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历史模拟考试卷(广东省汕头市)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历史模拟考试卷(广东省汕头市)

资源简介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历史科模拟考试卷
(全卷共8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请认真审题,看清要求,仔细答题,祝你成功!
一、选择题(56%)
1现代奥运会的开幕式往往是一个国家展示本国的舞台。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在体育场的中央出现了一个蓝色的人工海洋,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是
A希腊人民喜欢海洋 B蓝色象征着和平
C古希腊文化以海洋为中心 D希腊是个临海的国家
2下列关于雅典民主政治所体现的平等和公正等民主原则,叙述错误的是
A适用于雅典全体居民 B 仅适用于雅典的全体成年男性公民
C众多的妇女和外邦人无权享受这种民主
D在盛行专制的古代社会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
3伊斯兰教教历元年与下列哪个事件相关
A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 B穆罕默德病逝
C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 D穆罕默德出家隐修
4下列关于佛教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 ②宣扬“众生平等”
③公元5世纪被定为国教 ④西汉末年传到中国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下列关于基督教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产生的原因是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灾难深重 ②创始人是耶稣 ③基督教的经典是《古兰经》④公元4世纪末罗马皇帝定基督教为国教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6下列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产生于亚洲 B依次产生的时间间隔大致相同
C都宣扬“忍耐顺从” 的思想 D客观上都有利于本地的统一
7“一战”期间,某战地记者每天向自己的通讯社发回战场消息,他不可能使用的传播方式是
A无线电话 B无线电报 C有线电报 D有线电话
8下列人物能够坐汽船旅游的是 ①史蒂芬孙 ②华盛顿 ③马克思 ④拿破仑 ⑤克伦威尔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④
9下列各种现象中,在19世纪60年代的欧洲能够看到的是
A电话用于商务往来 B火车在铁路上行驶
C汽车在公路上奔跑 D高压电线跨越山川
10下列各项,按使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水力—电力—蒸汽 B火车—汽车—飞机
C石油—原子能—煤炭 D电灯—电脑—电话
11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后,小明整理出以下知识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战争爆发前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对抗集团
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③ 战争爆发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
④ 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主要依据是
A交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 B英、德矛盾是主要矛盾
C各帝国主义矛盾斗争引起 D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13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1917年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B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作战
C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D美国参加对德作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加速了战争的结束
14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留给我们许多启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农的比例要协调发展 B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资源的消耗
C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 D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
15在1922年的苏俄不可能出现的是
A喀秋莎到市场上卖土豆 B资本家可以租用部分机器
C农民家中没有剩余的粮食 D安娜到商场购买日常生活用品
16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力量和资金用于发展
A重工业 B农业 C交通运输业 D轻工业
17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下列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的条约是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四国条约》 D《凡尔登条约》
18《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是一次分赃性质的会议的是
①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移交日本 ②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
③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④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9《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法国元帅福煦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这是因为
A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仍然存在
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终将激化
C德国因拒绝赔款引发“鲁尔危机”
D 和约没有消除大国之间的矛盾,却种下了新的仇恨
20下列有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影响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确立了一战后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新秩序
B确立了一战后帝国主义统治欧洲的新秩序
C确立了一战后帝国主义统治亚洲的新秩序
D确立了一战后帝国主义统治非洲的新秩序
21对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相同点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A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B均由少数大国操纵
C都侵犯了中国的主权 D消除了各大国之间的矛盾
22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作用是
A摧毁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使资本主义进入电气时代
C根除了经济危机 D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先例
23实行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
A消除经济危机 B对农业、金融等进行改革
C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4美国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A信息化和电气化 B智能化和信息化
C信息化和全球化 D电气化和全球化
25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是
A汽车产业 B信息工业 C军事产业 D宇航产业
26“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过程,正确的是
A繁荣—危机—持续稳定发展 B危机—繁荣—持续稳定发展
C繁荣—持续稳定发展—危机 D危机—持续稳定发展—繁荣
