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09年汕头市濠江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与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历史科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评价A.世袭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2、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节目曾对右图历史人物进行过评述,下面说法最适合他的是:A.他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B.他推行大一统措施,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C.他统治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D.他推行改革,促进民族融合 秦始皇3、“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一首南北朝民歌,曾经在北方广为流传。后来有一个皇帝规定以汉语为正音,禁用本族语,这首歌就翻译成汉语并保留下来。你知道这个皇帝是谁吗A. 元宏 B.阿保机 C.符坚 D. 成吉思汗4、唐太宗时,家住余杭的一位书生沿隋朝开凿的大运河乘船北上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请问他要经过大运河的哪几段①永济渠 ②通济渠 ③邗沟 ④江南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5、现代生活离不开纸币,请问世界上第一张纸币是北宋时期发行的A.圆形方孔钱 B.五铢钱 C.交子 D.会子6、清朝疆域广大,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清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措施主要有① 设置台湾府 ② 设置伊犁将军 ③ 设置驻藏大臣 ④ 建立行省制度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7、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分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获取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A.取得约定关税特权 B.掠得圆明园大量珍宝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D.割占中国大量领土8、“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两则材料都A.赞扬了开发边疆的献身精神 B.歌颂抗击侵略的伟大壮举C.哀悼战死疆场的英雄人物 D.盛赞同一位历史人物9、“中国三军败绩”,在马关“割地求和”,颐和园内却“万寿无疆,普天同庆”。联系在一起,你认为“三军败绩”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的腐朽 B.清政府不抵抗 C.中国人民不觉醒 D.日本的强大10、2009年全国两会最受关注的话题很多都涉及到“民生”,如医疗改革、安全生产、社会保险等。你知道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A.李鸿章 B. 魏源 C.严复 D. 孙中山11、今天举国上下,共建和谐社会,党提出的八荣八耻中有这样一句话“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曾提出过类似的主张?A.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戊戌变法12、右图是中国造铁甲舰“平远号”。它曾经以在甲午中日海战中一炮击中日本旗舰“松岛” 号水雷室而震惊敌酋。它制成在A. 清军统一台湾之时 B.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C.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D. 洋务运动时期13、“居庸关,八达岭,层峦叠嶂,石峭湾多”,“中隔高山峻岭,又有七千余尺桥梁,路险工艰为他处所未有”。外国人讽刺说:“能在这里建造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出世”。是谁用实践证明了这句话是完全错误的A.茅以升 B.詹天佑 C.侯德榜 D.张之洞14、假如你是晚清的一位读书人,在1906年,你不可能做到的是A.在京师大学堂接受高等教育 B.参加科举考试C.通过魏源的《海国图志》了解世界 D.研读严复的译著《天演论》,了解进化论思想15、《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期刊之一,邓小平先后在1979年和1986年两度当选其年度风云人物,并先后8次登上它的封面。能够两次当选该刊年度风云人物的只有丘吉尔等人。你认为邓小平获此殊荣的原因是A.他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贡献B. 他为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C.他领导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实现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D.他为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16、2008年11月24日,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文艺晚会《你与共和国同在》在国家大剧院举行。在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使他含冤去逝A. 文化大革命 B.人民公社公运动 C. 大跃进运动 D.土地改革17、下列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是对土地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 符合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C.与当时的农村生产力状况相适应 D. 是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表现18、2008年3月24日,北京奥运会的圣火在希腊雅典点燃,在古代希腊,谁当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A.凯撒 B.伯利克里 C.屋大维 D.阿基米德19、2008年“5.12”四川大地震发生后,抗震救灾现场到处活跃着带有红十字标记的医护人员。“红十字”成为舍己救人的象征,始于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据此,你认为“红十字”标记起源于下列哪一宗教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20、远离战争,珍爱和平是我们每一位公民应具备的现代进步意识,萨拉热窝事件给我们留下了教训是( )A.民族独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 民族意识是历史发展的动力C.暗杀是民族解放的良策 D. 恐怖活动严重威胁世界的和平21、金融风暴时下正威胁着人类,20世纪30年代,面对当时的经济危机,美国的做法是( )A.实行国家不再干预经济 B. 实行罗斯福新政C.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 D. 进行无产阶级革命22、《凡尔赛和约》中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是一次分赃会议的是① 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移交给日本 ② 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③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等国瓜分 ④ 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3、1924年,列宁逝世,家住莫斯科的小姑娘尼娜给在外国的父亲写信告知此事,她在信封寄信人的地址栏上应写的国名是A. 苏联 B.苏维埃俄国 C. 沙皇俄国 D.俄罗斯24、下列史实不符合美国国情的是A. 二战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B. 1998年,“硅谷”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400亿美元,“硅谷”的发展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奇迹C.