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中考复习卷[下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中考复习卷[下学期]

资源简介

2007年社会·治学业考试模拟卷(答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非选择题(21题5分,22题12分,23题12分,24题11分,共40分)
21、(5分)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22、(12分)
(1) (2分)
(2) (1分)
(2分)
(2分)
(3) (2分)
(3分)
23、(12分)
(1) (1分)
(3分)
(2) (1分)
(2分)
(3) (1分)
(2分)
(4)
(2分)
24、(11分)
(1) (1分)
(2)
(4分)
(3)
(4分)
(4)
(1分)
(5)
(1分)2007年社会·治学业考试模拟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D D C D C B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D A D C D B C C D
二、非选择题(21题5分,22题12分,23题12分,24题11分,共40分)
21、(5分)①-----( B ) ②-----( A ) ③-----( C ) ④-----( E ) ⑤-----( D )
22、(12分)
(1)东部:经济发达,人才资源丰富(1分);
西部:国土面积辽阔,有矿产资源丰富。(1分)
(2)因地制宜,优势互补。(1分);应分析地区发展的条件、主导因素和优势产品,应发挥自己的长处,趋利避害,取长补短。(2分)如:江南淡水资源丰富可以发民淡水养殖,种植水稻等;连云港等港口城市发展对外贸易;东北地区利用本身的矿产资源优势发展重工业。等等(举出一个即可)(2分)
(3)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2分)增强了东西联系;可以把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也有利转化东部的能源结构,给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方便。(3分)
23、(12分)(1)选择的片断一。因为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自下而上的物质基础,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是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牲。日常生活中资源利用率,资源浪费比较普遍,任其发展必将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样有利于从小树立节约,养成优良的品德。选择片断二。协调好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人民健康的一具重要因素,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日常生活中破坏环境的现象较为普遍,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理由必须符合前面的选择,否则不能得分)(3分)
(2)选择菜篮子(1分),因为选择菜篮子可以减少塑料袋带来的白色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2分)
(3)我会选择分类后投放垃圾箱(1分),因为垃圾分类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2分)
(4)只要围绕节约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两个方面即可。如保护环境少说多做,节约资源不要挂在口上,而要落实在行动中。(2分)
24、(11分)(1)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或直接询问(采访)(1分)
(2) 原因(选择一方面现象分析,分析2点原因,每点2分,共4分):a经营者缺乏诚信,法制观念淡薄,消费者缺乏自我防护意识。b公民的环保意识不强,可持续发展观念淡薄,缺乏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c社会风气不正,法制不健全。
(3)对策(要与原因相对应提出2个对策,每点2分,共4分):a政府应加大执法力度;b经营者应增强法律意识,诚信经营;c消费者应正确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c国家重视向公众宣传保护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d公民提高人口、资源、环境意识,自觉履行保护资源的义务,增强法制观念。e政府应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社会正气,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公民应搞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
(4)心目中和谐社会:可从政治、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方面任选一作答。言之有理,可给1分。如:精神生活更加充实,人与人更加信任更和睦,物物质生活更充裕等等。
(5)着力解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坚持依法治国方略等。
(1分)观点正确即可2007年社会.政治学业考试模拟卷(问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一名同学观察地球仪后得出了下列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经线和纬线的长度相等 B.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南北半球是通过经线划分的 D.0度经线和180度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帝国主义列强进入资本输出、全面瓜分中国的新侵略阶段是在:( )
A.鸦片战争以后 B.甲午中日战争以后 C.中法战争以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个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 )
A.进行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B.建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C.统一大业 D.改革开放
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某班级以“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
4.下列素材可用的是:( )
①南昌起义 ②九一八事变 ③台儿庄战役 ④虎门销烟 ⑤ 南京大屠杀
A.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②③⑤
5.某一班级的黑板报中出现了右边这幅图,从中你可以判断这一定事件发生的时期是:( )。
A.1924——1927年 B.1927——1936年
C.1937——1945年 D.1949年以后
2005年,我国为全球贡献了4﹪的GDP,却消耗了全球石油消费量的7.4﹪,煤炭的31﹪,钢铁的21﹪。据此回答6—7题
6.材料表明我国:( )
A、资源储量占世界前列 B、中国地大物博 C、资源分布不平衡 D、资源利用率不高
7.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应对资源危机的重要措施是:( )
A.“开源”与“节流” B.跨区域调配 C.提高科技水平 D.加快立法工作
苏、沪、浙、闽四省(直辖市)在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方面领先于皖、赣两省。据此回答8—9题。
8.地理优势与国家对外政策的有机结合,是苏、沪、浙、闽四省(直辖市)比皖、赣两省率先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这里的“国家对外政策”是指:(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首先在沿海地区推行对外开放
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东部地区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9.为了加快发展,缩小与苏、沪、浙、闽四省(直辖市)的差距,皖、赣两省应当:( )
①科学分析本地区的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 ②加强与苏、沪、浙、闽四省(直辖市)的交流与合作 ③照搬苏、沪、浙、闽四省(直辖市)的发展模式 ④积极利用苏、沪、浙、闽四省(直辖市)在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方面的优势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普通西红柿能存放4天,转基因西红柿能保存4个月,普通西红柿亩产5000公斤,转基因西红柿亩产6000---6500公斤。这说明:(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必须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C.转基因产品高产但劣质 D. 应把生物技术当作我国的中心工作来抓
