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氢化物(HCl、H2S、NH3);氧化物(CO2、SO2和SiO2);三大强酸性质比较一、氢化物(HCl、H2S、NH3)的比较1.HCl、H2S和NH3的制取方法比较 HCl H2S NH3反应 原理 利用食盐和浓硫酸在不加热或稍微加热的条件下,进行反应:NaCl+H2SO4(浓)NaHSO4+HCl↑ 用硫化亚铁跟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FeS+2HCl===FeCl2+H2S↑,FeS+H2SO4(稀)===FeSO4+H2S↑ 用NH4Cl固体与消石灰混合加热: Ca(OH)2+2NH4ClCaCl2+2NH3↑+2H2O反应 装置 固体+液体气体 固体+液体―→气体 固体+固体气体收集 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尾气 处理 用水或碱溶液吸收 用碱溶液吸收 用稀酸溶液吸收2.HCl、H2S和NH3的性质比较 HCl H2S NH3酸碱性 水溶液显强酸性,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如NaOH+HCl===NaCl+H2O 水溶液显弱酸性,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如2NaOH+H2S===Na2S+2H2O 水溶液显弱碱性,与酸反应生成盐,如NH3+HCl===NH4Cl氧化性 与活泼金属反应,表现氧化性,如Fe+2HCl===FeCl2+H2↑ 与较活泼金属反应,表现氧化性 -还原性 与强氧化剂(如MnO2、KClO3等)反应:MnO2+4HCl(浓)MnCl2+Cl2↑+2H2O 与较强的氧化剂(如O2、Cl2、SO2等)反应:H2S+Cl2S↓+2HCl,2H2S+SO2===3S↓+2H2O 与某些金属氧化物(氧化剂,如CuO等)反应:3CuO+2NH33Cu+N2+3H2O与 AgNO3 溶液反应 生成白色沉淀: AgNO3+HCl===AgCl↓+HNO3 生成黑色沉淀: 2AgNO3+H2S ===Ag2S↓+2HNO3 先生成白色沉淀,氨气过量时,沉淀溶解:AgNO3+NH3+H2O===AgOH↓+NH4NO3,AgNO3+3NH3+H2O===Ag(NH3)2OH+NH4NO3二、氧化物(CO2、SO2和SiO2)的比较1.CO2、SO2和SiO2的物理性质比较 CO2 SO2 SiO2色、态、味 无色无味气体 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 无色晶体水溶性 能溶于水(1∶1) 易溶于水(1∶40) 不溶于水密度 比空气大 比空气大 较大熔、沸点 较低,固态易升华 较低,易液化 较高2.CO2、SO2和SiO2的化学性质比较 CO2 SO2 SiO2与水的反应 CO2+H2OH2CO3 SO2+H2OH2SO3 与水不反应与碱的反应(以NaOH 溶液为例) 2NaOH+CO2===Na2CO3+H2O(CO2不足) 2NaOH+SO2===Na2SO3+H2O(SO2不足) 2NaOH+SiO2===Na2SiO3+H2O NaOH+CO2===NaHCO3(CO2足量) NaOH+SO2===NaHSO3(SO2足量)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CaO+CO2CaCO3 CaO+SO2CaSO3 CaO+SiO2CaSiO3与Na2CO3 反应 Na2CO3(aq)+CO2+H2O===2NaHCO3 Na2CO3(aq)+SO2===Na2SO3+CO2 Na2CO3+SiO2Na2SiO3+CO2↑与酸的反应 — 2H2S+SO2===3S↓+2H2O, 2HNO3(稀)+3SO2+2H2O===2NO+3H2SO4 SiO2+4HF=== SiF4↑+2H2O三、三大强酸(盐酸、硫酸和硝酸)的比较1.HCl、H2SO4和HNO3的物理性质比较 HCl(盐酸) H2SO4(硫酸) HNO3(硝酸)颜色、状态 纯净的盐酸为无色液体,常见的盐酸中因含有工业杂质(Fe3+)而呈黄色 纯硫酸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油状液体 纯净的硝酸为无色液体,常见浓硝酸因溶有分解产生的NO2而呈黄色水溶性 以任意比与水互溶 以任意比与水互溶 以任意比与水互溶挥发性 易挥发,挥发出HCl气体 高沸点,难挥发 易挥发,挥发出HNO3气体2.HCl、H2SO4和HNO3的化学性质比较(1)不稳定性浓硝酸具有不稳定性,见光或受热易发生分解,化学方程式为4HNO3(浓)4NO2↑+O2↑+2H2O,而盐酸、硫酸则不易分解。注意 久置浓硝酸呈黄色,是因为溶解了HNO3分解生成的NO2。因此,实验室中存放浓硝酸时,应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并置于冷暗处。向变黄的浓硝酸中通入足量空气(或氧气)能使其变成无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O2+O2+2H2O===4HNO3。(2)强酸性盐酸、硫酸、硝酸均为强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能与金属、碱、碱性氧化物、弱酸盐等发生反应。