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治试卷[上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社会、政治试卷[上学期]

资源简介

200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社会思品评估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A、责任可以来自于对他人的承诺 B、责任可以来自上级的任命
C、责任可以来自法律的规定 D、责任对我们初中生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2、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B、1953年抗美援朝胜利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国和宪法》颁布
D、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3、2006年1月11日新华网报道,我国对外贸易继2004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后,2005年达到1422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2%。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
A、进一步优化了进口商品结构 B、进一步优化了出口商品结构
C、显示了对外开放的巨大成就 D、表明我国已基本实现了现代化
4、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中,不可动摇的原则是( )
A、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坚持区别对待的原则
5、2006年1月6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会议上指出,要把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作为党风政风建设的重点,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这一要求说明中国共产党( )
A、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D、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6、2002年,在政府有关部门的主持下,我国首次国 家级听证会—铁路价格听证会拉开了帷幕,它的举行标志着“听证制度”正大踏步走入我国的法治实践中。这样做有利于( )
A、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完善民主决策制度
C、完善人民民主专政 D、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依法治国的核心是( )
A、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素质 B、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C、树立诚实信用的社会风尚 D、依宪治国
8、实行人权的根本途径是( )
A、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B、世界和平和社会稳定
C、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D、三个文明的和谐发展
9、民主制度中最大权威是( )
A、人民 B、人民代表大会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法律
10、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孝顺父母 B、集体主义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爱国主义
11、“冷战”结束以后,许多矛盾凸现出来,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也有了新的表现。下列行为体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有( )
A、2001年9月恐怖分子劫机撞击美国纽约世贸大厦和华盛顿五角大楼
B、2003年美国出兵攻打伊拉克
C、《联合国打击跨国组织犯罪公约》开始生效
D、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举行反恐军事演习
12、南北问题的实质是( )
A、和平问题 B、发展问题 C、区域问题 D、人口问题
13、江苏省华西村是两个文明双丰收的典型,他们富了以后,又无偿提供资金、技术、管理,在宁夏银川再造了一个华西村,帮助6000多人脱贫奔小康。这一事例说明①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②允许一部分人先富与实现共同富裕是不矛盾的 ③先富起来的地区可以带动后富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④先富起来的地区必须全力支援后富的地区,使他们达到同等富裕。(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4、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列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而应坚持的做法是( )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②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③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④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最终实现私有制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图1、图2分别反映了我国人口发展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
A、人口增长不快,但人口总数很多 B、人口数量很多,但人口素质高
C、人口数量不多,但人口增长很快 D、人口增长很快,但人口素质不高
1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要求我们( )
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②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相结合
③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
④坚持以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为中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我国人民币的票面上除了印有汉字外,还印有蒙古、维吾尔、藏、壮等少数民族的文字。这是因为( )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我国只有五个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③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我国保障少数民族人民的正当权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下面是北方某地区的发展示意图:过度放牧→地表裸露→沙尘暴→重大损失,从中告诉我们( )
①人类不合理利用改造环境,会引起生态平衡失调
②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③经济建设要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否则会付出惨重代价
④我们必须把保护环境资源,环境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来抓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9、下面图表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经济发展与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互相支持、互相促进的
②应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
③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④只有经济发展了,教育投入才有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20、“最近二十年是中国历史上人权状况最好的时期”,这是因为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 )
①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都得到了维护
②人民生活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和从温饱到小康的两大跨越
③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了巨大发展
④社会保障机制已十分健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在一次县人大代表选举中,小王发现有些人有选票,有些则没有。请帮他判断一下下列哪些人是没有选票的( )
①信佛教的李大妈 ②公务员王叔叔
③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赵某
④17岁的高中学生大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2005年3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
①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举措
②能够丰富业余生活,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③影响了正常教学秩序,不利于学生成长