27导致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根本原因是
A两极格局的瓦解 B高新科技的发展
C世界各国联系的加强 D国际竞争的激烈
28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下列事件表明中国主动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是
A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中美建交
C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D中日邦交正常化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历史科模拟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56%)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二、综合题(24%)
29、阅读下列材料,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15%)
材料一 图 (A) 图 (B) 图 (C)
材料二 煤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动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其他有害物质。18世纪伦敦上空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天也需要人工照明,甚至还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材料三 从2000年开始,我国能源形势再度紧张,尽管目前国内能源生产和原油进口分别创造了全年增长14.35%和11.69%的新高,但仍然不能适应我国能源使用的高需求,能源供给的压力变得更大。从长远来看,到2020年,我国石油进口量预计将达到2.5亿吨,对外依存度超过55%。为了维持2020年全国煤炭和电力的需求,在今后的16—17年,我国需要建设一个相当于美国规模的煤炭工业和两个相当于日本规模的电力工业。
材料四 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整个世界已经变成一个小小的“地球村”。无数产品实行全球化生产,旅客可以乘飞机在24小时之内到达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城市,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瞬间把信息发往世界各地,大额资金可以通过国际结算,在几秒钟之内划拨到指定的银行专用帐户上。
材料五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图(A)的人物是 ,他的突出成就把人类带入 时代。(1%)(2) 材料一中图(B)和图(C)分别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就 这些交通工具分别采 用什么动力装置 这些动力装置推动了哪些能源工业的发展 (3%)
(3)材料二表明英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你认为怎样做才能减少工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请你提出一点建议。(2%)、
(4)材料三表明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请你提出一个解决方案。(2%)
(5)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什么趋势 我国在这一趋势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是什么 (5%)
(6)根据材料四和材料五,请你就如何建设和谐社会提出两点建议。(2%)
30、阅读下列材料,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9%)
材料一社会主义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材料二罗斯福在1933年3月4日的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更严重的是,大批的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而艰苦劳动却所得甚微的也不在少数。”
请回答:
(1)材料一“列宁的思路”指的是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
(2)邓小平在“列宁的思路”的启发下,在中国实行了什么政策?(1%)
(3)材料二反映了美国当时遇到什么情况?罗斯福上台后,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采取了什么措施?(2%)
(4)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并联系所学知识,说说苏俄和美国实施上述政策,在结果上有什么相似的地方?(2%)
(5)从苏俄和美国的改革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2%)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历史科模拟考试卷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56%)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C A C C B D A C B B D D D D
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C A B C D A D D C C B A B A
二综合题
29、(1)瓦特、蒸汽(1%)
(2)图(B)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采用蒸汽机作动力,推动了煤炭工业的发展。(1.5%)
图(C)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就,采用内燃机作动力,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1.5%)
(3)出现环境污染问题。(1%)
建议:在发展工业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要解决好工厂废气、废水的排放问题。大力宣传环保知识。我们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形成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从具体点滴小事做起,如平时使用环保产品,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等,才能减少工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备注:答出其中一点即可,1%)
(4)出现能源形势紧张的问题。(1%)
方案:增加石油等能源的生产和进口。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大力发展节能技术,如:发明节能电器等。增强节能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约能源。
(备注:答出其中一点即可,1%)
(5)经济全球化趋势。(1%)机遇: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管理经验,参与国际竞争,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2%)挑战:由于中国的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可能处于不利地位;(如:发达国家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可能转移到中国来;国际经济风险可能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一些西方国家可能会以“人权”等政治问题要挟中国,牵制中国对外经济交流与发展。(2%)
(6)①坚持节能优先、效率为本;②立足国内,开拓国外;③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④坚持技术创新、体制创新;⑤保护环境、保障安全;不断改革创新等。(言之有理即可,答出两点2%)
30、(1)新经济政策(1%)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1%)
(2)改革开放(1%)
(3)经济危机(1%)调整工业,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1%)
(4)都促进了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或:克服了经济困境。)(1%)
都巩固了政权。(或:缓和了社会矛盾)(1%)
(5)启示:①只有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改革,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②一个国家要坚持改革的思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③改革要根据本国国情进行,要符合国情的需要。(言之有理即可,答出两点2%)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