①与酸碱指示剂的显色反应盐酸、稀H2SO4、稀HNO3均能使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注意 浓HNO3具有强酸性和强氧化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先显红色(表现强酸性)后褪色(表现强氧化性、漂白性)。②与金属的反应盐酸、稀H2SO4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H之前的金属单质发生置换反应,反应通式:活泼金属+酸(盐酸或稀H2SO4)―→相应的盐+H2↑。例如:Zn+2HCl===ZnCl2+H2↑Fe+H2SO4===FeSO4+H2↑HNO3为氧化性酸,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除Pt、Au之外的金属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NO3中的氮元素被还原。其中Fe、Cu、Hg、Ag等分别与稀HNO3、浓HNO3反应的通式:金属+稀HNO3―→硝酸盐+NO↑+H2O。例如: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金属+浓HNO3―→硝酸盐+NO2↑+H2O。例如:Cu+4HNO3(浓)===Cu(NO3)2+2NO2↑+2H2O③与碱的反应盐酸、H2SO4、HNO3都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反应通式:酸+碱―→盐+水。例如:HNO3+NaOH===NaNO3+H2OCu(OH)2+H2SO4===CuSO4+2H2O注意 若碱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较低,具有还原性,则与HNO3、浓H2SO4不发生中和反应,而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价盐。例如:3Fe(OH)2+10HNO3(稀)===3Fe(NO3)3+NO↑+8H2O④与碱性氧化物的反应盐酸、H2SO4、HNO3都能与碱性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反应通式为酸+碱性氧化物―→盐+水。例如:CaO+2HCl===CaCl2+H2OCuO+H2SO4===CuSO4+H2O注意 若碱性氧化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较低,具有还原性,则与HNO3、浓H2SO4发生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价盐。例如:3FeO+10HNO3(稀)===3Fe(NO3)3+NO↑+5H2O⑤与弱酸盐的反应盐酸、H2SO4、HNO3都能与较弱酸形成的盐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较弱酸,符合“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规律,反应通式:强酸+弱酸盐―→强酸盐+较弱酸。例如:2HNO3+CaCO3===Ca(NO3)2+H2O+CO2↑(酸性:HNO3>H2CO3)2HCl+Na2SiO3===H2SiO3↓+2NaCl(酸性:HCl>H2SiO3)注意 亚铁盐(如FeSO4)、亚硫酸盐(如Na2SO3)等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与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符合“强酸制取弱酸”这一反应规律。例如:3Na2SO3+2HNO3(稀)===3Na2SO4+2NO↑+H2O(3)还原性浓盐酸能与MnO2、KClO3、KMnO4等氧化性物质发生反应生成Cl2,其中HCl表现还原性和酸性。(4)氧化性稀HNO3、浓HNO3和浓H2SO4均为氧化性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盐酸具有较弱的氧化性,其实是H+的氧化性,只能与活泼金属反应表现其氧化性。①与金属的反应稀HNO3、浓HNO3和浓H2SO4都能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除金、铂之外的金属发生反应,但不产生H2,其中上述酸表现了强氧化性和酸性,反应通式:氧化性酸+金属―→盐+还原产物+H2O。②与非金属的反应浓H2SO4、浓HNO3在加热条件下,都能与非金属单质(如C、S、P等)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含氧酸或气体,这两种酸只表现强氧化性。针对训练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浓硝酸与足量铜片反应时,先生成红棕色气体,后生成无色气体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可将铁、铝的单质氧化C.饱和氯水既有酸性又有漂白性,加入NaHCO3后漂白性减弱D.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的反应中,盐酸表现为还原性和酸性答案 C解析 浓硝酸和铜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红棕色气体,随反应进行浓硝酸变为稀硝酸,稀硝酸和铜反应生成无色气体一氧化氮,故A正确;常温下铁、铝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不能继续反应,故B正确;氯水中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加入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和次氯酸不反应,漂白性不减弱,故C错误。