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学案

资源简介

※考点1:了解地球仪和地图的基本常识(a)
(一)地球仪的基本常识(社会七上第37-39页)
1、地球仪的基本常识:
含义
地轴
两极
经线
纬线
赤道
2、地球仪的主要作用:例举三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线和纬线:
经线 纬线
含义 连接南北两极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圆弧状况 圆,直至极成点
长度 长度不等
指示方向 指向南北
相互关系
4、经度和纬度:
经度 纬度
度量起点 本初子午线(0°经线)
度数划分 从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
英文代号 东经( )、西经(W) 南纬( )、北纬(N)
分布规律 东经的度数越向东度数越大西经的度数越向___度数越大 北纬的度数越向___越大南纬的度数越向___越大
半球划分 西经____、东经_____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中国位于__________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中国位于__________
6、纬度带划分(北半球):
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30°N~60°N
7、五带划分(北半球):
热带 北温带 北寒带
23.5°N~66.5°N


(二)地图的基本常识(社会七上第6-8页)
1、地图的三大要素(即地图的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比例尺:
A、含义
B、表示形式:(要注意单位)
线段式:
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米;
数字式:
C、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D、比例尺大小比较:(主要看分母)
E、比例尺不同,表示内容详略的差别:
表示实际范围 表示实际内容 举例
大比例尺 小 军用地图、城市交通图
小比例尺 粗略 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
(2)方向:三种定向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例和注记:能帮助我们识别不同类型的信息
A、图例: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
B、注记:包括地理名称和数字;
※考点2:能够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C)(社会七上第14-17页)
(一)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1、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获取信息
从地图中 (1)看主题:不同主题表示信息侧重点不同。如等高线地形图、旅游图等;(2)看比例尺:内容详略不同;(3)看图例: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等;
从图表中 常表示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变化。如气温曲线图、人口增长图、柱状图等。要善于从图表的各种指标中获取有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此考点较多地用于非选择题。)
2、不同地图的选择:
(1)根据表现主题不同可分为:政区图、地形图、交通图、旅游图、历史地图等;
根据范围不同可分为: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浙江地图、龙港地图等;
(2)不同地图反映不同信息,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取有用信息。如登山需用________________;到著名景点游玩需用________________;外出自驾游需用________________;了解海地及其用边国家分布情况需用________________。
(二)常见地图的阅读:
1、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
(1)疏密程度:A、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地势较________(又称________);
B、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地势较________(又称________);
(2)形状特征:A、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________ —— __________;
B、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______ —— __________;
(3)表示法:A、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地方,叫__________;
B、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地方,叫__________;
C、等高线重叠处,叫__________;
D、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处,形似马鞍,叫__________;
※考点3:知道社会调查的常用方法(a)
(一)做社会调查的意义:
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帮助我们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二)社会调查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1、要用明确的目的;
2、要有周密、详细的调查提纲;
3、按照调查提纲,列出需要进行调查的对象;
4、按照调查提纲,确定调查方法;
5、做好归纳整理工作。
(三)社会调查常见的方法:
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访问调查、文献调查、开座谈会等等
(四)在社会调查时,对被调查对象的要求
1、被调查对象的覆盖面一定要广;
2、被调查对象必须是真正了解情况并有经验的人;
(五)在做社会调查时,要求做好归纳整理工作
对调查得来的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归纳、分析、判断、推理、改造,使之上升为理性的材料。
※考点4:能够设计调查问卷(C)
(一)总体要求:问题安排合理,合乎逻辑,通俗易懂,内容简明扼要,信息包含要全,便于对资料分析处理。
(二)组成: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前言、主体内容和结束语
1、问卷前言:主要对调查目的、意义及填表要求等说明,包括问卷标题、调查说明及填表要求。前言部分文字须简明易懂,能激发被调查者的兴趣。例如:
尊敬的朋友:
您好!我们是华南师范大学课外科研小组的成员,我们就中学生学习心理状况的现状进行调查,以真实反映中学生学习心理的发展现状,请大家按实际情况认真填写,从各选项中选择最适合的一个,填写在每道题目后面的括号里。
真诚地希望您配合我们的调查活动!不甚感激!
华南师范大学课外科研小组
二OO八年九月九日
2、问卷主体:通过分析被调查者的答复,可以对被调查者的个人情况和对某一特定事物的态度、意见以及行为有较充分的了解。例如:
1、你认为你目前的压力来自于哪方面?(    )
A.老师的期望    B.家庭的期望  C.自己的期望
2、一般情况下,你会如何缓解自己的压力?(    )
A.找人倾诉  B.运动  C.睡觉  D.网络 E.其他(请填写)____________
3、问卷结束语:主要表示对被调查者合作的感谢。简短明了,可以省略。
(三)用途:问卷是收集资料的一种工具。用来测量人们的行为、态度和社会特征,收集的则是有关社会现象和人们社会行为各种资料。
※考点5:知道中国的地理位置(a)(社会七上第42-43页)
(一)中国的疆域:面积、位次、领土四至
方位 经纬度 端点位置 影响

