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思想品德专题复习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思想品德专题复习卷

资源简介

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五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写在第二卷的答题表中(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是一个既光荣又神圣的称号。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中国公民,就是看他: ( )
A、是否有中国人的血统      B、是否长期住在中国
C、是否具有中国国籍      D、是否在中国出生
2.下列哪些行为体现了公民的民主意识?( )
①投票参加选举; ②给人大代表写建议书;
③常向班主任打小报告; ④通过新闻媒体揭露社会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午休时间,同宿舍的同学都休息了,某同学还在大声朗读英语。室友多次提醒他,他却说:“学习是我的权利和自由,任何人不能干涉。”该同学的观点是( )
A、正确的,因为我国公民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B、错误的,因为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
C、正确的,因为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和自由具有广泛性
D、错误的,因为未成年人不能享有一切自由和权利
4.在我国,一些人因为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而致富,一些人因见义勇为而获得表彰和奖励,有些人则因偷逃税款而受到法律的制裁。这表明( )
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分离的  B、有些人享有权利,有些人没有权利
C、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D、公民先享受权利,后履行义务
5.马克思说:“宪法是法律的法律。”这句话说明 ( )
A、宪法和法律都是法律 B、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宪法是普通法律的总和,可以代替普通法律
6.1996年5月13日,天津光荣软件有限公司的梁广明等四名中国青年,坚决抵制制作带有美化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战犯形象及法西斯内容的仿真游戏软件《提督的决断》。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①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 ②谱写了一曲忠于国家、效忠国家的颂歌③破坏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 ④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勇负公民责任的榜样(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湖南考生王佳俊盗用考生罗彩霞的录取通知书,冒名顶替到贵州师范大学报到学习。四年后罗彩霞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审理时因普通法律缺乏明确规定,便直接依据宪法判决罗彩霞胜诉。这说明 ( )
A、宪法可以代替普通法律  
B、普通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全面、不科学
C、人民法院可以随意根据宪法或是普通法律判案
D、宪法是公民权利保障体系的核心
8.下列行为符合我国法律关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规定的是( )
A、未经他人同意,小明将他人的东西捐给希望工程
B、一位同学看到小偷在盗窃电缆,为少惹麻烦,没去报警
C、初二学生小刚家境贫困,父母让他辍学外出打工,挣钱养活自己
D、小敏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并禁止同学在街心公园的草坪上踢足球
9.“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洛克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
A、任何人都有不受限制的自由 B、世界上没有真正的自由
C、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和自由 D、离开法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10.人们在广泛享用计算机网络的快捷、方便的同时,我国政府对网络的合理使用作了相应规定,要求公民依法规范网上行为。这主要表明( )
A、权利是技术进步带来的,义务是国家规定的
B、公民先享有权利,然后再承担义务
C、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D、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是政府规定的
11.某市辖区的一段长江大堤发生崩岸险情,情况十分危急。市防汛指挥部要求某镇人民武装部立即组织1000名突击队员抢险。基层民兵张某接到紧急通知后,却以“要干自家活”为由拒绝参加抢险突击队,在群众中造成极坏影响。张某在紧急关头拒不履行义务,受到了法律制裁。这一案例表明:①每个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自觉履行义务 ②公民自觉履行义务是爱国的表现③拒不履行义务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④享受权利是自己的事,履行义务是别人的事(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下列违背这项法律规定的行为是 ( )
A、警察李某在身受重伤的情况下奋起反抗,将正在持刀抢劫的劫匪击毙
B、赵某不是回族人,但在某饭店吃饭时仍要求服务员不上有猪肉的饭菜
C、住校生周某的钱物被同寝室的江某偷去后,周某伙同几位同学将江某打伤并夺回被偷钱物
D、一位北京人将自己积攒的8万元人民币捐赠给大西北的科研机构
13.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文化权利等基本权利。这说明( )
A、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B、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C、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     D、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4.张某为盖私房而备料,邻居告诉张某说钱某偷了他一根木料。张某找到钱某用铁棒打断了钱某的腿,结果张某因故意伤害他人被拘留。这个案例中,张某的教训在于( )
A、张某未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B、张某无权保护自己的利益
C、张某盖私房是不合法的 D、张某没有权利在侵害面前实施防卫
15.朱某利用职务之便卖官受贿,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2年。这一案例表明( )
A、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B、公民在享受权利时必须同时履行义务
C、公民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D、公民不得以非法手段牟取私利,否则要受到法律制裁
16.列宁指出:“宪法是什么 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这说明我国宪法( )
A、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B、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C、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是人民权利最重要的法律保障
17、“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作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这首《常回家
看看》启示我们,作为子女 ( )
A、要努力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 B、要承担父母的一切生活费用
C、要听父母话,一切遵守父母孝愿 D、要自觉履行赡养父母义务,做力所能及的事
18、我国现行宪法公布实施20多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二百多部法律,确保宪法确认的公民各方面权利和自由得以实现。这体现了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权利保障
体制的 ( )
A、司法保障 B、政策保障 C、物质保障 D、立法保障
