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社会第四单元第一课当代市场经济对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社会第四单元第一课当代市场经济对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学案

资源简介

(四)当代市场经济对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学案
◆知道现代经济中的“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a)
◆对应教材:九年级社会第四单元第一课 P110——115
◆知识梳理:
一、“看不见的手”(无形手):
1、“看不见的手”指:市场、市场机制、市场对社会生产的调节。
2、作用:
1)市场通过 ,就像“看不见的手”指挥着 、 、
适时地改变他们的计划。(市场上的商品如何通过价格的上涨和下跌的变化传递信号,指挥着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适时地改变他们的计划?〈精析〉P84“梳理拓展”)
2)市场机制能够 ,起到 的作用。
3、市场经济的好处:
1)人们有充分的 机会,在市场上 各自的产品。
2) ,促使生产者 ,以免在竞争中被 。
3)公司能够适应 ,主动 。
4)市场能提示生产者,什么是消费者 。
二、“看得见的手”(有形手):
1、“看得见的手”是指:政府的宏观调控。
2、政府为什么要进行宏观调控?
1) ,如 。
2) ,如 。
3)市场调节存在着 的弱点。所以,现代经济的发展,不仅要充分发挥 的作用,而且需要 ,以弥补 。
3、政府怎样进行调控?
1)经济手段:政府可以制定 ,指明经济发展的 ;
2)法律手段:可以制定 ,规范经济活动 ;
3)行政手段:可以采取 等 措施,直接、迅速地调整和管理经济活动。
4、两只手要有机结合,合理利用。
1)在市场经济中,要努力使 和 更好地结合,即“
”,使现代经济健康成长。
2)要遵循 ,既要自觉利用 在资源配置中的 作用,又要尽量克服 。
3)既要充分发挥 对市场经济的 ,也要尽量避免政府作用 ,
,导致产生 的现象。
◆课堂演练:
1. 2008年1月1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实施办法》。这表明现代经济的发展仍需要 ▲ 的作用。 ( )
①政府的宏观调控 ②市场的自我调节 ③“看得见的手” ④“看不见的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 内蒙古自治区要加快发展,必须 ( )
①加强东西部交流,实现优势互补 ②照搬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模式
③开发旅游资源,发展草原旅游业 ④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有人说温州人的成功,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率先握住了“无形的手”。这里“无形的手”喻指 ( )
A.宏观调控 B.计划经济 C.市场机制 D.政府干预
4、在现代社会,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是 ( )
A.政府 B.价格 C.市场 D.质量
5、材料:一段侃哥与妙妙的网聊记录。
妙妙:侃歌,昨天生意怎么样?
侃歌:苦啊!周末本来生意很好,可偏偏连续两个周日“文化执法大检查”。
妙妙:你运气真好。 侃歌:市场经济了,还管那么多。
1) 侃哥认为,市场经济了就不用管那么多了。你认为要不要管那么多,为什么?
2)针对提供的材料,应该具体到哪一点呢?
3)谁在管?具体哪个政府部门?
4)宏观调控有哪些手段?网聊中提到的是什么手段?
◆理解“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C)
◆对应教材:九年级社会第四单元第一课 P116——118
◆知识梳理:
一、区域经济发展中必须贯彻 原则。
二、为什么?