西


(二)中国的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中国是一个______兼备的国家。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_____岸。
2、经纬度位置:
中国既位于_____半球,又位于_____球。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中、高、低)纬度。按温度带划分,大部分位于_____温带。
(三)中国的陆上邻国:有14个陆上邻国;
(四)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
(五)海洋与岛屿:
从北往南中国濒临的海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宽广的海面上有数千个岛屿,中国最大的岛屿__________;第二大岛屿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最大的群岛。
(六)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A、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濒临太平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中国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幅员辽阔的国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6:知道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及其位置(a)(社会七上42-43页)
(一)行政区划
1、设立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政区域:基本上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在必要时可以设立特别行政区。
(二)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
1、目前有____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包括____个省、____个自治区、____个直辖市和____个特别行政区。首都是____。
2、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及位置,请参阅课本。
3、浙江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南翼。北邻____与____、西接____和____,南连____。
4、东西部划分:
A、东部地区包括11个省级行政区域: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
B、中部地区包括8个省级行政区:黑龙江、吉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
C、西部分地区包括12个省级行政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还包括湖南的湘西地区、湖北的鄂北地区、吉林的延边地区)
5、各地理区域:
A、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
B、华北地区:河北、河南、山东、北京、天津;
C、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
D、东南沿海:福建、广东、海南、台湾、香港、澳门;
E、西南地区:四川、重庆、贵州、广西、云南;
F、西北地区:新疆、甘肃、宁夏;
G、青藏地区:青海、西藏;
考点7:比较长江和黄河的概况(b)
(一)黄河长江比较表
长江 黄河
发源地
注入海洋
长 度
地 位 水量丰富,支流众多,滋润着全国近20%的国土,是中国第一大河,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中国第二长河,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摇篮。
主要景观 各拉丹东雪峰;都江堰;武汉港、虎跳峡;长江三角洲; 黄河第一坝____________;黄河三角洲;开封附近“悬河”;壶口瀑布;塞上江南____________;
流经省区 11个省区:_____、_____、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 9个省区:_____、_____、甘肃、宁夏、内蒙古、江西、陕西、河南、山东
上游 地形区
主要特征
上中游分界点
中游 地形区
主要特征
中下游分界点
下游 地形区
主要特征
主要支流
开发利用 农业灌溉
旅游景观
水利工程
航运
存在问题
问题成因
治理措施
(二)面对黄河与长江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们应该为保护母亲河做些什么?
1、我们应该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爱护树木、不乱砍乱伐、不往江河湖泊倒废水、不乱扔废物,植树绿化。
2、家住黄河、长江附近的同学,更应以切实可行的实际行动为保护家乡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结合内容自由发挥)
※考点8:比较我国南北方、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概况(b)(社会七上P61-67)
(一)中国南北差异对比:
1、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我国国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显著。综合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如热量、水分和地形,可以将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见课本62页图3-27)
2、南北方的划分:我国以___________一线为界,大体上将东部__________划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区域。
3、南北方差异:
A、北方与南方的人们在生活习惯上有一些明显的不同;
B、造成南北差异最主要的因素是___________。(影响气候的两大因素:气温和降水)
C、南北差异对比表:
分类对比项目 南 方 北 方 备 注
自然环境 气候 主要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
气候特征 1月均温 冬季南北温差大(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
年降水量 南方较湿润,北方较干燥(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
河流水特征 北方河流不利于航远,南方则相反
农业生产 耕地类型 与降水量有关
主要粮食作物
耕作制度 与热量条件有关
人文环境 民居特色 一般没有取暖设备,但要注意通风、防雨,而且屋顶坡度大 很注意防寒,墙壁、窗户严密,室内一般有取暖设备 与气候有关
饮食习惯 与粮食作物有关
交通工具 陆路交通和河流航运发达 基本没有水运,陆路交通发达 南船北马
(二)中国东西部差异
1、东、中、西部划分:请参阅课本图或考点6;
2、东西部差异对比表:
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
地形
气候
资源环境 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但矿产和能源短缺,工业污染严重 矿产和能源资源丰富,但水交源短缺,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严重
人口城市 人口和城市众多,劳动力资源充足
民族
教育科技
交通通信
农业
工业 比较缓慢、不发达,但能源工业发展潜力大
经济发展
3、东西部发展经济的优势和劣势
优 势 劣 势
东部 (1)具有平原广阔、气候湿润、土地肥沃等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发展_____________;(2)交通、通信、教育发达,城市众多,人力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西部 拥有广阔的土地、壮美的山川、丰富的资源、独特的民族风情、灿烂的历史文化都是经济腾飞的有利条件。
4、交流与互补:
鉴于南北方、东西部之间的区域差异,启示我们:在发展经济中要加强区域交流和合作,因地制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如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和西电东送工程等。引外,有关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多方面的交流活动也在蓬勃开展。
