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

资源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8月15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轴心国( 及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 ( http: / / baike. / view / 410126.htm" \t "_blank )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二战成员国
法西斯 ( http: / / baike. / view / 869.htm" \t "_blank )国家:
  德国 ( http: / / baike. / view / 3762.htm" \t "_blank )、意大利 ( http: / / baike. / view / 3784.htm" \t "_blank )、日本 ( http: / / baike. / view / 1554.htm" \t "_blank )、匈牙利 ( http: / / baike. / view / 6397.htm" \t "_blank )、保加利亚 ( http: / / baike. / view / 21781.htm" \t "_blank )、罗马尼亚 ( http: / / baike. / view / 20414.htm" \t "_blank )、芬兰 ( http: / / baike. / view / 20509.htm" \t "_blank )、斯洛伐克 ( http: / / baike. / view / 21871.htm" \t "_blank )、克罗地亚 ( http: / / baike. / view / 17635.htm" \t "_blank )、伪满洲国 ( http: / / baike. / view / 38996.htm" \t "_blank )、伪蒙古国、维希法国 ( http: / / baike. / view / 1258837.htm" \t "_blank )。
  西班牙 ( http: / / baike. / view / 3820.htm" \t "_blank )虽是法西斯主义,但是没有参战,只派遣意愿军帮助德国。
反法西斯国家:
  美国 ( http: / / baike. / view / 2398.htm" \t "_blank )、英国 ( http: / / baike. / view / 3565.htm" \t "_blank )、苏联 ( http: / / baike. / view / 6824.htm" \t "_blank )、中国 ( http: / / baike. / view / 61891.htm" \t "_blank )、澳大利亚 ( http: / / baike. / view / 3692.htm" \t "_blank )、比利时 ( http: / / baike. / view / 21905.htm" \t "_blank )、加拿大 ( http: / / baike. / view / 3647.htm" \t "_blank )、哥斯达黎加 ( http: / / baike. / view / 22058.htm" \t "_blank )、古巴 ( http: / / baike. / view / 14430.htm" \t "_blank )、捷克斯洛伐克 ( http: / / baike. / view / 97599.htm" \t "_blank )、多米尼加共和国 ( http: / / baike. / view / 60819.htm" \t "_blank )、萨尔瓦多 ( http: / / baike. / view / 22065.htm" \t "_blank )、希腊 ( http: / / baike. / view / 6744.htm" \t "_blank )、危地马拉 ( http: / / baike. / view / 22096.htm" \t "_blank )、海地 ( http: / / baike. / view / 22092.htm" \t "_blank )、洪都拉斯 ( http: / / baike. / view / 21524.htm" \t "_blank )、卢森堡 ( http: / / baike. / view / 21772.htm" \t "_blank )、荷兰 ( http: / / baike. / view / 6323.htm" \t "_blank )、新西兰 ( http: / / baike. / view / 10151.htm" \t "_blank )、尼加拉瓜 ( http: / / baike. / view / 4788.htm" \t "_blank )、挪威 ( http: / / baike. / view / 4918.htm" \t "_blank )、巴拿马 ( http: / / baike. / view / 22074.htm" \t "_blank )、波兰 ( http: / / baike. / view / 21934.htm" \t "_blank )、南非联邦、南斯拉夫 ( http: / / baike. / view / 26120.htm" \t "_blank )、墨西哥 ( http: / / baike. / view / 10169.htm" \t "_blank )、菲律宾 ( http: / / baike. / view / 3222.htm" \t "_blank )、阿比西尼亚 ( http: / / baike. / view / 300363.htm" \t "_blank )、伊拉克 ( http: / / baike. / view / 7692.htm" \t "_blank )、巴西 ( http: / / baike. / view / 5399.htm" \t "_blank )、玻利维亚 ( http: / / baike. / view / 30138.htm" \t "_blank )、伊朗 ( http: / / baike. / view / 4286.htm" \t "_blank )、哥伦比亚 ( http: / / baike. / view / 19755.htm" \t "_blank )、利比里亚 ( http: / / baike. / view / 19158.htm" \t "_blank )、法国 ( http: / / baike. / view / 64741.htm" \t "_blank )(1940年6月法国沦亡后称自由法国)、厄瓜多尔 ( http: / / baike. / view / 5923.htm" \t "_blank )、秘鲁 ( http: / / baike. / view / 10316.htm" \t "_blank )、智利 ( http: / / baike. / view / 10206.htm" \t "_blank )、巴拉圭 ( http: / / baike. / view / 4929.htm" \t "_blank )、委内瑞拉 ( http: / / baike. / view / 17639.htm" \t "_blank )、乌拉圭 ( http: / / baike. / view / 19862.htm" \t "_blank )、土耳其 ( http: / / baike. / view / 6785.htm" \t "_blank )、埃及 ( http: / / baike. / view / 4387.htm" \t "_blank )、沙特阿拉伯 ( http: / / baike. / view / 6954.htm" \t "_blank )、叙利亚 ( http: / / baike. / view / 7851.htm" \t "_blank )、黎巴嫩 ( http: / / baike. / view / 7357.htm" \t "_blank )。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引起的。由于一战后德国经济的再次崛起,开始不甘心《凡尔赛和约》对其的严惩和限制,暗中加紧恢复国力;意大利因未能得到英法所许诺的领土而耿耿于怀;日本对华盛顿条约对它的限制也充满怨恨,在亚太地区与英美展开新的角逐,准备向中国侵略扩张。
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
  初期:法西斯的掠夺,侵略的战争.
  1942年以后: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直接原因
  是由于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德意日法西斯为摆脱危机,转移国内人们的斗争视线,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事件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9月5日,美国发表《中立宣言》,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1940年,德国发动“闪电”攻势。(称“白色闪电”。4月9日攻占丹麦和挪威,5月10日攻占荷兰、比利时、卢森堡、随后进攻法国。)
  1940年5月10日,德军决定采用"曼斯坦因 ( http: / / baike. / view / 22715.htm" \t "_blank )计划"完成了对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波兰、法国等西欧国家的侵略。
  为了接着征服苏联,希特勒策划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 ( http: / / baike. / view / 641912.htm" \t "_blank )》。在1940年9月7日柏林签定完毕。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向英法宣战,战火烧到了地中海和非洲。
  1940年6月22日,6月,德发起总攻,法国投降。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的训令(海狮计划)。1940年8月,德国航空兵开始对英国城市进行密集突击。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条约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次日下午,美国对日宣战,还有其他20多个国家同时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2年1月1日,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 http: / / baike. / view / 82702.htm" \t "_blank )》的有美利坚合众国 ( http: / / baike. / view / 19562.htm" \t "_blank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 http: / / baike. / view / 58574.htm" \t "_blank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 http: / / baike. / view / 29122.htm" \t "_blank )、中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卢森堡、荷兰、新西兰、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马、波兰、南非联邦和南斯拉夫,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德国全面溃败。
