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中考复习卷[下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中考复习卷[下学期]

资源简介

2007年秀洲区学业考试模拟试卷
社会*政治(4)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共20小题,每小题2分,计40分)
1、利用季风规律是我国古代航海技术高度发展的标志之一。在北印度洋上,受热带季风的影响,夏季吹西南季风,海水按逆时针方向流动,冬季则相反。郑和下西洋时,正是巧妙地把握了这一规律,因此每次出航郑和总是选择的季节应在
A.春季 B .夏季 C.秋季 D.冬季
2.一位学者曾说:“不会抑制自己的人,就是一台被损坏了的机器。”可见,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十分重要。下列同学调控情绪的做法可取的是
①小红与同学发生误会,用诙谐的语言打破僵局,平息怒气
②小田被老师批评后,故意不认真听课,发泄自己心中不快
③小刚考试遇到难题,浑身紧张,通过做深呼吸的方法放松自己
④小伟与父母发生矛盾,自己感觉委屈,就乱摔东西,以泄不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06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9周年的纪念日,当年香港媒体在评价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 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A.维护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尊重了历史与现实
C.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D.香港顺利回归
4.2005年"CCTV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洪战辉是湖南怀化学院在校大学生,12年来,他克服种种困难,把父亲“捡来”的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一手养大,靠打零工赚来的钱供其读书。洪战辉的事迹之所以令人感动,主要是因为他具有
A.较高的学历水平 B.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
C.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 D.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5、2005年以来,伊朗以发展核能为由,欲发展核武器,遭到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对。美国更是以强硬态度坚决反对,并宣布如果伊朗要发展核武器,将动用军事力量将其摧毁。这表明
①美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力量 ②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因素还存在
③爱好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期盼 ④只有大国和强国才能保障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A、②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6、生活在“鱼米之乡”的渔翁感叹“江河无鱼钓,空篓问苍天”,这主要反映了我国
A、人口众多 B、鱼资源匮乏 C、水体污染严重 D、大气污染严重
7.右边《我国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图表所反映的
人口问题是
A.我国人口素质不高
B.我国人口数量依然庞大
C.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D.我国出现“未富先老”的现象
8.初二学生何某不认真学习,经常旷课、逃学。老师批评他,他却说:“受教育是我的权利,我想上学就上学。不想上学就不上学,别人管不着。”何某的言行
①没有珍惜受教育的权利 ②没有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③是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表现 ④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
9.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这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①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享有最高立法权
③是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④享有最高决定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 ②④
10.“读书不交费”、“种田不交税”等这一系列惠民政策相继出台,这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
①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中国先进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1. 右侧这幅图告诉我们
①我国尚未进入小康社会
②我国已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③我国还有部分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④我国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A.②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针对校园周边一些不法流动商贩向学生兜售“三无”(无产地、无商标、无生产日期)食品的现象,某校采取以下措施,你认为可取的是
①、对学生加强食品安全卫生教育 ②、驱赶不法商贩,没收“三无”食品
③、对商贩进行有关法律知识宣传 ④、向工商部门举报,要求依法取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细数“十五”计划五年来发生的变化,老百姓高兴地说:钱包鼓了,通讯快了,住房靓了,寿命长了……这些变化表明
①我国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②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③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④发展是硬道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具体表现在
①宪法规定人们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②普通法律依据宪法制定
③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④违宪行为都要受到最严厉的处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引入学生的头脑 
①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②有利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③有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④不利于学生“减负”
A、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16.2005年10月15日, 跨越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宣告全线贯通,这是被国际社会称为“可以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它结束了西藏不通火车的漫长历史。青藏铁路的建成有利于
①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②增进民族团结
③实现共同富裕 ④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7.2006年8月31日 ,新华社授权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决定》指出: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能源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能源安全,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国家之所以要加强节能工作,是因为
