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中考复习卷[下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中考复习卷[下学期]

资源简介

2007年秀洲区学业考试模拟试卷
社会*政治 (1)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些事例说明---( )
①挫折能造就文学名家②人的生活应该多一点挫折
③挫折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好事④挫折能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进取精神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①③
2.下列因素对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差异影响最大的是-(  )
A.地形   B.气候   C.历史因素  D.民族差异
3.下列中国封建社会的五个著名盛世,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贞观之治②.光武中兴③.开元盛世 ④.文景之治 ⑤.开皇之治
A.①②③④⑤  B.④②⑤①③ C.④②⑤③①   D.⑤④③②①
4.下列事件按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①.武昌起义  ②.戊戌变法   ③.同盟会成立  ④.中华民国成立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
5.下列关于统一过全中国的少数民族及其政权的排列正确的有(  )
A.蒙古族-元,满族-清   B.蒙古族-清,满族-元
C.匈奴族-元,满族-清   D.蒙古族-明,满族-清
6.“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形象地告诉我们(  )
①人民是国家权力的来源 ②必须对人民的敌人实行专政
③必须树立干部是人民公仆的意识,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④政府必须了解民意,反映民意,为人民服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早在100多年前,环境污染就开始严重困扰着人类社会,这一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的完成 C.原子能的利用 D.信息技术的出现
8.漫画中的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时有所见,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 )
①.加强宣传,对此类现象予以制止
②.依法管理,对此类现象给予处罚
③.增强环保意识,防止自己有类似行为
④.尊重他人行为,不要侵犯他人扔垃圾的自由
A.①③ B.②④C.①②③ D.①③④
9.2005年3月以来,有关部门查出亨氏、肯德基等公司的产品含有“苏丹红一号”,这些公司侵犯了消费者的(  )
①.人身安全权  ②.自主选择权  ③.人身自由权  ④.真情知悉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0.美国的波音飞机,部分发动机在英国制造,部分尾翼在我国制造。这说明( )
A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不平等
C.高科技推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D.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
11.鲁迅先生说:“挖出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使用数百年,但是数百年后呢?数百年后,我们当然是或上了天堂、或下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后代,却是要生存的……”鲁迅先生是要告诉我们-( )
①自然资源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②煤是一种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开发和利用 ③自然资源具有数量有限的特点 ④资源的开发还应考虑后代人的需要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④ D.①③④
12.全球语言监测机构对2005年度常用词汇进行了盘点,结果“难民”一词位列榜首,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
①发展问题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②进入新世纪后,南北关系总体上呈紧张趋势③经济发展的成果远未惠及所有国家和人民④发展问题受到各国人民的高度关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诺曼底登陆60周年,法国邀请近20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参加纪念活动。美国总统布什并没有因为美国当年组成盟军解放法国而受到礼遇,相反他走到哪里都会听到谴责他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声音。一些美国人也专程赶到巴黎参加抗议活动,他们高举美国国旗和示威标语。标语上写着:“美国人反对战争”、“光荣-1944,耻辱-2004”等。据此回答下面13—14题:
13.材料表明当今世界人民共同关心的问题之一是( )
A.和平问题 B.人口问题 C.贫困问题 D.资源与环境问题
14.从材料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世界大多数人民的情感( )
A.反对落后,鼓励先进 B.消除贫困,谋求发展
C.反对战争,渴望和平 D.反对专制,争取民主
为了协调东西部地区发展,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开发大西部的战略决策,并且一再强调,在西部开发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能一哄而上,乱采滥伐各种自然资源,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据此材料回答7--8小题:
15.党中央、国务院开发西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 )
A.东西部优势互补 B.弥补东部资源不足,保证东部发展
C.保持西部地区的人才和资源优势 D.实现共同富裕
16.上述材料还说明了( )
A.西部开发应仿效东部发展模式 B.西部开发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C.西部开发应避免开发自然资源,而要开发人力资源
D.西部地区必须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17.某裁缝店老板由于经营技术精湛,脑子活络,慢慢地发展成为服装有限公司,拥有职工800余名,这一变化属于-( )
A.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B.公有制经济向私有制经济的变化
C.个体经济向私营经济的变化 D.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变化
1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以下对全面小康目标理解正确的是 ( )
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
②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③形成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④资源的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资源短缺得到根本上解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②③
19.从1990年至今,中国经济在9.1—9.3%的高速增长,经准确测算,每年经济增长中有2.1个百分点是靠“生态赤字”换取的。这里的“生态赤字”主要是指--( )
①资源问题 ②经济问题 ③环境问题 ④人口问题
A.①② B.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20.根据十届全国人大常委第18次全体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自2006年起,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将从每月800元提高到每月1600元。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享有( )