  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在苏联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进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战争。
  1943年9月8日,意大利无条件投降。
  1945年5月7日,德国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6日,美国投掷原子弹轰炸日本广岛 ( http: / / baike. / view / 103158.htm" \t "_blank ),24.5万人口中死亡和失踪人数达71379人,受伤人数近10万。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
  1945年8月9日,美国投掷原子弹轰炸日本长崎 ( http: / / baike. / view / 102948.htm" \t "_blank ),23万人口中的约14万8千人伤亡和失踪。
  1945年8月14日 ( http: / / baike. / view / 477811.htm" \t "_blank ),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3日 ( http: / / baike. / view / 477840.htm" \t "_blank ),日本政府代表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战争的起源
纳粹德国崛起
  由阿道夫·希特勒 ( http: / / baike. / view / 14296.htm" \t "_blank )所领导的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简称纳粹党 ( http: / / baike. / view / 33490.htm" \t "_blank )[Nazi])就是其中之一,他宣称德国的困境之根源来自于战后强加给德国的严厉条款、懦弱的魏玛共和国 ( http: / / baike. / view / 32277.htm" \t "_blank )以及被指称握有国家经济命脉的犹太人 ( http: / / baike. / view / 7542.htm" \t "_blank )。他的理论受到越来越多德国人的支持,到1933年时纳粹党已经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党一跃成为国会内第一大党。1933年1月30日,总统兴登堡 ( http: / / baike. / view / 28348.htm" \t "_blank )元帅 ( http: / / baike. / view / 57755.htm" \t "_blank )正式任命希特勒为共和国总理。不久后,希特勒政府通过行使宪法赋予总统在紧急情况下的特殊权力来执行公务,这些权力令希特勒可越过联邦议会进行实际独裁 ( http: / / baike. / view / 152047.htm" \t "_blank )统治。此时,魏玛共和国走到了其政治生命的终点,取而代之的是德意志第三帝国 ( http: / / baike. / view / 769771.htm" \t "_blank )。为了摆脱英法等国对德意志帝国的束缚,希特勒在上台之初就因扩军备战计划受到限制而于1933年10月宣布退出英法控制的国际联盟 ( http: / / baike. / view / 27697.htm" \t "_blank )。1934年8月2日兴登堡去世后,希特勒又依据宪法 ( http: / / baike. / view / 3575.htm" \t "_blank )继任了总统,成为了第三帝国唯一的真正拥有实权的最高领袖,在德语中称为“元首 ( http: / / baike. / view / 68750.htm" \t "_blank )”。
希特勒并不是只会叫嚣喊空话的政客,他上台后迅速重建了德国的秩序,加上他具备远见,让社会底层的劳动阶级也能享有过去所没有的福利,因而德国人对希特勒的支持率大幅提升。德意志帝国内部已经政局稳定,纳粹党人开始将重心放到外交方面,并采取了多个冒险的行动。1935年3月16日 ( http: / / baike. / view / 286370.htm" \t "_blank ),希特勒宣布德国军队将重整军备,并实行征兵制,从而突破了《凡尔赛条约 ( http: / / baike. / view / 32233.htm" \t "_blank )》的限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 ( http: / / baike. / view / 612009.htm" \t "_blank )并入第三帝国,捷克其余地区也在不久后被德国占领,斯洛伐克的一部分在德国的保护下独立;捷克斯洛伐克其它部分被瓜分。
  1935年至1939年的欧洲局势,纳粹德国 ( http: / / baike. / view / 32272.htm" \t "_blank )迅速崛起,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在纳粹运动的狂热浪潮中并入第三帝国,捷克其余地区也在不久后被德国占领(斯洛伐克保持独立),立陶宛的克莱佩达地区(德国称默麦尔地区)并入德国;斯洛伐克的一部分在德国的保护下独立;捷克斯洛伐克其他部分被匈牙利和波兰瓜分;法西斯意大利在欧洲局势不稳的时候占领了阿尔巴尼亚;西班牙则处于内战状态,内战的结果以亲法西斯的叛军获得胜利而告终。
  1935年3月16日,希特勒宣布德国军队将重整军备,并实行征兵制,从而突破了《凡尔赛条约》所规定的德国军队人数不得超过10万的最高限额(其实在希特勒上台时就已经将十万人的军队限额秘密扩展成30万人),把10万陆军迅速扩充至60万,但是这些行动仅仅遭到了英国和法国的正式抗议(当时希特勒宣称这只是寻求德国的正当自卫能力,使得当时各国的舆论都偏于同情德国,英法无法有大动作反对)。1936年3月7日,希特勒借口法苏订立《互助协定》,违反国联规定,因而进兵莱茵河 ( http: / / baike. / view / 24634.htm" \t "_blank )非武装地区(希特勒称其目的仅在求取自卫的平等权利),并宣布废除《洛迦诺公约 ( http: / / baike. / view / 82942.htm" \t "_blank )》和《巴黎和约 ( http: / / baike. / view / 89519.htm" \t "_blank )》。而根据《凡尔赛条约》,德国在莱茵河东岸50公里内不得设防(这使得德国西部门户洞开法国随时可长驱直入,为德国的致命伤)。但是这次行动就像上次一样,并没有遭到英法的阻止(法国虽然有一些人主张用军事行动来对付德国,但是又恐引发全面性战争,加上当时的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使得与意大利交恶的英国反对法国入侵德国),接着希特勒以法拒绝与其签订不侵犯公约等建议为由,在西线兴建坚强的防御工事,于是德国的国防置于磐石之安,成为希特勒发动二次大战的先决条件。
  另外,希特勒在其政治主张中强烈反对共产主义,1933年2月,纳粹党通过制造国会纵火案 ( http: / / baike. / view / 57144.htm" \t "_blank )嫁祸给德国共产党,并在德国境内取缔共产党。1936年11月25日,德国和日本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形成了“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一年后,意大利加入该协定,该协定是在反对共产主义基础上企图建立一个政治军事同盟 ( http: / / baike. / view / 424116.htm" \t "_blank ),有史学家分析,德国的矛头主要是指向共产主义的苏联,这是德意日轴心的初步形成。
中国抗日战争
  中国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
1920年代的中国四分五裂,被各个当地的军阀 ( http: / / baike. / view / 63206.htm" \t "_blank )控制,中央政府无法控制全国的大部分地区。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得以通过签署不平等条约 ( http: / / baike. / view / 32218.htm" \t "_blank )的形式来对中国施加影响。
  1926年起,以蒋介石为总司令的国民革命军开始进行北伐。北伐军成功地击溃了华中、华南地区的旧军阀,而且国民政府即将与北方的军阀达成和解协议。由于过去有着亲日背景的奉系军阀张作霖 ( http: / / baike. / view / 3078.htm" \t "_blank )一再提前与日本签订能够给日本带来更多收益的条约,并表现出将与蒋介石 ( http: / / baike. / view / 5973.htm" \t "_blank )合作的迹象。于是,日本关东军 ( http: / / baike. / view / 530290.htm" \t "_blank )的少壮派 ( http: / / baike. / view / 294085.htm" \t "_blank )在1928年发动了“皇姑屯事件 ( http: / / baike. / view / 30058.htm" \t "_blank )”,暗杀了张作霖,并且逼迫张作霖的儿子、继承人张学良 ( http: / / baike. / view / 4095.htm" \t "_blank )(东北军总长官)继续同日本合作。然而张学良却因此更加偏向于同蒋介石政府合作。在张学良完全控制住东北军政局势后,宣布“东北易帜 ( http: / / baike. / view / 14013.htm" \t "_blank )”,接受南京国民政府领导。失去对中国东北本地军阀的控制后,日本在1931年9月18日发动九一八事变 ( http: / / baike. / view / 34028.htm" \t "_blank ),占领了中国的东北三省,并在当地设立了一个傀儡:“满洲国”,将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 ( http: / / baike. / view / 19214.htm" \t "_blank )安插为满洲国的皇帝。因为中华民国不承认满洲国的合法性,所以称之为“伪满洲国”。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 ( http: / / baike. / view / 23093.htm" \t "_blank )发动了西安事变 ( http: / / baike. / view / 10779.htm" \t "_blank ),在西安 ( http: / / baike. / view / 2155.htm" \t "_blank )扣留了蒋介石,迫使其“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蒋介石被迫接受。日本军队于1937年7月7日制造卢沟桥事件 ( http: / / baike. / view / 299393.htm" \t "_blank ),导致中日战争 ( http: / / baike. / view / 32125.htm" \t "_blank )(抗日战争 ( http: / / baike. / view / 2587.htm" \t "_blank ))全面爆发。
