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历史与社会模拟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下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06历史与社会模拟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下学期]

资源简介

历史与社会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D C A C D A C B A B D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C D A A D B B D C A B
二、综合运用题(共50分)
26.问题一:图上从北向南的城市是:涿郡、洛阳、余杭;从北向南的大运河分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问题二:涿郡属于北京;余杭属于浙江。
问题三:促进了南北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和发展。有利于解决我国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问题。
27.问题一:两岸人民渴望祖国统一,渴望骨肉团圆。
问题二:台独分子和国际上某些反华势力的干涉。
问题三: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惟一,符合题意要求的其他观点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参考答案如下:
能和平解决:理由是现在我国经济发展,综合国力明显提高了;和平统
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一国两制”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一个中国的原则得到了联合国和绝大数国家的承认。
只能用武力才能解决:理由是台湾当局是顽固的敌人,“台独”势力是不
甘心被统一的;美国为了本国利益,不愿意台湾现状被改变,一定会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我们现在经济发展,综合国力明显提高了,有能力用武力解决。
问题四: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惟一,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参考答案如下:宣传“一国两制”和《反分裂国家法》;维护祖国统一,同破坏祖国统一言论和行为作斗争;认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报效祖国;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与祖国荣辱与共。
28.问题一: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或者林则徐领导的虎门硝烟)
问题二:祸害民族;危害社会;毁灭家庭;摧残人生。
问题三: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惟一,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参考答案如下:呼吁政府加大禁毒的执法力度;宣传毒品的危害和禁毒的重要性;远离毒品;洁身自爱;建立起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29. 问题一:答出其中两点就可得2分。1931年9月18日,“九 一八”事变;1937年,7月7日, “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成立细菌战部队(或七三一部队或石井部队),用中国活人做实验;对抗日根据地开展“大扫荡”,实行三光政策。
问题二: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惟一,学生的回答只要从和平的角度出发,作好全方位的准备即可得3分;或符合题意要求的其他观点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政治: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对日关系;加强民间交流;强烈抗议日本的右翼分子的言行;和世界各国发展和平友好关系,全面提高本国的国际地位。
经济:发展经济,继续实行改革开放,提高本国的综合实力
文化:加强两国教育和文化的交流;科教兴国,提高民族素质。
军事:加强国防军队建设,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祖国强大起来。做好全方位的准备。
问题三:要求:紧扣“抗日战争胜利六十一周年”主题,情感、态度、价值观须正确,对待当今的中日关系,不过于偏激和极端,言之有理,符合史实,都可给分,满分2分
30.问题一: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问题、资源和环境问题。(答出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锐减等可酌情给分)
问题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问题三:(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分)呼吁政府加大控制人口、保护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力度:宣传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31.问题一:云南——滇;江西——赣;湖南——湘;河北——冀;山东——鲁;内蒙古——内蒙古;甘肃——甘或陇;陕西——陕或秦。
问题二:中国内海——渤海;最大岛屿——台湾。
PAGE
1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
初三年级《历史与社会》中考模拟试题 答题卷
说明:1.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上,凡答案写在试卷上的不给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综合运用题(共50分)
26.问题一 答: (在图上填出)
问题二 答:
问题三 答:
27.问题一 答:
问题二 答:
问题三 答:
问题四 答:
28.问题一 答:
问题二 答:
问题三 答:
29. 问题一 答:
问题二 答:
问题三 答:
30.问题一 答:
问题二答:
问题三答:
31.问题一 答:(在图上填出)
问题二 答:(在图上填出)
///////////////////////////////////////////
密 封 线
班级
学号(后三位):
姓名
PAGE
1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
初三年级《历史与社会》中考模拟试题
说明:1.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共8页。
2.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上,凡答案写在试卷上的不给分。
第一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在下列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的相应空格内。
1.星期五下午放学后,初三六班“历史与社会兴趣小组”的同学相约周六去野外考察,但是不知道明天的天气如何,他们获得有关信息的传媒是
①互联网②晚报③书籍④广播⑤杂志⑥电视
A.①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⑥
C.②③④⑤⑥ D.②③⑤⑥
2.元宵节晚上,光明小区悬挂起谜语灯笼,搭起舞台,由社区群众表演了自编的歌舞,这说明社区具有
A.经济功能 B.政治功能
C.管理功能 D.文化功能
3.2006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要对人民负责”。这说明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政协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各级人民政府
4.2004年11月11日,河南省平顶山市新生煤矿南店矿区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有29人死亡。矿难反映的“带血经济”发展,直接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
A.生命健康权 B.受教育权
C.选举权 D.人格尊严权
5.中央电视台的一则公益广告说: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缺乏的国家,如果不节约用水,任意破坏,那么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这句话表明
