点33分 C. 3月20日5点33分
(2)、B国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里的人们就创建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 王国。
(3)、图中C为 洲,D为 运河。
五、学期小结:(本题为附加题,可根据你的感悟深浅适当在总分中加1—5分)
树有根,水有源……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有来龙去脉,都经历了变化的过程,这就是历史。新课程取代老教材,就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一个学期来,想必各位同学在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多的感悟。请你谈一谈你的感受,好吗?(写的过程中如出现校名、姓名等,用“××”表示。内容不必太多,请先完成前面内容)
做好之后请你仔细检查,千万不要遗漏题目噢!祝你成功!!
南浔区初一《历史与社会》期末样卷
参考答案
一、选一选:(单项选择题。其中1—10题每题2分,11—25每题1分;共3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C D A B B B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A B C D C A B D C B C D C C C
二、情境填空:(每空格1分,共12分)
1、威尼斯 2、乞力马扎罗山 3、麦哲伦,南美洲 4、哈尼族
5、长江 6、盆地 7、气温,降水 8、深圳,邓小平 9、西气东输工程
三、猜一猜、连一连:(每连对一线得1分,共5分)
四、综合探究、知识冲浪:(48分)
(一)关注家乡:(10分)
(1)中纬度 (2)13世纪50年代 ,752年
(3)本题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满分。如写出:环境问题或环境污染或水体污染或由于化工厂排放污水导致了湖泊严重污染,因此一览无“鱼”……等其中一点即可。(2分)
(4)本题答案同样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适当给分,如答案体现创新精神,可加分加满为至。参考答案如下:①做好宣传工作: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宣传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环境破坏的危害等。②自觉行动起来:不使用含磷的洗衣粉,不向河流乱扔垃圾,生活染水等③努力学习,掌握科技本领……④发现身边有破坏环境的行为要进行劝告,情节严重的敢于向有关部门检举控告。以上参考答案中,学生能涉及到其中的两点或就其中的一点详细展开即可给满分。
(二)游历华夏:(共25分)
本题本答案同样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适当给分。参考答案可从下四个方面谈:
从内蒙古牧民的饮食方面谈:他们以牛羊肉和奶制品为主食。
从内蒙古牧民的生产方式谈:游牧生活,经常骑马,运动多……因此强身健体。
从民族不同角度谈。(4)从遗传方面谈……等等
(注:学生能从两个方面谈,即可给满分。从一个方面谈,可给3分。总分5分)
本题共20分,除最后的理由2分外,其他的都是1分。
(1)蒙古,俄罗斯 (2)北京、首都(或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等言之有理的答案均可)、对、东北 (3)C (4)北回归线,云南、广西、广东、台湾(不按自西向东顺序填扣1分) (5)秦岭、淮河 D(6)答案见地图 (7)C、冬季 理由是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北冷南热,由北向南温度逐渐提高,所以……(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走向世界:(共13分)
1、本题共6分。
(1)热带、寒带
(2)答案一:目的一样。都是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或气候)。
答案二:目的不一样。图A的人们生活在热带地区,那里高温多雨,造尖顶屋有利于雨水排泄;图B的人们生活在寒带地区,那里冬季漫长,并经常下雪,造尖顶屋有利于大雪的快速滑落。
(注:本题两个参考答案中学生只要写出一个即可。内容只要跟参考答案意思一样即可。请酌情给分)
2、本题共7分,一空格1分。
(1)阿拉伯半岛、石油、伊拉克、 B
(2)巴比伦
(3)非洲、苏伊士运河
五、学期小结:(本题为附加题,可根据学生的感悟深浅适当在总分中加1—5分)
A、小明唱的是:“雪山啊,闪银光,
雅鲁藏布江翻波浪。……”
台湾岛
B、小琼唱的是:“请到天涯海角来,
这里瓜果遍地栽,百样瓜果百样甜,
叫你甜到千里外。……”
青藏高原
C、小雯唱的是:“高山青,绿水长,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啊,阿里山的
少年壮如山。……”
海南岛
D、小萍唱的是:“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白云下面马儿跑。……“
黄土高原
E、小花唱的是:“我家住在黄土高坡,
日头从坡上走过,照着我的窑洞,晒
着我的胳膊,还有我的牛跟着我。……”
内蒙古草原
A、小明……
台湾岛
青藏高原
B、小琼……
海南岛
C、小雯……
黄土高原
D、小萍……
内蒙古草原
E、小花……
台湾岛
A、小明……
青藏高原
B、小琼……
海南岛
C、小雯……
黄土高原
D、小萍……
内蒙古草原
E、小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