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世纪教育网–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5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第1课时教案课题1.5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第1课时章1学科科学年级九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酸和碱反应能生成盐和水2.会分析酸和碱反应的过程3.理解酸和碱反应的实质方法与过程目标:1.通过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与之前学习内容的整合,提高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化学充满探究性,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2.感受到实验是化学探究中经常使用地科学方法【教学重点】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教学难点】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知导入】我们已经知道了酸、碱哪些化学性质?【酸:使指示剂变色酸+金属→盐+氢气酸+金属氧化物→盐+水酸+盐→新盐+新酸碱:使指示剂变色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碱+盐→新碱+新盐酸+碱→盐+水】本节我们重点来学习酸与碱的反应。复习思考引入新课【合作探究】一、酸碱反应视频: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1.酸碱反应实验向盛有氢氧化钠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向变红的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或稀硫酸),边滴边振荡,溶液颜色变浅直至消失此实验说明了什么?【溶液由碱性变为中性或酸性,氢氧化钠和酸发生了反应】用滴管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蒸发皿中,在酒精灯上烘干,蒸发皿上留下了什么?【白色的晶体】猜想晶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猜想晶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NaCl和Na2SO4】①实验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变化①NaOH→②NaOH+NaCl→③NaCl→④NaCl+HCl【①未滴加稀盐酸②未滴加稀盐酸③恰好完全反应④稀盐酸过量】②实验过程中pH的变化pH>7pH=7pH<7【氢氧化钠过量、恰好完全反应、稀盐酸过量】此实验加入的无色酚酞试液,你还有其他方案吗?【将实验中的无色酚酞试液改为紫色石蕊试液,溶液由蓝色变为紫色,再转变为红色。】说明(1)有些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时从外观上看不出有什么变化,加入指示剂后可以知道确实反应,这是为什么?【由于酸碱指示剂在酸性、碱性、中性溶液中可显示不同的颜色,因此加入指示剂可以借助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判断中和反应的终点】注意有些化学反应会有明显的实验现象,需要借助其他试剂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如果使用石蕊溶液,溶液由紫色变为蓝色,颜色变化不明显。思考与讨论用什么办法能够知道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中,酸和碱没有剩余,恰好完全反应?【应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然后滴加稀盐酸,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可判断为恰好反应完全。】(2)实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原因是什么?【可以使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接触,反应迅速、完全】(3)实验时用胶头滴管慢慢滴入,原因是什么?【便于控制加入酸的量,同时也为了清楚地看出指示剂颜色的变化】2.酸碱反应原理写出活动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HCl+NaOH=NaCl+H2OH2SO4+2NaOH=Na2SO4+2H2O】学过的酸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OH)3+3HCl=FeCl3+3H2OCu(OH)2+H2SO4=CuSO4+2H2O】此类反应称为中和反应,给中和反下个定义吧【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3.酸碱反应的实质读图,用你自己的话,概括一下酸与碱之间反应的实质。【酸中的H+和碱中的OH-结合生成水,即H++OH-=H2O】拓展酸碱反应属于放热反应,通过测量滴加盐酸前后温度的变化可以判断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溶液的温度升高,说明酸碱发生了反应,放出了热量。而且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最多、温度最高。实验室中有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其中一瓶是盐酸溶液,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你能用哪些方法将二者区分开?【(1)各取两种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盐酸,变蓝色的是氢氧化钠溶液】【(2)各取两种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无现象的是盐酸】【(3)各取两种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的大理石,有气泡冒出的是盐酸,无现象的是氢氧化钠溶液】【(4)通过加热蒸发办法,观察有无晶体剩余,有晶体剩余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完全中和25克氢氧化钠溶液,用去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24.5克,求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24.5克稀硫酸中含溶质的质量为24.5克×20%=49克。设49克H2SO4完全反应消耗NaOH的质量为x。