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历史与社会八下第六单元复习提纲2009-6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一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工业革命的兴起1、工业革命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2、工业革命的含义: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由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3、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见作业本29页)4、主要发明①珍妮纺纱机②水力纺纱机③瓦特-蒸汽机(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④史蒂芬孙--蒸汽机车(此后开始大规模建设铁路,进一步推动工业革命的发展)5、19世纪4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二、“科学的世纪”1、19世纪为什么被称为科学的世纪?①、西欧各国政府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大力鼓励科学研究②、大学实验室的设立③、大学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专门的理工大学出现④、科学家群体的形成和科学学会的成立⑤、一系列科学理论研究成果出现(热转化为机械动能的理论,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三、工业革命的新阶段1、时间:19世纪后半期2、突出特点: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人类迈进了电气时代。3、主要发明:格拉姆——电动机;法拉第——电磁感性;西门子——发电机;1879年爱迪生——电灯;贝尔——电话;本茨——汽车;莱特兄弟——飞机。4、这一时期,美国和德国后来居上,率先实现了电气化,工业发展的势头超过了英国。四、人在工厂1、1771年,英国出现了第一家纺纱工厂。2、1840年前后的英国,以机器生产为主的工厂基本上取代了手工工场。机器大工厂与手工工场的比较 手工工场 机器大工厂生产规模 比较小 比较大生产技术 以手工劳动为主 采用大机器生产,劳动效率大大提高生产方法 有简单的分工合作 创造了标准化生产方法(19世纪后半期,美国人发明)和流水线生产方法(20世纪初,美国人亨利·福特首先采用于汽车行业)管理制度 比较自由,受农时影响大 有严格的劳动纪律,远离农村,集中生活,完全隔断了与农业的联系P57自我测评的答案1、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 工业革命的新阶段主要技术发明成果和发明人 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蒸汽机(瓦特)/蒸汽机车(史蒂芬孙) 电动机(格拉姆)/电灯(爱迪生)/汽车/飞机(莱特兄弟)/电话(贝尔)工业发展领先国家 英国 美国,德国主要工业门类 纺织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采矿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 电力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2、见上表第二课 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一、地球变小了整体世界形成的原因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各地联系日益加强。机器生产创造出的巨大生产力超越了一国的范围,把整个世界作为市场。② 铁路、远洋巨轮、电报、电话等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出现,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必要条件。整体世界形成的表现经济:世界基本形成了统一的市场,各国商品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中流动。交通:铁轨在世界各地延伸,一批港口城市(伦敦、上海)在各国发展起来。人口:人口流动加速,出现了海外移民的热潮。(19世纪末30年间,移民海外的欧洲人达2100万,其中半数来到了美国)文化:各国文化交流更加广泛,工业文明的先进思想,科学技术和生活方式在世界各地传播,产生了深刻影响。(严复、林纾翻译西方著作)体育:出现了一些世界性的活动,如奥运会。(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第一届现代奥运会1896年在雅典召开)3、20世纪初,世界最终成为一个整体二、文明与野蛮相交织1、整体世界形成过程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加快殖民掠夺,19世纪末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控制和奴役着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过渡到帝国主义国家;对亚非拉国家影响——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民族危机严重;世界呈现出一副扩展中的工业文明与野蛮的殖民掠夺相交织的图景。2、文明:工业文明传播到亚非拉地区,促进社会生活的变化。(如印度的英国总督在任期间发动了“三种巨大的社会改良引擎——铁路、统一邮政和电报”)3、野蛮:西方国家对亚非拉地区进行野蛮的殖民掠夺①侵占土地②抢占市场③掠夺原材料和其他财富三、挑战与回应1、海地:通过反抗斗争获得独立,摆脱法国的殖民统治,成为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2、日本①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统治,建立改革派新政权,改元明治。②明治维新原因:为改变落后挨打局面,挽救民族危机,使自己富强起来。具体内容:废藩置县,颁布宪法;积极倡导向西方学习,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兴办工业企业;派遣留学生到欧美国家学习,效仿西方建立从小学到大学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上,采取“改历”“易服”“剪发”影响:日本逐渐改变了落后面貌,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大,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P63自我测评答案1、 严复 《茶花女》中译本林纾 拥有相当于本土面积一百倍的殖民地英国 恒河运河日本 《法意》中译本印度 明治维新2、这段话说明了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在世界各地到处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并对殖民地进行野蛮掠夺。它反映了发端于欧洲的工业文明向世界各地扩散,世界各地联系不断加强,逐渐成为一个整体。3、世界基本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市场,各国商品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中流动;铁轨在世界各地延伸,一批港口城市在各国发展起来;人口流动加速,出现了海外移民的热潮;各国间文化交流更加广泛,工业文明的先进思想、科学技术和生活方式在世界各地传播;出现了一些世界性的活动,如奥运会。4、C第三课 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一、屈辱的岁月1、虎门销烟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获取高额利润,从18世纪后半期起,英国商人开始向中国大量贩卖鸦片。②鸦片的危害:毒害人民身心健康、严重败坏社会风尚、导致白银大量外流③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虎门海滩主持销毁了外商200多万公斤的鸦片,称为虎门销烟。④结果:打击了英国鸦片贩子的利益,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鸦片战争。2、鸦片战争(1840—1842)①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用意:用武力来保护肮脏的鸦片贸易,是殖民主义的侵略战争。②结果:1842年清政府战败,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③《南京条约》的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上海、厦门、福州、宁波为通商口岸;英国进出口货物应交纳的关税税率,必须和英国协商。④《南京条约》签订的影响: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②结果: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③《北京条约》的内容:开天津为商埠;将九龙半岛南部割让给英国;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赔偿军费800万两④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4、甲午战争(1894—1895)①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②《马关条约》的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③影响: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随后几年中,列强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①1900年,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英、美、俄、日、德、法、意、奥八国组成联军,攻占北京。②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③条约内容:赔款白银4.5亿两;拆毁大沽炮台;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对列强的活动;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在北京划定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许中国人居住。④影响: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负担,还严重损害了国家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二、悲壮的抗争1、鸦片战争——关天培2、甲午战争——邓世昌;徐骧(领导台湾军民英勇抗击日军)3、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领导人:洪秀全起义地点:广西金田村,称为金田起义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意义: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也沉重打击了外国入侵者。