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一、史海拾贝1——5 ABBAB 6——10 BCACD 11——15 CCADA16——20 DBDAA 21——22 BB二、时空连线23、 24、三、史实例证25、(1)唐朝后期,南宋 (2)①北方战乱,而南相对和平,有利经济的开发;②北方民众的南迁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③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④传统政治、文化中心的南移。26、(1)水稻、粟、大豆等(任意2个)(2)秦朝:中央集权的封建官僚制度、郡县制(任意一个)隋朝:科举制、三省六部制(任意1个)元朝:行省制度(3)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以及其他领先的科技文化方面的成就。(任意3个)27、(1)秦始皇(或嬴政)、隋文帝(或杨坚)、忽必烈(或元世祖)(2)张骞出使西域、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东汉三国以来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孝文帝改革、宋元时期农牧文化的融合等等(任意三点)四、读图学史28、(1)西汉;亚洲;欧洲(2)D(3)罗马(4)东方的丝绸、陶瓷、铁器、漆器等;西方的毛皮、香料、药材、珠宝等29、(1)《汉谟拉比法典》 古代巴比伦甲骨文 古代中国螺旋提水器 古代希腊(2)图(二)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图(三)表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五、谈古论今30、(1)孟子 (2)A (3)贞观之治(4)围绕减轻农民负担、关心人民群众、创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给分。.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检测卷【各位同学,你们好!时间过得好快,一转眼就到年末了。相信本学期你在社会课老师的引领下,收获不小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再次回顾历史,走进人类创造的灿烂的古代文明吧!本试卷实行闭卷考试,满分100分,时间70分钟。】一、史海拾贝(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你选出最佳答案填入括号。每题2分,共44分)1、下列原始居民位于浙江境内的是( )A、河姆渡人 B、山顶洞人 C、元谋人 D、半坡人2、犹太人为了反抗暴政而建立起来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3、如果你生活在古代印度,下列情况中最有可能碰到的是( )A、法老在役使大批奴隶建造金字塔 B、商人的女儿与官吏禁止通婚,等级森严C、很多手工业者从事青铜铸造业 D、柏拉图在和学生们探讨哲学问题4、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历史上“三国鼎立”局面的是( )A、 B、 C、 D、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 )A、夏朝 B、秦朝 C、西汉 D、唐朝6、欧洲法学的渊源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表法》C、《陶片放逐法》 D、《商鞅变法》7、安吉灵峰寺反映了 ▲ 文化景观。( )A、基督教 B、耶稣教 C、佛教 D、伊斯兰教8、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其中流经现在浙江省的一段是( )A、邗沟 B、江南河 C、永济渠 D、通济渠9、中世纪前期,在欧洲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 )A、佛教 B、哲学思想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10、某影视剧组请你当历史顾问,参加审核剧组提交的唐朝长安街场景布置计划,你会指出下列哪一项计划不可行?( )A、街上客商往来不绝 B、很多时尚女人穿男装、戎装C、街上有专门经营少数民族食品的店铺 D、人们用纸币交易11、我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是(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12、北宋的建立者是( )A、孙权 B、刘邦 C、赵匡胤 D、赵构13、被后世称为“书圣”的是(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赵孟頫14、你觉得以下选项中最有资格当选古代世界文化交流使者的是( )A、埃及人 B、希腊人 C、中国人 D、阿拉伯人15、最早引起欧洲人对中国文明极大兴趣的书籍是( )A、《马可 波罗游记》 B、《东游记》 C、《大唐西域记》 D、《西游记》16、下列政权定都于杭州的是(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南宋17、以下民俗活动中,不属于春节期间的是( )A、祭祖 B、吃粽子 C、包饺子 D、放爆竹18、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的相同之处是( )。①处于旧石器时代 ②懂得人工取火③会使用骨针 ④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9、从2世纪到8世纪中叶,曾经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是( )。①罗马帝国 ②阿拉伯帝国 ③唐朝帝国 ④查理曼帝国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西周统治阶级管理国家的制度有( )。①分封制 ②民主制 ③宗法制 ④元首制 ⑤礼乐制度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①②⑤ D、②③④21、你能排出下列人物的先后顺序吗?