④会增加学生负担,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3、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 )
①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②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③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四有”公民
④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54分)
1、材料:《天下浙商》电视节目受到民众的广泛关注,浙商能够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诚信”二字。近几年,浙江省政府一再提出打造“诚信浙江”的口号,花大力气在全省范围内铸造“诚信”,杭州市也在中小学生当中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无独有偶,“苏丹红1号”事件发生后,广为人知的肯德基全国连锁店立即进行了严格自查,把凡是可能涉及“苏丹红1号”的产品撤出货架,并在各大媒体上向全国人民公开道歉。
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谈谈你对“诚信”的理解。(2分)
(2)“诚信”属于哪一文明建设的内容?联系这一文明的作用,你是怎样理解“浙江省政府一再提出打造诚信浙江”?(4分)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铸造自己的诚信?(2分)
2、材料一: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2%,而耕地只约点世界耕地的7%,近几年每年净减少耕地面积在20万公顷至30万公顷左右。在全国500个城市中,有300多个大城市缺水,其中4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废钢铁、废金属回收利用率只有30%,大大低于经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
材料二:由于我国政府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控制人口和实行计划生育,使世界60亿人口和中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各推迟了4年,为世界人口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我国目前面临着哪些资源危机问题?(2分)
(2)针对材料一中反映的资源危机问题,请你从公民和国家两个角度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并通过适当途径行使建议权。
建议一
(公民角角)(2分)
建议二
(国家角度)(2分)
行使建议权的适当途径是 。(2分)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意义是什么?(可引用原材料文字)(2分)
3、读右图,回答问题:
(1)该图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分)
(2)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2分)
(3)请你再举出与之相关变革的二个事例(1952年后)。(2分)
4、A市坐落在东海之滨,1978年以来,短短二十几年面貌焕然一新。迈入21世纪后,为早日实现我国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使经济更加发达,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A市制定了政府工作计划:
第一, 。 第二,推进政务公开,健全听证制度。
……
第五,坚持城乡统筹,鼓励以工补农。
……
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A市二十几年面貌焕然一新主要得益于国家哪一大政方针?(2分)
(2)A市政府工作计划中的第二、第五项工作分别主要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哪一目标?(4分)
(3)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你认为A市政府工作计划中的第一项即首要工作应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5、材料: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主席向获得2005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叶笃正、吴孟超颁奖,并发表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实施什么战略?(2分)
(2)国家为什么十分重视科学技术?(4分)
(3)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你准备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怎样的努力?(4分)
6、材料一: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北京闭幕,全会提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材料二:2006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和批准“十一五规划”;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三:“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部分主要指标
类别 指标 2005年 2010年 年均增长(%) 属性
经济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万亿元) 18.2 26.1 7.5 预期性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13985 19270 6.6 预期性
资源环境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20] 约束性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10] 约束性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制定十一五规划的依据是什么?(2分)
(2)材料反映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
(3)中共中央提出的“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必须经过全国人大批准才能生效,说明了什么?(2分)
(4)材料三中的指标,体现了我国的发展战略和基本国策分别
是 ; 。(4分)
社会思政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D C C B B D C D D B B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D B D A C A B A B A B
1、(1)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诚实守信;诚信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2分)
(2)属于精神文明建设(2分)
精神文明建设是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促进浙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2分)
(3)如,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诚实守信,信守承诺,言出必行,等等(2分)
2、(1)耕地、水、矿产资源(资源利用率低)(2分)
(2)建议一:树立资源节约意识,养成节约资源的习惯。如节约用水,分类处理垃圾以利于回收利用。(符合题意,酌情给分)(2分)
建议二:发展科学技术,更好做到“开源”与“节流”。加强立法工作,依靠法制保护和科学利用资源。(2分)
途径: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人大常委会)反映;向有关部门反映;向媒体反映。(写出一种即可)(2分)
(3)为世界人口稳定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也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2分)
3、(1)土地改革(2分)
(2)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彻底消灭了。(2分)
(3分)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4、(1)改革开放(或党的基本路线)(2分)
(2)第二项主要着眼地民主更加健全;第五项着于社会更加和谐(4分)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4分)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解决主要矛盾),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等。(答出二点即可)(2分)
5、(1)科教兴国战略(或人才强国战略)(2分)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本大计等。(4分)
(3)①勇敢承担起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社会责任;②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③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④在学习和生活中努力探索,敢于质疑,并动手动脑制作小发明等。(符合题意,酌情给分)(4分)
6、(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2分)
(2)人民代表大会制(2分)
(3)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决定权(2分)
(4)保护环境 (2分) 可持续发展战略(2分)
PAGE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