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台州初级中学2006学年第一学期初三第三次统练试题社会、政治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实行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B、解放农村生产力C、巩固人民政权 D、实现农民的土地所有制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国共产党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D、我国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3、以下属于“开源”措施的是 ( )①建立节能型的经济生产体系 ②做好保护资源的立法工作③不断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 ④扩展资源开发的范围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4、既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重要措施,又是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 ( )A、控制人口数量 B、提高人口素质C、切实保护环境 D、大力发展经济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C、协调处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D、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6、当今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二世仍然是英国国王的象征,但国家最高权力却掌握在国会手中,这种政治制度源于英国的 ( )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C、《权利法案》 D、1787年宪法7、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能体现这一主张的古代思想家是( )A.孔子 B.墨子 C.老子 D.韩非子8、在中国政府和台商的积极推动下,海峡两岸民航于2005年1月29日首次实现“双向对飞”。这表明 ( )①中国政府创造条件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与沟通,②两岸关系得到了根本的改善,③完成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④我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积极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9、下列对科学技术认识正确的是 ( )①科学技术源于生产实践②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决定性的作用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④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不大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A、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辉煌 B、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 D、人口基数大、增长快11、孔子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这与我国正在实施的义务教育最为相似的特征是 ( )A、普遍性 B、国家强制性 C、免费性 D、教育性12、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13、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的战役发生在( )期间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C、第二次世界大战 D、第一次世界大战14、中国近代政府第一次派留学生出国学习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15、近年来,各地政府和司法部门纷纷行动起来,致力于打造“平安社会”,这是因为( )A、稳定是改革的根本目的 B、稳定是发展的主要动力C、维护稳定是我们当前的中心工作D、保持稳定是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和保证16、“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 (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多样性原则17、中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①水土流失 ②水体污染 ③荒漠化 ④大气污染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18、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 ( )A、人口素质 B、教育经费 C、教育创新能力 D、民族道德意识19、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与中华传统美德中一致提到的内容(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C、礼之用,和为贵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0、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符的是 ( )①个别企业严重拖欠农民工务工工资;②经济开发中只顾赚钱而忽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③个别地方经济效益蒸蒸日上,道德文化和民主法制环境则每况愈下;④城镇和乡村、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差距日趋缩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共6大题,60分)21、(8分)全国质检、工商、卫生、公安等部门对“苏丹红一号”开展全力查禁。2005年3月,合肥市科大附中教师吴忠琪因从肯德基店购买了含“苏丹红一号”成分的新奥尔良鸡腿堡,并保留了外包装盒和外卖袋,向肯德基提出赔偿,证据确凿,但遭到店方拒绝。(1)我国为什么要封杀含有“苏丹红一号”的食品?(2分)(2)假如你是肯德基食品的消费者,你索要发票,店方不给,你怎么办?为什么?(4分)(3)吴忠琪向肯德基店索赔遭拒绝,他该怎么办?(2分)22、(14分)全国科技大会提出创建“创新型国家”以来,“自主创新”因其成为牵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支点而再次引起广泛关注。而“自主创新”的核心则来自科技创新。回顾历史,我们感慨甚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代中国科技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从公元1世纪到18世纪中国传到欧洲的重要科技发明有26项,对世界工业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材料二: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却是“洋货”风靡的国度,“洋伞”、“洋布”深受国人喜爱,在许多人中国人的心里,“洋货”就是“好货”的代名词。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的产品迅速走进了世界最发达国家的市场。然而中国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达50%,国内企业要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都支付给国外专利所有者。由于没有核心技术,我们处处受制于人,严重威胁着国家的经济安全。(1)请列举两项古代中国科技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的史实,并说说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是在什么时候?(4分)(2)外国的“洋货”能迅速崛起最主要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它给人们有什么启示?(4分)(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说自主创新为什么会引起了国人的广泛关注?(2分)(4)实现自主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为了明天的“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从国家和中学生两个角度谈谈该怎么做。