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阶段性测试卷2附答题卡和答案[下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阶段性测试卷2附答题卡和答案[下学期]

资源简介

青春是人生的一首歌:成功是词,拼搏是曲,永不懈怠是青春的主旋律。
深圳智民实验学校历史与社会
中考阶段性复习测试卷(2)
制卷人:黄茂华
一、选择题(50分)
1、我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遗址是( ▲ )
A、元谋人 B、 北京人C、蓝田人 D、山顶洞人
2、___时期形成的汉族、后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 ▲ )
A、部落联盟时期B、夏商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3、春秋战国时期、随着 的应用、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奴隶社会迅速向封建社会过渡( ▲ )
A、青铜器 B、铁器 C、牛耕技术 D、水利工程
4.商鞅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
A.秦孝公的支持 B.商鞅个人的才能
C.变法措施得当 D.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5.与春秋后期越王勾践称霸有密切关系的成语典故是(▲ )
A、退避三舍 B、一鸣惊人 C、卧薪尝胆 D、问鼎中原
6、古代西亚出现的《吉尔伽美什》史诗是( ▲ )
A、纸草文书 B、甲骨文书 C、羊皮文书 D、泥版文书
7、旧石器时代,人类已有了( ▲ )
(1)审美观念;(2)宗教意识;(3)自然崇拜;(4)巫师
A、(1)(2)(3);B、(1)(2);C、(2)(3)(4);D、(3)(4)
8、形成科学知识的萌芽的时代是( ▲ )
A、文明时代; B、旧石器时代、 C、原始史前时代;D、新石器时代
9、发源于世界第一长河的文明古国是( ▲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国
10、古印度形成了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其中掌握祭祀大权的是( ▲ )
A、刹帝利; B、婆罗门; C、吠舍; D、首陀罗
11、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成文法典是( ▲ )
A、《诗经》; B、《汉谟拉比法典》; C、《方鼎铭文》、D、《圣经》
12、不属于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标志的是( ▲ )
A、文字的出现; B、国家的出现 C、宗教的出现 D、火的使用
1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 )
A、公元前2007年禹建立的夏朝 B、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的夏朝
C、公元前2070年启建立的夏朝 D、公元前2007年启建立的夏朝
14、在中世纪的意大利、以手工业享誉欧洲的是( ▲ )
A、米兰 B、热那亚 C、威尼斯 D、佛罗伦萨
15、伊斯兰教徒称为( ▲ )
A、 道士 B、信徒 C、和尚 D、穆斯林
16、下列属于古代阿拉伯人创作的文学作品是( ▲ )
A、《日耳曼尼亚志》 B、《天方夜谭》
C、《一千个故事》 D、《荷马史诗》
17、阿拉伯统一过程的最主要特点是( ▲ )
A、统一前正处于氏族制度解体时期 B、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
C、统一进程与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传播同步 D、统一后立即向外扩张
18、关于“春秋五霸”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两种说法中都列入五霸的有( ▲ )
(1)晋文公(2)齐桓公(3)楚庄王(4)秦穆公
A、(1)(2)(3) B、(1)(2)(4)
C、(1)(3)(4) D、(2)(3)(4)
19、形成春秋战国暑期百家争鸣的历史原因主要是当时( ▲ )
A、社会的动荡和变革 B、秦王发起统一中国的战争
C、诞生了孔子等精英人物 D、出现了稷下学宫等学术交流中心
20、今天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 ▲ )
A、古代希腊 B、古代埃及 C、古巴比伦 D、古代西亚
21、“战国七雄”中位于最西面的是( ▲ )
A、楚国 B、燕国 C、秦国 D、齐国
22、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和干栏式建筑反映了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是(▲ )
A、温暖湿润 B、干燥少雨 C、多风沙 D、寒冷
23、中世纪欧洲著名的政治兼商业的都市有( ▲ )
A、罗马与斯巴达 B、伦敦与巴黎 C、巴黎与巴格达 D、雅典与斯巴达
24、成为中世纪前期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 ▲ )
A、伊斯兰教 B、犹太教 C、基督教 D、佛教
25、古希腊文明的开端是( ▲)
A、爱琴文明 B、克里特文明 C、迈锡尼文明 D、 罗马文明
26、下列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的是(▲ )
A、古希腊 B、雅典 C、斯巴达 D、古罗马
27、我们通常把人类在地表上活动的产物叫做(▲ )
A、文化景观 B、自然景观 C、旅游景观 D、社会景观
28、成为近代西方各国法律体系基础的是(▲ )
A、希腊法 B、罗马法 C、《汉谟拉比法典》 D、《十二铜表法》
29、被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的是(▲ )
A、人面鱼纹彩陶盆 B、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
C、蛋壳黑陶杯 D、司母戊大方鼎
30、被誉为欧洲戏剧故乡的是( ▲)
A、古希腊 B、古罗马 C、阿拉伯帝国 D、古印度
