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考历史与社会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 2005年10月17日凌晨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这是中国航天史上又一次里程碑的事件,圆满完成这次载人飞行的二位航天员是( )①.聂海胜 ②.杨利伟 ③.费俊龙 ④.张柏楠A. ①② B. ①③ C.③④ D.②④2.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6年4月出访的国家是( )A.英国 B.德国 C. 美国 D. 俄罗斯3.明末清初,中国有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最早手工工场的出现城市可能是( )A.上海 B. 苏州 C.北京 D.广州4.中国最早的高等学府京师大学堂是( )创建A.洋务派 B.维新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农民运动5.下列属于君主立宪制的亚洲国家( )A.朝鲜 B.比利时 C.日本 D.荷兰6.古典小说“连升三级”讽刺了官宦魏忠贤的横行暴行下的科举制度的腐败,该故事发生的年代( )A.明朝 B.清朝 C.宋朝 D.元朝7.下列属于第二产业的是( )A.手工业 B.渔业 C.林业 D.建筑业8、公民最起码、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是( )A.公民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B.公民的受教育权C.公民的人身自由权 D.公民的劳动权9. 在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诸多因素中,最根本的是( )A .我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 B .改革开放使得综合国力大大提高C .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D.“一国两制”构想为各方接受10.下列与邓小平有直接关系的史实是( )①.领导和支持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②.1992年视察深圳、上海等南方城市,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③.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④.提出了科学的发展观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005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据此回答11—12题11.全国人大行使了( )A.决定权 B.司法权 C. 行政权 D.立法权12.材料表明了( )①.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②. 祖国统一,人心所向③.以法治国的方略 ④.新时期的对外政策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②④13. 据统计:“世界上平均每10个文盲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这就告诉我们 ( )①.中国的人口素质还不高②.必须加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③.人才的竞争是国际竞争的核心问题④.必须重视高科技人才的培养A.① ④ B.① ② C.③ ④ D.②③14. “发展是执政党执政兴邦的第一要务。”以下理解有误的是( )A.发展是共产党执政的基础 B .发展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途径C.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所在 D.发展是国家的立国之本15. 我国既是一个资源大国,又是一个资源小国,这主要是因为( )A.我国对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B.我国资源分布不平衡C.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D.我国资源消耗大1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下列做法与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相一致的是( )①.围湖造田、伐林造地发展粮食生产②.协调和促进东西部经济的共同发展③.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就学问题④.完善农村村务公开、民主决策制度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17. 造成全球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发展中国家任意排污 B.自然灾害的影响C.发达国家消耗大量资源 D.温室效应18.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要求是实现( )A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人民当家作主 C. 依法治国 D .以德治国19.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有①.加强国际合作,有利于战胜共同的敌人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相互敌视,不能相互合作③.世界各国应互不侵犯、和平共处④.和平来之不易,战争悲剧不能重演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20. 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应该做好的事情是( )①.积极购买无氟冰箱,无磷洗衣粉 ②.使用一次性筷子,提高卫生水平③.作为公共交通运输工具,实行公交优先 ④.垃圾分类回收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曲折发展,1966年—1976年十年间,我国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导致我国经济长期缓慢发展,进一步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这一事实说明:A .发展是改革的目的 B .只有改革才能促进发展C .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 D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22.我国每生产出口一台DVD售价32美元,交给外国人的技术专利费18美元,生产成本13美元,而中国企业只能赚1美元。这说明我国( )A.发展经济要依靠科学技术 B.不应与外国人做生意C.不要向国外购买技术专利 D、国际地位低二、材料题:23(9分).鸦片战争前夕,英国在攻打中国时议会也曾讨论:有人反对,认为如此丰厚的大国不能打,但有人说:中国就像瓷器,外面华丽无比,但只要轻轻一击就碎了,最后主张战争一派以二票的微弱优势通过,1840年,英国发动战争攻打中国。(1).