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国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但债务负担加重D.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中后期,美国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状态,经济地位不断上升25、罗斯福新政与苏联新经济政策的相同作用是A.摆脱了本国经济危机 B.发展了社会主义 C.巩固了工农联盟 D.挽救了资本主义26、潮汕先民是古代中原人民南迁与越族融合而形成的,中原人民南迁潮汕地区主要在什么时候A.秦朝、西晋 B.西晋、隋唐 C.西晋、两宋 D.两宋、明清27、改革开放后,汕头被列为我国对外开放的五个经济特区之一,在近代史上,汕头也曾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其时间是A.1842年 B.1856年 C.1860年 D.1861年28、下列历史事件没有在潮汕地区发生过的是A.林则徐——虎门硝烟 B.俞大猷——抗击倭寇C.许雪秋——黄冈起义 D.蒋介石——东征陈炯明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2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这条铁路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这既是一条经济线,又是一条政治线。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西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西藏实行民主改革50年以来,西藏自治区(1956年成立)政府因地制宜地贯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本地区的优势,使西藏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面前,西藏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把西藏建设团结、民主、富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材料三:2008年3月中旬,拉萨极少数人进行打、砸、抢、烧破坏活动,扰乱社会秩序,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足够证据证明这是达赖集团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的,已引起西藏各族群众的强烈愤慨和严厉谴责。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这条铁路是什么铁路?在“一五计划”期间与西藏有关的交通运输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4分)(2)材料二的内容,体现了我国的哪些政策措施?(3分)(3)材料三的事件说明了什么?你怎样看待拉萨极少数人的行为?(3分)(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西藏地区今后继续繁荣进步的保证是什么?(2分)3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整个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无数产品实行全球化生产,旅客可以在24小时内到达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城市,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瞬间把信息发往世界各地,大额资金可以通过国际结算,在几秒钟内划拨到指定的银行专用账户上。材料二:在世界经济现代化的300年里,中国曾丧失了三次发展的重大机遇。第一次是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转移的机遇。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的主要趋势是什么,并举出体现这一趋势的典型事例两例。(3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前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各一例,并分别说明它们促进了哪种能源的广泛利用。(4分)(3)在世界经济现代化的300年里,中国每一次丧失发展机遇的主要原因各是什么?以史为鉴,联系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的主要趋势,谈谈你对此的感想。(5分)2009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与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历史科答题卷题 号 一 二 总 分29 30得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答案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答案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29、⑴⑵⑶⑷30、⑴⑵⑶2009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与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历史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答案 D A A B C B D B A D C D B B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答案 C A C B C D B C A D A C D A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29、⑴ 青藏铁藏。(1分)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3分)⑵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分)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原则;(1分)西部大开发战略。(1分)⑶ 说明:“藏独”分裂势力活动猖獗;维护祖国统一任重道远;不和谐因素仍然存在。(1分。答出其中任何一句即可)认识:是一种分裂国家的恐怖行径,必定不得人心,是注定要失败的。我们要坚决反对恐怖主义,维护祖国统一和安定团结局面,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言之有理即可)。(2分)⑷ 保证: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只有在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里,通过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行使民族自治权,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本地经济。(2分)30、⑴ 趋势: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1分)典型事例:世界贸易组织、欧洲联盟、亚太经合组织、跨国公司或生活中的事例。(2分)⑵ 第一次工业革命:改良蒸汽机,煤炭。(2分)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石油。(或发电机、电动机,电力)(2分)⑶ 主要原因:第一次是由于清政府的自大与封闭(清政府的闭关锁国);第二次是由于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第三次是由于出现“左”的错误和“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以阶级斗争为纲)。(3分,答出其意即可)感想: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中国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制定好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兴利除弊。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改善内部经济结构,促进经济高速发展。(2分,答出其意即可)PAGE中考模拟考历史试题第 1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