2NaOH+H2SO4=Na2SO4+2H2O8098x4.9克x=4克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克/25克×100%=16%答: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你认为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中和反应的关键是什么?举例说明。【反应物必须是酸与碱,生成物必须是盐和水如:Cu(OH)2+H2SO4=CuSO4+2H2O】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吗?【否CO2+Ca(OH)2=CaCO3↓+H2OFe2O3+6HCl=2FeCl3+3H2O】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盐酸与氢氧化钾:盐酸与氢氧化钡:硫酸与氢氧化钠:硫酸与氢氧化钡:盐酸与氢氧化铜:硫酸与氢氧化铁:硫酸与氢氧化镁:【HCl+KOH=KCl+H2O2HCl+Ba(OH)2=BaCl2+2H2OH2SO4+2NaOH=Na2SO4+2H2OH2SO4+Ba(OH)2=BaSO4↓+2H2O2HCl+Cu(OH)2=CuCl2+2H2O3H2SO4+2Fe(OH)3=2Fe(SO4)3+3H2OH2SO4+Mg(OH)2=MgSO4+2H2O】2014年9月10日11时10分左右一辆从孝感运送盐酸到武汉的槽罐车,在汉十高速黄陂横店境内失控侧翻,罐车侧翻后盐酸泄漏到路面腾起白烟。消防车迅速赶到现场先用熟石灰Ca(OH)2进行处理,又耗水10吨稀释处理。写出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Cl+Ca(OH)2=CaCl2+2H2O】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无明显现象,某化学兴趣小组为证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实验探究】小倩在试管中加入2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振荡,溶液变为红色。然后向该试管中倒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改进实验】小娜使用与小倩相同的试剂,通过改进上述实验中某一步的操作方法,不但证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反应,还能验证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小娜改进的实验操作中关键点是将稀硫酸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改为逐滴加入稀硫酸至红色恰好完全消失。【反思评价】小霞提出也可以使用紫色石蕊溶液代替无色酚酞溶液进行上述实验。你认为酚酞溶液(填“酚酞溶液”或“石蕊溶液”)更适合用于验证二者恰好完全反应,你的理由是颜色的改变明显,便于观察实验。参与实验,了解酸与碱的反应进行实验分析了解指示剂的作用分析酸碱反应原理分析酸碱反应实质设计实验学以致用学以致用,解决问题指导实验引导实验分析通过实验介绍指示剂的作用引导分析酸碱反应原理引导分析酸碱反应实质思维发散设计实验指导解决实际问题指导解决实际问题【课堂练习】1.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若所得溶液pH=7,则( B )A.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混合溶液中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相等C.混合前后水分子总数不变D.混合前后阳离子总数不变2.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B )A.HCl+AgNO3=AgCl↓+HNO3B.3KOH+H3PO4=K3PO4+3H2OC.CuO+H2=Cu+H2OD.NH4Cl+NaOH=NaCl+NH3↑+H2O3.下列操作导致原溶液pH降低的是( C )A.向稀硫酸里滴加稀氢氧化钠溶液B.向水中加入少许氢氧化钠溶液C.向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D.向稀盐酸中滴加氯化钠溶液4.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下列实验能证明两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 C )A.滴入适量FeCl3溶液,溶液变黄,但无沉淀生成B.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C.测得反应后溶液中Na+与Cl-的个数比为1:1D.滴入适量AgNO3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习题训练知识应用与理解【课堂总结】本节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知识小结总结概括【教学板书】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5张PPT)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第1课时浙教版初中新知导入使指示剂变色酸+金属→盐+氢气酸+金属氧化物→盐+水酸+盐→新盐+新酸酸碱我们已经知道了酸、碱哪些化学性质?使指示剂变色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碱+盐→新碱+新盐盐+水合作探究一、酸碱反应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合作探究1.酸碱反应实验向盛有氢氧化钠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向变红的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或稀硫酸),边滴边振荡,溶液颜色变浅直至消失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此实验说明了什么?溶液由碱性变为中性或酸性,氢氧化钠和酸发生了反应合作探究白色的晶体用滴管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蒸发皿中,在酒精灯上烘干,蒸发皿上留下了什么?活动NaCl和Na2SO4猜想晶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合作探究①实验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变化NaOH→NaOH+NaCl→NaCl→NaCl+HCl未滴加稀盐酸氢氧化钠过量恰好完全反应稀盐酸过量②实验过程中pH的变化pH>7pH=7pH<7氢氧化钠过量恰好完全反应稀盐酸过量合作探究此实验加入的无色酚酞试液,你还有其他方案吗?氢氧化钠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稀盐酸显紫色显红色显无色合作探究(1)有些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时从外观上看不出有什么变化,加入指示剂后可以知道确实反应,这是为什么?