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中考复习卷[下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中考复习卷[下学期]

资源简介

2007年秀洲区学业考试模拟试卷
社会*政治(2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2题,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2003年全国有许多省、市、自治区都发现了“非典”患者,为了更好地预防“非典”,你所在的社区开展了“清洁卫生,追求健康”活动。这说明社区的什么功能(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管理功能
2、形状像“S”,介于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之间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3、对于有13亿人口的中国,要使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加强食物营养,增强人民体质 B、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
C、发展体育运动,提高全国体质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中华民族素质
4、文明古国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兴起的共同原因是( )
A、交通便利,适宜发展商业 B、地处大河流域,土质肥沃
C、城市国家兴起较早 D、长于军事远征
5、下列主张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观点的是( )
①、“克已复礼” ②、“非攻” ③、“法治” ④、“有教无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6、右图《逐一修理》的寓意在于( )
A.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B .综合国力决定本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C.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历史潮流
D.和平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7、生活在20世纪初的人们,能够看到如下哪些现象( )
①从中国到法国可以直接乘坐飞机 ②从纽约到旧金山的轮船可以直接穿越巴拿马运河 ③各国派人参加现代奥运会 ④欧洲人在亚洲建立了很多工厂 ⑤许多其他地区的人来到美国并定居下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8、共产党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由弱变强,彻底打败国民党,主要有哪些因素起作用( )
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②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③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④国际上亚非拉国家的支持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9、从1840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前夕一百多年里,中国属于( )
A、封建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0、“冷战”结束后,南北关系的形势总体趋向缓和,但仍存在严重问题。这里的严重问题主要是指( )
A、恐怖主义事件上升 B、发展中国家存在贫困问题 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 D、南北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11、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主要是因为( )
①我国人口数量众多,资源短缺 ②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③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④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2、既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重要措施,又是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 )
A、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B、提高人口素质 C、控制人口数量 D、大力发展经济
13、浙江省提出了建设“绿色浙江”战略目标。建设“绿色浙江”( )
①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②必须做到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护好环境 ③要求人们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准 ④有利于保护好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资源和环境基础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14、我国在提出西部大开发的同时,明确提出要退耕还林,把生态建设作为西部开发的重中之重。这些为了
①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发展 ②确保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③彻底解决西部资源短缺的问题 ④更好地开发西部自然资源,使西部地区先富起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5、“最近20年是中国历史上人权状况最好的时期”,这是因为改革开发二十年来,我国( )
①人民拥有广泛、公平、真实的人权 ②人民生活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和从温饱到小康的两次历史性跨越 ③人民的生存权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④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权利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你认为下列不属于选举人大代表或政府官员的重要的参考条件的是( )
A、学历高、长得漂亮、言语幽默 B、看起来比较正派,说话稳重,显得比较成熟
C、承诺在任期内解决的几个问题,都是我所关注的 D、提出改进的工作目标清楚,措施实在
小丽和她的同学在暑假开展了一次社会调查,发现自己村中某些企业乱排放工业废水,乱倒废渣,使村旁的溪水水质严重变坏,于是小丽和她的同学就此起草了一份建议书,根据材料回答17---18题
17、小丽和她的同学提出建议的正确操作程序应该是( )
①对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听取村民的意见 ②收集有关信息资料 ③向村委会提交自己的建议 ④编制建议或方案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18、小丽和她的同学提交这一建议,可采用的有效渠道和形式有( )
①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 ②通过新闻媒体发表自己的意见 ③直接向司法机关举报 ④拔打县长热线电话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梁启超先生说过:“人生所经历的道路,大致不顺利的境遇占十之六七,顺利的境遇也能占十之三四,而且这两种境遇又常常相互交替和不断轮换,无论事情大小,必然会遇到若干次乃至十几次的波折和阻力,这些波折和阻力,有的大有的小,但重要的一点,都是不能逃避的。”这段话主要说明( )
A、挫折不可避免是因为人太弱小 B、造成挫折的原因是多样的 C、运气好的人就不会遇到挫折 D、挫折是人生的组成部分
20、自国家开展打击贪污腐败分子以来,包括胡长清、成克杰在内的一批国家高级干部相继落网,受到了法律的严惩,这说明了( )
①任何人无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一旦触犯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②我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③我国法律具有权威性,任何人不得违反 ④我国法律对人们的行为有规范的作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1、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为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这段话告诉我们( )
A、艰苦奋斗精神是当今时代特有的 B、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C、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就不能追求富裕的生活 D、艰苦奋斗的具体内容在任何时代都是相同的
22、许振超是一个“老三届”出身的普通工人。他几十年如一日,勤学不辍。刻苦钻研,最终成为“行家里手”,实现了世界一流的装卸效率,连续刷新集装箱单船装卸作业效率的世界纪录。他的成功对我们的启示有( )
①立志成才需要发扬开拓进取精神 ②在平凡的岗位上照样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③机遇是成才的关键 ④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23、史海寻踪(9分)
材料一: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材料二:“学生一日不放,本店一日不开。”“国家将亡,无心营业。”
根据材料一回答“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五、四运动”取得了哪些成果?
