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法律保障生活(课件44张PPT+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9.2法律保障生活(课件44张PPT+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共44张PPT)
道德与法治
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
4.9.2
法律保障生活
学生该不该给老人让座?老人的行为对么?
你认为生活中,类似的正确行为应该是怎样的?
他们各自违反了哪一行为规范?
讨论
新知导入
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表达你对法律的感受,说说这种感受是由何而来的。
稳定
约束
维护
保护
规则
惩恶扬善
……
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表格:
从表格中,体现出法律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
保障食品安全
保障居住安全
保障生产、生活用品安全
保护安全出行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为义务教育提供保障
保障
法律名称
主要目的(或作用)
食品安全法
建筑法
产品质量法
交通安全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
劳动法
义务教育法
……
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保障公民社会生活。中学生作为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需要提升法治意识,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做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者和接班人。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法律的特征
新知讲解
判断下列情景中调节人们行为的是哪种规则?
不给老人让座被指责
无故迟到被批评
无证驾驶被罚款
法律、道德、校规校纪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根据以上情境,从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方面,讨论法律与道德、校纪校规有什么不同。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产生的共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的信念
一定的对象和范围
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学校相关要求。
学校及教师的教育及行政管理
学生、老师



规则
产生方式
实施手段
调整对象和范围
法律
道德
校纪
校规
2020年5月?,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民法典编纂进入最后阶段。
编纂民法典,就是通过对我国现行的民事法律制度规范进行系统整合、编订纂修,形成一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完整并协调一致的法典。根据规定,民法典施行后,现行的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及民法总则都将同时废止。
对照分析道德规范、校纪校规的产生方式,关注民法典草案的编纂审议过程,谈谈法律的产生方式。
法律的特征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道德和纪律不由国家制定。
国家创制法律的形式
制定
认可
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订法律、修改或废止现在法律的活动。
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根据实际需要,以一定形式赋予在社会上已经存在的某些习惯、道德规范等以法律效力的活动。
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是实行法治的前提。社会生活发展无止境,法律发展也无止境。建设法治中国,立法工作任务仍很艰巨。
我国的公共安全法律建设还相对滞后。
当前,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规则散见在众多法律文件中,应加快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门立法进程。
同学们,社会生活中还有哪些公民权利需要通过立法加以保护?
你认为我国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立法?
(1)惩治校园暴力、校园欺凌;
(2)网络直播规范立法;
(3)产品质量代言立法;
(4)垃圾分类;
(5)公共安全法律建设滞后;
(6)非法集资融资;
……
法制网首页>>案件案例>>?大案追踪>>
吉林警方打击非法集资犯罪涉案总金额168.8亿元
--------------------------------------------------------------
发布时间:2020-05-18
15:35
星期一
来源:法制网
--------------------------------------------------------------
据了解,去年以来,全省公安经侦部门坚持上下联动、区域协同、集约用警,全力推进打击非法集资犯罪工作,抓获犯罪嫌疑人876名,涉案总金额168.8亿元;对虚开骗税犯罪展开凌厉攻势,破获票面金额亿元以上案件12起;严厉打击银行信贷领域犯罪,挽回损失13.9亿元,;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多次掀起打击侵权假冒犯罪高潮,破案488起;破获地下钱庄案件33起、假币案件23起,捣毁窝点31个;密切与周边国家执法协作,缉捕境外逃犯27名,“猎狐2019”专项行动战果排在全国前列。
思考:
吉林警方打击非法集资犯罪说明了法律具有什么特征?
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主要特征。
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为后盾,其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教育和行政等力量保证实施。
国家强制力
国家强制力主要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它的运用必须以合法为前提。
首页??>监督曝光>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曝光涉黑腐败和“保护伞”典型案例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19-10-09
17:00
辽宁省丹东市原副市长刘胜军、丹东市政协原副主席杨乃文、凤城市委原书记高峻为宋琦、宋鹏涉黑组织充当“保护伞”问题。刘胜军、杨乃文、高峻均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并被判处有期徒刑。
浙江省公安厅治安总队原总队长阮文广、杭州市公安局党委原副书记朱伟静等人为虞关荣涉黑组织充当“保护伞”问题,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湖南省益阳市委原副秘书长邓宗祥等人为夏顺安涉黑组织充当“保护伞”,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江苏省沛县原副县长、公安局长曹为民为多个涉黑组织充当“保护伞”问题,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反腐力度,“老虎”“苍蝇”一起打。近年来,我国开展“天网行动”,抓捕外逃官员。
结合上述案例及举措,谈谈给我们哪些启示?