31、“七国之乱”发生于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32、在三国鼎立时期,在北方建国的是( ▲)
A、魏 B、吴 C、蜀 D、燕
33、建立北魏政权的是下列哪一个少数民族( ▲)
A、匈奴族 B、鲜卑族 C、羯族 D、羌族
34、在三省六部制中,下辖六部,负责政令的执行的是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内史省
35、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帝国进入了( ▲)
A、光武中兴 B、文景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36、、汉武帝在全国大力推行儒家学说,当时的学生要接受最高层次的儒学教育,必须去( ▲)
A、 长安B、洛阳C、咸阳D、北京
37、“昭君出塞”的故事发生在( ▲)
A、 西汉汉武帝时期B、西汉文帝时期
C、东汉明帝时期D、东汉元帝时期
38、曾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的是(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39、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的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0、汉初对匈奴和亲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融合 B、国力有限 C、匈奴强大 D、政局不稳
41、唐朝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受辖于( ▲)
A、尚书省 B、门下省 C、内史省 D、中书省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江南经济发展的迅速的时期,据此回答12、13题
42、促进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的最重要的客观原因是( ▲)
A、北方先进生产技术传入南方 B、南朝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C、北方劳动人民大量南迁 D、南朝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43、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因为
A、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B、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C、为经济重心南迁奠定了基础 D、开垦了大片良田
44、下列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成果的是:( ▲)
①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②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③增强国家军事力量
④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5、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 ▲)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开皇之治  D、光武中兴
46、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
  A、她是我国历史惟一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C、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47、下列制度属于隋朝开创的是: ( ▲) 
   A、均田制、行省制  B、分封制、井田制  
   C、郡县制、租调制  D、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48、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
A、土地兼并严重  B、奢侈腐化,滥用民力 (沉重的兵役、徭役)C、法律严酷    D、宦官专权
49、“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制度形成于( ▲)
A、汉武帝统治时期 B、北魏孝文帝统治时期
C、隋文帝统治时期 D、唐太宗统治时期
50、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二、填空题(10分)
31、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是否 ▲ 、
32、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 开始的。发明了阿拉伯数字的是人 ▲ 。
33、阿拉伯帝国的都城是在 ▲ ,这是一座与唐都长安齐名的宏伟城市。
34、古代埃及人根据尼罗河水涨落的规律创立了 ▲ ;古代苏美尔人、通过对月亮圆缺变化规律的观察认识、制定了__▲________。
35、 ▲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这通常被认为是西欧奴隶制崩溃的标志。古代希腊、罗马文明衰落后、欧洲进入了___ ▲______、人们把这段历史时期称为“___ ▲____”
36、周朝实行分封制、其基础是 ▲ 。它是根据地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决定继承权力的制度。
三、填表(20分)
37、世界三大宗教(9分)
名称 创始人 创立时间 创立地点
佛教 ① ② ③
基督教 ④ ⑤ ⑥
伊斯兰教 ⑦ ⑧ ⑨
38、百家争鸣(11)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① 孔子 ②
儒家 ③ “仁政”“民贵”“君轻”
④ 老子 ⑤
墨家 ⑥ ⑦
⑧ 韩非子 ⑨
⑩ ⑾ “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深圳智民实验学校历史与社会
中考阶段性复习测试卷(2)
答卷