由于酸碱指示剂在酸性、碱性、中性溶液中可显示不同的颜色,因此加入指示剂可以借助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判断中和反应的终点如果使用石蕊溶液,溶液由紫色变为蓝色,颜色变化不明显说明注意有些化学反应会有明显的实验现象,需要借助其他试剂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合作探究应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然后滴加稀盐酸,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可判断为恰好反应完全。思考与讨论用什么办法能够知道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中,酸和碱没有剩余,恰好完全反应?合作探究可以使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接触,反应迅速、完全(2)实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原因是什么?(3)实验时用胶头滴管慢慢滴入,原因是什么?便于控制加入酸的量,同时也为了清楚地看出指示剂颜色的变化NaOH溶液稀盐酸合作探究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2.酸碱反应原理此类反应称为中和反应,给中和反下个定义吧写出活动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HCl+NaOH=NaCl+H2OH2SO4+2NaOH=Na2SO4+2H2OFe(OH)3+3HCl=FeCl3+3H2OCu(OH)2+H2SO4=CuSO4+2H2O学过的酸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合作探究酸中的H+和碱中的OH-结合生成水,即H++OH-=H2O读图,用你自己的话,概括一下酸与碱之间反应的实质。3.酸碱反应的实质硫酸H2SO4磷酸H3PO4氢氧化铁Fe(OH)3结合成中性的水H2OH+OH-硝酸HNO3盐酸HCl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铜Cu(OH)2拓展酸碱反应属于放热反应,通过测量滴加盐酸前后温度的变化可以判断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溶液的温度升高,说明酸碱发生了反应,放出了热量。而且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最多、温度最高。课堂练习实验室中有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其中一瓶是盐酸溶液,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你能用哪些方法将二者区分开?(1)各取两种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盐酸,变蓝色的是氢氧化钠溶液(4)通过加热蒸发办法,观察有无晶体剩余,有晶体剩余的是氢氧化钠溶液(3)各取两种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的大理石,有气泡冒出的是盐酸,无现象的是氢氧化钠溶液(2)各取两种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无现象的是盐酸课堂练习完全中和25克氢氧化钠溶液,用去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24.5克,求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24.5克稀硫酸中含溶质的质量为24.5克×20%=49克。设49克H2SO4完全反应消耗NaOH的质量为x。2NaOH+H2SO4=Na2SO4+2H2O8098x4.9克x=4克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克/25克×100%=16%答: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x4.9克8098=课堂练习反应物必须是酸与碱,生成物必须是盐和水如:Cu(OH)2+H2SO4=CuSO4+2H2O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吗?否CO2+Ca(OH)2=CaCO3↓+H2OFe2O3+6HCl=2FeCl3+3H2O你认为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中和反应的关键是什么?举例说明。课堂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盐酸与氢氧化钾:盐酸与氢氧化钡:硫酸与氢氧化钠:硫酸与氢氧化钡:盐酸与氢氧化铜:硫酸与氢氧化铁:硫酸与氢氧化镁:HCl+KOH=KCl+H2O2HCl+Ba(OH)2=BaCl2+2H2OH2SO4+2NaOH=Na2SO4+2H2OH2SO4+Ba(OH)2=BaSO4↓+2H2O2HCl+Cu(OH)2=CuCl2+2H2O3H2SO4+2Fe(OH)3=2Fe(SO4)3+3H2OH2SO4+Mg(OH)2=MgSO4+2H2O课堂练习2014年9月10日11时10分左右一辆从孝感运送盐酸到武汉的槽罐车,在汉十高速黄陂横店境内失控侧翻,罐车侧翻后盐酸泄漏到路面腾起白烟。消防车迅速赶到现场先用熟石灰Ca(OH)2进行处理,又耗水10吨稀释处理。写出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Cl+Ca(OH)2=CaCl2+2H2O课堂练习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D课堂练习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无明显现象,某化学兴趣小组为证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实验探究】小倩在试管中加入2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振荡,溶液变为红色。然后向该试管中倒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进实验】小娜使用与小倩相同的试剂,通过改进上述实验中某一步的操作方法,不但证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反应,还能验证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小娜改进的实验操作中关键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评价】小霞提出也可以使用紫色石蕊溶液代替无色酚酞溶液进行上述实验。你认为___________(填“酚酞溶液”或“石蕊溶液”)更适合用于验证二者恰好完全反应,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aOH+H2SO4=Na2SO4+2H2O将稀硫酸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改为逐滴加入稀硫酸至红色恰好完全消失酚酞溶液颜色的改变明显,便于观察实验课堂练习1.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若所得溶液pH=7,则( )A.