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训练(原卷版)选择题:1.如下图两幅照片对比不能看出( )A.人们的服饰变得更为多样B.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C.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开放D.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漫画(三代赶集》最能体现的是( )A.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B.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C.人民生活习惯的变化D.科技水平的变化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表所示表格中的内容对应错误的是( )①衣的变化服饰丰富多彩,日益多元化、个性化②食的变化肉食、副食品、果品消费比例不足③住的变化城镇中低收入的职工能以成本价买到合适的住房④行的变化出行坐飞机、动车、开私家车越来越普遍A.①B.②C.③D.④4.野菜和粗粮如今成为了餐桌上的健康食品,对于这种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B.人们在忆苦思甜C.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概念日益深入人心D.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5.房价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及社会的和谐稳定。早在1995年国家就启动了安居工程,它体现了我国()A.城市化建设的要求B.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C.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D.社会保障的不断完善6.2006年4月,以千龙网、新浪网、搜狐网等100余家单位联合倡导的文明办网之风在全国迅速传播,很快掀起了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的潮流。我国有关部门也制定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这些做法其客观因素是( )A.青少年上网的人太多B.多数上网人的语言、行为不文明C.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健康的内容,也有不健康的内容D.青少年要以学业为主7.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的最高追求;80年代以后,彩电、洗衣机、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如今,家用电脑、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这些现象说明( )A.我国的高新科技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B.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C.人们的消费水平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D.消费观念的转变促进了经济发展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掌握时间发生了这样的变化:5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手机)。这反映了()A.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B.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C.我国轻工业发展很快D.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变化的是()A.衣着丰富多彩B.食物匮乏单调C.自驾出游流行D.上网淘宝购物10.小明的爸爸说:“爸爸在你这么大的时候(15岁)一顿能吃五碗饭,你现在却连两碗都吃不了。”小明辩解道:“我吃了很多肉、鱼、菜,还喝了牛奶,奶奶说您那时几乎没有这些吃的!”这段对话可以说明改革开放以来()A.国家粮食产量有所下降B.青少年深受西方饮食文化影响C.青少年的体质有所下降D.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1.汽车、火车、轮船已成为当今中国城乡居民普遍使用的便捷交通工具。即使乘坐飞机,也不再是一种奢望。这主要得益于中国()A.商品经济的繁荣B.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C.航天科技的进步D.现代教育的飞跃12.如世纪70年代,中国城乡居民的衣着主要是单调的“灰蓝黑”。进入如进入90年代,人们的服饰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日益多元化、个性化。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是()A.思想观念不断解放B.西方文化影响深远C.服饰品味逐渐提升D.服装产业迅猛发展13.下列能够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①人们上网浏览、发邮件②人们使用粮票、布票购买东西③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瓦房,90年代住楼房④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4.下列能够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乡人民生活发生巨变的有()①凭粮票、肉票等票购物②自驾游成为人们休闲的一种方式③吃“公家饭”、端“铁饭碗”成为大家的追求④轻松惬意地网上淘宝、购物⑤“低碳”和“原生态”生活成为时尚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④⑤D.②③④15.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国有关部门制订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求青少年做到( )①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②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③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④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综合题: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必须凭借各种票证才能购买到物品。粮票、煤票、肉票、糖票、布票……各种票证让人眼花缭乱。如今,票证已经退出我们的生活。走进商店、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摘编自《百年中国》材料二: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中关于我国居民电视机拥有量的数据制作下表:(单位:万台)注:其中绝大多数电视机为国产的。年份19791982198519881992199620012004电视机13291592162224851314210939677328.80其中彩电028841010281314210939677328.80(1)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凭借票证购买物品的原因是什么?(2)分析材料二中的数据,你能够得出哪些结论?(至少2点)试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的最高追求;80年代以后,彩电、洗衣机、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如今,家用电脑、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材料三 (未来中国)不但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党和政府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温家宝(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们物质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3)结合所学知识和你的亲身感受说说我们党和政府为了“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和“有保障”,采取了哪些措施。18.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8周年,某校八年级(1)班以“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大变迁”为题创办了以下几个栏目,展示辉煌而伟大的新中国。其中有一些探究性的问题需要你帮助完成。【社会保障发展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继制定了关于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和社会救济等一系列法规。从20世纪90年代起,国家加快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步伐,建立起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时实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使相关人员的社会保障得到完全落实。【今天生活大展示】(1)【社会保障发展史】中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一问题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怎样的重大意义?(2)【今天生活大展示】反映出我国哪些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认为发生这些巨变主要得益于党的哪项基本国策?(3)通过以上的探究活动,你有什么感悟?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训练(解析版)选择题:1.如下图两幅照片对比不能看出( )A.人们的服饰变得更为多样B.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C.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开放D.