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0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与社会试卷说明:1.全卷分二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8页。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2.本卷试题,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规定作答;凡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的,其答案一律无效。答题卡必须保持清洁,不能折叠。3.答题前,请将姓名、考生号、考场、试室号和座位号用规定的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好。4.本卷选择题(1-25),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内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26-30),答案必须用规定的笔,按作答题目序号写在答题卡非选择题答题区内。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 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 谭军同学所住的小区新开了一家“沃尔玛”连锁店,这为他们社区又增添了A 政治功能 B 经济功能 C 文化功能 D 娱乐功能2.航天英雄杨利伟,一夜之间成为人们熟知的公众人物,说明大众传媒A 能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 B 能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C 已成为连结社会的纽带 D 与大众生活关系不大3.陈涛同学的钱包丢了,怀疑是刘强同学偷的,强行对其搜身。这种行为侵犯了刘强同学的A 人身自由权 B 隐私权 C 平等权 D 名誉权4.下面不能够体现我国依法治国精神的是A 深圳市政府对违法抢建违建建筑强制拆除B 人民法院对违规、受贿的原国家药监局局长郑筱萸一审判处死刑C 某乡政府为提高经济效益,强征农民土地办企业D 某区环保局对偷排污水企业开出罚款单并责令限期整改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A 我国的最高权利机关 B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C 我国最高行政机关 D 我国最高司法机关6.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几乎与整个欧洲面积相等的国家是A 俄罗斯 B 美国 C 加拿大 D 中国7.“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金沙江主要流经我国的地形区是A 青藏高原 B 云贵高原 C 横断山脉 D 喜马拉雅山脉8. “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这种现象体现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A 秦岭——淮河 B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C 黑河——腾冲 D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9.被人们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是A 巴西 B 美国 C 澳大利亚 D 日本10.读图1,16世纪初麦哲伦环球航行经过A、B所代表的大洲和大洋是A 欧洲和印度洋 B 南美洲和太平洋C 亚洲和大西洋 D 非洲和太平洋1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的朝代是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12.开创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制度的朝代是A 西周 B 秦朝 C 西汉 D 唐朝13.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学习中原汉族先进文化,加快民族融合的改革是A 李斯变法 B 管仲改革 C 北魏孝文帝改革 D 百日维新14.明太祖时设立的监视、侦察臣民言行的机构是A 锦衣卫 B 六部 C 丞相 D 东厂15.隋朝时,确立以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的制度是A 郡县制 B 分封制 C 科举制 D 三省六部制16.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事件是A 辛亥革命 B 太平天国运动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17.“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最危险的时候”指的是A 清兵入关 B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C 日本全面侵华 D 全面内战的爆发18.美国陆军上将、“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我们称这场战争为A 独立战争 B 抗美援朝 C 抗日战争 D 两伊战争19.图2的石柱上记载着迄今世界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编写这部法典的古代国家是A 古巴比伦 B 古埃及 C 古印度 D 中国20.刘琳同学参观“世界之窗”,看到图3的歌特式建筑,他应该联想到的宗教是A 佛教 B 道教 C 伊斯兰教 D 基督教21.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思想解放运动是A 启蒙运动 B 文艺复兴 C 宗教改革 D 新文化运动22.宣布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建立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的文件是A 《权利法案》 B 《人权宣言》 C 《独立宣言》 D《1787年宪法》23.顺应工业文明大潮进行改革,摆脱民族危机,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革命是A 戊戌变法 B 明治维新 C 法国大革命 D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4.下面与“冷战”相关的事件是A 解放柏林 B 柏林墙的建立 C 联合国的成立 D 世界贸易大厦被撞25.有600多万犹太人被关进集中营屠杀或直接被杀害,这一事件发生在A 普法战争时 B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C 海湾战争时 D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五大题,共50分)26. 读以下材料,回答后面的的问题(12分)材料一:1917年11月7日晚上9时45分,起义军潮水般冲进临时政府的最后一个据点—冬宫,临时政府被推翻,革命胜利了。材料二:见图4(中共一大会址图)材料三:“从今天起,立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孙中山在某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在该军校校门上还有这样一幅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材料四:“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周恩来的讲话(1927年)材料五:1927年9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位于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建立起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问题一:材料一中的“革命”指的是什么革命?这场革命的领导人是谁?革命胜利后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什么性质的国家?(3分)问题二:图中所示的中共一大会址在我国的哪个城市?请你至少说出一名参加过“一大”的代表名字。(2分)问题三:材料三中提到的军校叫什么?这所学校的成立是国共两党第几次合作的成果?(2分)问题四:材料四中的“起义”指的是什么起义?这次起义产生了一个什么重要的节日?