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A、轻松过关1、可持续发展,既满足 ,又不对 。要求 与 和谐相处,要求人们必须以很高的 ,保护好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资源和环境基础。2、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第一, 原则,第二, 原则,第三, 原则。3、1994年,中国政府发表《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 、 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中国实施 的总体战略,可持续发展正从观念走向 。4、如何理解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B、课时练习1、下列人们的行为中,不符合我国国情,违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是( )①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砍伐森林,开垦植被,扩大耕种面积,以改善人民的生活 ②大面积开垦草原,以满足牧区群众的粮食需要 ③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引长江水解决北方用水问题 ④为了引进更多外地资金,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灵活降低执行《环境保护法》的标准⑤严格执行国家的人口政策,控制人口增长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2、以下能说明我国公民对“可持续发展”已从观念走向实践的是( )①某学校利用“小广播”定期向全校师生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②某科研单位开发了以玉米为原料的一次性饭盒③许多地方对垃圾进行了分类处理④居民自备竹篮、布袋上街购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在西部大开发中,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强调要有计划地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重点抓好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三亿亩草地退化工程。我国政府这样做是为了 ( )①保持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 ②保护和科学地利用资源③发挥山地水域的经济效益,广开食物来源 ④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国民经济以8%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至少有3%-7%的国内生产总值以牺牲环境和资源取得的。这表明 ( )①经济增长一定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②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步人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轨道③单纯的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不符合科学发展观 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势在必行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5、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目前我国在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中,引入一个“绿色GDP”概念。这—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使人们不再关心经济发展速度 B、提醒人们保护环境比经济建设更重要C、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 D、全面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以下为我国海洋“赤潮”形成及影响示意图,分析下列图示,回答6—7小题。6、以上图示说明( )A、人类发展经济必然以环境污染为代价 B、人类与环境是互相对立,互不相容的C、人为因素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D、因海水缺乏自净能力,赤潮很难解决7、要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必须 ( )①坚持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 ②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保护环境等基本国策③建立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 ④要把保护环境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来抓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8、目前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因素有不少,人口、就业形势严峻,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加剧等瓶颈制约都是现阶段我国面临的严峻挑战。由此可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 ( )①实行汁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②保护和科学地利用资源③坚持保护环境 ④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9、读右边漫画“画”,回答以下问题:(注:右边四张图上的诗句依次是: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1)漫画反映了我国存在什么问题?(2)解读漫画所反映问题的由来,你认为在“PRED问题”中,关键因素是什么?根据漫画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3)根据漫画所表达的意思,你认为漫画中的“断肠人”走什么路才能从“天涯”重回“故里”?要走此路必须遵循哪三个基本原则?(4)你身边有无类似的问题,请举例说明并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建议。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A、轻松过关:1、当代人的需要、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人、自然、道德水准。2、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3、人口、环境、可持续发展、实践。4、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整体。人口是关键因素;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发展是硬道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B、课时练习:1、C 2、B 3、C 4、B 5、C 6、C 7、B 8、D9、(1)资源问题:对资源的利用不够科学,破坏、浪费严重;环境问题:生态破坏严重(如荒漠化)、环境污染加剧(如水体污染等)。本题学生只要能答出环境问题即可。(2)人口。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如大量的砍伐树木,破坏植被,过度放牧等,因此造成了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的破坏;排放的废弃物(如废水、废气)也逐渐超过了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由此可见,人类的行为会引发包括环境、资源、经济发展等一系列的变化。所以关键是人口。(学生言之有理即可)(3)可持续发展道路。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4)只要根据具体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即可。例如,问题:某河流水污染严重。建议:加强环境执法,禁止污水排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