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考点25:说明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及其后果(b)◆涉及到本知识条目的教材目录: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第三课“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P64—67)◆考点内容诠释1、中国近代史: 年——1949年。2、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1)四次侵略战争分别是:①1840—1842年英国发动的 战争;②1894年 发动的甲午中日战争;③1900年英、法、 、俄、 、意、 、奥发动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④1937年7月7日 发动的。(2)19世纪末,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 ,划分 ,掀起 的狂潮。完成下面表格:(八下图册P27)国家 势力范围 租借地俄 长城以北 旅顺、大连法国英国 长江流域和云南、广东两省部分德国 山东 胶州湾日本 ——————3、四次侵略战争战争 侵略目的 主要战役 爱国将领 中方结果 签定条约 影响、意义鸦片甲午中日八国联军侵华 —— ——全面侵华 —— ——(1)日军参与的三次侵略战争 。(2)日军侵略过程中两次屠城的城市 、 。(3)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①中方: 。②日方: 。抗日战争中国战胜的原因:①中方: 。②日方: 。●练一练:(2008年宁波市中考题)材料一:2008年5月,胡锦涛主体访日,展开“暖春之旅”,全面规划和推进中日两国的战略互惠关系。胡锦涛指出“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让各国人民永享太平。”材料二:中日关系年代尺(见上页)(1)“牢记历史”——你准备通过哪些方面获得有关中日关系的历史信息?(2分)(2)请将年代尺中①②处正确内容写在答题卷上。(2分)(3)根据年代尺,以1945年为界,请你概括中日关系前后两个阶段的主要特点。(2分)(4)“面向未来”——请你从时代主题的角度来描绘未来中日关系的蓝图。(2分)4、三个不平等条约(1)三次侵略战争及其签定的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的总的影响:使中国逐步丧失的地位,一步步地滑向 的深渊。(开始: ,进一步: ,完全: 。)(2)《南京条约》的签定(时间: 年)①原因: 。②内容及影响:○割 。○赔款2100 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 。○协定关税。③会审公廨的设立侵犯了中国的 主权。④鸦片战争前后的变化:○社会性质:从 社会过渡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从 阶级和 阶级的矛盾演变为 (19世纪70年代后称 。)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根本任务:从反 到反 。(3)《马关条约》的签定(时间: 年)开放的四个通商口岸是:苏州、 、沙市、 ,使得帝国主义的侵略活动由沿海深入到内地。其中涉及经济侵略新方式的条约内容是: ,产生的影响是严重阻碍了中国 的发展。(4)《辛丑条约》的签定(时间: 年)其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条款是。体现“国中之国”的条款是 。赔款白银 两,成为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最多的条约。◆考点26:说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概况及影响(b)◆涉及到本知识条目的教材目录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第三课“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P67—74), 第七单元第三课“民族复兴的新道路” (P99—101)1、“师夷长技以制夷”,从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化里程来看,学习西方经历了器物—制度—观念三个阶段的探索,其中“器物”的变革指的是 运动,促进了中国工业的近代化;“制度”的变革是指 和 ,前者目标要确立 ,后者曾一度确立了资本主义的 ;“观念”的变革指的是 运动,促进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运动 时间 阶级阶层 代表人物 性质 主张 结果 意义同 同 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2、洋务运动(1)口号:自强、 ,其根本目的是维护 ,但 的惨败,宣告这场运动以失败而告终。(2)期间创办的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是 。中国近代最早的外交机构是。戊戌变法运动期间创办的新式学府是 。(3)洋务运动的影响: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其①客观上刺激了中国 的产生;②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③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3、戊戌变法(1)戊戌变法运动的序幕是 ,这一事件的直接诱因是 。(2)他们依靠的是没有实权的 皇帝,但遭到掌握实际权力的 的反对,并且没有得到 的支持,加上采用 的办法改变现状,成了这次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这之后月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要救中国,必须进行 ,推翻 统治,仿效西方国家建立 制度。4、辛亥革命(1)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政党是 ,其革命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对应三民主义的 ),创立民国(对应三民主义的 ),平均地权(对应三民主义的 )。”“鞑虏”指的是 。(填序号①满族②帝国主义)所以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2)辛亥革命发生在19 年,中华民国成立于19 年。●练一练:抗日战争发生在1937年,它应该是中华民国 年。(3)辛亥革命的最大贡献在于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 制度,但由于革命派的妥协,使的中国历史进入 军阀统治时期,并没有改变中国 的社会性质。因此我们经常说,辛亥革命的结果是既 又 了。●练一练:(2008年宁波市中考题)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0分)(1)请写出图1、图2相对应的运动名称(4分)(2)写出图3事件的原因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4分)(3)从上述事件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侵犯了 主权,破坏了 。加重了 。便于对中国 沿海进行侵略。侵犯了 主权。为侵略者经济掠夺提供条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