11.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整体。其中的关键因素和实质分别是:( )
A.发展问题 人口问题 B.人口问题 环境问题
C.资源问题 环境问题 D.人口问题 发展问题
12.下列对联中体现了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 )
A.改革开拓致富路,开放打通幸福门 B.勤劳本是摇钱树,节俭实为聚宝盆
C.互助互爱老邻居,同心同德新家庭 D.少生风气兴华夏,优育春雨润心田
13.漫画《售前与售后》提示了商业活动中存在的不良
现象,商家的这种做法:( )
A.违反了活动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B.属于法律允许的促销行为
C.只要消费者能接受,就不应受到指责
D.面对这种现象要充分发挥“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14.易卜生语说:“你最大的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人生最重要的责任莫过于让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
B.人生最大的任务就在于做好自己的事,对自己负责
C.只要是做对自己有利的事,就不必在乎别人说什么
D.提高自身素质,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15.家住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的王娟同学暑假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并进行社会调查。在她的调查报告中符合事实的观点是:( )。
A.新疆的区域面积比浙江小 B.新疆的降水比浙江的降水多
C.新疆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比浙江要丰富 D.新疆的经济比浙江的经济发达
16.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他们身上有没有优秀的民族精神,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千秋伟业的大事。因此,我们一定要:( )
A.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 B.把培养青少年作为目前工作的中心
C.让青少年继承中华五千年的各种文化 D.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
17.继承革命传统,感悟长征精神。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的大型图片展览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红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下面哪些图片名称中最能长征精神有:( )
①会师井冈山 ②飞夺泸定桥 ③爬雪山,过草地 ④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8.2006年3月4日胡锦涛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并参加分组讨论,听取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时,提出了“八荣八职”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下列行为中体现:“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有:( )
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助父母干力所能及之事 ②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③作业独立完成,考试不作弊 ④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9.下列选项最能体现“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这一特征的是:( )
A.环保部门倡导市民不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B.我国农民免征农业税
C.毒贩刘某在公安机关的强大威慑下投案自首
D.教育部发出通知放宽考生报考高等院校的条件
20.某市市长热线开通一年来,共接听电话二万多个,办案一万九千多件,市民满意率达80%。开通市长热线:( )
①为人民群众行使批评、建议权提供了便捷途径②便于政府了解民情③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④有利于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21题5分,22题12分,23题12分,24题11分,共40分)
21.阅读下列两张“知识卡片”完成空格:(5分)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人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请你帮助小红同学将收集到的资料“五个统筹”和“相关举措”一一搭配(只填字母序号)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我国东、西地区比较
人均GDP 高等学校 国土面积 矿产资
东部地区 1600 75.3% 28.6% 24.68%
西部地区 610 24.7% 71.4% 75.32%
材料二:西部的矿产储量占全国储量的比例
矿种 天然气 煤炭 铬矿 钾矿 锌矿
西部储量(%) 57.6 61.2 89.4 99.6 64.5
材料三:位于我国东、西部的不同地区的不同产业
(1)材料一、二反映了我国东、西部地区分别具有哪些优势?(2分)
(2)结合材料三说说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应遵循什么原则(1分)?具体应怎样遵循这一原则?(2分)请你仿照材料三也举一个体现这一原则的实例。(2分)
(3)国家为实行东、西部优势互补采取了哪重大举措?请举两例。(2分)这些措施对东西部地区发展来说有什么重要意?(3分)
23.改变日常习惯,有益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据此回答。
【他山之石】 张柯小朋友的绿色记事本
片断一:周一,昨天晚上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忘了关灯,结果白白浪费了大量了电,真不应该。白天,妈妈只为洗我的两件内衣就开动了洗衣机,浪费水电,后来妈妈接受了我的建议,以后要等衣服积多些再洗。
片断二:周六上行,爸爸带我去郊游,原来计划开车去,后来听了我的建议改坐公交车去,这样可以减少汽车废气的排放量。下午,轮到我去倒垃圾,我发现垃圾袋里的垃圾还没有分类,于是
就不顾臭气,耐心地将垃圾分类后才丢入垃圾箱,保护环境。 (5分)
这位小朋友所做的事看似小事,实际上是利已利人利国的大事。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
个片断,谈谈为什么是利已利人利国的大事。
(1)我所选择的片断是: (1分)
我作出这一选择的理由:(3分)
【我思我行】心动不如行动。你能像张柯那样做一些举手之劳的事吗?请你参与。
(2)上菜市场买菜,面对塑料袋和菜篮子,我会选择 ,(1分)因为:
。(2分)
(3)对于家里产生的生活垃圾,我会 ,(1分)因为:
。(2分)
【反思感悟】(4)可持续发展正在从观念走向实践,请针对我们身边观念与行动脱节的问题,定一句勉励自已(或他人)的话。(2分)
24.(12分)请你参与本地某校九年级(1)班社会调查小组的研究性学习过程,完成表格中需要填空的内容。
调查主题:和谐社会身边事
调查对象 50名社区居民 (1)调查方法(1分):
调查结果统计 ①.35人曾经食用过伪劣食品②.42人曾经乱扔过垃圾③.6人曾经遭遇过偷窃、敲诈……
分析现象 选择其中一项调查结果,分析原因:(4分)(2)
寻求对策 针对上述原因分析你认为解决的对策有:(4分)(3)
归纳整理 得出结论:我们身边还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社会现象
延伸思考 (4)你心目中的和谐社会是:(1分) (5)你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当前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有:(1分)
五个统筹
①.统筹城乡发展
②.统筹区域发展
③.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④.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⑤.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相关举措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重视增加农民收入
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积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依法控制人口、保护资源环境
深圳市对外贸易
新疆天然气加工厂
内蒙古的畜牧业
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