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学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次月检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0学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次月检测

资源简介

2010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检测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试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2小题,其中1—8小题每题1分,9—20小题每题2分,共32分)
1.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的标志是
A.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B.1952年底,中国大陆土地改革运动基本完成C.1954年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 D。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 新中国外交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 。
A、国民经济的发展 B、综合国力的提高
C、外交策略的运用 D、西方国家对华态度的转变
3.60年风雨征程中,有一次会议把60年历史划为前后两个30年,这次会议是 ,后30年最显著的特点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土地改革 
C、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  改革开放  D、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 土地改革
4.2008年丽水市经济发展状况
指 标 生产总值 进出口总额 居民人均收入
城镇 农村
数 值 468.2亿元 10.6亿美元 16388元 6071元
比上年增长 15.5% 65.8% 12.7% 13.3%
上述统计数据说明丽水市
①改革开放取得了新的成就 ②已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目前实现的小康还不平衡 ④人民当家作主形式不断完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我们过惯了城市生活的同学,到偏僻的山村去转转;我们游完了东部沿海地区后,再去内陆和西部看看,就会有“我国地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性”的感受。据此回答:
5、这种“地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性”( )
①说明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②说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揭示了我国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落后的原因 ④揭示了我国东部地区发达的原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
A、控制人口数量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提高人口素质 D、实行计划生育
7.下列各项中属于“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的是( )
A、经济特区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 D、农业合作社
8、在自然资源的“开源”与“节流”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作用的是 ( )
A、生态环境 B、科学技术 C、社会舆论 D、风俗习惯
9、要解决我国地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就应该( )
①承认我国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 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③有效实施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 ④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008年12月15日,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全面启动,海峡两岸“大三通”基本实现,两岸“三通”时代随之到来。
10.“大三通”的基本实现,我们更加坚定的信念是
(1)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能够实现. (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毫无障碍
(3)“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 (4)“台独”分裂活动注定要失败
A.(1)(3)(4) B.(1)(2)(4) C.(2)(3)(4) D.(1)(2)(3)
11、一江春水向东流,流的都是“煤”和“油”,此话说明………………( )
A、矿产资源流失严重 B、资源的科学利用不够,浪费损失严重
C、大气污染严重 D、生态平衡失调
12、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讲话中提到人民的‘幸福安康’一词,让人感到特别的温暖,20世纪60到70年代,茶余饭后一起听广播是最大的乐趣;改革开放后,全家人围座一起欣赏电视节目是最主要的娱乐方式;进入21世纪,MP3、QQ聊天成为人们的一大喜好。这一系列的变化反映了( )
①生产力迅速发展 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③现在的人们贪图享受,艰苦奋斗过时了 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是正确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上海合作组织”对我国具有的意义是 ▲ 。
①它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是我国综合国力提高的标志
②是我国改革开放开始标志 ③组织的成立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联系④有利于改善中美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1958年,我国掀起“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原因有
①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经验②没有认清国 ③急于求成 ④苏联背信弃义,撕毁合同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给经济社会带来沉重压力,要“变人口压力为人才 优势”,我国应实施的战略是( )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经济社会发展的“三步走’战略
C、西部大开发战略 D、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16、 “嫦娥一号”的任务之一是评估月球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它对我国解决资源问题的重要意义在于( )
A、 改变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的状况 B、加强资源的回收利用
C、用月球资源完全代替地球资源 D、扩展资源的开发范围
17、中学生小明所在学校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创建活动,以下同学的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①小雅把旧作业本的背面当草纸使用 ②小红把洗手、洗脸的水用来冲厕所 ③小海到商场购物拒绝使用塑料袋 ④小周经常去郊外餐馆吃野味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09年3月28日,一场以遏制全球变暖为主题的“地球一小说”关灯接力在全球80多个国家的3000多个城市举行,中国携北京、上海等城市参加这场全球关灯接力,仅北京一座城市,一小说内节电7万千瓦。据此回答18-19题
18.80多个国家3000多个城市一起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
19.“地球一小时”活动开展的主要目的是
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②唤起人民的环保意识 ③为人们寻找新的休闲方式④促进全球变暖问题的解决
20 .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局势的发展引人瞩目。对于当今世界局势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世界正在向多极化发展 ②和平成为时代主题之一
③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共48分)
21.材料一:在九年级某班创建的环保网站上,同学们发表了以下几个观点:
A:但留方寸土,留与子孙耕 B:安全预防,使用一次性筷子
C:围湖造田 D: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材料二:我国历次人口普查统计
材料三:抽样调查表明: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1990年是5.6%;到2001年已达到7.8 %;预计到2050年,比例将上升到20%。
阅读材料回答:(8分)
(1)材料一学生发表的观点中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是 。(2分)
(2)材料二、三各体现了我国哪几方面的人口特征?为此国家制定了什么基本
国策?(4分)
(3)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你在网站上设计一条有关保护资源或环境警示语。(2
22、阅读右边的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一表明,在实行祖国统一大业的 道路上我国已取得了哪些成就?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有哪些?(4分)
(2)漫画二说明,祖国和平统一道路上的主要障碍是什么?为什么说 “陈水扁想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是个梦,是注定要失败的。”(请你至少从两个角度分析,为什么注定要失败的?)(4分)
23、(8分)材料: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21世纪的头二十年,我们面临的战略机遇有哪些?(4分)
(2)21世纪头二十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对这一奋斗目标的全面性你是如何理解的?