为什么英国人会这样比喻当时的中国?(4分)(2).战后签订什么条约?影响?(2分)(3).你有什么感想?(3分)24(11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经历了太平天国、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运动寻找光明的前程,这期间,也有开明人士提出了向西方学习,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之器,师其法而不用其人……”,请回答:(1)这则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哪场运动?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4分)(2)我们应怎样评价这场的向西方学习的运动会失败。(5分)(3)“师其法而不用其人”指的是什么?(2分)25(12分).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亲切会见,是国共两党继近代史上两次合作后最高层的又一次亲密接触。2006年6月连战一行又来到大陆来到北京就两岸经贸关系与胡锦涛书记商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近代史上国共两次合作建立的统一战线是 ▲ (4分)(2)这两次国共合作对当时的中国革命各起了怎样的推动作用?(4分)(3)国共两党最高层的亲密接触,对发展两岸关系有何积极影响?(4分)26(14%).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图中的A国是 ▲ ,现在属于 ▲ (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根据上图分析,该国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 (4分)十九世纪,A国和中国都遭到了列强侵略。为挽救民族危亡,两国都进行了改革。(2)两国政府进行了哪些改革?(2分)这些改革对两国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改革后的A国,曾先后对中国发动过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但是,当前A国右翼势力却否认、歪曲、美化过去的侵略历史,把侵略中国说成是“进入”中国,甚至把其制造的骇人听闻的大屠杀都说成是“资料上尚存疑点”……(3)请根据材料拟定一个小论文的题目。(4分)27(10%).为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某镇交通闭塞,经济不发达,当地居民以种橘卖橘为主;山多田少,山上树木比较茂盛,地方文化富有特色,是当地享有盛名的地方剧的发源地。2005年5月该镇召开人大会议,镇长着手干了两件大事:一是筹资300万元修路,解决了困扰该镇经济发展的交通问题;二是招商引资建设了一座村文化馆,让该村的农民学习橘子种植知识、学习上网看新闻、学唱“八荣八耻”歌曲。根据上述案例,请你思考:(1)你认为镇长的两大举措对吗?请说说你的看法。(4分)(2)请你联系该镇基本情况给镇长出几个有利于该村长远发展的金点子。(至少三条)(6分)中考历史与社会模拟试卷答题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答案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答案二、非选择题:(23题9分、24题10分、25题9分、26题10分、27题8分、28题各10分,共56分)23.(1)(2)(3)24.(1)(2)(3)25.(1)(2)(3)26(1)(2)(3)27.(1)(2)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4分)1.B 2.C 3.B 4.B 5.C 6.A 7.D 8.C 9.B 10.A 11. D 12. C 13.B 14.A 15.C 16.D 17.C 18.B 19.A 20.D 21.C 22.A二、非选择题(共56分)评分说明:在非选择题的阅卷评分过程中,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表述,只要方向正确,意思相同或相近,言之有理,就应给分。答23(9%)(1)当是中国的海防线十分脆弱、各种生产技术、军队实力都很落后、不堪一击。(4分)(2)签定《中英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分)(3)落后就要挨打,,,(3分),答24(11%)(1)洋务运动,弈忻 、李鸿章。(4分)(2)中国向西方学习屡受挫折的原因有: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而是希望中国成为他们的殖民地;封建制度对社会经济和人民思想的严重束缚;中国资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中国国民的整体主义素质较低等。这次运动使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许多变化,是进步的。但没有改变中国的落后状态,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人们对这场运动大为失望。(5分)(3)提的是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而不学习西方政治社会制度。(2分)答25(12%)(1)是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4分)(2)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和北伐的胜利进军,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第二次国共合作促成了抗日战争的胜利。(4分)(3)有利于维护台海稳定,有利于促进两岸交流,有利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有利于两岸经济的发展。(4分)答26(14%)(1)日本 发达国家 (2分)海岸线长,多优良港口。(2分)(2)中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答出其中一个即给分)(1分)日本:明治维新。(1分)洋务运动使中国开始了近代化进程,戊戌变法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当时亚洲唯一摆脱殖民地、半殖民地命运的国家,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4分)(3)要求:所拟定的题目①应符合材料意思;②应反映一个明确的主题;③应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4分)答27(10%)(1)举措对的,这样做实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生产发展”等美好图景。促进该镇经济的发展,因为交通便利是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之一。也促进该农村的精神文明的发展(4分)(2)发展地方剧,以此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建设一座大型的橘子加工厂、开发山区的土特产资源。举行“八荣八耻”的歌咏比赛、丰富社会主义荣辱观。(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