2.(2019·西安调研)下列有关SO2与SiO2的比较,正确的是( )A.它们均为酸性氧化物B.都溶于水,都能与强碱反应C.S元素和Si元素化合价都为+4价,因此从氧化还原角度考虑它们具有一样的性质D.SiO2可与HF反应,这是SiO2作为酸性氧化物的通性答案 A解析 SO2和SiO2均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故A正确;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故B错误;SO2具有强还原性,SiO2没有,故C错误;因为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为能够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能够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只生成盐,所以SiO2可与HF反应不属于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故D错误。3.(2019·长春模拟)下表中甲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与乙组中的4种物质都能发生反应的是( )选项 甲物质 乙组中的物质A SO2 KIO3溶液、氨水、KMnO4溶液、碳酸氢钠溶液B CO2 NaOH溶液、Mg、NaClO溶液、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C SiO2 HF溶液、NaOH溶液、稀硝酸、Na2CO3D 盐酸 Al(OH)3、BaSO4、Cu2(OH)2CO3、CuS答案 A解析 B项,因H2SO3的酸性比碳酸强,故CO2不能与NaHSO3反应;C项,SiO2不溶于HNO3;D项,BaSO4、CuS均不溶于水,不溶于强酸。4.(2019·武汉模拟)如图所示,锥形瓶内盛有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Y滴入瓶中,振荡,过一会可见小气球a鼓起。气体X和液体Y不可能是( )A.X是NH3,Y是水B.X是SO2,Y是NaOH浓溶液C.X是CO2,Y是稀硫酸D.X是HCl,Y是NaNO3稀溶液答案 C解析 NH3极易溶于水,当水滴入瓶中,压强减小,导致小气球a鼓起,故A正确;SO2能与NaOH浓溶液反应,锥形瓶中的压强减小,导致小气球a 鼓起,故B正确;CO2与稀硫酸不反应,难溶于稀硫酸,瓶内压强基本不变,小气球不能鼓起,故C错误;氯化氢不与NaNO3反应,但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当NaNO3溶液滴入瓶中,压强减小,导致小气球a鼓起,故D正确。5.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加下划线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能被完全消耗的是( )①用浓盐酸与过量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②标准状况下,将铝片投入到过量浓硫酸中③向100 mL 3 mol·L-1的硝酸中加入5.6 g铁④向100 mL 3 mol·L-1的稀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100 mL 3 mol·L-1的碳酸钠⑤将足量锌粉投入到50 mL 18 mol·L-1的硫酸中⑥将足量Ca(ClO)2投入到20 mL 10 mol·L-1盐酸中⑦将足量铜投入到50 mL 12 mol·L-1的硝酸中A.②④⑥⑦ B.③⑤⑥⑦ C.④⑤⑥ D.①②③答案 B解析 ①浓盐酸变稀到一定程度不会再和二氧化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②标准状况下,铝片遇浓硫酸发生钝化,阻止反应进行;③根据反应Fe+4HNO3===Fe(NO3)3+NO↑+2H2O,0.3 mol硝酸氧化0.075 mol铁为三价铁离子,剩余的0.025 mol铁会继续和生成的0.075 mol 三价铁离子反应,依据反应2Fe3++Fe===3Fe2+可知,剩余的0.025 mol铁全部溶解需要三价铁离子0.05 mol,硝酸、铁粉都能完全反应;④在盐酸中滴加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Cl+Na2CO3===2NaCl+CO2↑+H2O,反应消耗一半碳酸钠;⑤将足量锌粉投入到50 mL 18 mol·L-1的硫酸中,首先生成二氧化硫,当浓硫酸转化为稀硫酸时与锌粉反应生成氢气,故硫酸可以完全反应;⑥将足量Ca(ClO)2投入到20 mL 10 mol·L-1盐酸中,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氯气,盐酸完全转化;⑦将足量铜投入到50 mL 12 mol ·L-1的硝酸中,首先生成二氧化氮气体,后来生成一氧化氮气体,硝酸完全反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