  七七事变 ( http: / / baike. / view / 10754.htm" \t "_blank )后,建立了国民党、共产党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http: / / baike. / view / 116448.htm" \t "_blank ),蒋介石积极部署和指挥中国军队开赴华北和淞沪前线,抗御日本侵略军,他先后指挥了淞沪会战 ( http: / / baike. / view / 27155.htm" \t "_blank )、太原会战 ( http: / / baike. / view / 68145.htm" \t "_blank )、徐州会战 ( http: / / baike. / view / 95661.htm" \t "_blank )、武汉会战 ( http: / / baike. / view / 86232.htm" \t "_blank )等重大战役。至1938年10月,使日军伤亡45万余人,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妄图速战速决、迅速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蒋介石在政治民主化方面作出一些许诺,释放政治犯,召开国民参政会等,全国一时出现一片团结抗日的新气
象。但由于蒋介石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和单纯军事防御的战略战术,又幻想并等待国际“调停”制止日本侵略,因而不能抵御占有很大优势的日本侵略军,华北 ( http: / / baike. / view / 144248.htm" \t "_blank )、东南和华中 ( http: / / baike. / view / 144367.htm" \t "_blank )大片国土相继沦陷。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 ( http: / / baike. / view / 44162.htm" \t "_blank )爆发后,蒋介石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与美、英同盟,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得到了美国的物资和财政援助。他派中国远征军 ( http: / / baike. / view / 24111.htm" \t "_blank )去缅甸 ( http: / / baike. / view / 7227.htm" \t "_blank ),与英美联军联合作战,打通了中印公路 ( http: / / baike. / view / 1074541.htm" \t "_blank )。美、英为了联合中国共同抗击日本,许诺废除不平等条约所规定的在华特权,签订了中美、中英“新约”。1943年11月,蒋介石出席开罗会议 ( http: / / baike. / view / 112258.htm" \t "_blank ),与美国总统 ( http: / / baike. / view / 27701.htm" \t "_blank )罗斯福、英国首相邱吉尔会谈对日联合作战方略及战后和平条件。1945年6月派宋子文 ( http: / / baike. / view / 58037.htm" \t "_blank )等去苏联会谈,8月两国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有关协定。
波兰战役
  1939年9月1日凌晨,波兰战役 ( http: / / baike. / view / 92549.htm" \t "_blank )爆发,德国军队利用夜幕的掩护,在2000多架飞机的支援下,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波德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打响,意味着一场世界性的战争 ( http: / / baike. / view / 13902.htm" \t "_blank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当航空兵 ( http: / / baike. / view / 63781.htm" \t "_blank )和装甲部队 ( http: / / baike. / view / 998713.htm" \t "_blank )结合起来时,全世界第一次领教了“闪击战 ( http: / / baike. / view / 392952.htm" \t "_blank )”。9月3日,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虽然英国和法国之前已经保证会确保波兰的安全,但是波兰军队的奋力抵抗并没有得到英法两国任何有效的军事支持。最终波兰的军队还是被装备精良的德军击败。9月6日,波兰政府逃离华沙。9月17日,华沙保卫战 ( http: / / baike. / view / 2131492.htm" \t "_blank )开始,几乎在同一天,苏联红军 ( http: / / baike. / view / 104235.htm" \t "_blank )进入波兰东部。9月27日,德军占领华沙 ( http: / / baike. / view / 48798.htm" \t "_blank )。波兰再一次遭到瓜分。波兰在复国20年后,又一次消失了。
与此同时西线的法德边界却毫无动静,英法等国违背了自己许下的“如果德意志帝国胆敢入侵波兰,英法联军将直捣鲁尔谷地”的诺言,屯重兵却躲在钢筋水泥的工事后面,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堂·吉诃德 ( http: / / baike. / view / 283064.htm" \t "_blank )式的小国抵抗着强大邻国的侵略,取而代之的只是在外交上的谴责而已。从1939年9月1日战争爆发开始,直到1940年5月10日,德意志帝国才和英法爆发正式冲突,这段和平的时期被德国人叫作“静坐战 ( http: / / baike. / view / 1384741.htm" \t "_blank )”(绥靖政策),西方则称为“假战”。希特勒在占领波兰后,对西方的绥靖一语道破:“对于这种结局,波兰人应该感谢他们的英法朋友。”
入侵北欧
  1940年4月9日德国展开威塞尔演习 ( http: / / baike. / view / 1430827.htm" \t "_blank )(Weserübung)计划,进攻丹麦 ( http: / / baike. / view / 6431.htm" \t "_blank )和挪威。德国人声称这是为了防止英法首先占领挪威这个原本中立的国家,从而切断德国从瑞典 ( http: / / baike. / view / 14445.htm" \t "_blank )进口矿产的道路。英国海军成功地封锁了挪威港口,并且在挪威登陆。德军撤退到挪威腹地并据此坚守。英国军队无法肃清德军,加上西线战事 ( http: / / baike. / view / 612031.htm" \t "_blank )爆发随后撤退,挪威被德国占领。
征服西欧
  1940年5月10日,德军决定采用改良过的施里芬计划 ( http: / / baike. / view / 666306.htm" \t "_blank )( 亦称为曼斯坦因计划)分为A、B、C三个集团军绕过马奇诺防线 ( http: / / baike. / view / 94967.htm" \t "_blank )侵略了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和法国。
  第一阶段作战:5月13日德军A集团军按曼施坦因 ( http: / / baike. / view / 38626.htm" \t "_blank )意图通过法国防守力量薄弱的阿登 ( http: / / baike. / view / 977829.htm" \t "_blank )地区进入法国,盟军在阿登山地因为德军的奇袭完全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德国坦克师强渡马斯河 ( http: / / baike. / view / 297590.htm" \t "_blank ),5月13日攻陷了法国南部战略要地色当 ( http: / / baike. / view / 157668.htm" \t "_blank ),而同时德军B集团军在空降兵 ( http: / / baike. / view / 28796.htm" \t "_blank )配合下入侵荷兰、比利时,来吸引跟牵制位于比利时平原一带的英法盟军主力部队,使A集团军得以更加顺利的从法国北部附近通过英法联军主力部队之侧翼,来构成曼斯坦计划中的大包围。到5月19日德军装甲师已经抵达离英吉利海峡 ( http: / / baike. / view / 28772.htm" \t "_blank )只有50英里处。5月24日,德军装甲部队已经逼近法国的北部港口敦刻尔克 ( http: / / baike. / view / 555384.htm" \t "_blank ),但却在这时接到停止前进的命令。这个命令被证明是致命失误,被包围的盟军开始执行“发电机计划 ( http: / / baike. / view / 1646565.htm" \t "_blank )”,即敦刻尔克大撤退 ( http: / / baike. / view / 44584.htm" \t "_blank )(保留了革命的有生力量)。850艘各种类型、动力引擎、大小的船只舰队大量跨海集中到敦刻尔克,5月27日开始撤走了第一批士兵,到6月4日时已经有超过33万人成功逃脱,其中23万是英国远征军 ( http: / / baike. / view / 2140667.htm" \t "_blank )。这次的撤退虽为英国避免了全军覆没的悲剧,但也丧失了大量的物资和武器装备,士气亦一度低落。
  第二阶段作战:1940年6月10日,德军开始正式全面入侵法国本土,由于先前在低地国地区丧失了大部分的军事力量, 所以德国的装甲部队纷纷进行一场竞速比赛,很快的就深入了法国中央,6月17日,
首都巴黎 ( http: / / baike. / view / 11269.htm" \t "_blank )被攻占,6月25日,为了羞辱法国人,希特勒选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 http: / / baike. / view / 26747.htm" \t "_blank )德国停战签字的贡比涅 ( http: / / baike. / view / 394781.htm" \t "_blank )地区的福煦车厢 ( http: / / baike. / view / 1026164.htm" \t "_blank )内签署与法国的停战条约。根据此项条款,法国中部和北部三分之二的领土疆域由德国武装部队来进行实质占领,而南部地区则成立由贝当 ( http: / / baike. / view / 98753.htm" \t "_blank )执政的附庸政权: 维希政府 ( http: / / baike. / view / 214839.htm" \t "_blank )。
  从德国展开西线进攻到法国败降只经历了6个星期,闪击战的威力让法国体会到了亡国的耻辱。法国的战败令英国必须独自面对德国。
  占领法国后德国空军 ( http: / / baike. / view / 292401.htm" \t "_blank )就在法国北部集中,准备可能的登陆英国(海狮计划 ( http: / / baike. / view / 65839.htm" \t "_blank ))。德国决定首先进行空战消灭英国皇家空军 ( http: / / baike. / view / 848987.htm" \t "_blank ),这即不列颠战役 ( http: / / baike. / view / 597657.htm" \t "_blank )。但事实上很多人认为登陆战根本就不切实际,因为即使德国空军能够将皇家空军赶出南英格兰 ( http: / / baike. / view / 58688.htm" \t "_blank ),剩余的英国空中力量仍有可能在英格兰中北部对德国登陆造成威胁,德国的登陆部队很有可能被英国海空力量切断,然后逐个消灭。