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D【解析】对比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的图片信息,可以发现人们的服饰风格多样。故A不符合题意;对比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的图片信息,可以看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故B不符合题意;从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的图片信息中可以看出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开放。故C不符合题意;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展开之后,故对比两幅照片不能看出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读图,通过读图对比得出结论,判断ABC不符合题意。根据图片时间“上世纪80年代”可以判断D选项不符合时间范围,得出答案。2.漫画(三代赶集》最能体现的是( )A.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B.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C.人民生活习惯的变化D.科技水平的变化【答案】A【解析】本题以图画的形式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国人民社会水平变化的准确认识,解题时需要抓住关键信息,题干中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三个不同时代农民赶集的情况,图片一是“肩挑”赶集,图片二是拖拉机赶集,图三是“网上”赶集,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故选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表所示表格中的内容对应错误的是( )①衣的变化服饰丰富多彩,日益多元化、个性化②食的变化肉食、副食品、果品消费比例不足③住的变化城镇中低收入的职工能以成本价买到合适的住房④行的变化出行坐飞机、动车、开私家车越来越普遍A.①B.②C.③D.④【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饰丰富多彩,日益多元化、个性化;肉食、副食品、果品消费比例充足,B项符合题意;城镇中低收入的职工能以成本价买到合适的住房;出行坐飞机、动车、开私家车越来越普遍。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4.野菜和粗粮如今成为了餐桌上的健康食品,对于这种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B.人们在忆苦思甜C.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概念日益深入人心D.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饮食上,人们不仅吃饱,而且吃好。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概念日益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野菜和粗粮如今成为了餐桌上的健康食品。由此可知,ABC对题干现象理解正确,不符合题意;野菜和粗粮如今成为了餐桌上的健康食品,不是人们在忆苦思甜,而是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故B对题干现象理解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5.房价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及社会的和谐稳定。早在1995年国家就启动了安居工程,它体现了我国()A.城市化建设的要求B.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C.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D.社会保障的不断完善【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安居工程。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让中低收入的职工能以成本价买到合适的住房。“安居工程”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及社会的和谐稳定,是社会保障体系不管完善的措施之一。故选D。6.2006年4月,以千龙网、新浪网、搜狐网等100余家单位联合倡导的文明办网之风在全国迅速传播,很快掀起了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的潮流。我国有关部门也制定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这些做法其客观因素是( )A.青少年上网的人太多B.多数上网人的语言、行为不文明C.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健康的内容,也有不健康的内容D.青少年要以学业为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网络的利害。上述材料说明了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健康的内容,也有不健康的内容,要趋利避害,正确利用网络,故选C。7.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的最高追求;80年代以后,彩电、洗衣机、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如今,家用电脑、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这些现象说明( )A.我国的高新科技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B.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C.人们的消费水平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D.消费观念的转变促进了经济发展【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信息:“80年代以后,彩电、洗衣机、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如今,家用电脑、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可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掌握时间发生了这样的变化:5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手机)。这反映了()A.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B.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C.我国轻工业发展很快D.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上述材料的变化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故选B。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变化的是()A.衣着丰富多彩B.食物匮乏单调C.自驾出游流行D.上网淘宝购物【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社会生活变化的相关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要求选出不能反映这一变化的选项,根据所学知识,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解决,并且讲究营养均衡,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已深入人心。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10.小明的爸爸说:“爸爸在你这么大的时候(15岁)一顿能吃五碗饭,你现在却连两碗都吃不了。”小明辩解道:“我吃了很多肉、鱼、菜,还喝了牛奶,奶奶说您那时几乎没有这些吃的!”这段对话可以说明改革开放以来()A.国家粮食产量有所下降B.青少年深受西方饮食文化影响C.青少年的体质有所下降D.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社会生活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如今餐桌还有了肉和牛奶等,故答案选D。11.汽车、火车、轮船已成为当今中国城乡居民普遍使用的便捷交通工具。即使乘坐飞机,也不再是一种奢望。这主要得益于中国()A.商品经济的繁荣B.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C.航天科技的进步D.现代教育的飞跃【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交通工具多样且速度越来越快。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公路运输获得较快发展,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由此可知,汽车、火车、轮船已成为当今中国城乡居民普遍使用的便捷交通工具。即使乘坐飞机,也不再是一种奢望。这主要得益于中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故B符合题意;商品经济的繁荣、航天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C不符合题意;现代教育的飞跃与题干现象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2.如世纪70年代,中国城乡居民的衣着主要是单调的“灰蓝黑”。进入如进入90年代,人们的服饰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日益多元化、个性化。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是()A.思想观念不断解放B.西方文化影响深远C.服饰品味逐渐提升D.服装产业迅猛发展【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的认识。