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08中考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总复习六
九年级思想品德考纲条目解读:国情部分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新形象: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 、 、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但我国还属于 国家,仍面临发达国家在 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P32-33
一、我国的基本国情:
1、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长期处于 。 P34
①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和标志是: 年, 。
②原因是: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 水平还比较低; 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 还不完善。
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含义:就是不发达阶段,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限:开始于20世纪 年代中期(即 年),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至少需要 年时间。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P35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 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 。P35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 发展观。 P3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 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 的根本利益。
地位:是我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 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的 、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 、 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核心是 ,基本要求是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时事2 P10
二、党的基本路线:
1、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依据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 这一基本国情;出发点:是全国各族人民的 。 P37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 、 ”,即简称为“ 、 ” P37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中心工作是: 。 P38
其含义: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 ,就是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 摆在首要地位。
因为只有坚持以 为中心,大力发展 ,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 的需要,才能不断推动社会的 进步。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 ,是全国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
坚持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改革的实质是 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是我国的一项 。 P38-39
5、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 P39
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A 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就是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 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 。B 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改革是 ,发展是 ,稳定是 。C 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 。 P40
三、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1、我国为妥善处理民族关系而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P42
2、我国民族是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 。
3、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履行维护民族团结义务就要尊重各民族的 ,尊重各民族的 、尊重各民族的 。 P43
4、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 ,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1)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党和政府制定了 的基本方针。 P44-45
(2)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P45
A、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 和 不容分割。
B、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坚持 ;
C、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 ;
D、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是: 、 。反对任何形式的“一中一台”“两个中国”“台湾独立”
四、基本国策
(一)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P48
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因为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 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 。
2、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同时要注意: P49 P48
我国对外开放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要开放。
(1)必须始终把 、 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又必须打开大门搞建设,把 和 结合起来。
(2)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 ,既要借鉴、吸收一切 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 的东西。
(3)要坚持“ ”和“ ”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1、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1)基本特点: 、 、 。 P50
(2)我国人口现状的其他特点: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等。
2、影响:人口过多,增长过快,直接影响我国 的发展和人民 水平的提高。人口问题从本质上讲就是 问题。 P50
3、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
(1)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 ,提高人口 。P52
(2)具体要求: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3)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意义: P52
A 、有利于发展 B、 有利于增强 C、 有利于提高 。
(三)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1、中国环境问题表现: 和 是中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废气、废水、及固体废弃物污染是中国主要的 问题。 九社P65
2、环境问题的危害: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 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 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威胁中华民族 的重大问题。 九社P65
3、环境问题的实质是 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 ,保护好环境就能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
4、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 九社P74
必须坚持 的基本国策。在保持 平衡的同时,防止 ,坚持 、 、 的方针。要加强环境法规和环境知识的教育,提高全体人民保护环境的意识;要全面规划,科学布局,保持生态平衡,防治环境污染。
具体做法:①加大了 建设的力度。(如防护林工程建设,防治荒漠化,实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耕还湖和退耕还牧等工程,恢复自然环境本来面貌)
②加大了 治理力度。(如治理大江大湖水体污染、酸雨和城市大气污染)
5、环保的重要性:
五、基本发展战略
(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科学技术是 生产力,要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P54-55
因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 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要迅速提高生产力水平,必须加快发展科技。
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优先发展教育 P56-57
(1)因为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 的事业。
(2)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 和提高 的轨道上来。
(3)优先发展教育的必要性(意义)A 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口 ,化人口压力为 优势;B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 ;C 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 地位。
3、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就必须加强 和 。 P58
因为科技创新能力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 因素,如果 能力上不去就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 创新能力。
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建设 国家的必然要求.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P58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如何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 型、 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 、 、 的文明发展道路。
六、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中华文明历尽沧桑,饱受磨难,却历久弥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 力中。 P65
2、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 、生活方式和中国的 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 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P66
3、民族文化的精髓是 。 P68
4、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以 为核心的 、爱好和平、 、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P69
5、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 精神、延安精神、等;新中国成立后:如大庆精神、“ ”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三峡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 P70
6、 是民族的根, 是民族的魂。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每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P71
7、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 的内容。 P71
七、参与政治生活
(一)人民当家作主 P74-75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人民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力机关是 和 。(合称人民代表大会)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 政治制度,也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形式。
3、人民与人民代表的关系:人民依法 产生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对人民负责,受人民 ,
为人民服务。即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
4、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 机关,由它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其它机关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向它报告工作。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性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要职权有:最高立法权、任免权,重大事项的监督权和决定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中央级国家机关的关系:与其他国家机关相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最高, 最大。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 ,对它 ,并受它 。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要向它 工作。
(二)依法治国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 的规定管理国家。它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 P76
2、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中依法治国的前提是 ,中心环节是 ,关键是 ,必要保证是 。而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 。 P76-77
3、依法治国的核心是 。宪法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它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 P78
4、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P81
▲为什么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A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 。 B 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 。 D同普通法律相比,宪法 的程序更加严格。
▲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因为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 问题;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更加严格。
(三)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 , 的民主权利。P82
2、公民政治权利内容:A 选举的权利 B 政治自由和权利 C 有提出建议的权利;提出批评建议的权利;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权利。 P82-83
3、公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等政治权利的渠道:A 可以通过 或者直接向 人大常委会和 人大常委会反映 B 可以采用 ,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者反映 C 还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 进行监督。 P83
4、维护国家的安全,是我们的政治 。国家安全包括国家的 、 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的 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保守国家秘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 ,要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 P85-86
八、关注经济发展
(一)三步走的战略计划和“两个100年目标”
1、三步走的战略计划: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 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 ,基本实现 。 P88-89
2、 “两个100年目标”:到建党100年时,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P89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经济制度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 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实行这个经济制度的原因:是由我国 性质和 决定的。 P92
2、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P90-91
(1)地位: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 ,(或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唱主角)
(2)公有制的主要组成(形式):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 经济和 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 成分和 成分。
▲国有经济地位和作用:是国民经济的 力量。它控制着国民经济的 ,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 作用。
▲集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是 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体现着共同致富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P91
(3)国家对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必须毫不动摇地 和 公有制经济。
3、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 P91
(1)地位: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包括: 经济、 经济等。
(3)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能满足群众需求,解决就业问题,开展市场竞争,对充分调动 ,加快 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4)国家政策:必须毫不动摇地 、 和 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
(三)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1、我国的分配制度: 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P93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 参与分配的原则。
2、为实现共富,先后布局了 开放, 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
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 原则: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是: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 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P93-94
3、倡导四个“尊重”:即尊重劳动、尊重 、尊重人才、尊重 。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将充分涌动。 P94
(四)学会合理消费 (略) P96-99
九、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
(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原因
1、社会主义是 文明、政治文明和 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P101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 ,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 。 P102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 P103-104
1、是 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 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 。)
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过程中,要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 为核心、以 为原则、以 为重点,自觉履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 ”的公民基本 规范,树立以“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 ,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好境界。)
2、是 、 、 建设:
(发展 和 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P104
因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的过程中,能不能有效的把沉重的 负担转变为 优势,全面提高 ,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顺利实现。只有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广大人民的 和我们国家的 。
(三)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P102-103
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 、面向 、面向 的, 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是:牢牢把握 的前进方向,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 保证。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全面落实 发展观。
(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的 素质和 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P106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