  但是德国人似乎没有意识到这点,他们在8月5日发动了“鹰计划”,即对英国的大规模空中打击,从而为陆军登陆扫除障碍。在战役的高峰,8月24日到9月6日德军每天平均出动1000多架飞机,凭借着数量上的优势与已经十分疲劳的皇家空军飞行员作战,虽然英国拥有先进的雷达 ( http: / / baike. / view / 1457.htm" \t "_blank )技术,他们还是损失了四分之一的空军飞行员。
  英国空军 ( http: / / baike. / view / 292413.htm" \t "_blank )也不时在夜间轰炸欧洲大陆。8月25日晚上皇家空军第一次对柏林进行了轰炸。德国在关键时刻决定改变战略。他们开始对英国的主要城市狂轰烂炸,希望能够摧毁敌人的信心,令敌人迅速投降。这为英国的飞行员提供了喘息的机会。但轰炸也对英国造成了严重影响,几乎所有的英国工业重镇遭到袭击,伦敦更是从9月7日到11月3日连续57个夜晚遭受轰炸,其他受袭击的城市还包括工业城市考文垂 ( http: / / baike. / view / 116685.htm" \t "_blank )和伯明翰 ( http: / / baike. / view / 6677.htm" \t "_blank ),以及一些港口和海军基地等。
  当时在欧洲大陆没有大的地面冲突,因此空战成了主要的战事。不列颠战役的最终结果是,希特勒在9月17日下令“无限期推延”海狮计划,德国登陆英国的企图宣告失败。另一个令希特勒取消海狮计划的主要原因,他已将战略目标由西欧转向了苏联。
东线苏德战场
  巴巴罗萨计划
  1941年6月22日,德国集结前所未有的巨大兵力,包括其仆从国在内的195个师,4300辆坦克,47000门火炮 ( http: / / baike. / view / 145645.htm" \t "_blank ),60万辆运输车和4980架飞机,共计550万人,发动对苏联的突然袭击,该军事行动代号为“巴巴罗萨 ( http: / / baike. / view / 73347.htm" \t "_blank )”,苏德战争 ( http: / / baike. / view / 82717.htm" \t "_blank )开始了。苏联将这场战争称为“伟大的卫国战争 ( http: / / baike. / view / 123819.htm" \t "_blank )”,也叫苏联卫国战争 ( http: / / baike. / view / 36119.htm" \t "_blank )。
  而除了德国以外,意大利、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部队在希特勒的要求下也对苏联发动袭击。另一个参与进攻苏联的国家是芬兰,由于苏联在建立“东方战线 ( http: / / baike. / view / 82743.htm" \t "_blank )”的时候侵略芬兰,并割占了芬兰的部分土地,所以芬兰在1941年6月25日宣布将攻击苏联,以取回其在两年前的冬季战争 ( http: / / baike. / view / 554677.htm" \t "_blank )中所丧失的土地。芬兰在战争初期夺回被苏联割占的土地后就停止了进攻。另外芬军亦参与了对列宁格勒的包围。这场被称为“继续战争 ( http: / / baike. / view / 554705.htm" \t "_blank )”的冲突持续到1944年。
  在战事的最初几个星期对苏联红军而言无疑是一场灾难。由于斯大林 ( http: / / baike. / view / 4879.htm" \t "_blank )对德国发动战争的时间和进攻方向估计的严重错误,加上许多红军将领在斯大林发动的肃反行动中丧生或者被流放而严重削弱了苏军的作战和指挥能力,苏联对德意志帝国发动的闪电战猝不及防,导致战争初期苏军损失惨重,战争前苏联著手建立的“东方战线”被德军坦克一碾而过,进而丧失了大片国土,白俄罗斯 ( http: / / baike. / view / 15093.htm" \t "_blank )首府明斯克 ( http: / / baike. / view / 106551.htm" \t "_blank )和乌克兰 ( http: / / baike. / view / 10290.htm" \t "_blank )首府基辅 ( http: / / baike. / view / 77165.htm" \t "_blank )等大城市相继被德国占领,苏联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 ( http: / / baike. / view / 31824.htm" \t "_blank )(今圣彼得堡 ( http: / / baike. / view / 25075.htm" \t "_blank ))也被包围,德军兵临莫斯科 ( http: / / baike. / view / 25155.htm" \t "_blank )城下。值得一提的是1941年的基辅保卫战 ( http: / / baike. / view / 864504.htm" \t "_blank ),苏军西南方面军在基辅被大规模围歼,苏军仅被俘人数就达60万人之多,这一战役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包围歼灭战,此战导致苏联西南防线的溃退。
  虽然一开始德国人打得极其顺利,但巴巴罗萨计划 ( http: / / baike. / view / 293204.htm" \t "_blank )本身就存在着重大的漏洞,其中最严重的缺陷是其后勤补给。苏联广袤的土地意味着如果德军行动过快,后勤补给将无法及时跟上。所以尽管1941年11月初,克里姆林宫 ( http: / / baike. / view / 27732.htm" \t "_blank )已遥遥在望,苏联政府和外国使馆已迁往莫斯科以东800公里的古比雪夫 ( http: / / baike. / view / 612822.htm" \t "_blank )(今萨马拉 ( http: / / baike. / view / 298120.htm" \t "_blank )),但11月7日斯大林依然如往年一样在红场 ( http: / / baike. / view / 28489.htm" \t "_blank )进行十月革命节阅兵,受阅部队刚刚接受完检阅即被投入战场,到1941年12月5日德国人的攻势被遏止时,他们的后勤补给线已经达到极限,再加上战线后方苏联游击队 ( http: / / baike. / view / 163438.htm" \t "_blank )的不断破坏,前线部队的进攻已经难以维继,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就此粉碎。巴巴罗萨计划最初制订时认为苏联红军会在冬天来临之前就崩溃,但真实情况是苏联部队始终能够组织有效抵抗。这一错误的估计严重影响了德国人的计划。另外,苏联人在撤退时采取了焦土政策 ( http: / / baike. / view / 786590.htm" \t "_blank ),他们坚壁清野 ( http: / / baike. / view / 843.htm" \t "_blank ),令德国人的后勤问题更为突出。当冬天来临时,大量德国士兵因苏联严寒的冬天和苏联的反攻而死亡。
  当德军占领了大部分苏联东欧部分的土地后,这场战争中最大的悲剧开始了:围攻列宁格勒。当德意志帝国与芬兰的部队分别从南方和北方抵达列宁格勒外围后,希特勒下令必须“将列宁格勒从地球上清除”,命令消灭城内的所有人口。德军开始包围列宁格勒以切断来自外部的援救物资,同时用炮击和空军轰炸。包围持续了90天,在饥饿、严寒和恐惧的氛围中,大约100万平民死亡--其中80万死于饥饿;但列宁格勒始终没有向纳粹屈服。著名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 ( http: / / baike. / view / 8251.htm" \t "_blank )为此创作了举世闻名的《第七交响曲》(又称《列宁格勒交响曲 ( http: / / baike. / view / 409884.htm" \t "_blank )》)去表现苏联军民在列宁格勒保卫战 ( http: / / baike. / view / 196709.htm" \t "_blank )当中的英勇抗争及为此而付出的巨大牺牲。
  在忍受了1941年末1942年初寒冷的冬天后,1942年7月,德军开始准备进一步的进攻行动。进攻高加索 ( http: / / baike. / view / 3874.htm" \t "_blank )地区、伏尔加河 ( http: / / baike. / view / 55273.htm" \t "_blank )地区的斯大林格勒 ( http: / / baike. / view / 312027.htm" \t "_blank )(今伏尔加格勒 ( http: / / baike. / view / 176980.htm" \t "_blank ))。德军始终未能完全占领这座城市,并在进攻过程中遭受了重大的损失。
希特勒的犹豫不决、高级将领们对改变计划的不满以及过长的补给线,以及苏军的顽强抵抗,令斯大林格勒的巷战成为德国士兵的噩梦。当苏联红军发动反攻时,20个师的德军(还有2个罗马尼亚师)被切断了退路,德第六集团军被完全围困。随着食品、燃料和弹药 ( http: / / baike. / view / 252140.htm" \t "_blank )的消耗,德军的阵地越来越小,直到最后一部分德军在1943年初投降。为了确保前线军官不会投降,希特勒提升第六集团军司令弗雷德里希·鲍罗斯为陆军元帅(历史上的德国陆军元帅没有一个投降过。鲍罗斯没有投降,但也没有“战到最后一兵一卒一枪一弹”,被苏军俘虏)。斯大林格勒战役 ( http: / / baike. / view / 65847.htm" \t "_blank )以历史上最血腥的战役而加载史册,双方的损失都很惨重,大约有200万人死亡,其中50万是平民。该战役与中途岛海战 ( http: / / baike. / view / 45528.htm" \t "_blank )同时成为二战最重大的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德军渐渐丧失战场的主动权,但苏联人也因为战争损耗太大而没有形成有效的进攻力量。1943年开始,苏军在战场上逐渐转入反攻。1943年夏天,苏德双方的军队集结于库尔斯克 ( http: / / baike. / view / 297303.htm" \t "_blank )突出部,德军由曼施坦因将军领导下准备发动大规模的攻势,库尔斯克战役 ( http: / / baike. / view / 62107.htm" \t "_blank )打响。库尔斯克战役是德军在东线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攻势,也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 ( http: / / baike. / view / 15498.htm" \t "_blank )战役。由于苏联方面事先获得了情报,为库尔斯克突出部的防御制订了一个大规模计划。在他们的抵抗之下,德军装甲部队最多只前进了17英里。在该场战役以苏军的胜利结束后,红军就始终控制着战争的主导权,发动了一系列猛烈的攻势(苏联历史上称为十次突击),直到1945年5月2日占领柏林 ( http: / / baike. / view / 31528.htm" \t "_blank )。1945年,继意大利后,德.日法西斯相继投降。
大西洋交通运输线争夺战
  欧洲战区无论是东线或者是西线作战,都与英美两国在大西洋 ( http: / / baike. / view / 16056.htm" \t "_blank )上与德国争夺运输线畅通与否有密切的关系。而这个运输路线当中又以美洲大陆往英国与欧洲大陆 ( http: / / baike. / view / 2663283.htm" \t "_blank )的部分重要性最高。美洲 ( http: / / baike. / view / 6891.htm" \t "_blank )大陆前往英国的运输线担负维系英国持续作战的力量,以及累积返回欧洲大陆的行动所需要的一切资源