自1978年以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解放,于是出现了人们的服饰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日益多元化、个性化。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3.下列能够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①人们上网浏览、发邮件②人们使用粮票、布票购买东西③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瓦房,90年代住楼房④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题文中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有:人们上网浏览、发E-mai1;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瓦房,90年代住楼房;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而人们使用粮票、布票购买东西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前物质严重匮乏,政府不得不采票据来抑制购买力。故答案选B。14.下列能够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乡人民生活发生巨变的有()①凭粮票、肉票等票购物②自驾游成为人们休闲的一种方式③吃“公家饭”、端“铁饭碗”成为大家的追求④轻松惬意地网上淘宝、购物⑤“低碳”和“原生态”生活成为时尚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④⑤D.②③④【答案】B【解析】①凭粮票、肉票等票购物是在改革开放前,它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国家在城市改革就是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改变企业职工吃“公家饭”、“端铁饭碗”的思想。对国有企业改革政企分开,调到企业职工的积极性。③中的现象也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与题中时间不符。故排除①③。B项②④⑤能够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乡人民生活巨变,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5.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国有关部门制订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求青少年做到( )①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②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③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④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为此,我国有关部门制订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求青少年“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公约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青少年有了较为完备的网络行为道德规范。因此①②③④项都符合题意;故选D。综合题: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必须凭借各种票证才能购买到物品。粮票、煤票、肉票、糖票、布票……各种票证让人眼花缭乱。如今,票证已经退出我们的生活。走进商店、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摘编自《百年中国》材料二: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中关于我国居民电视机拥有量的数据制作下表:(单位:万台)注:其中绝大多数电视机为国产的。年份19791982198519881992199620012004电视机13291592162224851314210939677328.80其中彩电028841010281314210939677328.80(1)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凭借票证购买物品的原因是什么?(2)分析材料二中的数据,你能够得出哪些结论?(至少2点)试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答案】(1)我国在六七十年代,经济落后,物资奇缺.(答对意思即可得分)(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电视机拥有量逐年递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彩色电视机拥有量逐年递增;自1992年以来,电视机已经全部是彩色的了.(答出两点即可,)经济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收入不断增多;科技方面,我国的科技不断进步;思想方面,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解放,追求时尚和享受;文化方面,中国的文化不断发展,影视艺术有较大提高,丰富了人民的业余生活;政治方面,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中国逐渐融入世界.(任意答出四点,意思接近即可得分)【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在六七十年代,经济落后,物资严重匮乏,为了缓和供应的紧张,保持物价的稳定,国家对生产和供应加以控制,实行粮票、布票和油票。(2)分析材料二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从1979年之后,电视机和彩电的数量不断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电视机拥有量逐年递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彩色电视机拥有量逐年递增。自1992年以来,电视机已经全部是彩色的了。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经济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收入不断增多;科技方面,我国的科技不断进步,电视机和彩电的产量增加;思想方面,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解放,更注重追求时尚和享受;文化方面,中国的文化不断发展,影视艺术有较大提高,丰富了人民的业余生活;政治方面,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中国逐渐融入世界。点睛:解答本题第一问的关键是正确认识人们凭借票证购买物品的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低,物资匮乏。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然后从经济、思想、科技、政治方面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的最高追求;80年代以后,彩电、洗衣机、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如今,家用电脑、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材料三 (未来中国)不但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党和政府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温家宝(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们物质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3)结合所学知识和你的亲身感受说说我们党和政府为了“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和“有保障”,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1)由物资紧缺、凭票限购到物资丰富、鼓励消费;生活水平提高,追求质量或物质生活的科技含量增加。(2)科技改变生活;改革开放。(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3)实施“安居工程”;完善就业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以及医疗保险制度等);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取消农业税;对农村中小学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等。【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中的“粮票”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反映物资的匮乏。“信用卡”鼓励消费,反映物资丰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材料二中“四大件”的变化,体现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科技含量增加。第(2)题从时间段分析,这些变化体现了改革开放使人们富起来了,同时也是科技发展的结果。第(3)题主要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为改善人们生活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回答,如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就业制度,惠农政策等。18.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8周年,某校八年级(1)班以“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大变迁”为题创办了以下几个栏目,展示辉煌而伟大的新中国。其中有一些探究性的问题需要你帮助完成。【社会保障发展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继制定了关于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和社会救济等一系列法规。