红色通缉令
“老虎”“苍蝇”一起打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我是学生,属于未成年人,法律离我太远,不关我的事,法律不管我,也制裁不了我。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案例1: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17岁的被告人陈某某进入被害人何某莲家中,盗走人民币1.6万元。2016年4月,藤县法院对该起盗窃案作出判决:被告人陈某某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元。
案例2:
2017年12月16日,江苏常州市15岁的少年常小峰在小区内强奸一名7岁女童并将其从25楼推下,致其惨死。
2018年12月10日上午,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宣判,被告人常小峰犯强奸罪、故意杀人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有期徒刑九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五年。
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义务;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案例一:被告人何某利用幼女供他人嫖宿,使用诱骗、劫持手段,将被害人常某某(8周岁)、有智力残疾的谢某某(13周岁)、被害人杜某某(10周岁)拘禁在出租房内,强迫三名被害人卖淫。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核准被告人何某死刑。何某已于2019年7月24日被执行死刑。
案例二:被告张某在未取得相关资质的情况下,招收周某等六名儿童,在张某某的场地开办中国舞培训班。但未指导保护导致周某摔倒。伤情鉴定为三级伤残。法院判决被告张某赔偿原告周某各项损失948168.26元,第三人张某某赔偿原告周某各项损失222542元。
案例三:陈某未婚生育一子小吕,小吕出生后被诊断患有多种疾病,治疗费用高昂且难以治愈。小吕生父病亡,陈某自小吕出生起便将小吕滞留在医院不予照料。法院以遗弃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十个月,撤销陈某对小吕监护人资格。
未成年人平等享有哪些权利?要平等履行哪些义务?
受教育权
生命健康权
肖像权
名誉权。
隐私权。
受抚养权
……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
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依法纳税。……
二、法律的作用
?我国旅游法规定,旅游者应当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对于刻划、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的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可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在我国,行人违章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各地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对行人闯红灯行为处五元至五十元不等的罚款。
有人认为,对上述行为可以说服教育,没必要进行法律处罚。你的看法是什么?
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1.法律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马某为适龄入学儿童,其监护人马某哈、马某格牙无正当理由,未将马某按时送入学校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经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扎巴镇人民政府认定,马某哈、马某格牙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于2018年9月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书,对马某哈、马某格牙处以罚款,并责令将马某送入学校就读。
你认为马某的监护人应该怎么做?案例中镇政府使用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法律保护我们的生活,还体现在哪些方面?你能举例说明吗?
请你续写案例。你认为马某的监护人会怎样做?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三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义务教育法》第五条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2.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




最高人民法院2020年5月18日在微信公众号发布7件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权益典型案例。最高法指出,2013年至2019年,全国法院依法审理拐卖儿童、猥亵儿童、组织儿童乞讨等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刑事案件28975件,惩处罪犯29787人。对其中罪行严重、恶劣者,该重判坚决依法重判,该判处死刑的坚决依法判处死刑,绝不心慈手软,绝不姑息养奸,坚决铲除社会毒瘤,坚决伸张公平正义。
有人认为,现代社会中的一切事情都可以通过法律来解决。对此观点,你的看法是什么?
利用互联网、书籍查阅相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观点。
拓展提高
1.近日,山东济南打掉一个销售伪劣疫情防控物资的犯罪团伙,抓获16名嫌犯,缴获假冒伪劣口罩32万只,追缴赃款15万余元。这最主要体现我国法律的特征是
(
)
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D.
法律的调整范围比道德大
B
课堂练习
2.除恶务尽,打伞破网。从中央督导组对云南孙小果案重点督办,到云南高院依法对孙小果案启动再审,被查涉案公职人员和重要关系人增至20人,彰显出督导工作的鲜明态度:不管涉及什么人,坚决一查到底,绝不姑息。这表明
(
)
扫黑除恶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
B.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C.
每个公民都平等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
D.
任何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D
3.
2020年2月16日,郭某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小区内,拒不配合疫情防控期间的社区管理,并殴打社区防疫工作人员。民警到现场后,郭某拒不配合民警工作并踢踹民警。随后,郭某被依法刑事拘留。2月28日,朝阳区人民法院对该案开庭审理,郭某因妨害公务罪被判处拘役一个半月。这一事列说明了
(
)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C.
法律对违法犯罪人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
法律是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B
课堂总结
  法律是生活的保障。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法律同时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我们应该努力维护法律的尊严,真正做到在生活中遵守法律,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法律的特征
法律的作用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法律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法律保障生活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板书设计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
课题
法律保障生活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
感受对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初步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2.
初步培养用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建设进程的能力,自学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3.