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混合溶液中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相等C.混合前后水分子总数不变D.混合前后阳离子总数不变B2.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HCl+AgNO3=AgCl↓+HNO3B.3KOH+H3PO4=K3PO4+3H2OC.CuO+H2=Cu+H2OD.NH4Cl+NaOH=NaCl+NH3↑+H2OB课堂练习4.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下列实验能证明两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 )A.滴入适量FeCl3溶液,溶液变黄,但无沉淀生成B.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C.测得反应后溶液中Na+与Cl-的个数比为1:1D.滴入适量AgNO3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C3.下列操作导致原溶液pH降低的是( )A.向稀硫酸里滴加稀氢氧化钠溶液B.向水中加入少许氢氧化钠溶液C.向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D.向稀盐酸中滴加氯化钠溶液C课堂总结教学板书内容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实质酸电离出的H+和碱电离出的OH-结合生成H2O酸碱反应(中和反应)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21世纪教育网–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5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第1课时学案课题1.5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第1课时章1学科科学年级九【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酸和碱反应能生成盐和水2.会分析酸和碱反应的过程3.理解酸和碱反应的实质方法与过程目标:1.通过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与之前学习内容的整合,提高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化学充满探究性,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2.感受到实验是化学探究中经常使用地科学方法【教学重点】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教学难点】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导学方法】实验探究,考点精讲,讲练结合,课后巩固【课前预习】1.碱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中和反应)NaOH+HCl=_______________2NaOH+H2SO4=________________2.酸和碱反应的实质酸溶液电离出来的______离子与碱溶液电离出来的_________离子结合生成中性的水。学习探究【新知导入】我们已经知道了酸、碱哪些化学性质?【合作探究】一、酸碱反应1.通过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说明了什么?烘干后得到了什么?2.分析实验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变化?分析实验过程中PH的变化?3.分析有无其它方案来验证酸和碱的反应?4.指示剂在实验中起到了什么作用?5.酸碱的反应原理如何?反应实质如何?6.实验室中有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其中一瓶是盐酸溶液,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你能用哪些方法将二者区分开?7.完全中和25克氢氧化钠溶液,用去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24.5克,求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8.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盐酸与氢氧化钾:盐酸与氢氧化钡:硫酸与氢氧化钠:硫酸与氢氧化钡:盐酸与氢氧化铜:硫酸与氢氧化铁:硫酸与氢氧化镁:9.练一练:(1)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若所得溶液pH=7,则()A.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混合溶液中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相等C.混合前后水分子总数不变D.混合前后阳离子总数不变(2)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HCl+AgNO3=AgCl↓+HNO3B.3KOH+H3PO4=K3PO4+3H2OC.CuO+H2Cu+H2OD.NH4Cl+NaOH=NaCl+NH3↑+H2O(3)下列操作导致原溶液pH降低的是()A.向稀硫酸里滴加稀氢氧化钠溶液B.向水中加入少许氢氧化钠溶液C.向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D.向稀盐酸中滴加氯化钠溶液(4)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下列实验能证明两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A.滴入适量FeCl3溶液,溶液变黄,但无沉淀生成B.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C.测得反应后溶液中Na+与Cl-的个数比为1:1D.滴入适量AgNO3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课堂练习】1.下表是某指示剂在一定pH范围内所显示的颜色:颜色红橙绿蓝紫pH范围1~34~56~78~1011~14向滴有少量该指示剂的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的颜色变化可能是()A.由红变紫B.由蓝变绿C.由绿变橙D.由蓝变紫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常伴随着一些现象,下列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观察到化学反应发生的是()3.在NaOH溶液中加入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B.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C.