三、“师夷长技以制夷”1、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代表对待西方的态度发生变化及原因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统治者自视为世界中心,对外部世界缺乏了解,鸦片战争失败的残酷现实使一些比较开明的知识分子开始关注外部世界,了解西方各国情况。2、人物: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在他编著的《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西方长处,以抵抗西方的侵略。3、洋务运动①含义:19世纪 60年代至 90年代,清朝中央与地方的一些官僚以“自强”和“求富” 为口号,掀起了一场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②代表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③洋务运动的内容:A兴办军事工业,训练新式军队(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自强”B兴办新式民用工业(轮船、铁路、电报、采矿、纺织)——“求富”C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培养洋务人才(1862年在北京设立同文馆,是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D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中国近代最早的外交机构)④影响:洋务运动使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许多变化。大量西方科技和机器的引进,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洋务运动也培养了一批对西方事务认识较为深刻的人才,对日后改革大有帮助。结果: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四、从维新到革命1、公车上书: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带领在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们给光绪皇帝上书,要求拒和、迁都、变法,称为“公车上书”2、戊戌变法①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②1898年,光绪皇帝颁布诏书,开始变法,称为“戊戌变法”③失败原因:变法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的强烈反对。她囚禁光绪皇帝,捕杀维新派,变法失败。④失败教训:越来越多人认识到,要救中国,必须进行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仿效西方国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辛亥革命革命一词风行,归功于资产阶级革命者的宣传。(邹容——《革命军》)领导人:孙中山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革命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革命指导思想: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开始。1912年元旦,,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结果: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中国历史进入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P74自我测评答案略维新派的目标有提倡西学,兴民权,希望通过变法的道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行君主立宪政体;采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来实现,寄希望于封建统治者。革命派的目标有推翻清政府,争取国家独立,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资产阶级的“土地国有”;采用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来实现,采取暴力手段。3、 孙中山 虎门销烟康有为 维新派李鸿章 洋务派林则徐 辛亥革命洪秀全 太平天国邓世昌 甲午战争4、中国反抗西方列强一再失败的原因有: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国力的贫弱、资本主义列强军事上占有优势、没有科学革命理论的指导等。中国向西方学习屡受挫折的原因有: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而是希望中国成为他们的殖民地;君主专制制度对社会经济和人民思想的严重束缚;中国资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中国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较低等。第四课 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一、工业化和城市化1、工业化①三大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农业(手工业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在一二产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它行业的总称。②工业化过程的表现③代表:英国的曼彻斯特;美国的纽约2、城市化表现3、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好处: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产品更加丰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类文明不断进步。4、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坏处:城市病(交通拥挤、污染严重、住房拥挤、疾病蔓延、犯罪率升高)二、现代文明生活的源头1、工业化在改变了社会经济的同时,也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奠定了现代生活的基础。2、具体表现①饮食习惯改变,开始追求合理的饮食结构。(食肉、新鲜水果)②医疗水平提高,人类平均寿命延长③发明出许多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生活质量大大提高(洗衣机)④妇女的社会地位提高;工业化与改善妇女社会地位有什么关系?工业化需要劳动力,大批妇女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为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社会地位逐渐得到了提高⑤调整教育政策,大力发展教育。工业社会,教育得以普及的原因是什么呢?随着工业化进程,越来越需要大批合格的、高素质的劳动者。⑥大众传媒的发展(《每日邮报》)⑦服饰不再是等级的标志,简朴实用的服装日益流行⑧休闲娱乐活动开始打破传统的等级界限,许多体育项目成为各个阶层乐于参加的运动。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为什么说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财富,也给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两极分化。2、工业革命后西方社会两大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3、工人运动①斗争目标:从要求增加工资、减少工时等经济方面的权利,逐渐转向争取政治权利。②19世纪30到40年代几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要求普选权)4、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里叶、欧文(“新和谐公社”实验)5、科学社会主义①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②诞生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③诞生的意义:工人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世界各地;为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工人阶级政党陆续建立。④巴黎公社。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P82自我测评答案工业化带来的社会变化有:①交通工具的改进与运用:火车、轮船、汽车已经成为人类代步的主要工具。由于这些工具速度快、载重量大,不仅缩短了世界距离,使世界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产力。②印刷机的发明与印刷厂的建立,加速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与范围,使教育普及成为可能,为提高公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提供必要条件。③新机器的发明与新技术的推广,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如冷藏技术使食物保鲜成为可能,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各种药品如青霉素的出现,提高了人类的医疗水平,增强了人类抗击疾病的能力,延长了人类的寿命。傅里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非常深刻,生动地刻画出资本家贪婪与不择手段的本性。资本主义的典型特征是竞争,而资本家为了达到自己的利益是不择手段的。傅里叶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正确答案为B、D工业产值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逐渐超过农业工人的数量逐渐超过农民工厂数量激增,规模扩大,类型多样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城市生活方式逐渐取代农村生活方式,城市成为工业文明的中心和象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