(4分)23、(8分)洪战辉是湖南怀化学院的一名大学生。十多年来,他一边勤工俭学,一边照顾患病的父亲和捡来的小妹妹。他被评为“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在颁奖典礼上,他动情地说:“苦难的经历并不是我们博得别人同情的资本,奋斗才是最重要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你认为洪战辉的品德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哪些内容?(2分)(2)学校准备开展“学习洪战辉,弘扬民族精神”系列教育活动,你认为开展此活动有何意义?请你设计一个活动形式。(4分)(3)联系洪战辉的实际,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说说你该怎样做?(2分)24、(10分)在浙江缙云县,有一对老人自1957年开始,每天记录家庭收支情况,到今年为止已经整整49年了。下面是这对老人的记录情况。1956年至1978年,工资一分也没有涨,两人加起来每月工资93.5元。49年里,有5个年头家庭财政出现赤字,即1961年赤字84元;1969年赤字116元;1973年赤字190元;1976年赤字76元;1994年赤字6885元。前四次“赤字”是因为当时工资太低,家庭开支大造成的,1994年欠债是因为那年我们分到了80多平方米的房改房,这次欠债感到很幸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记的都是吃穿的开销。到八九十年代,我们的账本记上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现在我们的退休工资加存款利息等,每年有5万多收入,花不完。——摘自2006年1月23日《钱江晚报》。(1)读完材料后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2分)(2)你认为这对老人前后生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3)根据这段资料,我们能否认为,我国已超越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为什么?(4分)25、(8分)读“世界人口、资源、环境污染相关曲线示意图”,回答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数量增多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3)要摆脱图中所示的困境,你认为应首先从哪里入手,为什么?(4分)(3)此统计图对人地关系发展趋势的预测忽略了什么因素的影响?(2分)26、(12分)材料一:在我国,铜、煤、石油等80多种矿产储量位居世界前列,但人均铜矿的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5%,人均煤炭可采量为50%,人均原油可采量为12.5%。材料二:国家统计局的专家们通过大量的对比分析,得出了一个让人们触目惊心的结论:我国是世界上生产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以2001年为例,我国单位产出能耗比能耗较高的美国高出2.3倍,比能耗较低的日本高出5.1倍,比一些中等国家的平均水平高出58%。材料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到‘十一五’期末降低20%左右”的目标。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两材料又共同说明了什么?(4分)(2)为实现“十一五”规划建议中的单位能耗目标,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4分)(3)请你为本市居民参与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4分)台州初级中学2006学年第一学期初三第三次统练答题卷社会、政治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二、非选择题(60分)21.(共8分)(1)(2分)(2)(4分)(3)(2分)22.(共14分)(1)(4分)(2)(4分)(3)(2分)(4)(4分)23.(共8分)(1)(2分) (2)(4分)(3)(2分) 24.(共10分)(1)(2分) (2)(4分) (3)(4分)25.(共8分)(1)(2分) (2)(4分) (3)(2分)26.(共12分)(1)(4分)(2)(4分)(3)(4分)初三社会第三次统练参考答案1、B 2、D 3、B 4、B 5、A 6、C 7、B 8、D 9、D 10、B11、A 12、C 13、D 14、A 15、D 16、C 17、D 18、C 19、A 20、A21、(1)“苏丹红一号”是一种人工染料,长久使用会致癌,侵害消费者的生命与健康,国家这样做是用法律武器打击非法行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分)(2)首先要告诉店主,不开发票是违法行为,声明若再不给,将向有关部门揭发检举。(2分)因为①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不要发票助长了店主偷税漏税的嚣张气焰,给国家造成损失;②不要发票,如果跟经营者发生纠纷时,就失去了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主要凭证。(3)向法院起诉,向消协投诉等,只要是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即可。(4分)22、(1)如: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棉纺织技术等;宋元时期;(4分)(2)工业革命 启示: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发明、应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4分)(3)我国总体科技水平还不高,特别是一些核心技术水平还比较缺乏,从而给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自主创新引起了国人的广泛关注。(2分)(4)国家: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教育为本,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自觉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注重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4分)23、(1)勤劳勇敢,自强不息(2分)(2)使青少年加深对民族精神的认识,继承优秀的民族精神,增加弘扬民族精神的自觉性,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分),如感动校园十佳学生评选活动、主题班会、观看爱国影片、辩论赛、板报、手抄报展示活动。(2分)(3)要求从学习和生活两个方面进行阐述,言之有理酌情给分。如我们要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勤奋学习,自强自信,遇到挫折不气馁,乐观开朗。在生活上勤俭节约等。(2分)24、(1)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施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4分)(3)不能,因为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4分)25、(1)对资源的需求量增大,环境的质量下降。(2分)(2)从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入手(2分);因为资源与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人口问题引发的,在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因素;(2分)(3)图中忽略了人口素质对环境、资源等的影响,随着人类环境观念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会改变目前人口增长、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方面的现状。(2分)26、材料一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多,但人均占有量少;材料二说明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能源利用率不高;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形势。(2)①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族的资源节约意识。②依法加强对资源的开发和管理。③依靠科技,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破坏。(3)如:随手关好水龙头;一水多用;不开大功率的家用电器等;PAGE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