从20世纪90年代起,国家加快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步伐,建立起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时实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使相关人员的社会保障得到完全落实。【今天生活大展示】(1)【社会保障发展史】中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一问题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怎样的重大意义?(2)【今天生活大展示】反映出我国哪些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认为发生这些巨变主要得益于党的哪项基本国策?(3)通过以上的探究活动,你有什么感悟?【答案】(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不断健全和完善;有利于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2)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变化;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3)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我们要不断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注重民生。【解析】(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不断健全和完善;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不断健全和完善,有利于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改革开放后,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变化;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变化,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3)开放性题目,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我们要不断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注重民生。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型新授课课题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年级八年级主备人备课时间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2.知道交通、通信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学习重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交通、通信的变化【学习方法】分析资料、讲述事例、合作探究、体会变化【课堂教学流程】【学案自学梳理知识】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一)日常生活的变化1.新中国成立前:物价飞涨,民生凋敝。2.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3.改革开放前后变化:衣:(1)买衣服要凭布票,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2)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服饰成为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食: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深入人心。住: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简单。(2)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饰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行:(1)交通条件很落后。(2)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用:人均可支配收入、纯收入低。(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通信:通信落后,人与人之间联系不便。(2)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居世界前列。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互助探究生成能力】任务二:【合作探究】1.调查访问、搜集祖父辈、父辈年轻时衣、食、住、行、用的图片,和自己所处时代的衣、食、住、行、用方面的图片,向同学讲述、展示。2.根据搜集到的资料(上网或访问),列表归纳人们的衣、食、住、行、用在改革开放前与当今社会变化的表现,并说出对我国人民生活的影响。答案:人们在出行方面的变化可以缩小距离行程,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方便。在通信方面的变化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3.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日常生活变化的原因。学生小组讨论后,在探究问题单上写出答案。教师讲解并出示答案。答案。(1)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制度,建立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制度,使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2)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为生产力的发展注人了新的活力,使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精讲点拨总结归纳】任务三:【动动手】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检测提升巩固新知】1.下列变化中,哪一项不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D)A.野菜、粗粮成为健康食品B.出现“黄金周”旅游热C.私家车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D.凭票、证购买食品2.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生活新景象有(D)①大家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②食物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③铁饭碗④开私家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C)A.改革开放前,人们穿着千篇一律,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B.改革开放后人们吃饭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C.1995年国家在农村启动了“安居工程”,让中低收入的职工能以成本价买到合适的住房D.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公路和航线的增长很快,乘坐飞机已不是稀罕事4.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主要原因是(B)A.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C.人们努力生活的更好???D.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5.生活方式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与政治、经济并行发展的过程中,反映了社会时代的共同特点。下列我国人民从进入20世纪以来生活方式演变不正确的是( C )A.官员着翎顶补服→人们着中山装、西装等新式礼服→老百姓着丰富多彩的个性服装B.老百姓饮食:食物匮乏、单调→讲究营养均衡、健康饮食C.人们只有在城市看到电影和报纸→通过互联网阅读新闻、发布信息D.上海的居民出行工具从以汽车为交通工具,到乘火车远行,再到可以经常乘坐飞机6、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40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期的来临。这个来临的“新时期”是(D)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7、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D)A、实行“公交优先”B、加强交通管理C、减少汽车数量D、发展道路、地铁、轻轨等硬件设施8、野菜和粗粮如今成为了餐桌上的健康食品,对于这种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B)A.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B.人们在忆苦思甜C.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概念日益深入人心D.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9、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的最高追求;80年代以后,彩电、洗衣机、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如今,家用电脑、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这些现象说明( B )A.我国的高新科技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B.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C.人们的消费水平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D.消费观念的转变促进了经济发展10.汽车、火车、轮船已成为当今中国城乡居民普遍使用的便捷交通工具。即使乘坐飞机,也不再是一种奢望。这主要得益于中国(B)A.商品经济的繁荣B.