A.水资源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要加倍珍惜和利用
B.我国淡水资源分布不平衡
C.过度开发和浪费资源将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
D.我国淡水资源的总量不充足
6.2003年,非典型肺炎从广州开始传播到全国多个省(区)。广州位于
7.中国明朝时明成祖曾派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郑和航海途中必经的海峡是
A.马六甲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  
C.霍尔木兹海峡   D.麦哲伦海峡
8.家住云南的小明,说他和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是同乡,小明的同乡是
A.半坡人 B.河姆渡人 C.元谋人 D.山顶洞人
9.唐、明两代的科举制最大的差别是
A.考试的目的不同 B.考试的内容不同
C.考试的阶层不同 D.考试的方法不同
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的两次探索是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五四运动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11.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A.外国开始大规模侵入中国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C.中国主权遭到破坏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12.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是( )
①造成了祖国分裂至今②日本帝国主义乘机侵略中国③国共双方进行了长达十年的内战④导致了三年多的内战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有些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与其出生时的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
A.生于1938年,取名抗战 B.出生1949年,取名建国
C.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 D.生于1964年,取名文革
14.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突出标志是
A.三大改造完成 B.土地改革完成
C.抗美援朝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5.小胖的爷爷、奶奶在20世纪60年代初经常吃不饱,甚至以树皮充饥,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刚刚成立
B.自然灾害的影响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后果
D.国际反共势力的破坏
16.我国能够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最重要因素是
A.新中国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
D.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17.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产生了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伟人。这三次巨变的标志是
①辛亥革命 ②五四运动 ③抗日战争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⑤十一届三中全会
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④⑤
18.中国的科技人员为“两弹一星”的研制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杰出代表有
①邓稼先 ②钱学森 ③王进喜 ④杨利伟 ⑤焦裕禄 A.①② B.①②⑤ C.②④ D.①③④
19.我国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在下列哪些省内
①广东 ②广西 ③福建 ④浙江
A.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③
20.下列不属于思想解放潮流的是
A.文艺复兴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启蒙运动
21.下列各项没有关联的是
A.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B.北伐战争——遵义会议
C.明治维新——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联合国
22.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基督教 ②佛教 ③伊斯兰教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23.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因为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革命武装都打败了王党军队
C.都建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D.都处死了封建国王
24.打破了世界各地间的相对隔绝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C.尼德兰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5.三次科技(工业)革命最显著的相似处                  
A.使资本主义得到了发展 B.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
C.使人类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D.使人类的生产方式改变了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运用题
26.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材料二:《十五计划纲要》把南水北调工程作为一个重要项目。为了解决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困难,研究人员设计了三个南水北调的方案。其中的东线方案是在扬州提取长江之水,沿大运河输送到苏北、安徽、山东、河北等缺水地区,年调水量可达200亿立方米。
问题一:在图上填出大运河连接的三个重要城市和大运河的四段 。(7分)
问题二:大运河的起止点属于现在什么省级行政区域?(2分)
问题三:大运河从古到今发挥了什么作用。(2分)
27.阅读下面三则材料(9分)
材料一:在200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福建、台湾的代表联合,给全国人民送上了一幅春联:“品铁观音,两岸飘香;拜马祖庙,情系一家”;在200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一对赠台大熊猫的乳名,经投票选定为“团团、圆圆”,这是经七千六百多万张来自各地的电话、电子邮件和短信,从7万多对征集的乳名中选出。
材料二:台湾领导人在今年2月27号的时候宣布终止“国统会” ( http: / / / z / twxbft / index.shtml" \t "_blank )(国家统一促进会)和“国统纲领”( 国家统一促进会的纲领),同时表示在条件许可时,会推动台湾公众制定新“宪法”。进一步暴露了陈水扁预谋进行新的分裂活动,特别是要为 “台独”铺平道路。台湾分裂主义势力试图扩大所谓“国际生存空间”,而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插手台湾问题,将台湾视为其牵制中国发展的一张牌。
材料三: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应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台湾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和平之旅"、"跨越海峡握手",成为最热门的话题。热情的网民为此写了一首小诗:
紧紧相握的双手/推开了冰封六十年的大门
和平搭桥之旅/注入互信双赢的春天气息
背井离乡的骨肉同胞啊/何时才能踏上回家的路?
