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纲要(4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纲要(4份)

资源简介

★宝塔实验学校八下《道德与法治》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1、宪法的地位和原则:
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原则:①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基本原则)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2、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3、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
◆对各级国家机关总的要求: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
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①立法机关: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③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④司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⑤法治建设: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4、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又是如何贯彻执行的?
(1)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2)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
①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②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③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5、为什么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的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必须加强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②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6、宪法如何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①法无授权不可为: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
②法定职责必须为: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③权力行使按程序: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7、宪法规定了哪些基本内容?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8、为什么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①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②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③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9、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如何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的?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②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③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10、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是什么?
宪法与普通法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普通法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是宪法的具体化。
●11、如何保证国家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
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在这一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
●12、如何全面依法治国?
国家:①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
②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
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
③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国家公职人员:
增强宪法意识,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普通公民:(同13)
●13、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①学习宪法,理解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领会宪法原则和精神;
②认同宪法,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

践行宪法,学会用宪法精神来分析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宝塔实验学校八下《道德与法治》复习知识点2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14、我国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
?15、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16、监督权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17、财产权的含义及其具体内容?
(1)含义: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2)内容:①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
②依法对财产有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的权利
?18、劳动权的含义及其具体内容?
(1)含义: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2)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3)重要性:①劳动权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②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③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
(4)侵权表现:公司拖欠员工工资;强制员工无偿加班;没有按照劳动法给予员工该有的福利等。
?19、公民行使权利有何限制?
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0、维护权利有哪些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21、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22、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表现有哪些?
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23、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原因以及要求是什么?
(1)原因: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2)做法: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维护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24、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包括哪些内容?
①维护国家安全包括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②维护国家荣誉包括维护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③维护国家利益包括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
?25、依法服兵役的含义及其要求?
(1)原因: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
(2)要求:①现役军人:必须遵守军队的条令和条例,忠于职守,随时为保卫祖国而战斗;②预备役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参加军事训练,随时准备参军参战,保卫祖国。
?26、依法纳税的重要性和要求?
(1)原因: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2)税收的特点: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
(3)不依法纳税的后果: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不依法纳税的危害:①影响国家财政收入;②不利于国家建设;③破坏市场经济秩序;④影响个人信誉等。
?27、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怎样的关系?
权利义务是相统一的。
(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2)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3)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28、违反义务的行为和后果是什么?
(1)含义:在社会生活中,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都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
(2)后果: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公民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2★宝塔实验学校八下《道德与法治》复习知识点3
◆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29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30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地位和意义是什么?
(1)作用: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地位: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3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是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基本内容: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其监督;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32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
②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33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4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①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
②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
③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④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5我国的国家机构由哪些国家机关组成?
●36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
●37我国的国家主席的地位、产生、任期,职权?
●38我国行政机关的含义、组成及其关系、如何使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39如何使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40监察委员会的性质、组成、产生、职责?
●41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分类及职权是什么?
例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以下是一组同学的聊天记录:
小燕:我父母都在中国银行上班,家里经济状况还不错。父母非常支持我的学习,我感到幸福美满。
小琪:我父母开了一家农家乐,现在周末出来休闲旅游的人很多,生意不错。我有空也会经常给父母帮忙。
(1)小燕父母的工作单位是什么经济形式?这一经济形式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4分)
(2)小琪父母的农家乐是什么经济形式?这一经济形式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4分)★宝塔实验学校八下《道德与法治》复习知识点4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42●自由的含义和意义是什么?
(1)内涵: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2)
价值(意义):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43●如何理解自由的限度?
(1)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2)自由是法律之内的自由。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都要遵守法律,这样才能享有自由。
44●法治与自由二者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1)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2)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
(3)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有自由。
45●平等的内涵及意义是什么?
(1)法律意义上平等的内涵。
①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
②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2)意义。
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③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46●我们应该如何珍视自由?
(1)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2)必须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47●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平等?
①反对特权
②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③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④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48●什么叫公平?它的内涵及具体要求?
(1)内涵: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
(2)具体要求:①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权利的享有不能因为出身、职业、财富等不同而区别对待);②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都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没有区别对待);③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保证每个人平等地享有接受教育、自由择业、自主创业、公平竞争的机会)。
49●正义在现实生活中具有怎么样的价值?
①是社会文明的尺度;②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③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④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50●正义对促进社会和谐有什么作用?
(1)有利于恰当地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51●为什么要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1)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性。
(2)期盼正义、实现正义、维护正义是我们的共同心声。
52●我们如何守护正义?
①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②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53●司法如何守护正义?
①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
②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