1、随着 和 , 的程度越来越高, 越来越大。
2、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 千差万别。
1)我国的地区差异:《精析》P84(二):从我国国各种资源的区域分布看。
2)世界的地区差异:九年级历史与社会P116第二段相关内容。
3、 都存在着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
★我国东西部地区应如何加强合作与交流,实现共同发展 (九<历史与社会>P117)
三、发展区域经济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分析地区发展的条件、主导因素、优势产品等。(如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资源、原有的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等。)
四、意义:
1、体现了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能自发组织、协调全社会的 ;
哪里有某种商品的 ,该商品就会流向哪里,哪里生产的商品有利可图,生产资金就会流向哪里。
2、有利于克服某些制约 的不利因素,有利于克服某些
差别,而使本地经济发展制约的因素。
3、有利于大力发展 , 。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经济,通过 ,
可以使人们生产各自的 ,从而提高 ,使各地都能享受到更多、更丰富的产品。
◆课堂演练:
1、我国幅员辽阔,资源分布很不平衡,在发展区域经济时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 )
A.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品   B.实行地方保护主义
C.什么赚钱,生产什么     D.高度集中财力、物力,发展单一产业
2.世界上有许多国家有着十分形象地别称,如: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阿根廷是“驮在牛背上的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这说明 ( )
①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色 ②这些国家的自然资源都非常丰富
③这些国家都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 ④国与国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一位专家曾形象的说:今日中国是一个有着欧洲般富足和非洲般贫穷的矛盾国家,你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走走,到东部沿海去看看,再到偏远农村、边远的西南、西北转转,就会有深刻的体会。专家的观点主要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存在 ( )
A.资源和环境有差异的问题 B.经济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
C.教育水平不高的问题 D.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4.承接上题的这一实际决定了在发展区域经济时必须遵守的原则是 ( )
A.改革开放 B.西部大开发 C.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D.科教兴国
5.东北某林区的人们以前靠伐木为生,日子过得很清苦;现在人们在政府的帮助下,根据市场需求,种植药材、养殖林蛙、发展旅游业,日子越来越红火。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
①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②发展区域经济时,应首先分析地区发展的条件 
③砍伐树木不能挣钱 ④政府可以指明经济发展的目标,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 一些农民在生产中的困惑是:没有政府介入单靠自己很难干得成;可一旦政府介入太深,又怕什么都干不成。材料中“没有政府介入单靠自己很难干得成”说明 (  )
A.市场完全由政府来调控 B.市场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
C.农民缺乏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D.农民不相信市场的作用
7.(17分)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嘉兴市所属各县(市)均列入全国百强县,经济发展各具特色,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为此,某校“南湖晚报”的小记者,在“知我嘉兴,爱我嘉兴”的活动中,分头到各县(市.区)进行了实地采访。以下是采访的新闻报道摘要——
[平湖市] 利用地形、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大力培植优质西瓜。
[海盐县] 利用山、湖、海独特的自然景观,打造南北湖旅游品牌。
[桐乡市] 水乡古镇、茅盾故居吸引四方游客,杭白菊香飘全国。
(1)平湖市属于何种气候类型 (2分)
(2)上述新闻材料体现了在发展区域经济时必须考虑哪一原则 (2分)
(3)在发展区域经济时,应首先分析哪些情况,才能使经济健康、快速发展?(3分)
(4)小记者还采访了嘉兴市长。并向市长请教了一个问题:“政府应如何在发展区域经济中起良好作用?”市长的合理回答应是?(4分)
[海宁市] 皮影戏列入国家非物质丈化遗产名录,有学校为此开设“皮影戏兴趣小组”。
[南湖区] 腾笼换鸟打生态牌,化废为宝算循环账。
[秀洲区] 基本形成外资、外经、外贸“三位一体”的开放型经济结构。
[嘉善县] 重视关注弱势群体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5)上述反映精神文明建设和基本国策内容的分别是哪些县(市、区)的新闻材料 这些基本国策是什么 (6分)
8.(12分)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战略转移,行程二万五千里,史称长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图
(1)1936年,红军长征最后胜利会师地在 省,该省在图中的位置是
(A或B)。红军长征中曾渡过的乌江是C河的支流,C河发源于 ,最后注入东海。造成C河流向的地理原因是 。(4分)
材料二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红军长征经过的重要地区,当年红军曾与彝族人民友好结盟。过去,这里一直单纯种植粮食,经济发展落后。近年来,当地政府根据本地独特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引导农民发展果树种植业,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业,先后有100万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面貌。
(2)当地政府在本地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该地区成功脱贫对发展区域经济有何启示 (4分)
(3)今年暑假,小张同学准备去凉山彝族自治州进行一次红色之旅。请你就旅行中如何与彝族人民友好相处,给他一些友情提示。(4分)
9.2007年5月以来,涨价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从猪肉、鸡蛋价格的持续上涨,再到方便面、奶制品、豆制品等一系列生活必需品的跟风上涨,无形中增加了消费者的经济压力,政府采取了各种必要的措施进行宏观调控,以抑制物价的过度上涨。
(1)请列举政府抑制物价过度上涨这个民生问题所采取的措施。(至少两条)(4分)
(2)面对现实,我们应该怎样做才有利于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至少3条)(6分)
PAGE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