19、我国提倡和鼓励义务植树、尊师重教、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等,对于这些法律所提倡的事 ( )
A、我们可做可不做,因为它不是非做不可
B、我们要积极去做,这是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体现
C、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的喜好去做
D、具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能力的人去做
20、我国明末思想家顾炎武有句名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说明( )
A、公民要增强法律意识 B、公民要树立国家观念
C、公民要提高文化程度 D、公民要增强法制观念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小杨上学期间勤奋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在大学即将毕业的时候,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他又应征入伍。在部队,他刻苦训练,积极钻研专业技术,多次荣立三等功。复员后,他自筹资金经营服装店,并积极纳税,为当地经济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在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他当选为区人大代表。在家里,他孝敬父母,他的家庭被评为“五好家庭”。
(1)在这一事例中,小杨享受了宪法赋予的哪些基本权利?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哪些基本义务?(5分)
(2)结合上述事例,说一说公民应怎样维护权利、履行义务?(6分)
22、材料一:我国现行宪法对国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做了明确的规定。
材料二:我国已颁布的《刑法》、《民法通则》和其他一些法律都写明本法“以宪法为依据”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五届全国人大在通过宪法的同时,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等其他法律进行了修改,使得这些法律符合宪法规定。
材料三:《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而普通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只需按一般程序由半数以上代表通过即可。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 (3分)
(2)从三则材料所说明的问题,可以看出宪法的地位如何?(4分)
(3)宪法的地位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4分)
23、初中生张某在家不做家务,而且常常以各种借口逃课。当父亲批评他时,他说:“我是未成年人,还不是公民,不需要履行义务。”张某的说法对吗?请说出你的理由。(8分)
24、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在原来“免收学费”基础上,首次明确现定不收杂费。它明确了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方向性要求确定下来,彰显了政府加速推进教育公平的决心。学杂费、重点学校,对今后的学生来说,将是陌生的词语。更重要的是,它赋予适龄儿童接受教育的公平机会。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这是国家政策,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1)我国公民权利保障体系的内容是什么?(4分)
(2)材料中体现了那些公民权利?(4分)
(3)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谁负有责任?(4分
25、也许你认为,作为一个学生,为国家作贡献这样的重大责任对你来说显得很遥远,但其实公民责任有大有小,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该负的责任。请你说说你身边有哪些公民责任需要你去担负。
①在家里: (2分) ②在学校: (2分) ③在社区和公共场所: (2分)
26、材料一 某歌星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立案查处,在调查证实后,依据我国税法,税务机关追缴其税款、罚款及滞纳金共计5.51万元。
材料二 据报道,只有4岁的江苏省江阴市暨阳山庄的灯娃,连续两次横渡长江,轰动整个江阴市。由此,小灯娃获得一笔奖金。灯娃在父母的陪同下,主动到江阴市地税局澄江直属分局缴纳个人所得税240元,成为我国建国以来最小的纳税人。
请运用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一致性的观点,分别评述该歌星和灯娃的行为。(12分)
第五单元参考答案
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B C C B D D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C A D D D D B B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21.(11分)
答:小杨享有的权利有:受教育权、劳动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荣誉权;
小杨履行的义务有:受教育、劳动,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赡养扶助父母。(5分)
答:公民维护权利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依法享有权利,依法行使权利,尊重他人的权利。
公民自觉履行义务主要应做到: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6分)
22.(11分)
答:材料一说明,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
材料二说明,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材料三说明,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3分)
答: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4分)
答:我们青少年要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首先,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其次,积极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利。 (4分)
23.(8分)答:张某的说法不对。(1分) 理由:
①张某虽然是未成年人,但仍然是我国公民。因为我国法律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不管男女老幼,都是中国公民。(3 分)
②张某认为未成年人不需要履行义务的观点也是错误的。公民的义务通常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相联系的,要真正维护权利就必须自觉履行义务,不履行法定义务要承担法律责任。(4 分)
五、分析和论述题(共26分)
24.)(12分)(1)以宪法为核心的公民权利保障体系包括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两个方面。修订义务教育法主要体现了立法保障。(4分)
(2)平等权和受教育权。(4分)
(3)国家和政府负有保证公民权利实现的责任(4分)
25、略6分
26.(10分)答:①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有权利就有义务,有义务就有权利。公民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不能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5分)
②该歌星的行为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因不履行纳税义务而受到处罚,她的偷税行为对国家和社会都不利,是缺乏法律意识的表现;而灯娃自觉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对国家和社会都是有利的,是有法律意识的表现。(4分)
③我们公民应当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这既是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也是公民应当具有的法律意识。那种只想享受权利、不愿履行义务或只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的观点和行为都是错误的,也是缺乏公民意识的表现。(3分
PAGE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