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

资源简介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期中试卷 2010.11
一、选择题(共20题 ,40分)
1、第十三届海峡两岸旅行联谊会于2010年3月2日开幕,两岸旅行业界通过联谊活动增进共识,共同推进了两岸双向旅游交流深入发展,为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吹响了新的号角。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
A遵循一国两制的方针 B实现祖国完全统一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废行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一五计划D大跃进运动
3、2009年10月,温家宝总理在访朝期间凭吊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墓,再次把人们的目光引向了60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当时,中国出兵朝鲜最主要原因是( )
A美国侵略了我国的友好邻邦朝鲜B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坡威胁了中国的安全C台湾乘朝鲜战争的机会反攻大陆D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出兵
4、关于当今世界发展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就是南北问题 ②当代国际社会仍是一个贫富差别悬殊的世界 ③突出表现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④造成贫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国际政治旧秩序 ⑤相关时事: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发表《北京宣言》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是( )
A、一国两制 B、一中一台 C、台湾独立 D、两个中国
6、造成非洲国家长期落后的历史原因是:( )
A霸权主义、强权政治B沉重的债务危机C.恐怖主义的威胁 D.长期的殖民掠夺
7、“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 )
① 这首诗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 ② 当时开展的这项运动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生产力
③ 说明当时农业生产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 ④ 当时开展的这项运动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目前最大的实际是( )
A、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辉煌 B、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
C、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9、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整体。其中关键因素和实质分别是( )
A 发展问题 人口问题 B 人口问题 环境问题
C 资源问题 环境问题 D 人口问题 发展问题
10、2010年7月10日,中国人口学会在京举办了“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建议,继续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之后,还应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这是人口学界第一次正式提出建设“三型”社会目标。这表明( )
A、人口问题是当前我国的中心工作B、我国不再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C、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更重要D、我们应该重视人口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计划生育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据此回答11—12题:
11、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大力提倡“晚婚”“晚育”,其直接目的是为了 ( )
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B.减缓人口老化加速C.优化人口素质结构 D.努力提高人口素质
12、这一基本国策是我国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的正确选择,因为 ( )
①它有利于减缓我国人口的过快增长 ②它能缓解人口过多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③它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④它能使我国人口的文化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A.①②③ D.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右表数据是我国主要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比例。它告诉我们( )
①我国是一个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的资源大国
资源名称 相当于世界人均值
土地 l/3
淡水 1/4
森林 1/5
草地 1/2
矿产 3/5
②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相对较少③我国自然资源利用率比较低④当前我们应大力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A.①⑦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4、下列行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是 ( )
①围湖造田②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③发展生态农业④禁止开发非可再生资源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③
15、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必须 ( )
①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②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④加强自然资源的回收,扩大资源的二次利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6、“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观点告诉我们 ( )
A.只有搞好经济建设,才能保护好资源和环境B.经济、社会要发展,就不能利用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C.必须走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D.只有发展生态农业,才是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7、既是解决资源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人类未来发展方向的是( )
A.提高资源的人均占有量 B.加强自然资源的回收利用
C.扩展资源的开发范围 D.建立以节约为中心的工农业服务体系
18、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以下观点体现这一基本国策的是( )
①先发展经济再治理污染 ②拯救地球,就是拯救人类自己
③要保护环境,就不能发展经济 ④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碧水青山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9、既是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措施,又是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
A、控制人口数量B、提高人口素质C、节约保护资源 D、依法保护环境
20、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 )
①提高人口素质 ②严格控制人口数量 ③优生优育 ④降低人口出生率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二、材料题(共4题,40分)
