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思想品德历史期中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思想品德历史期中试卷

资源简介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八年级思想品德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形式:开卷)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1-12每小题2分,13-42每小题1分,共54分)
1、公平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是否公平、如保做到公平的问题。下列对公平的理解正确的是
A、公平是就是绝对平均
B、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
C、公平是一种好的机遇和命运
D、公平就是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
2、世界是纷繁复杂的,存在着是是非非。美与丑、善与恶、曲与直、良与莠交织在一起,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分清是非,为人正直。据此回答,判断是非的依据是
A、自己情感的好恶 B、是否损害自身的利益
C、法律和道德要求 D、个人的主观兴趣、愿望、
3、大千世界纷繁复杂,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很多不良诱惑。对此,我们应有的正确态度是
A、可以先尝试一下,发现有危害再戒除也不迟。
B、只要把握好“度”,沾染不良诱惑并不可怕
C、学会用科学的态度、正确的方法摆脱它们的干扰
D、对不良诱惑要因人而异,有的人可以沾染不良诱惑
4、2007年5月29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案作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判处郑筱萸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玩忽职守罪判处其有期徒刑7年,两罪并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有个人全部财产。这表明了我国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C、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5、“如果你伸出一千只手帮助别人,那么别人也会伸出一千只手帮助你。”这是舞蹈《千手观音》的主题。用这一主题来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可以说明
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B、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同的
C、公民先享有权利,后承担义务 D、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制约的
6、我国目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其重要原因是
A、青少年违反了法律不受法律制裁
B、青少年缺乏法律知识,法制观念淡薄
C、法律对青少年的要求过于苛刻
D、法律对青少年没有约束力
7、我国法律的本质是
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C、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对全体公民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8、我国的审判机关是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人民政府
9、法律可以惩处遗弃老人的行为,道德能够使人们自觉地孝敬老人。这表明
A、道德的作用比法律更大 B、法律的作用比道德更大
C、法律需要道德的补充 D、只有道德才能约束人们的一切不良行为
10、2008年是我国社会保障立法全面推进的重要一年。有关社会民生的《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慈善事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就是有四十多项。上述这些法律法规都是依据宪法制定的,这是因为
A、宪法是法律家庭中最严厉的法律 B、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C、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 D、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1、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林和靖爱梅,他们的这些高雅情趣,表现了他们超凡脱俗的情怀。可见,赏花品草不仅仅是闲情逸致,而且可以熔铸人们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品格。这说明高雅的生活情趣
①有益于个人身心健康 ②能陶治个人情操
③符合科学、健康生活的要求 ④能使人不使人不再有任何烦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中学生小A迷恋网络游戏,还经常趁父母不在家,上网浏览不健康信息。后来,他模仿网络游戏中暴力手段,持刀抢劫,将一妇女刺成重任,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刑。这警示我们
①要克服猎奇心理,抵制不良诱惑 ②要提高道德素质,增强法制观念
③要远离网络,避免受其侵害 ④要提高明辨是非能力,预防违法犯罪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标志性事件是
A、南京国民政府的崩溃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C、《 共同纲领 》 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4、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中南海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这一协议的签订和执行意味着
A.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实现了中国大陆基本解放
C.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D.结束了西藏农奴制
15、1954年北京召开了一次空前规模的大会,会上与会者们积极讨论,投票选举了国家主席,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你知道这次会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议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6、土地改革运动取得的成果不包括( )
A 消灭了地主阶级 B 巩固了人民政权
C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 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17、某校八(2)班准备举办一个以“抗美援朝”为主题的讲座,准备请一位亲身经历过这一历史时期的家长做主持人,下面是几位家长的出生年份,请问适合做主持人的是哪一位?
A王家长——1930年, B张家长——1954年
C李家长——1960年 D陈家长——1968年
18、毛泽东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是指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
A.润扬长江大桥 B.南京长江大桥 C.武汉长江大桥 D.江阴长江大桥
19、 20世纪50年代,一位农民创作了一首“稻谷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的民歌。你认为这首民歌创作的时期是
A.土地改革时期 B.抗美援朝时期 C.三大改造时期 D.“大跃进”时期
20、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三大改造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21、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这话的意思是
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 B.人民生活亟待改善
C.我国工农业发展不平衡 D.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22、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重点是( )
A、重工业 B、交通运输业 C、轻工业 D、农业
23、吉林省省长韩长赋在“两会”期间赋词一首:“小岗村头,土地承包,石破天惊。看天南地北,春风到处,人欢马跃,妇孺躬耕……”。词中赞美了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国有企业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4、“毛泽东让我们站起来,邓小平使我们富起来”。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25、、某中学九年(1)班学生进行题为《改革春风》的探究性学习,请你帮助他们为图三配一个人物图片。他是
图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图二 深圳特区图 图三 伟大人物
A.孙中山 B.毛泽东 C.周恩来 D.邓小平
26、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7、这个城市的许多地方以“铁人”命名:铁人中学、铁人小学、铁人广场、铁人大道……铁人的印记,已深深地烙在这一片热土之上。“这一片热土”指的是
A.兰考 B.大庆 C.武汉 D.鞍山
28、从“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你会联想到: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七大”
29、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讲话时指出: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我知道党的基本路线制定于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 党的“十五大”
30、西藏和平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西藏的社会经济发展。右图是西藏人民欢庆青藏公路通车的场面,青藏公路修建成功是在
A.2006年7月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改革开放以后 D.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31、保障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C.西部大开发 D.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2、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A.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一国两制”构想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33、“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歌词中的“MACAU”是指什么地方?她又在什么时候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A.香港;1997.7.1 B.澳门;1997.7.1
C.香港;1999.12.20 D.澳门;1999.12.20
34、1956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改造期间,某个原来的资本家担任某工厂的副厂长,一时间,工人议论纷纷,以下四种意见,惟一正确的是
A他是资本家,怎么可以担任我们的副厂长
B资本家是要剥削的,我们一起把他拉下马
C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他说的话我们不听
D他懂业务,他说得对,我们还是要听的
35、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是
A.大批知识分子被错划为右派 B.“二月逆流”
C.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并被开除出党 D.撤销邓小平职务
36、有些人的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中与他出生的时代特征不相符合的是?