※考点9: 分析中国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C)(社会七上第50-54页)
(一)中国主要地形特征: 、 、
1、地形复杂多样:
(1)中国五种主要地形类型:山地、平原、高原、丘陵和盆地(社会七上第25页)
类型 海拔 特点 主要地形单元
山地 500米以上
平原 200米以下
高原 1000米以上
丘陵 500米以下
盆地
(2)地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长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东南丘陵的茶叶、竹制品在全国享有盛名;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是“天府之国”;内蒙古高原是牧人的天堂;高寒的青藏高原适合于种植青稞,藏人喜食青稞酒和糌粑。
2、山区面积广大:
山区含义 一般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注意区分山区、山地、山脉)
山区比重 中国地形种类很多,各种地形面积相差大。山区占全国总面积的_________
山区优势
山区劣势
3、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降低,大致呈三级阶梯
(1)三级阶梯概况
平均海拔 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单元
第一阶梯 4000米以上 高原
界线
第二阶梯 1000-2000米 高原和盆地
界线
第三阶梯 500米以下 平原和丘陵
4、我国地形、地势特征带来的有利影响:
A、气候: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带来丰沛降水;
B、交通:西高东低,使我国许多河流东流入海,成为我国东西水上交通动脉,沟通了内地与沿海的联系;
C、能源:地势呈阶梯状分布,使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D、复杂多样的地形形成了多样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生活在不同地形区的人们积极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如:家住平原、与山为邻、傍水而居、草原人家、干旱的宝地等。(参考考点10)
5、我国地形、地势特征带来的不利影响:(可参考考点8)
地质灾害多;东西交通发展受到影响;人口、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等
(二)中国两大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各地主要气候差异:
(1)主要气候类型:参阅课本第53页图3-16;
(2)形成原因:南北跨度大,纬度高低不同;东西跨度大,离海远近不同;地形起伏大,海拔高低不同;
2、季风气候对我们的影响最大:
(1)季风的含义:
(2)季风性质:
季风 风向 中国季风源地 季风方向 特征 主要分布地区
冬季风 大陆→海洋 偏北风
夏季风 太平洋和印度洋 温暖湿润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参阅课本第53页图3-17;
(4)季风气候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季风的影响:
A、给我们提供了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的优越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由于它的不稳定性,有时也会带给我们灾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珠江地区与同纬度西亚地区的差异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
3、气候特征的描述:从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方面进行
4、浙江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考点10: 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a)(社会七上第20-24页)
(一)七大洲的名称及分布
1、“蓝色星球”—地球:A、陆地和海洋各占的比例:
B、陆地可以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最大的大陆__________;最大的岛屿__________;
2、七大洲:A、含义
B、七大洲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C、各大洲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高加索山脉-黑海海峡、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白令海峡(参考课本第21页图2-4)
(二)四大洋名称和分布
1、四大洋:(1)洋的含义及作用:
(2)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位置及分布:注意周围的各洲分布(参考课本第21页图2-4)
2、海峡:(1)含义及重要地位:
(2)著名海峡: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德雷克海峡、麦哲伦海峡、白令海峡、莫桑比克海峡、土耳其海峡、台湾海峡
※考点11: 知道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及分布(a)(社会七上第26-30页)
(一)气候的两大特点(影响气候的两大因素):________和________;
(二)气候类型及分布(课本26页图2-14)
(三)从动植物看气候:例举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下表格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寒带气候 高山气候
大象、猩猩 长颈鹿、斑马 椰子、香蕉荔枝、芒果 骆驼、鸵鸟 北极熊企鹅 牦牛
※考点12: 比较世界典型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特点(b)(社七上P70-105)
“无论生活在平原还是山区、沿海还是内陆、草原还是沙漠、城市还是乡村,人们都在积极地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通过不同的典型案例,我们可以领略区域生活的特色,感受各地人民的情感,从而拓展我们生活的视野。”
(一)家住平原(社会七上第74-77页)
区域 稻作文化的印记(湄南河平原) 用机器种庄稼(美国大平原)
地理位置
自然条件
人口密度
农业生产方式
文化生活方式
共同经验 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二)与山为邻(社会七上P78-82)
垂直的牧场(天山牧场) 如画的梯田(元阳梯田) 热闹的山谷(阿尔卑斯山)
位置 欧洲阿尔卑斯山脉
自然环境 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草场垂直分布,四季轮回
生产方式 哈尼族人因地制宜,筑梯田,修水渠,种植水稻
生活特色 山区旅游及相关行业
共同点 因地制宜地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的优势来发展经济
(三)傍水而居(社会七上P83-88)
水乡孕育的城镇 耕海牧鱼 水上都市
位置 意大利水上古城威尼斯
自然环境 土壤肥沃,河湖众多,水网密布
生产方式 种养植业发达,水陆交通便利,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现代化新城镇兴起,水乡古镇游兴盛
生活特色 悠久的水上古城文化
共同点 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休戚相关,傍水而发展
(四)草原人家
现代化的大牧场 海拔最高的牧区 草原风情
位置 澳大利亚草原
自然环境 高寒气候,草场广布,牧草营养成分高
牧业生产特色 牧场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羊毛大量出口,羊比人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生活特色 蒙古包、蒙古袍,游牧为主,逐水草而居;那达慕大会
现代发展 重视天然草地利用与保护,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共同经验 依靠草原自身条件发展畜牧业
(五)干旱的宝地
丝路明珠 石油宝库
位置
自然环境
生产特点 利用石油带来财富发展工业,推广节水灌溉和海水淡化,发展绿洲农业;主要产品有椰枣、小麦、水稻
共同特色 干旱地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
(六)文明中心——城市
国际大都市:上海 营建舒适的生活环境:筑波 文化艺术之都:巴黎
位置
城市特色