21、(8分)新中国建立初期,美国曾叫嚣:“中国共产党能打赢战争,却无法解决几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几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奇迹般地实现了一个个梦想,又满怀豪情地向实现一个个新梦想迈进:
梦想一:实现制度变更,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梦想二:解决温饱,并实现由温饱向__________的历史性跨越;
梦想三: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梦想四: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1)“梦想一”是哪一年实现的?(1分)在此之前,实行了哪三大改造?(1分)
(2)请在“梦想二”中的划线部分填上相应的内容。(1分)
(3)“梦想三”计划何时能实现?(1分)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可以为这个梦想的实现做些什么?(2分)
(4)“梦想一”到“梦想四”描绘的是我国哪一发展阶段?(2分)
22、(12分)我国建国60年来,各方面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10月,面对一个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而这一首诗也被誉为“开国的绝唱”。
(1)请结合20世纪50年代我国政治、经济方面的相关史实,各举一例谈谈你对“时间开始了”的理解。(4分)
材料二:1979年以来,中国的发展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揭开了“中国式跨越”的新篇章。
(2)试举例说明1979年以来中国发展所占“天时、地利、人和”的国内外因素各一个。(2分)
材料三:刚过去的2009年,又是一个浓墨重彩的中国年。面对危机,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组合拳,实现了经济的率先回升向好。这一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50%,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
(3)2010年对中国来说又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或更长的时期内,中国要保持一个又一个浓墨重彩的“中国年”不断得以延续,上述材料给我们的最深刻启示是什么?(2分)
(4)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一直关注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小明爸爸的日记里保存着一张不完整的表格,它见证了共和国农村政策的变化。请你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4分)
政 策 结 果(作用)
①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提高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
③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村税费改革(农业税的废除) ④
23、(12分) 201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2周年,为此某班举行“纪念改革开放32周年”主题讨论会,同学们畅所欲言。以下是几位同学讨论的记录,请补充完整。
(1)A同学:20世纪70年代末,中共  会议的召开,中国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2分)
(2)B同学:改革首先在 展开,被称为“中国农民伟大创造”是指 。(2分)
(3)C同学:开放首先从 地区推行。 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分)
(4)D同学: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    。 (1分)
(5)老师:请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的2项成就,并说出改革开放的作用(5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我国是能源生产大国,我国人均可采矿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5%、11%、4%。
材料二:我国占工业能源消费总量73%的冶金、电力、建材、化工等8个高能耗行业,单位产品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20%---90%;机动车油耗比发达国家高10%--20%;城市房屋的采暖和空调能耗比气候相近的国家高2倍左右;按美元生产总值计算,比先进国家能耗高4—5倍。
材料三: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有专家指出,我国未来15年的能源需求将持续快速扩大。
(1)材料一和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分别说明了存在什么问题?(2分)
(2)分析上述问题,结合材料说说资源和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4分)
(3)从你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中提出至少2条节省能源的具体建议或做法。(2分)
初三社会期中考试试题答题卷 2010、11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40分)
21、(8分)
(1)
(2)解决温饱,并实现由温饱向__________的历史性跨越;
(3)
(4)
22、(12分)
(1)
(2)
(3)
(4)① ②
③ ④
23、(12分)
(1)
(2)
(3)
(4)     
(5)
24、(8分)
(1)
(2)
(3)
九年级社会期中考试答案 2010、11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B A D D C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C A A C C B B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40分)
21、(1)1956年(1分),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分)。
(2)小康(总体小康亦可)(1分)
(3)2020年(1分);做法:详见书本P40最后一段(符合题意酌情给分)(2分)。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分)。
22、(1)(4分)本题为开放题,学生答案只要分别从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政治、经济方面所发生的一个史实及其影响来说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即可。示例:政治上:如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2分)经济上:如1957年中国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分)
(2)(2分)本题为开放题,学生答案只要从国内、国际二个角度分别指出1979年以来影响中国发展的因素一个即可。如: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为中国发展提供有利国际环境。(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对外开基本国策;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等。(2分,写出一点就可给分)
(4)(4分)①土地改革 ②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重大的损失 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和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注:横线上的观点任选一句作答即可)
23、(12分)
(1)十一届三中全会 会(2分)
(2)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3)沿海、2001年中国加入WTO。(2分)
(4)邓小平(1分)
(5)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嫦娥一,二号发射成功等(2分).
作用:经济迅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3分)
24、(1)材料一: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少(1分),材料二:资源利用率低(1分)
(2)重要性:自然资源泉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2分),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2分)
(3)符合题意即可给分,每条一分(2分)
班级 姓名 考号
PAGE
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