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C.航天科技的进步D.现代教育的飞跃11.大家一定熟悉这个小企鹅(图4),它是QQ标志。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据统计,QQ聊天同时在线人数已经超过了3000万人,这主要归功于(C)A.电话的广泛使用B.生物技术的应用C.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D.无线电报的应用12.下列能够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B)①人们上网浏览、发邮件②人们使用粮票、布票购买东西③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瓦房,90年代住楼房④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课后思】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7张PPT)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部编版八下视频导入:播放素材—粮票的来历新知导入你见过与左图类似的粮票吗?粮票曾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近40年里成为人们不可分离的“饭碗”“命根子”,有人把它形容为“吃饭的护照”“中国第一票”。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粮票已淡出人们的生活,刷卡消费、电子支付成为人们重要的消费方式。你知道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新知导入目标1: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变化的表现,通信事业和通信方式变迁的基本史实;目标2:通过调查访问,对比祖父辈、父辈年轻时,和自己所处时代的衣、食、住、行、用方面的变化,并列表归纳出其变化表现,说出对我国人民生活的影响,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切身感受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激发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之情。(重点、难点)学习目标【自学识记】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变化的表现,通信事业和通信方式变迁的基本史实。自主学习日常生活的变化1.新中国成立前后变化:从物价飞涨,民生凋敝到人民当家作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改革开放前后变化?新知讲解1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衣新知讲解2衣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思想观念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正装休闲装运动装新知讲解中西式礼服日常服饰如今,各种场合、各种款式、各种材料……显示风度、展示个性。新知讲解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食1改革开放前2改革开放后从饮食结构比较单一到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为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合作探究?面票(可以买白面粉)油票(可以买食用油)北京的粗粮票(只能买玉米面)米票(可以买大米)食物丰富多样问题思考:过去人们觉得难以下咽的野菜、窝头,今天吃起来好像味道很不错。人们的感觉为什么发生了变化?过去物资比较质乏,人们可以选择的食物品种较少。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食物琳琅满目,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健康饮食。问题思考是指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并经国家有关的专门机构认定,允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在许多国家,绿色食品又有着许多相似的名称和叫法,诸如“生态食品”、“自然食品”、“蓝色天使食品”、“健康食品”、“有机农业食品”等。绿色食品是“绿”色的吗?绿色食品标志合作探究住1改革开放前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2改革开放后从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简单到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新知讲解改革开放前现代楼房公寓社区住宅楼别墅农家乐华西村农民住房六十年代住草房,七十年代建瓦房,八十年代加走廊,九十年代盖楼房,现在实行建洋房,盖处别墅讲花样。用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总量不断增长,消费结构也不断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新知讲解中国出境旅游人数逐年增加知识拓展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1新中国成立前行我国交通条件很落后2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入巨额资金改善交通条件,并取得巨大成就。新知讲解(1)成果: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改革开放前,中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交通的发展新知讲解(2)阅读教材,归纳交通发展的表现铁路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公路运输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在黄河、长江等急流阻隔的江河上架设了一座座公路大桥,许多偏远闭塞的山区也通了汽车。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航空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和一些中等城市、旅游胜地都有航线,并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城市设有直通航线,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城市道路很多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新知讲解(3)影响: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后,多种交通设施改革开放前当今社会衣食住行用样式、色彩单调,千篇一律色彩缤纷、款式新颖,注重个性匮乏单调日益丰富,注重营养、健康拥挤,室内设施简单居住面积扩大,室内设备和装饰大大改观主要靠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火车地铁、出租车、私家车、火车、飞机等旧四大件:缝纫机、手表、自行车、收音机新四大件:洗衣机、空调、彩电、冰箱,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根据搜集到的资料(上网或访问),列表归纳人们的衣、食、住、行、用在改革开放前与当今社会变化的表现,并说出对我国人民生活的影响。缩小距离行程,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方便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课堂小结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根本原因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合作探究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日常生活变化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制度,建立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制度,使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为生产力的发展注人了新的活力,使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合作探究通信的发展新知讲解国家不断增强对电信事业的投资,逐步形成全国电信网络。电信产业快速发展1新中国成立后通信的发展2改革开放后新知讲解3通信的发展如今成就:①如今,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②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固定电话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移动电话的使用十分普遍。③中国互联网发展迅速。中国网民规模扩大,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影响: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新知讲解四大件新四大件新新四大件“四大件”反映出的社会生活变迁合作探究播放素材—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观看视频:体会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的关系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方面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由诸多实例看到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极大提高,从中体会到了改革开放政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处在新世纪、新时代,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百姓的“民生”会越来越好。“中国梦”终有一天也会实现。课堂总结板书设计1.“50年代看阳光,70年代看墙上(钟表),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手机)”的现象主要反映了()?A.