“五、四运动”精神指的是什么?我们在新时期应该怎样发扬“五、四运动”精神?
答:(1)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2分)
(2)被捕的爱国学生被释放;中国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曹、陆、章三个卖国贼被北洋政府撤职查办。(2分)
(3)“五、四运动”精神指的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2分);我们在新时期应该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一是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肩负起历史的使命,勤于学习,发扬五四先驱所倡导的科学精神;二是要善于创新;三是乐于奉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征程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3分)
24、理论前沿(8分)
材料一:这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技术革命,它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党政军民学要多,还要大。”
材料二:在这次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工业生产取得了巨大飞跃。1870~1900年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倍多,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材料三: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发生的这场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字生产的迅速发展;产生了一大批新型工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在20世纪90年代产生了“知识经济”这一概念。
请回答:
材料二中的“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请举出至少2例至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的成果。
以上三段材料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请你借鉴日本或美国近现代发展经济的经验,说说中国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做,才能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答: (1)电灯、电话、电报、汽车、内燃机等。(2分)
(2)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的迅速发展,推动社会的巨大进步;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展厅大发展。(3分)②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发展高科技;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引进技术和资金等。(3分)
25、实践探究(10分)
材料一:中共中央台湾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于2004年5月17日就当前两岸关系形势问题发表严整声明。声明指出,当前两岸关系形势严峻。……“台独”没有和平,分裂没有稳定,我们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的立场决不妥协,争取和平谈判的努力决不放弃,与台湾同胞共谋两岸发展的诚意决不改变,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志决不动摇,对“台独”决不容忍。……
材料二:事实表明,“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的活动,严重威胁着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严重破坏和平统一的前景,严重损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严重威胁着台海地区乃至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因此,制定《反分裂国家法》是必要的、适时的。《反分裂国家法》于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阅读上述二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什么?为什么?
(2)《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实施有何重要意义?
(3)假如你所在的班级要举行一次批驳陈水扁言行的活动,请你写一篇发言稿,你打算采用八年级、九年级《思想政治》所学的哪些观点?(至少采用三个)
答:(1)最佳方式是“一国两制”。因为实行“一国两制”,既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有利于台湾的稳定与繁荣,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更是符合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3分)
(2)制定此法,把国家有关对台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化,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有利于动员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共同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的大业,有利于遏止“台独”分裂势力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活动,有利于维护台湾海峡地区乃至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3分)
(3)①维护国家统一,是指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坚决同一切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是每个中国公民的神圣职责。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③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惟一合法政府。④我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分裂,积极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⑤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任何台独势力都是不得人心的。⑥青少年要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做出应有的贡献。(4分)
26、学以致用(9分)
材料一:水乡闹水荒 :浙江地处沿海,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江河密如蛛网,历来有“江南水乡”美称。但据有关调查发现①舟山花巨资搞海水淡化,宁波市用车从农村运水,千岛湖受污染威胁,杭嘉湖水网枯水季节基本没有饮用水源。②浙江省的水重复利用率仅30%左右,城市供水系统的自来水管道漏水率亦高达20%。③目前全省2/3的农灌渠仍是土渠,灌溉流失率达60%以上。④衢州一家企业一天的用水量竟与杭州市一天的生活用水量相当!⑤专家预测,到2010年,浙江省水资源需求缺口将达55亿立方米;2020年将上升到67亿立方米。
材料二:①4月5日,北京举行了 “与水共生――人与水的对话”环保展。②2004年11月12日,国家环保总局与广东省政府联合编制的《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③绍兴市为实施“碧水工程”建成了总投资为1.87亿元的截污排污系统,鼓励并扶持企业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的发展量,对二次能源进行回收利用。④2002年8月29日第九届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1)“水乡闹水荒”反映了什么问题?
(2)结合材料一分析我省闹水荒的原因有哪些?
(3)“水乡闹水荒”给我们怎样的教训或启示?
答:(1)资源问题。(2分)
(2)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平衡;水体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利用不够科学,浪费损失严重;水资源的管理不当;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加大。(3分)
(3)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道路;工农业与生活用水都要把节约放在首位;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集约化发展道路;提倡重复循环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