  在整个战争期间,德国海军实行“无限制潜艇战 ( http: / / baike. / view / 121678.htm" \t "_blank )”的整体战略。德军始终将潜艇作为海军重中之重,德军依靠潜艇,极大弥补了德国海军水面舰艇 ( http: / / baike. / view / 243510.htm" \t "_blank )与皇家海军相比的劣势。德国潜艇战术:“狼群战术 ( http: / / baike. / view / 58176.htm" \t "_blank )”。
  地中海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组成部分,自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宣布正式参战开始,至1943年9月10日意大利海军舰队在马耳他岛向英国投降止。历时3年3个月。地中海海战 ( http: / / baike. / view / 1075364.htm" \t "_blank )主要是英美为首的同盟国 ( http: / / baike. / view / 32254.htm" \t "_blank )与意大利、德国围绕着地中海海上交通线展开的争夺战。意大利和德国海军总共损失舰船389艘,吨位306423吨;商船损失132艘,吨位2106521吨。英美盟国海军损失舰船349艘,吨位506061吨。
意大利战场
  1943年7月,盟军在西西里岛 ( http: / / baike. / view / 6812.htm" \t "_blank )的登陆迫使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府垮台,由巴多格利奥 ( http: / / baike. / view / 1369972.htm" \t "_blank )组成的新政府开始与美英秘密谈判,但由于在是否“无条件投降 ( http: / / baike. / view / 206775.htm" \t "_blank )”问题上双方讨价还价,一再延误,使希特勒获得了充足的时间来加强其在意大利的兵力。希特勒在墨索里尼垮台后的次日便下令占领德意边境和法意边境的阿尔卑斯山的所有山口,并从法国和德国南部迅速集结了8个德国师,称B集团军群,由隆美尔 ( http: / / baike. / view / 3825.htm" \t "_blank )元帅任司令,做好进军意大利的准备。8月初,隆美尔率部越过边境进入意大利北部,以支援驻守在意大利南部的凯塞林元帅的8个德国师。
  盟军于8月17日夺占西西里岛后,决定继续进攻意大利本土。地面攻击部队为英国亚历山大 ( http: / / baike. / view / 27308.htm" \t "_blank )将军指挥的第15集团军群,下辖蒙哥马利的英第8集团军和克拉克 ( http: / / baike. / view / 96934.htm" \t "_blank )指挥的美第5集团军。
  9月3日,意大利代表和盟国代表秘密签订了停战协定,当天凌晨,英第8集团军从西西里渡过峡窄的墨西拿海峡 ( http: / / baike. / view / 561932.htm" \t "_blank ),在意大利的亚平宁半岛 ( http: / / baike. / view / 56567.htm" \t "_blank )登陆,向意南部快速挺进。9月8日,英国广播公司广播了意大利投降的正式文告。9月9日凌晨,由克拉克指挥的美第5集团军在萨勒诺 ( http: / / baike. / view / 1885916.htm" \t "_blank )湾登陆。已有戒备的德军闻讯立即将80万意军解除武装,逮捕了大批意军军官,并于9月10日占领了罗马,控制了南至那不勒斯 ( http: / / baike. / view / 48613.htm" \t "_blank )的意大利本土。意国王和巴多格利奥等仓皇乘潜艇逃到南端的盟军占领区。9月13日,希特勒派党卫军 ( http: / / baike. / view / 26127.htm" \t "_blank )突击队将囚禁于大萨索山顶旅馆的墨索里尼营救出来,随后墨索里尼在希特勒的扶持下,在意大利北部成立了“意大利社会共和国 ( http: / / baike. / view / 97593.htm" \t "_blank )”傀儡政府,与巴多格利奥政府对抗。10月13日,巴多格利奥政府正式退出“轴心”同盟,向德国宣战。同时,英、美、苏三国政府也发表宣言,承认意大利为共同作战一方。
  1944年初,亚历山大指挥的第15集团军群为了打破僵局,加快战役进程,决定在加强正面进攻的同时,以一部分兵力在罗马南部小镇安齐奥实施登陆作战,从背后突破德军防线。
  凯塞林在得知盟军在安齐奥登陆后,立即从法、德及南斯拉夫调派兵力支援,到了28日,已有4个师面对美第6军,并准备进行反击。到2月16日,已有10个德国师包围安其奥的盟军。2月28日,德军发起大规模反击,试图一举将盟军赶下海去,但遭到盟军空军的大规模空袭,凯塞林不得不于3月4日下令停止了反击,维持对美军的包围。
  1944年6月4日罗马解放。1945年4月,西线盟军和苏军同时对德国发起强大攻势,德军面临全面崩溃的危机,意大利战场也再度活跃。4月9日,英第8集团军和美第5集团军先后从东西两翼发起攻势,德军士气低落,无力抵抗,节节败退。接着,盟军渡过波河天险,于26日攻克曼图亚和维罗纳,27日进占热那亚。当天游击队在科摩湖抓住了企图逃往德国的墨索里尼和他的情妇,在美国人尚未赶到之前便将他们枪毙。第二天他们的尸体被运到米兰 ( http: / / baike. / view / 3448.htm" \t "_blank ),倒挂于市中心广场示众。4月29日,美第5集团军进驻米兰,英第8集团军进驻帕多瓦 ( http: / / baike. / view / 851903.htm" \t "_blank )。同日,德C集团军群司令菲廷霍夫 ( http: / / baike. / view / 145796.htm" \t "_blank )的代表在卡塞塔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并于5月2日生效。至此意大利战役全部结束。
  盟军在整个意大利战役中,共伤亡32万多人,歼灭德军65.8万人,并一直牵制着德军1个集团军群的兵力,这对其它战场上的盟军作战起了有力的配合作用。
  ===盟军对西欧的战略轰炸 ( http: / / baike. / view / 58259.htm" \t "_blank )===
  1942年2月,哈里斯中将接任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 ( http: / / baike. / view / 54354.htm" \t "_blank )部队司令官。主张对德国的大城市实施彻底的、大面积的轰炸,以挫败德国的民心和士气,迫使德国屈服。于是,哈里斯着手研究新战术。过去,皇家空军空袭德国,采取的方法多是分成多批,以小编队出击。哈里斯认为,采取这种方法,炸弹散布面太大,削弱了轰炸效果。这就是战略轰炸。美国从1943年展开对德国占领下的西欧地区进行战略轰炸的行动,可以说是第一次持续性,并且大规模的实行。杜黑在他的空权论著作当中的理念。苏联由于空军规模以及技术问题,对于破坏德国的工业与生产能力的影响非常有限,苏联并未在二次大战中有机会进行战略轰炸。德国空军的实力也在战略轰炸进行的过程当中受到无可挽回的重创,终至将整个西线与部分东线的制空权 ( http: / / baike. / view / 51606.htm" \t "_blank )拱手让出。
1944-1945年的欧洲西线战场
  盟军经过数年苦战后终于开始反攻。1944年6月6日盟军发起诺曼底登陆战役 ( http: / / baike. / view / 67881.htm" \t "_blank ),盟军与德军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激烈交战。盟军诺曼底登陆 ( http: / / baike. / view / 26467.htm" \t "_blank )后,希特勒任命克卢格 ( http: / / baike. / view / 356638.htm" \t "_blank )为德军西线总司令,将驻法兵力增至26个师,企图阻止盟军。但这些师兵员和装备都缺额较大(坦克只有900辆,飞机不足500架)。卢格以14个师防守塞纳河 ( http: / / baike. / view / 55324.htm" \t "_blank )口至科蒙一线,10个师防守科蒙到德律特海峡沿岸,2个师驻守布列塔尼半岛 ( http: / / baike. / view / 1347289.htm" \t "_blank )。
  为解放法国西北部,盟军集中了4个集团军〔包括24个步兵 ( http: / / baike. / view / 112823.htm" \t "_blank )师,11个装甲师和4个空降师,4000辆坦克和6500架飞机〕。1944年7月5日,美国第一集团军率先发起攻击,突破德军防线后,向纵深推进50公里,抵达塞纳河地区。8月1日, 巴顿 ( http: / / baike. / view / 14767.htm" \t "_blank )指挥美第三集团军在法国游击队配合下,向布列塔尼半岛推进,由于德军抵抗微弱,美军主力移师东进,转向巴黎以南塞纳河地区突击。
  面对盟军进攻,德军第7集团军试图反击,但未成功。盟军在两翼继续发动进攻。到8月底,盟军全线进抵塞纳河,在河东建立登陆场,至此,除个别港口外,盟军已占领整个法国西北部。当盟军逼近巴黎之际,法国抵抗力量和巴黎市民配合盟军发动武装起义。经4天战斗,于8月25日解放巴黎。当天下午,法军第二装甲师接受巴黎地区德军投降。次日,戴高乐 ( http: / / baike. / view / 15355.htm" \t "_blank )率军进入巴黎,法国临时政府成立。28日,法国南部土伦 ( http: / / baike. / view / 226411.htm" \t "_blank )、马赛 ( http: / / baike. / view / 48696.htm" \t "_blank )相继解放。9月11日,法军与从巴黎向东推进的美国第三集团军先头部队会师,留守法国南部的德军投降。残余德军向东北溃逃,退守德法边界齐格菲防线 ( http: / / baike. / view / 325174.htm" \t "_blank ),法国全部解放。
  9月中旬后,西欧战线已由法国西北部扩大到南起地中海、北至莱茵河口的广大地区,逼近荷兰边界。盟军统帅部 ( http: / / baike. / view / 114845.htm" \t "_blank )决定:以英、加(拿大)联军发起荷兰战役 ( http: / / baike. / view / 481361.htm" \t "_blank ),由蒙哥马利 ( http: / / baike. / view / 14582.htm" \t "_blank )元帅指挥。9月17日,英第30军在美第101空降师 ( http: / / baike. / view / 250615.htm" \t "_blank ),英第1空降师等空降兵的配合下,向荷兰奈梅根、阿纳姆 ( http: / / baike. / view / 829041.htm" \t "_blank )一线突击(市场花园行动 ( http: / / baike. / view / 264622.htm" \t "_blank )),英第8、12军从两翼配合。英军初期进展顺利,20日即进抵奈梅根。由于德军集中兵力突击英军两侧,配合作战的英、波(兰)空降兵因使用不当遭受严重损失,战况急剧逆转,英30军面临被合围危险。9月27日,英军被迫在莱茵河南岸阿纳姆以西转入防御。10天后,得到增援的英军再次发动进攻,在20至40公里正面突破德军防线,向纵深推进80公里。加拿大军队也夺取了布伦和加莱港。10-11月,盟军在德国边境地区展开“秋季战斗”,开始把战场推向德国本土。