※考点13:了解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概况(a) (一)张骞通西域(八上第86-87页)1、西域地理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出使时间: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3、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路线:(详见第86页图4-30)5、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丝绸之路(八上第99-100页)1、丝绸之路开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路线:(详见第99页图4-55)3、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14: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概况及作用(b)
(一)郑和下西洋(八下第41页、第45-47页)
1、时间: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下西洋
2、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路线:(参阅第41页图5-72)
4、影响及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新航路开辟(八下第18-25页)
1、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
3、条件(促成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主要人物及新航路线:(参阅第20页阅读卡及图5-32)
5、影响(正反两方面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从目的、时间、规模、影响等方面分析异同;
※考点15:知道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成就和重要发明( a)
(一)宋元之前的科技成就:
商朝 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______________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八上第39页)
春秋 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八上第72页)
战国 发明指南仪器(八上第117页)
汉 西汉时已有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唐朝 雕版印刷术、曲辕犁、筒车、丝织技术、制瓷技术(八上第94-95页)
(二)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和重大发明:(八上第116-118页)
宋元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高峰。主要有:
1、火药:宋元时期被广泛应用于战争,出现了大量使用火药的武器;
2、活字印刷术:北宋平民______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代,农学家王桢发明了___________,从此活字印刷术得以传播。
3、指南针:宋时,人们制成了指南针、罗盘针,并开始用于航海。
4、棉纺织技术:宋元时期,棉布取代丝绸和麻布成为主要衣料;元代______传播了黎族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三)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
※考点16:知道近代工业革命中有代表性的成就( a)(八下第50-52页)
(一)工业革命的含义:
(二)近代工业革命的代表性成就:
工业革命的兴起(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新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
开始时间
主要标志
主要特征 机械化 电气化
主要代表性成就及发明人 蒸汽机——瓦特;蒸汽机车——史蒂芬孙; 发现电磁感应原理——法拉弟;电动机—格拉姆;发电机—西门子;电灯、发电厂、电影放映机—爱迪生;电力铁路—法国巴黎;电话—贝尔;汽车——福特、飞机——莱特兄弟;
领先国家
主要部门
影 响
※考点17: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及其主张(a)(八上第76-78页)
(一)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及其主张:(百家争鸣)
学派 思想家 所处时代 主 张 备 注
儒家 孔子 春秋晚期 A、政治思想: B、教育思想: 孔子学说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孔孟之道;“以德治国”;民主;
孟子 战国时期 A、“仁政”:B、道德准则:
道家 老子 春秋晚期 A、辩证思想:B、“无为”: 和谐
庄子 战国时期 “无为”
墨家 墨子 战国前期 A、“非攻”:B、“兼爱”: 和平
法家 韩非子 战国末期 A、“法治”:B、中央集权: “依法治国”
兵家 孙武 战国时期 军事思想
孙膑 战国时期 军事思想
(二)百家争鸣历史意义:(八上第78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18:说明秦始皇、汉武帝和唐太宗的主要活动及其影响(b)
(一)秦始皇的主要活动及其影响:(八上第79-81页)
主要内容 影 响 共同作用
统一中国 统一六国,建立秦朝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分裂局面 巩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国家统一。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政治方面 中央集权官僚制度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
经济方面 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有利于促进了各地经济交流与发展
文化方面 统一文字 便于政令推行,有利于各地文化交流
思想控制 “焚书坑儒” 有利于国家统一,但又摧残了文化,钳钳制了思想
交通方面 修驰道开灵渠 改善了水陆交通,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边疆治理 北修长城南开灵渠 巩固边防,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二)汉武帝的主要活动及其影响:(八上第84-87页)
主要活动 影响 共同作用
政治方面 颁布“推恩令”加强监察制度举荐人才 大大削弱诸侯王原来的封地和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对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员的监督,加强了皇帝权威;重视人才; 武帝时期,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了鼎盛时期。
思想方面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实现了思想大一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边疆治理 派卫青、霍支病北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与西南、南方联系 有利于北部边疆的巩固与发展;有利于与加强与西域各少数民族的关系;加强了对西南、南部少数民族的管理;
(三)唐太宗的主要活动及其影响:(八上第91-93页)
主要活动 影响 共同作用