问题一:材料一反映了海峡两岸同胞的什么心愿?(2分)
问题二: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踏上回家的路”,还有哪些障碍?(2分)
问题三:使“背井离乡的骨肉同胞”团圆,有不同的办法,你认为呢?(1分)说出理由?(2分)
问题四:作为中学生,你能为实现祖国统一做些什么?(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6分)
材料一:18世纪至19世纪末,帝国主义每年向中国倾销4000多吨鸦片,价值白银3000多万两。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主张禁烟的林则徐上书道光皇帝,尖锐地指出:如果不禁烟,“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材料二:近几年来,由于吸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增多,我国患爱滋病的患者不断增加。吸毒“吸进去的是白色粉末,吐出来的是自己的生命”。每年因为吸毒带来的犯罪案件、死亡人数……触目惊心。
材料三:2005年,我国禁毒执法工作取得突出成效。全国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9万多起,缴获海洛因12 吨,是去年全年缴获海洛因总量的近2倍。打掉毒品犯罪团伙96个,铲除吸毒、贩毒窝点121个;强制戒毒、劳教戒毒14000人。
  问题一:在中国历史上为反对毒品,曾经掀起了什么运动?(2分)
问题二:从上述材料中概述毒品的危害?(2分)
问题三:从材料三可知,我国政府禁毒的力度,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2分)
29.阅读下列材料(7分)
材料一:2001年4月,日本政府审定通过了右翼学者编写的初中历史教科书。极力否认侵华事实。日本首相小泉多次参拜供奉二战时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并占领钓鱼岛,干涉台湾问题。
材料二:2004年6月14日,日本国会通过了《国民保护法案》等7个法案,意味着日本的战争立法彻底完备。2004年12月10日日本推出新的《防卫计划大纲》,第一次把中国和朝鲜视为威胁。
问题一:对于日本右翼分子修改教科书,极力否认侵华事实的做法,请你列举事实进行反驳。(2分)
问题二:根据材料二,假如你是日本邻国的领导人,你将如何制定自己的政策?(3分)
问题三:学校将在今年暑假举办一次“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一周年”主题活动。请你为此次纪念活动拟写一幅标语。(注意:写 “纪念抗战胜利六十一周年”不得分)(2分)。
30.阅读下列材料(7分)
材料一:1949年,我国5亿多人享用全国的自然资源,而现在我国人口已达到13亿,全国的资源总量却显著下降。
材料二:在全国60多座城市中,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足1%;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8%;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每年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大面积森林砍伐,天然植被遭到破坏;其他资源由于不合理的开发也遭到严重破坏。
问题一:上述材料反映我国面临着哪些严峻问题?(3分)
问题二;我国政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应积极实施什么战略?(2分)
问题三:为实施这一战略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做?(2分)
31.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暑假云南的李强准备游览的中国名胜古迹: 湖南的毛泽东故乡;江西的井冈山;山东的孔府、孔庙、孔林;河北的避暑山庄;内蒙古的昭君墓;甘肃的敦煌莫高窟;陕西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材料二:《中国行政区划空白图》
问题一:在《中国行政区划空白图》的相应位置上标出材料一中所涉及的省的简称。(8分)(请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
问题二:在图上相应位置填写出中国内海和最大岛屿的名称。(2分)
(请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
武力解决
和平统一
PAGE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