  为避免彻底崩溃,希特勒在阿登地区集中包括党卫军坦克第6集团军在内的“B”集团军群25个师(25万人),坦克和自行火炮900辆,企图以突然反击挫败荷、比境内的盟军,稳定后方,腾出兵力与东线苏军交战。1944年12月16日拂晓,德军开始阿登战役 ( http: / / baike. / view / 137930.htm" \t "_blank )。德军在数百具探照灯掩护下突然发起进攻,毫无准备的美军未作有组织的抵抗便仓惶退却,损失惨重。德军组织一支特遣队,着美军军服,潜入美军防线进行破坏和骚乱,引起美军极大混乱。德军突破美军防线后,向马斯河方向推进。为阻止德军前进,英美军调整部署,以航空兵对德军进行大规模空袭,终于在距马斯河仅4公里处阻止了德军前进。德军受挫后,仍未放弃反击计划。1945年1月1日,德军出动1000架飞机,轰炸盟军阵地和机场,炸毁盟军飞机260架,对斯特拉斯堡 ( http: / / baike. / view / 37409.htm" \t "_blank )盟军发动攻击。德军的新进攻,使战局再度紧张。盟军统帅部一面组织反攻,一面由丘吉尔致电斯大林,要求苏军提前从东线发动攻势吸引德军,以减轻西线盟军压力。1月12 日,苏军从北起波罗的海,南至喀尔巴阡山长达1200公里的正面,对德军发起强大攻势。希特勒被迫东援对付苏军,英美盟军乘机迅速推进,将德军全部赶回原出发地,德军在阿登地区的反击被彻底粉碎。
据统计,此役德军死伤及失踪人数达8.2万人,损失坦克、强击火炮600辆、飞机1600架、其它车辆6000辆。盟军损失7.7万人,被俘及失踪2.1万人,大量武器装备被毁。阿登战役后,德军士气更加低落,彻底丧失了反攻能力,盟军从此牢牢掌握了西欧战场主动权。希特勒企图在西欧取得决定性军事胜利,迫使盟军妥协的企图彻底破产。不久,东、西对进的苏、美军队在易北河 ( http: / / baike. / view / 52592.htm" \t "_blank )会师。苏军攻克柏林 ( http: / / baike. / view / 153881.htm" \t "_blank ),希特勒自杀。1945年5月初希特勒继承人卡尔邓尼茨 ( http: / / baike. / view / 1577047.htm" \t "_blank )以元首身份下令德军停止向除苏军以外所有盟军的攻击并投降,1945年5月9日凌晨,纳粹德国正式向盟军投降。纳粹德国灭亡。德国在整整26年后,又一次成为世界大战的战败国。
太平洋战争
  为抑制日军扩张势头,美国对日本的石油 ( http: / / baike. / view / 16263.htm" \t "_blank )、钢铁 ( http: / / baike. / view / 338859.htm" \t "_blank )等战略物资 ( http: / / baike. / view / 257864.htm" \t "_blank )的供应大为削减,致使深陷中国战场的日本陆军更加艰难。为此,与陆军部甚为不和的海军部极力主张打一个漂亮仗给陆军的笨蛋们看。物资供应的奇缺使天皇裕仁 ( http: / / baike. / view / 228382.htm" \t "_blank )也倾向于向美国挑战。东条英机 ( http: / / baike. / view / 6813.htm" \t "_blank )上台后,极力主张实行“大东亚共荣圈 ( http: / / baike. / view / 21209.htm" \t "_blank )”政策,以便从东南亚 ( http: / / baike. / view / 20086.htm" \t "_blank )掠夺资源支援前线,做一个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名副其实的“大日本帝国”。
珍珠港事变前夕,日本积极实施外交和谈的政策,实行假和谈、真战争的阴谋。日本联合舰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 ( http: / / baike. / view / 6936.htm" \t "_blank )是个痴迷的赌徒,在军事上也是一样好赌,要么大获全胜,要么一败涂地。山本在美国考察过,深知美国经济实力和军事工业的强大,本来山本是不同意贸然同美国开战的,但得知东条一意孤行的命令下达后,便服从命令。作为一个军人,山本认为,当战争无可避免的时候,就应该拿出武士道精神 ( http: / / baike. / view / 535256.htm" \t "_blank ),同宿敌美国决一死战,他要用自己的方式与美国豪赌一把。在外交谈判上,蒙在鼓里的美国政府拒绝了日本政府提出的“甲案”和“乙案”,谈判彻底破裂。马上,日本对美宣战,与此同时,日本提前派遣的军队已袭击了菲律宾和夏威夷 ( http: / / baike. / view / 16597.htm" \t "_blank )的珍珠港 ( http: / / baike. / view / 7738.htm" \t "_blank )基地。
  1941年11月17日,偷袭珍珠港 ( http: / / baike. / view / 23045.htm" \t "_blank )的联合舰队离开柱岛锚地;26日,集结后的攻击舰队离开单寇湾,取道北太平洋航线向珍珠港进发,太平洋战争序幕掀开。12月7日,日军在马来半岛 ( http: / / baike. / view / 167130.htm" \t "_blank )北部哥打巴鲁 ( http: / / baike. / view / 407173.htm" \t "_blank )和泰南的北大年 ( http: / / baike. / view / 671398.htm" \t "_blank )和宋卡 ( http: / / baike. / view / 806219.htm" \t "_blank )登陆。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成功并空袭英美在远东的军事设施。12月9日,日美英相互宣战,步其后尘者有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廿余个国家,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12月10日,英国的“威尔斯亲王 ( http: / / baike. / view / 59585.htm" \t "_blank )”号和“反击”号被日本海军航空兵击沉。12月25日,日军占领香港 ( http: / / baike. / view / 2607.htm" \t "_blank ),在军官酒井隆 ( http: / / baike. / view / 272590.htm" \t "_blank )的纵容下,暴行持续了整整三天。
  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 ( http: / / baike. / view / 3593.htm" \t "_blank )英军司令帕西瓦尔签订投降书,新加坡弃守。3月9日,印尼荷军投降。由于麦克阿瑟 ( http: / / baike. / view / 14513.htm" \t "_blank )的轻敌,致使美、菲联军被困巴丹半岛 ( http: / / baike. / view / 614567.htm" \t "_blank )。3月11日,麦克阿瑟离菲赴澳就任联军统帅。4月18日,美国使用航母编队运载B-25中型轰炸机,首次轰炸东京。5月6日,由于药品奇缺、疾病流行,温莱特中将被迫向敌本间雅晴中将投降,菲律宾沦陷。5月8日,珊瑚海海战 ( http: / / baike. / view / 153476.htm" \t "_blank )结束,美军损失“列克星顿”号航空母舰 ( http: / / baike. / view / 13752.htm" \t "_blank ),但挫败了日军攻占莫尔兹比港 ( http: / / baike. / view / 189324.htm" \t "_blank )的企图,重创日军两艘航空母舰。5月8日,缅北重镇密支那 ( http: / / baike. / view / 190284.htm" \t "_blank )失守,中国远征军全面撤退,缅甸落入日军之手。6月3至6日,日本中途岛战役 ( http: / / baike. / view / 23040.htm" \t "_blank )败北,损失四艘主力航空母舰,为太平洋战争转折点。
  1942年8月美国和日本围绕抢占瓜达尔卡纳尔岛 ( http: / / baike. / view / 699228.htm" \t "_blank )在之后的6个月双方部队发生激烈战斗,日本海军被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 ( http: / / baike. / view / 596236.htm" \t "_blank )拖累,从此便再也无法恢复元气。日军在瓜达尔卡纳尔岛败战使太平洋战争攻守之势互换。至此日本不得不开始打一场防御战。1943年4月18日,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亲自签发“‘复仇’行动”作战命令,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座机遭伏击丧命。11月22日至26日,中英美召开开罗会议,并签订《开罗宣言 ( http: / / baike. / view / 44777.htm" \t "_blank )》。
1944年1月31日,美军进攻马绍尔群岛 ( http: / / baike. / view / 22040.htm" \t "_blank )。1944年4至11月,日军为“打通大陆交通线”,在中国展开“一号作战”计划,既豫湘桂战役 ( http: / / baike. / view / 57863.htm" \t "_blank )。1944年6月15日,美国开始对日本本土实施战略轰炸。1944年8月10日,美军完成攻占马里亚纳群岛 ( http: / / baike. / view / 110889.htm" \t "_blank )任务。1944年10月23至25日,莱特湾海战 ( http: / / baike. / view / 145173.htm" \t "_blank )日军惨败。
新式武器诞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严峻考验中,技术上出现了惊人的发明和改进。例如无线电引信,"锥形装药"、火箭筒(反坦克火箭的原型)、无后坐力炮、火箭(消失了一个世纪,又回来了)以及伴随出现的炮火瞄准和控制方面的改良。机动军用器材、快速坦克、自行防坦克火炮和其他越野车辆的广泛改进,结合在一起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强了机动作战的能力。
  从古斯塔夫·阿道夫时代以来,美国陆军在加强炮兵火力方面的发展,意义最为重大。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在俄克拉何马州西尔堡的野战炮兵学校发展了集火射击技术。单一的射击指挥所能够在宽阔的阵地上迅速而准确地指挥许多炮兵连或许多炮兵营的火力进行转移,因而炮兵火力效果增强了许多倍。火力集体转移的能力和对单一目标的多炮同时弹着集火射击技术,形成了瓦解士气的强大摧毁力。美国在战场
上的火力优势确非其他国家可比,不过苏联同样重视火力,他们以数量充质量,即以炮的数量代替技术改进的不足。
  德国人偶尔发现88毫米高射炮用以反坦克非常有效。事实上,那是当时世界上最优良的炮,在平地或起伏地形上亦可用于常规的火炮支援,在那种地形上,低伸的弹道不构成障碍。埃尔温·隆美尔将军在北非沙漠中使用88毫米火炮的效果最好,他积极调遣88毫米与装甲兵一同前进,形成威胁性极大的火力基地,基地周围的坦克迅速向前机动,使英军惊恐万状。