A.决定权 B.立法权 C.监督权 D.任免权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21.材料一: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图”,回答问题。
材料二:我国西部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但经济相对落后,而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却缺乏资源。为此,国家实施了西气东输工程。这一工程就是将新疆等地的天然气,通过长途管线输送到东部地区。目前,西气东输工程部分已投入运行,2004年我市的部分居民已经用上了来自西部的天然气。综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西起新疆轮南油气田,它位于图中A所表示的_______自治区,(此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始于 ,此地位于 (季风区或非季风区)。东到B表示的_______,C处的_______盆地、D处的柴达木盆地、E处的_______盆地与陕甘宁等地的天然气田,为西气东输提供了丰富的资源。(3分)
(2)“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什么原则?对东部和西部的发展有何意义?(4分)
(3)国家实施西气东输工程表明我国资源存在什么问题?(1分)
(4)为缓解材料中体现的这一资源问题,我国还实施了哪些重大工程?(至少答两个,2分)
22.材料一:英国、意大利与波兰2006年11月27日分别公布了各自从伊拉克撤军的方案。英国国防大臣布朗当天在伦敦发表防务政策讲话时说,预计到明年年底驻伊拉克的英军人数将大幅减少,估计将减少数千人。目前驻伊英军人数大约为7100人。意大利总理普罗迪当天表示,12月1日到2日,驻伊拉克的最后一批意大利军队也将撤回国内。他说,他已向美国总统布什讲了此事,布什对此表示遗憾。波兰总统卡钦斯基27日表示,波兰将于2007年底之前从伊拉克撤出剩余的900名驻军,但是尚未确定具体日期。
材料二:2003年3月,美国绕开联合国,一意孤行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在过去的2004、2005年,世界上许多国家,如伊拉克、俄罗斯、西班牙、英国等都不同程度的遭到了恐怖袭击。
材料三:2006年12月18日,朝核问题第五轮北京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开幕,并举行了首次全体会议。各方表示将按照“行动对行动”和协调一致原则,制定落实共同声明的具体措施和步骤,争取使此次会谈取得积极成果。旨在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六方会谈从2003年8月至今已举行五轮。2005年9月第四轮六方会谈通过了共同声明:朝方承诺,放弃一切核武器及现有核计划,早日重返《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回到国际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美方确认,美国在朝鲜半岛没有核武器,无意以核武器或常规武器攻击或入侵朝鲜。
请你回答:
(1)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因素有哪些?(4分)
(3)为什么全球如此重视打击恐怖主义?(2分)
(4)国际社会应如何打击恐怖主义?(2分)
23.材料一: 2005年1月6日,我国第13亿个小公民在北京诞生;我国每年新增人口将近1600万左右,相当于澳大利亚的全国人口;我国出生缺陷率较高,每万人大学生比率也只有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到三十分之一。
材料二:两张图片和一张表格:
总量 人均量 与世界水平相比
水资源 19.2万亩(世界第4位) 2400立方米(第88位) 不足世界人均1/4
耕地 2.8万亿立方米(第6位) 不足2亩(第67位) 是世界平均水平
森林 第5位 人均不足2亩(第121位) 远低于世界人均
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与世界人均比较表: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问题?(2分)
(2)结合材料二思考回答,人口问题为什么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6分)
(3)今后,我们应如何解决人口问题、化解人口压力?(2分)
24、某校有一位16周岁的初中生王某,在校经常打架、骂人,还经常旷课逃学,沉湎于网吧。有一天因欠网吧2.5元,竟在偏僻的小弄堂里,用匕首威逼一位妇女,抢到2元钱。经报案后被派出所抓获,王某对警察满不在乎地说“不就两块钱吗!”。请你结合材料回答:(10分)
(1)请你评价一下王某抢钱的言行。(2分)
(2)王某从旷课逃学到用匕首抢钱的过程说明什么?(2分)
(3)为预防和减少此类事情的发生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采取一定的措施。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完成以下内容: (6分)
家长们:加强家庭保护,依法行使监护权,以健康的思想、文明的言行和正确的方法教育、影响和管束未成年人;
国家与社会: ;
学校:
学生:
2007模拟试卷 (1)
一.选择题:1-5:CBBBA 6-10:DBADD 11-15:DBACD 16-20:BCDCB
二.非选择题:
21.(1)(1)新疆维吾尔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了西域督护府或答西汉 非季风区 上海 塔里木 四川(每空0.5分,共3分)
(2)因地制宜,优势互补(2分) “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对东部促进经济发展,优化能源结构,扭转因大量用煤炭导致的空气污染,给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方便;对西部地区:促进经济发展,自然资源得以充分开发、利用,增加就业机会,吸引社会资金和外资,提高个人收入水平,实现共同富裕。(2分)
(3)反映我国资源分布不平衡。(1分)
(4)如: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工程。(2分)
22.(1)和平问题─和平已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世界仍不安宁。(2分)
(2)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恐怖主义的威胁。(要结合材料回答,4分)
(3)见危害。(2分)
(4)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世界各国应团结协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
23.(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三个方面的人口问题。(2分)
(2)从图一可看出人口多会给就业带来压力;从图二可看出新增人口多会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表格可以说明了人口多给自然资源造成压力,人均占有量减少。所以说人口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6分)
(3)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的惟一正确选择。要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大力提高人口素质。要树立人均意识。(2分)
24.(1)中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王某的言和行已严重有损一个中学生的形象。(2分)
(2)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要遵纪守法,防微杜渐;中学生的明辨是非与自我保护能力还不强;学校、家庭、社会要正确引导和保护。(2分)
(3)国家与社会:要正确引导和保护好青少年;要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2分);
学校: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要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 (2分);
学生: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切实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增强明辨是非与自我保护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等。(2分)
言之有理即可。
图一:人才招聘会
图二:新增人口的消耗
PAGE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