政治方面 善于用人,虚心纳谏正确认识君民关系完善三省六部制 保证决策的正确性,改善并加强了中央集权; 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国力增强,被史学家誉为“贞观之治”。
经济方面 重视农业生产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增强了国力;
文化教育 重视人才培养与选拔,沿用并完善了科举制度 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
民族关系 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 赢得了少数民族的爱戴;
※考点19:比较英国和法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概况(b)
(一)英国和法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概况比较(要点提示)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八下第26-27页)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八下第29-32页) 美国独立战争(八下第27-29页)
背景
时间
经过 克伦威尔、《权利法案》 巴黎人民三次起义、罗伯斯庇尔、《人权宣言》 华盛顿、《独立宣言》
政体 君主立宪制 议会共和制 总统共和制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 既是资产阶级革命,又是民族解放战争
意义 世界近代史开端 结束了法国的封建专制,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制度 赢得了国家独立
※考点20: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主要史实(八下第88-90页)
(一)性质、主要史实及启示:(要点提示)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性 质 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进行的战争,是非正义的 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侵略的战争,是正义与邪恶的战争
主要史实 时间
交战双方 同盟国与协约国 法西斯集团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规模 (时长、参战国、死伤等) (时长、参战国、死伤等)
主要战役 凡尔登战役(绞肉机) 斯大林格勒战役
特点 一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首次使用如飞机、坦克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法西斯的种族灭绝政策
结果
影响 (巴黎和会、五四运动、十月革命) (联合国、收复台湾)
启 示 不忘历史,珍惜和平;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考点2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理解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其作用(b)
(一)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八下第91-92页)
1、爆发时间及地点:
2、三大特征:
3、实质:
4、影响:
(二)罗斯福新政(八下第96-98页)
1、背景:
2、目的:
3、主要内容:
4、作用:
1.知道地球仪的主要特点和功能
东经和西经以________为起点划分的,东经180°和西经180°合为 。南纬和北纬以________为起点划分的。 为半圆, 为圆圈,纬线指示 方向,经线指示 方向。纬线与经线的关系 。东半球和西半球以________________来划分的,南半球和北半球以________来划分。中国位于____半球和_______半球,大部分地区在 纬度,大部分在 带。
2.知道地图的主要特点和功能
地图的“语言”(三要素)是_______、 、______和_______。
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3.能够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图幅相同比例尺大小与反映区域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分布情况与相应的地形特征?
4.知道社会调查的常用方法 (问题精析P4)
不同的社会调查方法有不同的功能,说出5种常用的调查方法?
社会调查的一般步骤?
5.能够设计调查问卷 (问题精析P5)
设计调查问题的形式
问卷调查的组成
问卷调查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6.知道中国的地理位置
①世界国土面积前三大国是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的陆地面积约 ,我国几乎与整个 洲面积相等。
②我国位于____东部,_____的西岸。 横穿我国南部。我国最大的两个大岛是______和_______。
③我国领土的最东和最北地理分界线均位于_______省,最南端位于_______,最西端位于_______。我国四大海域的从北到南依次是______________,浙江东临_______海。
7.知道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及浙江省的位置
①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_____级,有_____个省级行政区划,其中自治区有___个,直辖市____个、特别行政区____个。
②写出浙江的邻省(按逆时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浙江的地形主要是__________,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
8.比较长江和黄河概况
①长江和黄河发源于_______省级行政区,共同流经的省区 、 。
②分别注入_______、_______海。
③长江被誉为 ,耀眼的明珠是 ,最大的支流是 。解决办法:中上游____,下游_______。
④黄河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解决办法关键是_________。
⑤长江上游、中游、下游的分界点分别 、___。黄河上游、中游、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是___、___。
9、比较我国南北方、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方面的差异,认识加强区域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性 ①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是______。
②南方和北方自然和人文环境有很多差异,导致差异的最根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③ 东西部之间的差异,我国区域间进行交流与互补的目的是________,重大工程有____、______。
10、分析中国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① 我国地形特点是______, ______。②我国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嘉兴的地形和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
④ 中国的主要气候类型 ,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是 ,冬季风和夏季风的特性分别是 和 。
11.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① 地球海陆面积比是______。② 说出哪些洲、洋分布在东半球,哪些洲洋分布于西半球?