  二战中及以后陆上、海上使用的战术火箭,当然比V-1和V-2火箭小得多,并且用的几乎全是固体推进剂。第一枚"火箭筒"和防卫伦敦的防空火箭是用无烟火药作为推进剂的,改良的速燃硝化纤维推进剂,具有足够推力以发射无后坐力炮炮弹。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比赛机动力、人力和后勤支援能力的战争。这次战争中作为机动出发点的工事-不论是永久的或是临时的,再次证明还是有价值的。至于包围战,除了习理作用之外,并无明显效果。空军作为战斗力量与陆军、海军已处于同等重要地位。
  自从1782年热空气球首次飞行成功以后,专业军人和军事学的初步涉猎者梦想把部队或弹药从空中运往敌后方敏感地区,就有了实现的1794年在莫伯日的法国革命战争中,气球首次用于军事的例子。当1870-1871年普法战争中,巴黎被围四个月,共有65个气球在巴黎煤气厂充气后,执行向城外单程空运任务,共运输了23485磅急件,164名人员和381只信鸽。
  1903年莱特兄弟的发明找到了更好的路子。从第一次动力飞行到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间隔11年时间,飞机已发展成为战斗武器。第一架飞机意在补充信鸽进行通信和加强骑兵侦察。1907年美国陆此目的建立了陆军通信兵所属航空小队。
  法国人临时想出了一个原始的解决办法,即在螺旋桨翼上包一层钢板,这样本来要穿透桨翼的子弹就可弹跳出去。德国人缴获的法国飞机上看到了这粗糙的防弹装置,进而在福克尔型单翼机上安装了性能良好的固定机枪,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快就处于领先地位。德国机枪射击时与螺旋桨转同步,子弹可在旋转的螺旋桨翼之间射出。后来在此基础上,法国人在纽波尔特飞机上安装机枪时,又作了改进。机枪装在机翼上的做法,当时还很少见。
  英国皇家陆军航空队队长来休·特伦查德将军于1917年发展了合成战斗轰炸机,这是最重要的进步。把战斗机稍作改动,携带四颗轻型(25磅)炸弹,用以支援地面战斗,而战斗机的性质未变。这样,战斗机夺取空中优势的主要目的达到之后,就可以单独使用机枪,也可投掷轻型炸弹以支援地面部队。1918年使用战斗轰炸机,对于德国大规模进攻获得初胜是有贡献的。英国的战斗轰炸机在抑制德方进攻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英国的索姆河反攻(1918年8月)和美国的圣米耶尔进攻中(1918年9月),首次大规模使用轰炸机和战斗轰炸机,进行航空火力准备。
  空军领导人员,尤其特伦查德将军强烈要求组建独立的空战军种,就像陆战有陆军,海战有海军一样。1918年初,特伦查得将军获得如愿,英国皇家陆家航空队改编成了独立的皇家空军。当然,应否独立这个问题还是可以争论的,但采取空军独立方针的英国和别的国家,总的看来,更加有利于灵活而大胆地使用空军。
日本投降
  1945年3月4日,马尼拉 ( http: / / baike. / view / 34790.htm" \t "_blank )光复。5月3日,中英美联合反攻缅甸 ( http: / / baike. / view / 1233686.htm" \t "_blank )胜利。6月22日,日本失冲绳岛 ( http: / / baike. / view / 554171.htm" \t "_blank )。7月16日,美国成功试炸原子弹 ( http: / / baike. / view / 3107.htm" \t "_blank )。7月26日,中英美发表《波茨坦公告 ( http: / / baike. / view / 78914.htm" \t "_blank )》。
  1945年8月9日早晨,长崎原子弹爆炸后在天空升起一个高度达6万英尺(18公里)的蘑菇云。
  在硫磺岛、冲绳岛以及其他地方的苦战使双方都遭受严重的人员伤亡,不过这些战役的成果是日本的缓慢撤退。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深飞行员丧身战场,日本开始实行由神风特攻队 ( http: / / baike. / view / 130382.htm" \t "_blank )直接冲击重要军事目标,试图减缓美国部队的进攻速度。但同时,东京和其他城市还是遭到了美军的轰炸。在中国战区,国军在中美空军支援下牵制日军并轰炸大陆补给线。日军意图反制而发动湘西会战 ( http: / / baike. / view / 64395.htm" \t "_blank )与鄂西会战,中国皆防卫成功。1945年2月3日,苏联同意介入太平洋战事。1945年4月5日,苏联政府在《苏日中立条约》到期前,宣布《苏日中立条约》不再有效。投机的斯大林选择在8月8日对日宣战,发动八月风暴行动 ( http: / / baike. / view / 1782083.htm" \t "_blank )攻入中华民国东北地区。国军亦对华南地区发动躁进作战,目标广东及湖南。而同月美国分别在日本的广岛(8月6日)和长崎(8月9日)投下了两颗原子弹震撼日本,广岛24.5万人口中死亡和失踪人数达71379人,受伤人数近10万,长崎23万人口中的约14万8千人伤亡和失踪。
  面对核武器 ( http: / / baike. / view / 14329.htm" \t "_blank )的威胁与中国东北地区的丧失,日本天皇裕仁与内阁开始重新考虑投降。日本帝国在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正式宣布投降。最终的投降书是于1945年9月2日在美国战列舰 ( http: / / baike. / view / 47230.htm" \t "_blank )密苏里号 ( http: / / baike. / view / 176053.htm" \t "_blank )上签署的,此後麦克阿瑟将军开始负责日本的重建。这段时期在日本被看作是美军的占领期。美国总统杜鲁门 ( http: / / baike. / view / 6608.htm" \t "_blank )于1946年12月31日正式宣布,美日两国已经不处于敌对状态。
战争的残酷后果
  在这场决定人类命运的生死大搏斗中,先后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二十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战火燃及欧洲 ( http: / / baike. / view / 3622.htm" \t "_blank )、亚洲 ( http: / / baike. / view / 2918.htm" \t "_blank )、非洲 ( http: / / baike. / view / 6546.htm" \t "_blank )、美洲、大洋洲 ( http: / / baike. / view / 6623.htm" \t "_blank )和太平洋 ( http: / / baike. / view / 1955.htm" \t "_blank )、印度洋 ( http: / / baike. / view / 29284.htm" \t "_blank )、大西洋、北冰洋 ( http: / / baike. / view / 23238.htm" \t "_blank )。作战区域面积为两千两百万平方公里,交战双方动员兵力达一亿人,直接军费开支总计约三万亿美元,占交战国国民总收入的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参战国物资总损失价值达四万亿美元。
  在欧洲,苏德战场 ( http: / / baike. / view / 1844614.htm" \t "_blank )为对抗德国的主要战场,也是二战中最惨烈的战场。在亚洲,中国战场担负着反对日本侵略者陆地侵略的任务。在太平洋,美国担负着反对日本侵略者海洋侵略的任务。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死伤人数最多的战争,大约有6000万人死亡(其中苏联为2700万死亡,中国约为1800万死亡),至少1.3亿人受伤,合计伤亡1.9亿人(其中苏联约为6000万伤亡,中国约为3500万伤亡)。
  中国是抗击日本侵略的主战场。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下,中国伤亡人数达3500万。中国二战死亡人数一直说不太清,因为统计不清楚,学者估计有1200万人-1800万人,不过90年代以后,官方数据明了,中国死亡约1800万,但是依然有很多学者质疑不足1800万。按一九三七年的比价计算,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一千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五千亿美元。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
  苏联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战场,二战参战国蒙受的全部损失中有41%是苏联的损失。据俄罗斯公布的材料,苏联在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五年卫国战争期间,因战争伤亡在6000万,其中死亡2700万人,其中苏联红军牺牲866.84万人;物质损失按照一九四一年的价格计算达6790亿卢布。苏联伤亡多为男性,导致战后的苏联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美国和英国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 http: / / baike. / view / 1166024.htm" \t "_blank )的核心成员,它们也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重大代价。据战史材料,美国共有42万人在二战中死亡,英国有27万军人在战争中死亡。而法国则最少,有约二十万人死亡。
  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是发动二战的元凶,遭到了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严厉惩罚。
  德、日、意发动的侵略战争也使这些国家国内的民众深受其害。
  也正是由于这次世界大战的惨烈,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中英美苏法为首的同盟国在1945年10月24日发起成立了联合国 ( http: / / baike. / view / 3015.htm" \t "_blank ),中美苏英法则成为了安理会 ( http: / / baike. / view / 20143.htm" \t "_blank )常任理事国。