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B.时间观念的增强 C.通讯手段的进步 D.消费观念的变化?2.“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后,中国十几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以下属于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的吃饭情况的是()①食物匮乏单调②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③野菜充饥④讲究绿色食品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AC课堂巩固3.改革开放前,人们买粮食要凭粮票,主要是因为当时()A.人口多,耕地少B.政府控制城镇人口规模C.政府提倡节约粮食D.经济发展水平较低4.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A.实行“公交优先”B.加强交通管理C.减少汽车数量D.发展道路、地铁、轻轨等硬件设施DD3.改革开放前,人们买粮食要凭粮票,主要是因为当时()A.人口多,耕地少B.政府控制城镇人口规模C.政府提倡节约粮食D.经济发展水平较低4.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A.实行“公交优先”B.加强交通管理C.减少汽车数量D.发展道路、地铁、轻轨等硬件设施DD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了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标1: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变化的表现,通信事业和通信方式变迁的基本史实;目标2:通过调查访问,对比祖父辈、父辈年轻时,和自己所处时代的衣、食、住、行、用方面的变化,并列表归纳出其变化表现,说出对我国人民生活的影响,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切身感受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激发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交通、通信的进步对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自学识记】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变化的表现,通信事业和通信方式变迁的基本史实。(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目标导学一:日常生活的变化1.教师讲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用各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到20世纪末,我国在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2.阅读教材,分组合作讨论:请同学们结合课本比较一下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生活在衣、食、住、行、用方面有哪些变化。(1)衣: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思想观念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2)食:改革开放前: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后:从饮食结构比较单一到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为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问题思考:过去人们觉得难以下咽的野菜、窝头,今天吃起来好像味道很不错。人们的感觉为什么发生了变化?(3)住改革开放前: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改革开放后:从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简单到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4)用改革开放以前是四大件——三转一响,改革开放后是新四件。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总量不断增长,消费结构也不断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5)行改革开放前是自行车,改革开放后,接亲使用轿车。3.根据搜集到的资料(上网或访问),列表归纳人们的衣、食、住、行、用在改革开放前与当今社会变化的表现,并说出对我国人民生活的影响。影响:缩小距离行程,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方便;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4.教师总结: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物质供应严重匮乏,限制了人们提高生活水平;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物质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的生活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目标导学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一)交通的发展:1.阅读教材,教师提问:新中国成立后,交通方面取得了哪些辉煌的成果?成果: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2.阅读教材,归纳交通发展的表现。3.阅读教材,交通的不断发展有何影响?影响: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4.小组合作探究: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日常生活变化的原因。(1)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制度,建立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制度,使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2)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为生产力的发展注人了新的活力,使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二)通信的发展:1.阅读教材,教师鼓励学生讲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1)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不断增强对电信事业的投资,逐步形成全国电信网络。(2)改革开放后:电信产业快速发展2.阅读教材,如今,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有何成就及影响?(1)成就:①如今,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②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固定电话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移动电话的使用十分普遍。③中国互联网发展迅速。中国网民规模扩大,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2)影响: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方面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由诸多实例看到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极大提高,从中体会到了改革开放政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处在新世纪、新时代,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百姓的“民生”会越来越好。“中国梦”终有一天也会实现。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学生也正在经历、感受这个飞速发展变化的时代,学习起来会有较浓厚的兴趣。教学过程自始至终贯穿着“变”字,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形式地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条件,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个性的健康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在课堂教学时应及时提出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视频导入:播放素材—粮票的来历你见过与左图类似的粮票吗?粮票曾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近40年里成为人们不可分离的“饭碗”“命根子”,有人把它形容为“吃饭的护照”“中国第一票”。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粮票已淡出人们的生活,刷卡消费、电子支付成为人们重要的消费方式。你知道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教学视频:电脑与网络的历程h264_720x576_800k.mp4 教学视频:粮票的来历h264_720x576_800k.mp4 教学视频: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h264_720x576_800k.mp4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训练(原卷版).doc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训练(解析版).doc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doc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课件.pptx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