①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很少 ②我国能源在某些方面的开发和利用不够科学
③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小,能源全靠进
④当前我国能源工作现状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尚有差距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8.2005年12月4日,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了“法治的力量”─2005年度法治人物评选颁奖晚会,厦门三名女中学生入榜。她们历时11个月,对当地“六合彩”赌博活动进行深入调查,并将调查报告呈交有关部门。我们应向三名女中学生学习的是
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②增强主人翁意识,依法行使公民的批评建议权
③增强社会责任感意识,承担社会责任 ④充分享受民主权利,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19.2006年,中国消费者协会确定“3.15”的主题是“消费与环境”。其主旨之一是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节约资源。下列符合这一主旨的有
①我去电影院,不买盗版看 ②“泡吧”我不去,买书受教育
③纸张两面用,随手把灯关 ④不买“耐克”穿,我就闹翻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0.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这
①有利于扩大两国睦邻友好关系 ②有利于两国团结一致
③说明两国都是安理会大国 ④有利于维护本地区的稳定
A.①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40分)
21、(10分)文明起源于不同的区域,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中国在选择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摸索中,逐渐融入工业文明的大潮。
仔细观察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发生在中国的哪个朝代?(1分)中国四大发明中哪项发明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技术支持?(1分)
(2)右图中字母A所示的航线的开辟者是谁?(2分)分别写出他开辟的航线经过B、C所示的两大洋的名称。(2分)
(3)交通工具的不断进步,使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列举近代工业革命中在交通工具方面有代表性的两个成就。(2分)
(4)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学习军事技术、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等阶段。请列举各阶段的一个历史事件。(2分)
22.(10分)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屡有发生。建设平安校园、维护师生安全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
(1)某中学发生了这样一个案例:学生中午在学校食堂用餐后,部分同学出现了头晕j肚疼、呕吐等症状而被送进医院。据调查,正是当日食堂向学生出售了过期霉变食品而导致学生食物中毒的。在该案例中,你认为学生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害 (2分)
(2)根据你的观察,身边还存在着哪些危害师生安全的隐患 请列举两例。(4分)
(3)在近几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许多代表呼吁:为了维护师生安全,要尽快制定《校园安全法》。当人大代表走到我们同学中间,就制定该法征求你的意见时,请你结合实际提出两条建议。(4分)
23.材料一:2006年10月8-11日,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胡锦涛总书记作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确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和主要任务及各项举措,给中国勾画出一幅清晰的和谐社会“走向图”。
材料二:部分群众生活写真
卖艺的残疾人 农民工的午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倡导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符合当今世界 什么主题 ?(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社会存在哪些不和谐现象?请你为改变这一现象各献一条可行计策。(6分)
(3)你认为我国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树立什么样的发展观?(2分)
24. 材料一:我国与世界上创新型国家的比较
项目 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对外技术依存度 万人专利拥有量
创新型国家 70%以上 30%以下,其中美国、日本5%以下 美国 德国 日本
1760件 1750件 1500件
中国 39% 50%以上 10件
材料二:中国工程院院士黄伯云以其对“炭/炭复合材料”发明的杰出贡献,荣获了连续6年空缺的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凝聚他20年的心血,中国飞机依赖进口刹车片才能“落地”的历史被改写了。他曾从心里迸发出一个誓言:“中国人不仅应该自行研发新产品,而且在技术上要争第一。”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4分)
(2)两则材料告诉我们要实施什么战略?实施该战略的关键是什么?(4分)
(3)作为当代中学生,你打算怎样用实际行动向黄伯云学习?(2分)
模拟参考答案(4)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4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D B C D C C B A C C
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案 D C D B D A B C A A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21,(1)明朝。指南针
(2)达。伽玛;大西洋,印度洋
(3)蒸汽机车(或火车)、轮船、汽车、飞机
(4)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维新运动、百日维新)或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2、(1)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或消费者的人身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2分)
(2)学生能结合实际提出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即可,如教室走廊栏杆过低,学生课间追逐打闹等。(4分)
(3)学生能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建议即可。如开展集体活动时,要明确组织者的职责,落实安全保障措施;学校应强化对进出校园的各种车辆的管理。
23.(1)和平与发展(2分)
(2)还存在残疾人、农民工等弱势群体。(2分)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用法律手段加强对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规范收入分配,注重维护社会公平等。(任写两条,只要言之有理、对应问题、切实可行就可)(4分)
(3)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2分)
24.(1)材料一说明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2分)
材料二说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推动个人不断进步发展的不竭动力。(2分)
(2)科教兴国战略。关键是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4分)
(3)刻苦学习,努力探索,实践创新,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习惯;要勇于质疑,勇于向传统挑战,向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培养创新的兴趣的好奇心,提高观察能力和创新性思维的能力。(2分)
(第7题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