12.知道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及分布①英国和法国主要是_ ______气候类型。意大利是____________气候类型。
②我国东南部、美国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同属____________气候类型。
③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13.了解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概况
①张骞两次通西域是在____(朝代);当时的西域主要是今天的哪个省级行政区________。西域归属中央版图和管辖是在_______,其标志是_______的设立。今天我们对该地区实行______制度。
②丝绸之路开辟于_______朝代。起点是_________,终点到_________。
③张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何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概况及作用
①郑和下西洋的朝代________、目的__________________、最远到达__________________。
②郑和下西洋比西方新航路开辟早_________;到达的西洋指现在的_________洋。
③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中国的发明 ______ 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
④新航路中最早到达发现好望角的是_________、最早发现美洲大陆的是_________,真正到达印度的是_________。最早完成环球航行的是_________的船队。
15.知道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成就和重要发明
①我国商朝青铜器中目前被认为是世界最大青铜器的是______。唐朝时期
的 和 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②我国古代科技发展达到最高峰是在_________时期。
③火药是在_________时候广泛应用于战争的。活字印刷术是_________发明的。(人物)
④指南针在战国时期称_________,_________时候制成为指南针,并广泛应用于航海。
⑤我国棉纺织技术成熟于_______朝代,当时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是 。_______作出了巨大贡献,_______成为棉纺中心。
16.知道近代工业革命中有代表性的成就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在_____国开始,以___________为标志。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主要的发明是_________。
③人类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影响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
17.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及主要主张
①“仁爱、礼、因材施教”等是_________的主张。他是_____学说的创始人,该学说从________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②“仁政、民贵、君轻 ”是_________的主张。
③“无为” 和辨证思想是_______学说_______的主张。
④“兼爱、非攻”是_________学说_________的主张。
⑤法家代表人物是_________,其主张是__________________。
18.说明秦始皇、汉武帝和唐太宗的主要活动及其影响
① 秦始皇的主要政绩有哪些?
② 汉武帝的主要政绩有哪些?
③ 唐太宗的主要政绩有哪些?
19.说明英国和法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和意义
①英国革命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____,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物是_______,革命通过的纲领性文件是_________,确立了_________的政治体制。
②法国革命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___。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革命文件是_________,最后确立的政体是____________。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欧洲最彻底的革命。
③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________,领导人物是_______,纲领文件是 ,标志着 ,最后确立的政体是 。 是人类历史产生的第一位总统。
④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_____________制度,建立了_____________制度。而与此同时代的中国却在封建专制王朝的统治下,皇权_________,自然经济主导,对外_________,文化禁锢专制,使得强大的中国日益落后,最终被动挨打。
20.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史实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为_______、交战双方为_____和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最重大的战役是_______,它的性质是一场_________战争。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间为_____、战争发起者是_____,其转折战役是______、性质是_________。
④ 二战中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犯下的罪行是____。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政治组织____。
21.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爆发的时间 ,首先爆发的国家 ,该次危机的特点 ,实质是 ,为应付经济危机不同的的国家走了不同的道路,举例说明。
22.罗斯福新政
实施的背景 ,重点是 。
23.了解中国古代主要王朝的兴替
①我国历史第一个王朝_______、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_________。
②结束分裂完成统一的四个封建王朝是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掌握政权的统一王朝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3.说明元朝和清朝的建立及其对国家统一的贡献
①元朝的建立者是______,都城_________。②元朝对国家统一的贡献表现在:
结束了唐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_______;设_______管理西藏事务,使西藏正式成为我国一个行政区;在全国实行______制度,加强对边疆的管辖;设_________台湾事务进行有效的统治和管理。
③清朝的建立时间是_______,灭亡时间是_________。
④清朝对国家统一的贡献表现在:
乾隆皇帝接见_______回归祖国;对西藏;赐予西藏宗教领袖________和________的封号,设立________,西藏与中央关系越来越密切;平定新疆________的分裂和天山南路________的叛乱,严厉打击了破坏国家统一的分裂势力;抗击______入侵,捍卫了国家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设置________,加强对台湾的管理。
元清的这些措施维护了________,促进了____________,元朝的_____奠定了今天我国行政区划的基础,清朝的_____奠定了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疆域版图。
24.了解鸦片战争前欧美和中国的政治经济概况,分析近代中国逐渐落伍的原因
① 当时的中国政治上_______经济上________,思想文化上________________,对外交往上________,最终导致近代中国的落伍。
②近代中国落伍给我们什么教训?