A.出生于1949年,取名建国 B.出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
C.出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 D.出生于1978年,取名文革
37、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推行顺序正确的是( )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内地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二、判断题(在题号后的括号中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
38、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9、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0、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设想,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41、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根据这一政策,我国目前已建立四个省级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
4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非选择题
政治部分
分析说明题
43、材料 :一个团队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请问: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6分)
44、材料 :小刚原是某中学学生,因沉迷于网络游戏,无心学习,经常逃学。老师和家长多次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但收效甚微。毕业后,他常与社会上一些不良行为的人往来,多次参与敲诈学生、打架斗殴,曾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但他仍然不思悔改,最终发展到持刀抢劫,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1)小刚参与打架斗殴、持刀抢劫分别属于什么行为?(2分)
(2)假如你遇到被他人敲诈钱物的情况,你应该怎么办?(4分)
(3)上述案例对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哪些有益启示?(2分)
实践探究题
45、材料 : 农闲本应是学习充电,筹划下一步农业生产的大好时机,但近年来集镇与农村的某些地方却成了人们聚赌的场所,许多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甚至连一些中学生也加入到这个庞大的赌民队伍中。为深入了解这一社会现象,某校八年级(3)班的4名学生决定就此展开调研。从2010年2月开始,利用周末双休日的时间,他们采取访谈、问卷等方式,深入乡村集镇,搜集了许多相关案例与数据。
经过调查分析他们发现,如今农村富余人员多,业余生活单调,一些人认为单靠种田发不了财,出去打工又找不到活干,只好把赌博视为休闲的方式,或把赌博视为发财的渠道。在被调查者中,有13%的人偶尔去赌博休闲,36%的人为了发财经常去赌博,这些赌民中有73.6%的人居住在农村,有98.2%的人没上过中学,法律意识普遍比较淡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4名学生对赌博活动的特点、规律和危害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并撰写了调研报告。
根据材料,请你一起参与以下探究:
(1)请你整理出他们开展这次活动的基本步骤。(4分)
(2)材料启示我们休闲时应坚持什么?为什么?(4分)
(3)“如何有效治理聚赌现象”是调研报告的重要内容。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名调查者,请你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就这一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至少两点)(4分)
非选择题
历史部分
材料问答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46、60年的峥嵘岁月,60年的光辉历程,新中国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沉积着不同时期中国人民的深刻记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材料二:到1956年底,由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材料三: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材料四;
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粮食产量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78年 3642亿元 1607亿元 30477万吨 343元
2007年 246619亿元 107367亿元 50150万吨 13786元
(1)根据材料一,为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什么计划?(2分)
(2)根据材料二,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哪三项内容?(2分)
(3)材料三中的民歌创作于1958年开展的哪一次运动中?(2分)
(4)材料四中数据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其变化说明的根本问题有哪些?
(2分)
4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正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继续奋斗。
——摘自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上所作的报告
请回答:
(1)图一、图二分别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各发生在什么时间?(4分)
(2)上述事件的发生得益于哪一伟大构想的提出和实施?它们的成功运用,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3分)
(3)从图一、图二中两地的割占到成功回归,我们能得到了哪些启示?(1分)
(4)材料二中,我们现在还未完成的“祖国统一大业”指的是什么?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大业的认识。(2分)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八年级思想品德历史试卷答卷纸
(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形式:开卷)
43、(6分)
44、(1)(2分)
(2)(4分)
(3)(2分)
45、(1)(4分)
(2)(4分)
(3)(4分)
46、(1)(2分)
(2)(2分)
(3)(2分)
(4)(4分)
47、(1)(4分)
(2)(3分)
(3)(1分)
(4)(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判断题
BCCBA BBCCD AC DBBDA CDCDA DDDDB CBDAC DDCDD BBABA
二、非选择题
43、见教材P53-56.
44、⑴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或犯罪行为)。⑵要用智慧保护自己(或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若回答具体的方法亦可,如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拨打“110”报警电话;采取“呼救法”等方法及时脱身;及时告诉老师、家长等)。⑶ 我们要自觉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重视道德修养,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要学会 分辨并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45、⑴示例:确定研究主题——开展调查、收集资料——整理、研究资料——撰写调研报告等。⑵要做到科学、合理、有度。 有益、适度的休闲活动不仅人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维护和发展良好的社会风气。低俗、过度的休闲活动,不仅不利于消除疲劳、缓解压力,还会使人染上一些不良习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⑶①加强法制建设,一方面依法加大对聚赌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增强当地居民的法律意识。②采用各种宣传方式 ,让当地居民认识到赌博的严重危害。③开展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④举办各种培训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等。
46(1)第一个五年计划。(2分)
(2)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2分)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
(4)改革开放(2分),说明改革开放使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增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等。(2分)
47(1)澳门回归祖国,香港回归祖国。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4分)。
(2)“一国两制”(1分)。两地的回归,是中国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也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标志着祖国的统一大业迈出了历史性的步伐。(2分)
(3)说明了“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性;(或说明中国人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事情;或其他方面。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得分。1分)
(4)台湾回归祖国(或海峡两岸统一)(1分)。统一大业必将实现(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得分。1分)

PAGE
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