  世界人民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德、意、日等法西斯轴心国 ( http: / / baike. / view / 32267.htm" \t "_blank )。其中,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反法西斯战争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战后,依照《波茨坦公告》,战胜国分别对战犯 ( http: / / baike. / view / 62143.htm" \t "_blank )进行了审判,并成立了纽伦堡 ( http: / / baike. / view / 8027.htm" \t "_blank )和东京 ( http: / / baike. / view / 19319.htm" \t "_blank )两大国际军事法庭 ( http: / / baike. / view / 222590.htm" \t "_blank ),对甲级战犯 ( http: / / baike. / view / 21639.htm" \t "_blank )进行审判,其中也有少数人逃过制裁的。部分人的下落:日本裕仁天皇 ( http: / / baike. / view / 158555.htm" \t "_blank ),死于1989年;原日军侵华总司令冈村宁次 ( http: / / baike. / view / 14888.htm" \t "_blank ),受到国民政府包庇,躲过审判;墨索里尼 ( http: / / baike. / view / 32100.htm" \t "_blank ),意大利法西斯领袖,法西斯主义始作俑者,1943年意大利对轴心国宣战后被捕,后被希特勒派人救出,最后被游击队捕获并曝尸街头;赫斯 ( http: / / baike. / view / 137337.htm" \t "_blank ),纳粹副元首,于1941年秘密乘飞机前往英国“和谈”,被英国政府长期拘留;志村菊次郎 ( http: / / baike. / view / 435567.htm" \t "_blank ),小兵,由于1937年7月7日“失踪”,导致日军制造借口发动卢沟桥事变 ( http: / / baike. / view / 35377.htm" \t "_blank ),继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日本政府为掩盖事实真相,将其遣送回国,最后战死在缅甸;山本五十六,日本联合舰队 ( http: / / baike. / view / 698539.htm" \t "_blank )司令,珍珠港事件 ( http: / / baike. / view / 82707.htm" \t "_blank )策划者,死于1943年盟军“复仇行动”;帝国元帅戈林 ( http: / / baike. / view / 38739.htm" \t "_blank )、党卫军总司令希姆莱 ( http: / / baike. / view / 70835.htm" \t "_blank ),纳粹核心人物,1945年分别背叛希特勒,被希特勒开除出纳粹党,被盟军俘获后畏罪自杀;东条英机,日本法西斯独裁者,太平洋战争策划者,甲级战犯,1948年被判绞刑 ( http: / / baike. / view / 302979.htm" \t "_blank );希特勒 ( http: / / baike. / view / 4690.htm" \t "_blank ),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二战头号元凶,1945年4月30日与爱娃·劳恩举行婚礼后在总理府地堡自杀;卡尔·邓尼茨 ( http: / / baike. / view / 172789.htm" \t "_blank ),希特勒继承人,前帝国首席潜艇官,海军总司令,战后接受审判,出狱后定居联邦德国 ( http: / / baike. / view / 192766.htm" \t "_blank )。
  矗立的柏林墙 ( http: / / baike. / view / 27167.htm" \t "_blank )
  柏林墙有超过155公里长,约3~4米高,主要可分为:
  第零层防线: 302座瞭望台
  第一层防线: 约3.5米高、光滑、淡色的水泥墙,有的地方附铁丝围拦和警报器
  第二层防线: 钢制拒马
  第三层防线: 2米高的铁丝围拦
  第四层防线: 音响警报缆
  第五层防线: 铁丝网(通电的)
  第六层防线: 碉堡(共22个)
二战的深远影响
  1945年9月2日的东京受降仪式在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美国驻日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 http: / / baike. / view / 341559.htm" \t "_blank )向全世界人民发表讲话:“今天,枪炮沉没,一场大悲剧结束了,一个伟大的胜利赢得了。天空不再降临死亡,海洋只用于贸易,人们在阳光下可以到处行走。全世界一片安宁和平,神圣的使命已经完成……我们体验了失败的痛苦和胜利的喜悦,从中领悟到决不能走回头路。我们必须前进,在和平中维护在战争中赢得的东西……”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一次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战争,是人类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危害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参战国最多、波及范围最广的一场战争,给人类世界造成了非常巨大的、深远的影响。
  一、世界政治局势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并开始分化,形成约半个世纪的“冷战 ( http: / / baike. / view / 11198.htm" \t "_blank )”国际关系
  1.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和鼓舞下,东欧和亚洲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壮大,越出了一国范围,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运动 ( http: / / baike. / view / 680726.htm" \t "_blank )曲折发展。中苏关系破裂,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出现分化。
  2. 二战后初期,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一枝独秀,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霸权主义 ( http: / / baike. / view / 8049.htm" \t "_blank )政策,出现了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 ( http: / / baike. / view / 424117.htm" \t "_blank )的对峙。20世纪60年代西欧、日本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受到冲击,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矛盾重重,出现多极化趋势。
  3、美国和苏联为了在全球称霸,展开全面斗争。在政治上双方各自拥立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在经济上美国实行自由主义 ( http: / / baike. / view / 65557.htm" \t "_blank )经济,苏联实行计划主义经济;在军事上美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http: / / baike. / view / 26927.htm" \t "_blank ),苏联则成立华约组织 ( http: / / baike. / view / 82787.htm" \t "_blank )。虽然美苏双方没有正面开战,但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都对其它国家发动战争,如美国的越南战争 ( http: / / baike. / view / 14949.htm" \t "_blank ),苏联的阿富汗战争;文化上苏联推行共产主义,美国推行民主主义。最后以苏联解体 ( http: / / baike. / view / 34098.htm" \t "_blank )为标志结束冷战格局。
  4、由于双方都有足以摧毁地球的核武器,因此双方都不敢开战,二战结束后几十年没发生新的世界大战。
  5、交通规则方面的影响,德国是实行靠道路右侧行驶的国家,在二战期间,德国在被占领国家中强行统一实行靠右行驶的交通规则,如在奥地利,捷克等靠左行驶的国家强行改为靠右行驶,令靠右行驶得以在欧洲普及。虽然德国战败但靠右行使的交通规则得以保留。朝鲜半岛,中国台湾地区在脱离日本殖民统治 ( http: / / baike. / view / 990403.htm" \t "_blank )后,在美国,苏联等国的影响下全部由靠左行驶改为靠右行驶的交通规则。
  二、客观上推动了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
  1.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美国“马歇尔计划 ( http: / / baike. / view / 56200.htm" \t "_blank )”的扶持下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 ( http: / / baike. / view / 275554.htm" \t "_blank )的推动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http: / / baike. / view / 145296.htm" \t "_blank )空前发展的情况下,进入了高速发展和空前繁荣的“黄金时期”。
  2.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 http: / / baike. / view / 108174.htm" \t "_blank )。
  3. 日本、联邦德国迅速崛起,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强国,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4. 这一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虽然有所恢复和发展,但是各国照搬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日益显露,各国纷纷进行改革,未能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道路,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潜伏着各种危机。中国进行改革开放,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三、民族解放运动 ( http: / / baike. / view / 956070.htm" \t "_blank )向纵深发展
  由于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在二战中受重创,亚非地区的殖民地人民发起了殖民地解放运动。印度的独立给了大英帝国致命一击,越南,埃及都取得了对帝国主义战争的胜利,中东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t "_blank ),非洲先后独立数十个国家,最终导致由西方地理大发现后在全球形成的殖民地体系彻底瓦解。
  四、联合国诞生
  联合国由中、美、苏、英等国在战后创建,是世界最大、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和权威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它在实现全球非殖民化、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据联合国公布的材料,1948年以来,安理会共授权进行了60余项维和行动。另外,联合国还先后组织制定了从不扩散核武器到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等数百个国际条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