25.知道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及其后果
侵略战争 时间 结果 签定条约 条约主要内容 后果影响
鸦片战争 中国战败,签定不平等条约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失败原因
26.了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概况及影响
运动名称 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1895--1898 1911年
领导者 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
目的主张 向西方学习,挽救清王朝 向西方学习,建立_____ 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向西方学习,建立_______。发展资本主义
主要内容 军事上: 经济上: 文化上: 政治上: 经济上: 军事上: 文化上: 成立__________,以__________为革命指导思想,1911年10月发动__________,1912年元月在南京成立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__________。
性质 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结果 失败 失败 失败
意义 学习西方的科技教育文化,培养了人才,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显示民族觉醒, 显示了民族觉醒,学习西方,传播了先进的思想文化,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教训启发 对腐朽的封建制度不能挽救,只有废除,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失败共同原因
①维新变法比洋务运动最大的不同和进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辛亥革命比维新变法进步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1924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是什么?
27.了解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概况 a
①.1915年以辛亥革命为背景的新文化运动是在思想领域对辛亥革命的继续,_________的发表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陈独秀提出了_________的口号,猛烈抨击_________,宣称打倒________,还提倡_________,鲁迅先生的_________就是白话文代表作。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__________________。②1919年的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__________________,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中国_________登上历史舞台,拉开了_______________的序幕,是中国_____________的开端。
28.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创建红色根据地的概况
①标志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事件是 ,中共二大的意义是 。 是中共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有中国特色的独特的革命道路是 。第一个“星星之火”是 ,最大的是 。
②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③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指什么?