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法律的作用。
重点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法律的特征)。
难点
理解法律的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小学生公交车让座晚一步被等座老人骂一路学生该不该给老人让座?老人的行为对么?你认为生活中,类似的正确行为应该是怎样的?他们各自违反了哪一行为规范?运用你的经验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表达你对法律的感受,说说这种感受是由何而来的。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表格:法律名称主要目的(或作用)食品安全法建筑法产品质量法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劳动法义务教育法……从表格中,体现出法律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提示:保障。
观看视频感悟并交流讨论填写表格
通过视频内容讨论,初步认识生活需要有一定的行为规范认识到法律对我们的生活起着保障作用。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法律的特征探究与分享——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判断下列情景中调节人们行为的是哪种规则?小结:法律、道德、校规校纪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自主交流学习根据以上情境,从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方面,讨论法律与道德、校纪校规有什么不同。(PPT表格呈现)热点关注2020年5月,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民法典编纂进入最后阶段。编纂民法典,就是通过对我国现行的民事法律制度规范进行系统整合、编订纂修,形成一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完整并协调一致的法典。根据规定,民法典施行后,现行的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及民法总则都将同时废止。对照分析道德规范、校纪校规的产生方式,关注民法典草案的编纂审议过程,谈谈法律的产生方式。小结: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道德和纪律不由国家制定。探究与分享——我为立法建言献策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是实行法治的前提。社会生活发展无止境,法律发展也无止境。建设法治中国,立法工作任务仍很艰巨。你认为我国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立法?示例:(1)惩治校园暴力、校园欺凌;(2)网络直播规范立法;(3)产品质量代言立法;(4)垃圾分类;(5)公共安全法律建设滞后;(6)非法集资融资;探究与分享——吉林警方打击非法集资犯罪据了解,去年以来,全省公安经侦部门坚持上下联动、区域协同、集约用警,全力推进打击非法集资犯罪工作,抓获犯罪嫌疑人876名,涉案总金额168.8亿元;对虚开骗税犯罪展开凌厉攻势,破获票面金额亿元以上案件12起;严厉打击银行信贷领域犯罪,挽回损失13.9亿元,;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多次掀起打击侵权假冒犯罪高潮,破案488起;破获地下钱庄案件33起、假币案件23起,捣毁窝点31个;密切与周边国家执法协作,缉捕境外逃犯27名,“猎狐2019”专项行动战果排在全国前列。思考:吉林警方打击非法集资犯罪说明了法律具有什么特征?小结: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为后盾,其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教育和行政等力量保证实施。这是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主要特征。探究与分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曝光涉黑腐败和“保护伞”典型案例(PPT呈现)探究与分享“老虎”“苍蝇”一起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反腐力度,“老虎”“苍蝇”一起打。近年来,我国开展“天网行动”,抓捕外逃官员。结合上述案例及举措,谈谈给我们哪些启示?小结: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探究与分享我是学生,属于未成年人,法律离我太远,不关我的事,法律不管我,也制裁不了我。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PPT呈现“案例与警示”。小结: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义务;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侵害未成年人的案例(PPT呈现)探究与分享未成年人平等享有哪些权利?要平等履行哪些义务?目标导学二:法律的作用探究与分享——法律规范我们的行为?我国旅游法规定,旅游者应当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对于刻划、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的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可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在我国,行人违章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各地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对行人闯红灯行为处五元至五十元不等的罚款。有人认为,对上述行为可以说服教育,没必要进行法律处罚。你的看法是什么?提示: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小结:1.法律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探究与分享马某为适龄入学儿童,其监护人马某哈、马某格牙无正当理由,未将马某按时送入学校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经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扎巴镇人民政府认定,马某哈、马某格牙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于2018年9月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书,对马某哈、马某格牙处以罚款,并责令将马某送入学校就读请你续写案例。你认为马某的监护人会怎样做?你认为马某的监护人应该怎么做?案例中镇政府使用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法律保护我们的生活,还体现在哪些方面?你能举例说明吗?小结:2.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延伸阅读最高人民法院2020年5月18日在微信公众号发布7件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权益典型案例。最高法指出,2013年至2019年,全国法院依法审理拐卖儿童、猥亵儿童、组织儿童乞讨等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刑事案件28975件,惩处罪犯29787人。对其中罪行严重、恶劣者,该重判坚决依法重判,该判处死刑的坚决依法判处死刑,绝不心慈手软,绝不姑息养奸,坚决铲除社会毒瘤,坚决伸张公平正义。拓展提高有人认为,现代社会中的一切事情都可以通过法律来解决。对此观点,你的看法是什么?利用互联网、书籍查阅相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观点。
交流分享交流讨论完成表格内容阅读材料分享交流
交流感悟材料阅读交流讨论案例阅读交流讨论讨论交流学生自主阅读案例,交流分享材料阅读交流分享材料阅读分组讨论交流拓展阅读讨论交流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在比较中懂得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引导学生明晰法律的特征。通过材料阅读,认识到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特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需要加强立法的方面,积极为国家法治建设建言献策。帮助学生更好认识理解“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这一特征。运用案例、漫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明确,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通过案例阅读,认识到第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同时也受法律约束的道理,培养学生正确的法治观念渗透法制教育,启迪学生要知法守法,按照法律的规定约束自己的行为。引导学生体会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增强学生尊崇法律、自觉维护法律、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认识法律保障人们生活。理解法律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和现代法治精神。
课堂小结
法律是生活的保障。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法律同时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我们应该努力维护法律的尊严,真正做到在生活中遵守法律,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增强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的意识。
板书
法律保障生活一、法律的特征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二、法律的作用1.法律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2.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