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 考 历 史 模 拟 卷(二)命题:孝南区车站中学九年级历史组 2006、4、21班级__ 姓名___单项选择题(2分Ⅹ10=2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对“康乾盛世”的表述①康熙、乾隆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呈现繁荣景象②从康熙开始经过雍正、乾隆两帝,清社会经济从恢复发展到繁荣A、①②全对 B、①不对②对 C、①对②不对 D、①②全不对2、一日本企业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杭州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后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甲午中日战争后①更喜岷山千里雪 ②四渡赤水出奇兵 ③大渡桥横铁索寒 ④乌蒙磅礴走泥丸3、以上是红军长征经历地方的有关图片,请据图片及提示选出先后顺序A、④②①③ B、 ③①④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4、20世纪50年代,我国一家报纸曾经撰文指出:“我国农业发展速度已经进入了一个渐进到跃进的阶段”,“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来。”这说明A、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B、农业生产发展,使我们解决了人民温饱问题C、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是农业发展的关键D、经济工作没有遵循客观规律,没有立足国情5、费俊农、聂海胜等实现了中国人遨游太空的梦想。这是中国:①综合国力提高的表现②迎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表现 ③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的表现 ④面对当今世界的机遇和挑战采取的行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6、下列孝感籍历史文化名人连接中,错误的一项是A、宋祁——考古学家 B、程正揆——山水画家C、熊赐履——道学家 D、宋庠——语言文字学家7、在菲律宾的一个岛屿上立有一座纪念碑,记述了当地人曾与麦哲伦的船队发生冲突的情形。下列事件与此相关的是A、欧洲探险家发现美洲新大陆B、欧洲船队开辟绕过非洲到达印度的航路中经过菲律宾的一个岛屿C、欧洲人进行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 D.欧洲航海家发现好望角8、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生产力,但同时也吹响了种种不和谐之音,包括①城市化速度在加快 ②环境污染日益严重③资源能源日趋紧张 ④社会矛盾不断加剧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9、“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做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根据这段话的内容判断,“我”应该是A.德国人 B.捷克斯洛伐克人 C.波兰人 D.埃塞俄比亚人10、当今人类面临的严重问题有①国际恐怖活动猖獗②核武器扩散③海洋污染④物种灭绝⑤毒品蔓延Α、②③④⑤ Β、①②③④ С、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⑤二、材料解析题(11题8分,12题8分,共16分。)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布:不管美帝国主义采取任何阻挠行动,台湾属于中国的事实,永远不能改变,这不仅是历史的事实,且已为《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及日本投降后的现状所肯定。”———引自周恩来外长斥责美国武装侵略中国台湾的声明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已在香港庄严升起。此时此刻,世界各国人民都把目光投向香港。根据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两国政府如期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宣布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引自江泽民的中英两国政府举行的香港交接班仪式的讲话(1997年7月1日)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判断,这项声明应是在哪一年发布的?“美国武装侵略中国”具体指什么事件?(2分)(2)《开罗宣言》中有关台港问题有什么规定?当时是哪几国发布的?(2分)(3)为什么说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的盛事”?(2分)(4)根据两个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产生 的结果,你有哪些感想?(2分)12、阅读材料材料一:1995年,德国政府建立了一座战争纪念馆,这座纪念馆名为“恐怖之地”,座落在柏林市中心的凯特 尼德基希纳大街,这里长年展出纳粹德国党卫军和秘密警察盖世太保的犯罪历史。材料二:日本政府也在1995年建立了纪念馆。纪念馆座落在靖国神社旁边,神社里供奉着包括东条英机在内的许多战犯遗骸。纪念馆里最主要的展品是日军官兵用过的靴子和衣服,至于展示日军罪行的展品则一件也没有。材料三:在我们中国,也有一座关于“二战”的纪念馆,那就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里面整整齐齐排放着抗战时期的新闻图片、各种物证等,大部分是控诉因日本帝国主义残害而牺牲的中国人民的情况。(1)三个国家所建的纪念馆都是为了纪念同一场战争,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1分)(2)三个国家建纪念馆的目的有何不同?(3分)(3)目前影响中日关系的主要问题有哪些?(2分)(4)你想对日本当局发出怎样的劝告?(2分)综合题(13题6分,14题8分,共14分。)13、李华同学穿越“时空隧道”,来到1919年5月的北京城,他见到如下一些情景:由于中国在“一战”中战败,日本趁机夺取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特权,广大爱国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活动,他们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结果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请指出李华同学的见闻中有哪些错误?并说明理由。14、李明同学在复习世界近代史(14—18世纪)单元的时候,编写了这样一个提纲: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①人们思想得到空前解放及作用②大规模的探险活动及作用③新兴的资产阶级高举“自由、平等和人权”的旗帜,掀起了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看完提纲后,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人们思想得到空前解放”指的是什么事件?其作用又是什么?(2分)(2)“大规模的探险活动”指的是什么事件?其作用又是什么?(2分)(3)请你举出这一时期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事例。(3分)并简要说明其中一事例各自的作用。(1分)附:孝感市孝南区车站中学中考历史模拟卷(2)参考答案一、BDDDC ACABC二、材料解析题:11题:(1)1950年,美帝国主义派海军第七舰队到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2)“使日本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中、美、英三国。(3)因为香港的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了重要一步。(4)只有国力强大,国家才不会受欺负,民族才能自主于世界民族之林。12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2)德国:展示罪行,警戒后人;日本:悼念战争期间死亡的灵魂,为军国主义辩护;中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3)历史教科书问题;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台湾问题等;(4)言之成理即可。如:中日关系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等。13题: 有三处错误。(1)中国在“一战”中是战胜国,不是战败国。(2)1919年,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成立,不能领导学生运动。(3)“停止内战,一直对外”是抗日救亡运动的口号,不是五四运动的口号。14题:(1)文艺复兴运动;叩响了近代社会思想解放的大门。(2)新航路地开辟;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鼓励发展的局面。伴随着血与火的殖民扩张,使资本主义的触角开始伸向世界各地。(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