( )(1)诸葛亮 (2)魏征 (3)老子 (4)关汉卿A、(1)(3)(2)(4) B、(3)(1)(2)(4)C、(1)(4)(2)(3) D、(4)(2)(3)(1)22、小明喜欢看电视剧《汉武大帝》,他想知道以下关于汉武帝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①他平定了“七国之乱” ②他派张骞通西域③他颁布了“推恩令” ④他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出现“光武中兴”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二、时空连线(每题5分,共10分)23、将下列历史名人与其重要贡献连线: 24、将下列文明成果与起源地连线。王昭君 活字印刷 现在通用的公历 两河流域玄 奘 汉匈友好 现在使用的星期制度 尼罗河流域鉴 真 西行取经 佛教 黄河流域岳 飞 东渡传教 养蚕抽丝 印度河流域毕 升 抗击金兵 0到9十个数字符号三、史实例证(列举史实,验证观点,共19分)25、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南移的过程。请问:(1)它开始于________(时期),完成于________(时期)。(2分)(2)列举促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至少三点)。(3分)26、在漫长的古代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在制度、农业、科技、文化等领域都创造了卓越的成就,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的题目:(1)“民以食为天”,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请列举两项最早产自中国的农作物。(2分)(2)制度创新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进步的有力保障。请列举我国在秦朝、隋朝和元朝时创立的新制度各一项。(3分)(3)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果层出不穷,请列举三项当时领先世界的重大科技文化成果。(3分)27、灿烂文明的创造需要稳定与和谐的社会环境。民族融合、国家统一一直是我国历史的主旋律。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请列举三位中国古代史上,结束长期分裂实现大一统朝代的开国皇帝。(3分)(2)请列举三件体现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史实。(3分)四、读图学史(共18分)28、读丝绸之路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1)丝绸之路开辟于 (朝代),它是古代连接 洲和 洲的陆上要道。(3分)(2)下列诗句中所包含的地名,与古代陆上丝绸之路没有关系的是( )(2分)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 D、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3)图中“大秦”指古代的 (国家)。(1分)(4)在这条商路上,古代商人们主要运送些什么货物?(4分)29、读下列四幅图,回答问题:(8分)(一) (二) (三) (四)(1)根据下列表格中的示例,填写表格:(6分)图中所示主要事物 所属文明图(一) 金字塔 古代埃及图(二)图(三)图(四)(2)图(二)、(三)所表示的事物在历史上分别具有什么重要地位?(2分)五、谈古论今(共9分)30、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材料二:秦末,统治者征发繁重的赋税和徭役,人民负担沉重,社会矛盾尖锐。后来,便在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中,短命而亡了。材料三:唐太宗把君主和人民比作舟和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而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减轻农民负担,国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太平盛世。1、材料一中的这句话是谁提出来的?(1分)2、根据材料二,下列选项中,你认为哪个封建王朝和秦朝情况最为相似?( )(2分)A、隋朝 B、西汉 C、南宋 D、元朝3、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的太平盛世被称为什么?(2分)4、以史可以为鉴,你觉得以上材料对我们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4分)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检测答题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4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答案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答案二、连线题(每题5分,共15分)23、将下列历史名人与其重要贡献连线: 24、将下列文明成果与起源地连线。王昭君 活字印刷 现在通用的公历 两河流域玄 奘 汉匈友好 现在使用的星期制度 尼罗河流域鉴 真 西行取经 佛教 黄河流域岳 飞 东渡传教 养蚕抽丝 印度河流域毕 升 抗击金兵 0到9十个数字符号25、(1)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 (3)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1)___________ (2)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秦大PAGE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期末模拟试卷06.12.24.doc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试卷参考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