24.材料一:2008年6月以来,有关国家进入索马里领海域采取强制性措施打击海盗,索马里过渡联邦也呼吁各国进入其海域打击海盗。
材料二;2007年开始,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世界各国。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给世界各国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在索马里海域海盗活动猖獗,反映了当今世界存在哪一问题?(1分)
(2)材料二说明当今世界的哪一问题遇到挑战?这一问题的突出表现是什么?(2分)
(3)产生材料二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解决此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4分)
(4)面对材料一、二,中国应始终坚持怎样的外交政策?(1分)
23、(8分)材料: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21世纪的头二十年,我们面临的战略机遇有哪些?(2分)
(2)21世纪头二十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对这一奋斗目标的全面性你是如何理解的?
23、[绿色创富](8分)
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浙江省应立足省情积极行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8年浙江省能源生产与消费构成表 材料二:
能源生产总量(万吨标准煤) 1229 2011年,“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将全线投产。 2010年,来自新疆的天然气将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到浙西、浙中、浙南等地的居民家中和厂矿企业里面。
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 15117
煤碳 62.0%
石油 21.6%
天然气 1.4%
水电、风电、核电 8.1%
其它 6.9%
材料三:
(1)材料一显示,目前浙江省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上存在什么问题?(2分)
(2)联系材料一、二,分析浙江省在节能减排中应采取哪些措施?(3分)
(3)对材料三中企业家的做法或农民的想法,请选择一种加以评析。(3分)
25.(本题分)开学初,丽水市某校学生以“改革开放三十年 风云激荡处州府”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信息收集】
◆第一小组通过实地采访收集到以下信息:
据当年“秘密分田到户”的亲历者李宏响回忆,1977年,丽水某公社皂树村第三小队偷偷分了田;1980年以后,他们已经正大光明种“自己的田”了。
(1)皂树村为什么能实现从“偷偷”分田到正大光明种“自己的田”的转变?(2分)
◆第二小组通过上网查阅收集到以下信息:
信息一:纳爱斯的前身是一家地方办的化工厂,曾经在全国洗化行业内产值排倒数第二名。时至今日,纳爱斯的销售额已达25.03亿元(2000年),成为国内洗涤品制造的龙头企业,利润3.4亿元,是排名第二的企业的24.51倍。
信息二:撤地建市还不到不久的丽水把“生态立市,绿色立市”作为全市标志性名片广为散发。几年后,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和生态城市将构筑起名副其实的“浙江绿谷”。
(2)从以上两则信息中分析,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于什么?(2分)
【成果展示】
◆第三小组负责把收集到的信息资料通过分析整理,用展板形式展示成果。
(3)请为第3篇章设计篇名,并根据你设计的篇名谈谈还需要收集哪些方面的信息?(4分)
【活动启思】
(4)通过参与上述活动,你一定有了许多感悟。请谈谈参与这类活动对你今后的学习有何启示 (2分)
我们是造纸公司,在企业发展中投入了大笔资金用于治污和脱硫。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产生的污泥和硫化氢,用于生产纱管纸和提取单质硫。
我是水稻种植户,在生产中只使用了农业机械、化肥和农药等,稻草和秸杆也都烧在田里了,减排与我们农业无关。
★改革篇
----------
-----------
·1·
改革开放三十年 风云激荡处州府
前言
改革开放三十年,勇立潮头的丽水人敢闯、敢拼、敢冒,创造了无数的第一……
开放篇
----------
-----------
·2·
★ ▲ 篇
·3·
结语
三十年来,丽水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站在历史新起点,我们激情满怀,壮志不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