29、了解北伐战争
①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 ,成就是 。
②北伐战争取得的成就 ,意义 。
30.了解红军长征概况
①红军长征的原因 ,长征的起讫时间 。长征中有哪些会师 。
②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主要内容是 ,意义是 。
31.知道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探讨抗战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①1931年的______事变,是日本局部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1937年的_______事变,是日本__________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__________的开始。
②全面抗战前夕,中国共产党为了组织全民抗战,主要做了两件大事:一是领导__________学生运动,促进了民族的觉醒;二是促进__________和平解决,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③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对中国时局产生了怎样重大的影响?


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和正式形成的标志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⑤第二次国共合作主要有哪些成果?(改编八路军、新四军,形成抗日统一战线,领导抗日战争)
⑥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要求背诵

⑧当前日本军国主义复辟并否认侵华历史给我们怎样的警示?

32.理解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及意义
①比较抗战胜利后,国统区和解放区在政治、经济上的不同表现?

②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③解放战争胜利的意义?



33.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①巩固新生政权的措施?

②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是哪三大改造?标志是?

③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内容是?意义?

④主要的失误与挫折是什么?分别有什么影响?

⑤两弹一星指 ,核心是 ,精神是 。
34.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历史转折 b
①_______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_________,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__上来;________成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历史转折,标志着中国进入一个________的新时期。这个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_________。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充分说明了_____。
③我国的改革最早从________开始,其内容是__________,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④我国的对外开放最早从_________起步,其内容是设立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经济特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2001年中国加入_____________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水平。
35.理解“一国两制”的重大意义 b
①一国两制是_______提出的,它是指在一个__________的前提下,祖国大陆实行__________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__________制度。
②当前解决台湾问题的总方针政策是________,阻碍和平统一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和________。
② 当前有哪些有利因素促使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④台湾当局搞独立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了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a
①我国新时期奉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交政策。
②由我国提出的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70年代我国外交上取得的突出成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新世纪以来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2001年在中国上海举行的__________会议是迄今为止在我国举行的规模最大的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由中俄哈塔乌六国参加的第一个以中国城市上海命名的国际组织__________成立。这些都说明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7.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b
国际社会期盼和平的呼声不断高涨,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在增强;当今世界贫富悬殊,各国人民要求发展自己,这些说明当今世界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38.分析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b
①当今世界国际形式的基本态势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今世界不太平,和平问题依然存在,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背诵

③解决世界和平问题的对策是什么?背诵(1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2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3遵守联合国宪章,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发挥联合国安理会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核心作用;4加强反恐合作。)
39.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地域分布 a
①当今世界的发展问题,突出的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问题。
②当代国际关系中发展问题也被称为______问题,因为大多数________国家处于北半球,大多数_____国家位于南半球。
40.分析造成南北问题的原因 b
①南北问题或发展问题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致当今世界南北差距扩大、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背诵

③应怎样有效的解决发展问题(南北问题)?背诵
◆(1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旧秩序,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发达国家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减免债务;2发展中国家自己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同时不断推进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④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怎样应对当前国际和平与发展的形势和挑战?背诵

41.说明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b
①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
③我国目前存在的资源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国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导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环境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
⑤为有效解决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国制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国策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战略。
42.理解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b
①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目前情况下解决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选择。
②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前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___,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____。
④我国计划生育取得了哪些成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说明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意义 b
①我国出现资源短缺的原因有哪些?
(1人口增长对资源的高消耗;2人口素质低导致的资源浪费;3经济增长和粗放型生产对资源的消耗;4科技水平低资源利用率低导致资源的浪费损失;5为追求经济利益不合理的盲目开发资源等)
②资源短缺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
③应对我国资源危机的对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科学技术在解决资源问题上可以发挥什么作用?

⑤解决我国资源区域性问题的有效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44.理解我国解决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b
①为什么要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见教材:从环境问题的危害作答。)
②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国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解决我国环境问题上,我们中学生能够做什么?
1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不破坏和污染环境;2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环境保护法规,带动他人参加环保事业;3对破坏和污染环境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举报,行使环境监督权和批评建议权。
45.理解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三者之间的关系 b
①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有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②在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中,关键是_________,实质是_________。
46.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c
①可持续发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③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原则。
47.了解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a
①现代市场经济为什么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
②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手段。
④国家通过制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引导经济运行是运用了_________调控手段。
48.理解“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b
① 发展区域经济应该坚持__________________原则。
②为了使区域经济健康迅速的发展,发展经济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_______________。
49.经济全球化
① 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 )
②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 )
50、知道世界主要国际组织
①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政府间国际区域政治经济集团组织是___________.
②当今制定多边贸易组织多边贸易谈判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组织是_____.有人把它称为_______.
③当今世界最大最有权威的国际政治组织是___.它是____胜利的产物。联合国的宗旨是____、___.
④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中国是联合国的_______,是联合国的常任______,于______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PAGE
4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