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4.小明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研究中和反应时,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为了确认滴加的盐酸是否已经过量,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某种试剂进行检验。下表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正确的是()实验方案使用的试剂现象及结论A酚酞试液如果溶液不变色,表示盐酸已经过量B硫酸铜如果没有沉淀,表示盐酸已经过量C硝酸银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表示盐酸已经过量D氧化铁粉末如果溶液变黄,表示盐酸已经过量5.向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红色褪去变为无色,此时溶液pH可能是()A.5B.9C.12D.136.如图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的pH变化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像中的横坐标是加入稀盐酸的质量B.B点溶液中的阴离子有两种C.不用指示剂只根据实验现象就能判断该反应是否结束D.检验A点溶液的溶质成分,可向待测溶液中滴加适量的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7.烧杯中盛有含石蕊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烧杯中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是()A.紫→红→蓝B.蓝→紫→红C.蓝→红→紫D.紫→蓝→红8.氯气(Cl2)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Cl2+H2O=HCl+HClO,其中HClO是一种酸。将Cl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的生成物有()A.NaCl、H2OB.NaClO、H2OC.NaCl、NaClOD.NaCl、NaClO、H2O9.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不显色,向该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则()A.一定显红色B.可能仍为紫色,也可能显红色C.可能先蓝色D.一定显无色10.已知A、B分别是盐酸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某同学在实验室用两种溶液进行实验,其结果绘出如图所示的反应曲线,该曲线表示向A中加入B时,溶液的pH变化情况。请写出从该曲线图中得出的信息:(1)A是____________,B是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探究。实验1验证酸与碱能发生中和反应。进行如图1所示实验。(1)实验中,能证明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2证明酸与碱反应有水生成。查阅资料: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红色;无水醋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后生成醋酸钠和水。实验探究:(2)如图2所示,分别往4支试管中装入对应的试剂,迅速塞紧橡胶塞。实验过程中,A、B和C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3)迅速塞紧橡胶塞的目的是避免空气中的_________对实验造成干扰。(4)设置A、B、C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能证明酸与碱反应有水生成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12.实验小组同学向盛有2mL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未观察到明显现象。【提出问题】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探究】将盛有上述实验混合液的试管标为①,如图甲。小华:测得实验所用稀硫酸的pH<7,试管①中溶液pH>7。于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敏:取两支试管,编号为②和③,分别加入稀硫酸和试管①中溶液各2mL,逐滴滴加Na2CO3溶液至过量,实验过程与现象如图乙,由此他得出了与小华一样的实验结论。【反思评价】小军认为小敏在实验设计中存在不够严密的地方,请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流讨论】试管③中的溶液中有哪些溶质?同学们分析了两位同学的实验过程,一致认为没有H2SO4,其理由是____________。在此基础上,同学们提出了两种推理:推理1:含有Na2SO4、Na2CO3和NaOH。推理2:含有Na2SO4、Na2CO3。正确的是推理________(填“1”或“2”)。参考答案课前预习:1.【答案】NaCl+H2ONa2SO4+2H2O2.【答案】氢氢氧根合作探究:(1)【答案】B(2)【答案】B(3)【答案】C(4)【答案】C课堂练习:1.【答案】A2.【答案】A3.【答案】B4.【答案】D5.【答案】A6.【答案】B7.【答案】B8.【答案】D9.【答案】B10.【答案】(1)NaOH溶液盐酸(2)pH=7时,NaOH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3)随着盐酸的加入量增大,pH逐渐减小11.【答案】(1)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NaOH+HCl===NaCl+H2O(3)水蒸气(4)证明中和反应中若没有水生成,硅胶不变色(或对比实验等合理答案)(5)试管D中硅胶由蓝色变为红色,试管A、B、C中硅胶不变色12.【答案】【实验探究】两者发生了反应【反思评价】应取用试管①的全部溶液与2mL稀硫酸作对比实验【交流讨论】试管③中滴入碳酸钠溶液无气泡产生(或试管①溶液pH大于7);1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教九上科学1.5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 第1课时 学案.doc 浙教九上科学1.5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 第1课时 教案.docx 浙教九上科学1.5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 第1课时 素材:氢氧化钠与稀盐酸.wmv 浙教九上科学1.5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 第1课时 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