材料五中建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叫什么?(3分)问题五:结合材料四和材料五,说说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过程中找到了什么样的革命道路?(2分)27. 读以下材料,回答后面的的问题(12分)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亚欧大陆桥是一条横跨亚欧大陆的洲际铁路,它东起中国的日照港、连云港,西至荷兰的鹿特丹港、安特卫普港,经过30多个国家。问题一:读图5,写出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写出邻国A的名称;写出图中B、C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4分)问题二:读图5说出该区域什么资源非常丰富?根据该区域所处的海陆位置,说说什么资源短缺?(2分)问题三:读图6,该图反映的是西汉时期的一条著名商路,它的名称叫什么?它在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2分)问题四:结合以上材料,说说该区域在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和劣势各是什么?怎样变劣势为优势?(4分)28. 读以下材料,回答后面的的问题(13分)材料一:春秋晚期,农业生产中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人将新开垦的田地变成私有财产,成为新兴的地主。铁农具和牛耕技术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也推动社会其他方面的变化。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忆昔》材料五:“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共产党宣言》材料六:深圳近年来连续举办了八届“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高新技术成为深圳的支柱性产业。问题一:材料一说明了什么?(1分)问题二:材料二图中农具出现于我国哪个朝代?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个盛世局面?它与材料二图中农具有何联系?(3分)问题三:材料三的两种发明分别是指什么?请举一例说明其对世界的重要影响。(3分)问题四:材料五中“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依赖于什么事件?请举出该事件的具体成果及其发明者二例。(3分)问题五:材料六说明了什么?(1分)问题六:综述以上材料,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这对深圳目前发展可以有什么启示?(2分)29. 读以下材料,回答后面的的问题(13分)材料一:18世纪英国对中国茶叶需求量的变化1720年 18万千克1800年 104万千克材料二:清政府被迫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等。材料三:1980年,中央首先批准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深圳自建立经济特区,经济增长迅速,已成为广东的排头兵,发挥着试验田的示范作用,并利用资金、技术、制度优势,向周边地区发挥辐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与香港的合作与交流在不断加强。材料四:位于广东南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东南沿海经济发展最突出的地区。1992年以后,这一地区成为中国吸引外资投入的热点之一。到2006年,不包括香港和澳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内地9省区国内生产总值66344亿元,占全国的1/3,比上一年增长13.3%,高于全国2.6个百分点,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1800美元。问题一:材料一的图11和表格的数据反映了当时中英贸易上存在着什么状况?后来英国人想到用什么卑劣的手段来改变这一状况?(2分)问题二:材料二是什么条约的内容?这一条约是在什么战争后签定?它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3分)问题三:材料三中,中央作出建立经济特区的决策,得益于我国什么政策的确立?确立这一政策是在哪一年的什么会议上决定的?(3分)问题四: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说说两次开放有什么不同?(1分)问题五:读材料四,从地理位置和吸引外资两方面,说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取得成就的原因。(2分)问题六: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简要说说深圳市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应扮演好什么角色?(2分)深圳市200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与社会试题(副卷)答案及评分意见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B C A C A D C A C D B B C题目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A C D C B A D B C B B D非选择题(共50分)26、(共12分)问题一:十月革命(1分);列宁(1分);社会主义国家(1分)问题二:上海(1分);毛泽东、董必武、李达、陈潭秋等(1分)问题三:黄埔军校(1分);第一次(1分)问题四:南昌起义(1分);八一建军节(1分);井岗山(1分)问题五: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2分)27、(共12分)问题一:新疆唯吾尔自治区(1分);哈萨克斯坦(1分);天山山脉(1分);塔里木盆地(1分);问题二:石油或天然气(1分);水资源(1分)问题三:丝绸之路(1分);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1分)问题四:优势:石油(或天然气)资源丰富;(1分)劣势:水资源短缺(或却少资金、技术、人才亦可)(1分)把能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意思相近即可)(2分)28、(共13分)问题一:生产工具(或技术)的改进能推动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1分)问题二:唐朝(1分);开元盛世(1分);生产工具(或农具)的改进带来盛世局面;(1分)问题三:指南针和印刷术(或罗盘针、活字印刷术)(2分);指南针为航海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印刷术推动了世界文化教育的传播和发展(意思相近即可给分)(1分)问题四:工业革命(1分);如蒸汽机—瓦特、电话—贝尔等(2分)问题五:深圳重视发展高新技术(1分);问题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分);坚持把发展科技(创新)放在首位(1分)29、(共13分)问题一:中国对英国出超(或英国入超)(或英国对中国的茶叶等商品需求不断增加)(1分);英国人用鸦片(大烟)输入中国,以弥补贸易差额;(1分)问题二:《南京条约》(1分);鸦片战争(1分);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问题三:改革开放(1分);1978年(1分)、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问题四:材料二(19世纪)的开放是被列强用枪炮打开的,而材料三(20世纪)的开放是我们主动做的(1分);问题五: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东南沿海,水陆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或毗邻港澳台);是中国侨乡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吸引外资有独特的优势;(2分)问题六:利用资金、技术、人才的优势,向周边地区辐射,发挥发动机(或引擎)的作用;加强与香港的联系,发挥连接香港与内地贸易交流纽带的作用;利用政策的优势,作好实验田的示范作用(只要答对两点即可);(2分)图1AB图3图2图4图5省界沙漠ABC图6图8曲辕犁图7筒车图10毕升图9图11历史与社会试卷 第6页(共9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