班级________学号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2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二、填空题(10分)
31____ ___ 32_ _ 、

33______ ___ 34______ __ 、

35____ 、 、 __ 36___ __ _____
三、填表(20分)
37、世界三大宗教(9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38、百家争鸣(11)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⑾
四、材料分析题(40分)
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1)、上文中“皇帝”指谁?他进行改革有什么历史作用?4分

(2)、除文中提到的内容外,他还有哪些改革措施?(请列举三项以上)6分



40、1994年3月1日,举世闻名的“世界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二号俑坑正式挖掘。在二号俑坑内,人们发现一批青铜器。这批青铜器内部组织致密,剑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纹细腻,纹理来去交错,它们在黄土下沉睡了2000多处年,出土时依然光亮如新,锋利无比。请问:
(1)世界上的许多文明古国都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中国青铜器的繁盛时期是在什么朝代?

(2)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叫什么?你能简单的介绍一下吗?

(3)你知道哪些与鼎有关的成语,试着写几个?

(4)鼎在中国古代被视为什么的象征?

41、材料一: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在休会期间,从公民中抽签选
出500人,组成“五百人议事会“,负责处理城邦的日常事务。各级官员也都通过抽签产生。
材料二:人的一生都服从城邦的军事需要,儿童在7岁就要军事训练,女孩也要练习跑步、投矛等,以便将来成为强壮的母亲。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
(1)上述材料中的事分别发生在哪个国家?(2分)

(2)请你根据材料说一说这两个国家分别有怎样的特点?(4分)


(3)假如你生活在那个年代,你喜欢到哪个国家生活?请说说你的理由。
(4分)


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为了取信于民,在颁布新法前,商鞅在城南门立了一根3大长的木杆,宣布:谁能够把木杆搬到北门赏十金.民众觉得此事容易,不相信真的发赏,没有人尝试.商鞅又把赏格提到五十金.有一个人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把木杆搬到北门,商鞅如数发赏.从此,人们相信商鞅说话算数.新法颁布后,大家也相信它必定能实行
(1)这个故事在今天还有没有意义 (3分)

(2)请列举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5分)
43、王亮非常喜欢朗读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他觉得这首词 气势雄伟,很有伟人气魄。他的弟弟王清才读小学,当他听到词中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穹弓射大雕”等句,忙问哥哥这是什么意思。王亮向他弟弟作了解释。
请你像王亮那样,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地解释上述词中所涉及的历史人物(任选三位)。


深圳智民实验学校历史与社会
中考阶段性复习测试卷(2)
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30分)
1A 2A 3C 4D 5C 6D 7B 8D 9A 10B
11B 12D 13B 14D 15D 16B/C 17B 18A 19A 20A
21C 22A 23B 24C 25A 26D 27A 28B 29C 30A
二、填空题(10分)
31____直立行走___ 32___商朝 、 印度人
33______巴格达___ 34______太阳历__ 、 太阴历
35__476___ 、 封建社会 、 __中世纪_
36___宗法制__ _____
三、填表(20分)
37、世界三大宗教(9分)
名称 创始人 创立时间 创立地点
佛教 ①乔达摩·悉达多 ②公元前6世纪 ③印度
基督教 ④耶酥 ⑤公元1世纪 ⑥巴勒斯坦
伊斯兰教 ⑦穆罕默德 ⑧610年 ⑨麦加
38、百家争鸣(11)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①儒家 孔子 ②主张"仁政",主张以"德"教化人以"礼"治理国家、"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儒家 ③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
④道家 老子 ⑤主张"无为"
墨家 ⑥墨子 ⑦主张"非攻"、"兼爱"
⑧法家 韩非子 ⑨主张"法治"、主张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
⑩兵家 ⑾孙子 “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四、材料分析题(40分)
39、(1)因为黄帝被尊称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之一。苋普是四五千年前我国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他开始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作衣裳,教人们打井;他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历代中国人对他充满崇敬之情,所以都要去拜谒黄帝陵。(8分)
(2)传说中,在四五千年前,黄帝与炎帝部落通过战争与融合中原,共同开发黄河下游两岸,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黄帝与炎帝被尊称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是中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因此,黄帝与炎帝又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我们都是炎黄子孙。(6分)
40、(1)商朝(1分)
(2)司母戊大方鼎。商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公元前11世纪),我国目前已出土的最负盛名的四足方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1939年河南省安阳县市武官村出土。商代后期王室青铜器祭品,是商王文丁为其母而作。此鼎型制雄伟,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大、最重的古代青铜器。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3)鼎足之势、三足鼎立、鼎鼎大名、一言九鼎、人声鼎沸等
(4)被视为权力的象征。
41、(1)(2分)材料一:发生在雅典,材料二:发生在斯巴达。
(2)(4分)雅典:崇尚和平和民主,国家的大小事务都由民主投票决定;但占人口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国人则没有任何政治权利。斯巴达:崇尚武力和军事,儿童从7岁开始军事训练,以便长大后参战。
(3)无论选择什么,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4分)
42、(1)(3分)令出必行,取信于民,这与我们当今社会提倡的“诚信”完全一致,说明了自古以来诚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5分)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农耕;奖励军功;建立县制;编制户口,规定一家犯法,其邻居必须告发,否则予以处罚。
PAGE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